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社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

2017-03-31 05:31柴雪妍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1期
关键词:胰岛素血糖社区

柴雪妍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方法 选取401社区医院自2011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T2DM患者708例进行研究,统计其中血糖指标控制不佳的比例,采用病情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造成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统计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401社区医院4年来收治的708例T2DM患者中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共180例,控制不佳比例为25.42%; 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依次为:为未实施科学生活干预方式(27.22%)、不能坚持用药(20.56%)、服用药物不合乎规范(17.78%)、未联合用药(14.44%)、拒绝注射胰岛素治疗(11.67%)、未掌握血糖检测技巧(8.33%);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发生并发症主要有周围神经病变(14.44%)、糖尿病酮症(10.00%)、高血糖高渗状态(4.44%)。 结论 社区医院应该坚持规范性治疗干预,通过科学的宣教增强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意识,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原因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a)-0102-02

2型糖尿病(T2DM)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类疾病,也是社区门诊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是因多种原因所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引起,该病若不及时控制,可引发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1-2],因此,采用科学方法控制患者血糖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实践发现,社区医院内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现象较为常见,该文由此出发结合该院资料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控制不佳的原因,为患者更好地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1社区医院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708例T2DM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男女性比例为405:303,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5±2.6)岁;病程时间在2~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7±1.2)年。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3]:(1)任意时间患者血液中血糖含量在11.1 mmol/L以上;空腹血糖指标(FPG)在7.0 mmol/L以上;(2)用餐后2 h血糖含量在11.1 mmol/L以上;经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合并症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

1.3 血糖控制效果评价标准

經治疗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在7.0 mmol/L以上;餐后2 h血糖指标在10.0 mmol/L以上,即血糖含量控制不佳[4]。

1.4 方法

(1)问卷调查:所有DM患者均在我社区医院进行治疗、复查以及血糖检测等,由责任护士连同专家设计调查问卷,共包括对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饮食+运动治疗知识、口服/注射药物治疗知识、血糖自我检测指标等几个方面。在患者复查时发放问卷,该次研究中共发放180份,在护士指导下完成,回收率为100%。依据每位患者填写的内容分析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实时测定患者的血糖情况,统计患者并发症情况。(2)电话随访:每天下班前由责任护士通过电话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用餐搭配情况,同时通过问答方式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知识的知晓状况,做好记录。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不佳比例和原因

该次研究共选取708例T2DM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血糖控制不佳患者为180例(25.42%);导致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最主要原因为未实施科学生活干预方式,比例为27.22%,比例最低的是未掌握血糖检测技巧(8.33%),具体详见表1所示。

2.2 并发症情况

该组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发生并发症主要有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酮症、高血糖高渗状态等,具体见表2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生活环境以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临床综合症,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病症[5]。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我国已成为糖尿病发病率第二高的国家,DM也成为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最为显著的表现为“三多一少”,“三多”,即饮水多、饮食多、排尿量多;“一少”即体重不断减小。部分DM患者则不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表现,直至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方才进行治疗,耽误了治疗的时机[6]。

该次实验中18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未联合用药的患者26例、未坚持用药患者37例,服用药物不合乎规范的32例。未坚持用药具体表现在治疗过程中间断服药,不合乎规范具体表现在,服药次数、时间以及数量等没有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比如本应饭前服用的磺脲类药物却在饭后服用,本应3次/d的药物则1次/d等。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21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担心胰岛素存在依赖性;自身未掌握规范的注射技巧;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需要承担巨额药费,经济上无法承受等。该研究中因未能熟练掌握血糖检测技巧导致的血糖控制不佳患者比例最少,但是在社区医院内依然需要加强对DM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确保患者熟练掌握胰岛素注射、血糖自我检测等基本技巧。同时T2DM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有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酮症、高血糖高渗状态等,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例最高为14.44%,最低为血糖高渗状态,比例为4.44%。临床研究结果显示,T2DM患者并发症发生与病程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因此迅速的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能够避免和降低并发症情况。

改善T2DM血糖控制不佳对策:(1)针对未实施科学生活干预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了解每位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满足患者需求的教育计划,采用单独指导的方式通过演示、问答和推荐书籍等方法让患者意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病情的帮助,教育内容包括戒烟戒酒教育、饮食指导、规律作息养成、适量运动疗法等,敦促患者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7]。(2)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首先加强护士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护士的沟通能力、护理技巧、应变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护士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管理,让患者充分认识到糖尿病的致病原因、药物作用机理、日常用药治疗的注意事项、饮食安全等内容。(3)药物指导。药物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告知患者按时、按量使用药物的重要性,耐心讲解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消除患者的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4)实时血糖检测。影响DM患者血糖含量的因素很多,诸如睡眠情况、情绪因素等,因此不同时段的检测都有一定的意义,因此必须让患者明确这一点,同时建议每位患者自备血糖检测仪,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方便随时观察血糖变化。(5)情志干预。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失落、绝望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经常使用鼓励、安慰的语气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尽可能的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理,避免情绪波动引发血糖变化[8]。

综上所述,社区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是多反面的,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意识到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加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从而促使病情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 黄家容,赵凤英.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血糖水平控制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4):300-302.

[2] 张园,张俊蕾.2型糖尿病患者院前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 2013(1):235-236.

[3] 傅海静.6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M].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 2012.

[4] 辛静,董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原因分析及健康指导[J].社区医学杂志,2008, 6(6):58-60.

[5] 董美华,钱云,张敬平,等.无锡市城乡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 19(6):568-570.

[6] Khattab M, Khader YS, Al-Khawaldeh A,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or glycemic control among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2010, 24(2): 84-89.

[7] 李梅芳,甘赞,韦克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原因分析[J]. 当代医学, 2009, 15(19):95-96.

[8] 逢晚霞,王淑雅.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原因分析与对策[J]. 中国实用医刊, 2008, 35(19):66-67.

(收稿日期:2016-08-08)

猜你喜欢
胰岛素血糖社区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