王怡苏
摘 要:《喧哗与骚动》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其圣经原型。本文将重点探讨其中的三位主要人物:凯蒂、班吉、迪尔西的圣经原型及其反映出的福克纳对南方社会复杂的态度。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圣经原型;南方社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1
福克纳生长在美国南方所谓的“圣经地带”,从小就浸淫在浓郁的基督教气息中,他的作品创造自然也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暗示了各种圣经原型。本文从小说的圣经原型出发,重点探讨其中包含的作者的用意。
一、“失落的天真”
凯蒂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前三章的三兄弟的叙述可以说都是围绕着凯蒂的童年、失贞、堕落展开的。但就是这位与康普生家族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角色,全书却没有专门属于她的叙述部分。凯蒂的“缺席”其实是与《圣经》里视女人为不洁和罪恶的化身的思想有关。在《圣经》中,夏娃禁不住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使上帝把他们逐出伊甸园,这也成为女人祛除不了的原罪意识的根源。此外,在小说中凯蒂也表示过她不怕蛇。这都暗示了凯蒂的夏娃原型,如果说夏娃是人类堕落的罪魁祸首和原罪的始作俑者,那凯蒂的失贞就是康普生家族衰亡的最后一根稻草。
《圣经》格外看重女人的贞操:雅各的女儿底拿被示剑玷污,雅各的两个儿子西缅和利未就手执刀剑,手刃了示剑。而昆丁去找使凯蒂失贞的情人算账时却因为不会打架,反被凯蒂的情人揍得狼狈不堪。同样是妹妹被玷污,底拿和凯蒂的哥哥为此作出的反抗结果竟差的如此之大,这种反差充满了讽刺意味,它揭示了南方传统文化已经在时代的洪流中奄奄一息,即使想重振当年的辉煌也只是徒劳地负隅抵抗而已。凯蒂失贞的必然性和昆丁对妹妹失贞的无所作为,都表现出在福克纳眼中,南方传统文化的衰败和消亡是宿命性的,这种宿命使小说笼罩着浓浓的悲剧色彩。
二、倒置的基督形象
小说的第一部分是班吉叙述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当前时间是1928年4月7日,这一天也是班吉三十三岁的生日,而基督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候也是三十三岁。班吉是康普生家族的小儿子,他生性智力缺陷,却在书中执行着基督的行为。
童年时期,班吉经常能闻到凯蒂身上“树的香味”,“树”在圣经中是一个为非常重要的意象,《旧约》的许多书里都有各种树的意象,如无花果树、葡萄树、柏树等,利用树叶的稠密茂盛来象征上帝选民的繁荣兴旺,采用树叶干枯的意象来比喻上帝对悖逆和堕落的以色列人的惩罚。[2]在这里,“树的味道”代表着凯蒂童年时期美好的品质,在凯蒂失身那天,班吉第一个察觉到姐姐的异变,并哭着推搡着她去洗澡间,企图洗掉她的不贞。班吉用这种超自然的力量担任着凯蒂道德监护人的角色,要求凯蒂去洗澡间的行为也带有强烈的宗教气息和洗礼意味。在《圣经》中,“水”有涤污洁净的作用,象征着上帝对人类的最后救赎。所以班吉在凯蒂洗澡净身后,感到“凯蒂又像树一样香了”。[3]P46
福克纳让白痴班吉代行耶稣基督的职能,这其实是一种倒置的基督形象,作者正是采用这种倒置的形象来讽喻或影射南方社会的现实。美国内战之前,白人过着悠闲富足的贵族生活。南北战争的惨败致使南方人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和亡败意识,南方的文化传统面临着衰败消亡的威胁。弱智班吉的出生象征着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和罪恶,揭示了南方社会本身存在的罪恶以及战争给南方人心灵造成的严重创伤。
三、“受难的仆人”
如果说在前两个人物中,我们看到的是福克纳心中对人类命运的灰心和绝望,那么从黑人女佣迪尔西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心中的理想和希望。她始终充满爱心、乐天知命,而且毫无怨言。尤其是在凯蒂出走后,她承担起照顾班吉的责任,使他不至于过早被杰生送到疯人院。可以说,福克纳塑造的这位“受难的仆人”象征着基督精神的重生。
小说第四部分是以迪尔西为主体的全知视角,作者也借此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在这一部分里,迪尔西带班吉去教堂做复活节礼拜,牧师在讲羔羊被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受难场面。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迪尔西和班吉的反应:“在讲话声和掌声中,班吉坐在那里,全神贯注,蓝色眸子里透出温柔。迪尔西挺直地坐在他旁边,不停地为那羔羊的忍性与流血而低声哭泣。”[3]P297作家通过对一个黑人女佣和一个白痴在如痴如醉地倾听耶稣受难故事的描写,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的人性图画,这一画面也表现了迪尔西是全书唯一能理解最高基督之爱的人物。福克纳正是借塑造迪尔西这样一位隐忍、仁爱并富有牺牲精神的“受难的仆人”表达了他对人性复苏的希望和对用爱来救世的信心。
四、结语
福克纳作为一个深受基督教影响的作家,他笔下个性鲜明的角色背后常常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宗教含义。在这些角色背后,我们可以窥见福克纳对南方这片土地复杂的感情:失望与希望并存,绝望与救赎交织。
注释:
[1]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北京: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261、262.
[2]杨彩霞.20世纪美国文学与圣经传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2
[3]李文俊.喧哗与骚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