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秀 徐嗣群
【摘 要】在网络教学平台研究中,网络环境中互动性研究占据相当多的比例。一些研究假定网络环境下互动性的高效性,直接讨论如何设计及应用网络教学;一些关于互动性有效性的研究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鉴于此,本文对网络教学环境下互动性研究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对互动性的定义以及研究的参数不同导致了结论的不同。
【关键词】互动性网络环境 互动性教学 有效性
一、引言
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交往以及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有限的传统课堂教学得到了辅助和延伸,并使网络教学互动成为现实,同时也为学校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这个大环境下,关于网络平台的开发、应用,师生互动的相关问题研究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率,则成为教育教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教学环境下的互动性研究仍然缺乏基础性研究的理论指导,如网络环境下互动性教学的有效性,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互动,如何科学地、客观地对网络环境下的互动进行评价。对于网络环境下互动性教学的评估,一些文章甚至仅通过问卷调查及阅读文献来进行。在没有系统的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的情况下,一些学校盲目实行网络教学,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给缺乏指导的教师及学生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本文针对目前相关研究现状对互动性研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希望对今后互动性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所启发。
二、网络教学互动性
对于网络教学或者网络互动教学,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研究中找到不同的定义。一般而言,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构建教学环境,但是我们不应排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网络教学活动组织要在传统的课堂、网络等方面同时展开,形成课堂内外、网络内外多方互动的教学局面[2]。网络互动教学是指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以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依托而构建的一种在线式的学习方式。这一互动教学是以网络课程为中介,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实现条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学生通过网络集合于一个“虚拟教室”,形式为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学方式[1]。
基于网络互动教学环境设置以及建构主義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Hu & Bodomo [9]构建了如下图的交流学习社区模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进行反思性学习,并对内部信息进行必要的更新[3]。 交流学习社区模型的原则是将虚拟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并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及网络平台上互动活动。在这个社区里有教师、学生、学习材料三种角色,他们之间存在三种基本的角色互动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
多媒体网络环境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既存在传统形式的关系,即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实现,如实体课堂讲授,演示等,也存在运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进行的互动关系,包括电子邮件,网络平台上诸如聊天室、公告栏等。
(二)学生与学生
当今学生基本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能掌握多媒体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与学生之间不仅限于课堂内、课堂外的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互相学习、沟通。
(三)学生与学习材料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探索的精神,因为除了教材及讲义外,网络及网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在交流学习社区中存在第三种重要的角色互动关系,即学生与学习材料的互动关系。学生不仅是学习材料的学习者,也可以是学习材料的贡献者。在网络平台上,学习材料的呈现形式以及运用方法非常多样,如教师提供素材,并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并支持查询和收集信息、成立协作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与监控下完成问题总结。
在这三种基本的角色关系互动环境下,互动性教学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动学习者、学习材料和网络条件下得以实现。
三、网络平台互动性教学的有效性
关于教学互动性的研究多数是围绕如何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提高互动性的质量[10][16][17],学生对网络学习环境中互动性的理解和认知[11][12][13][14]以及在网络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使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互动学习的设计[3][4][5]。这些研究假设的前提是网络教学中的互动性一定能提高学习效果,也就是互动性越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也会越高。然而这个假设是需要实证研究来证明的。Evans & Sabry [7]利用问题来解决学习模式,研究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互动性对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时间的影响。他们总结,高互动性可以辅助深度学习。然而他们的研究仅对学生开放了三个平台互动功能。Garrison& Cleveland-Innes[8], So & Brush [15],Hu & Bodomo[9]在他们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Hu & Bodomo [9]通过一门结合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课程对修课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跟踪学习,并对每位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参与度与期末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参与度与期末成绩存在着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研究肯定了网络平台互动性教学对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性。但是正如他们在文中所阐述的, 他们的数据研究结果并不是强相关,建议相关研究进一步的定义互动性,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评估结果,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供科学客观的实证支持与指导。与这些研究结果相反,Eom, Wen, and Ashil [6]在他们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证据支持互动性与学习成绩之间的正比关系。Pascual-Miguel, Chaparro-Pelaez, Hernandez-Garcia, and Iglesias-Pradas[13]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分析了学生的登录次数数据以及学生自我报告的信息,也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证明互动性与学习成绩之间的正比关系。
可見,网络环境下互动性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
四、目前网络教学中互动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基于对以上关于网络教学互动性研究的分析,目前相关研究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1. 不同的研究对网络教学中的互动性有不同的定义。
2. 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的次数作为互动性评价的标准比较片面,不足以代表互动性。
3. 学生学习成果等同于期末考试成绩。对网络教学互动性有效性的研究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如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加上网络平台上的参与度的综合成绩。
以上三点问题普遍存在于目前网络教学互动性研究中,因此不同程度影响了互动性研究的科学性,也造成了互动性研究发现的不一致。
五、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师、学生、学习材料的课下交流学习的互动环境。它不单单是课堂学习的补充,更为教学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为主提供了平台。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不仅能加深三种基本互动角色在互动内容上的深度,也能提高互动范围的广度。 然而在考虑如何发挥学生个体主动性、如何提高网络教学环境下的互动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到底如何科学地定义互动性以及如何对网络环境下互动性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和评估。对待任何事物都不应该盲目跟从,应该在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在系统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充分地、合理地利用新事物,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宝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活动理论的探讨与研究[J].上海教育, 2001(18).
[2]王丽丽.互动教学模式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2005(05).
[3]Alvarez. N. J. Finat, R. Martínez J.C. Puche. “Improving Interaction for eLearning Complex Contents: a Showcase in CH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 Education. Volume 3 Issue 3, 2014.
[4] Bodomo, A. B. & Hu, Y. X.. “Constructing a Conversat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 case study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interactivity enhancement in web‐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Journl of Communication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Vol.1 No. 8, 2011. URL: http://www.jcisme.org.
[5]Bodomo, A. B..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and evaluating interactivity in web‐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b‐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Technologies,5 (4),2010:18 ‐ 43.
[6][Eom, S. B., Wen, H. J., & Ashill, N. (2006). The determinants of students' perceived learning outcomes and satisfaction in university online educ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4(2), 215-235.
[7]Evans, C., & Sabry, K. (2003). Evaluation of the interactivity of web-based learning systems: principles and process.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 Teaching International, 40(1):89.
[8]Garrison, D. R., & Cleveland-Innes, M. (2005). Facilitating cognitive presence in online learning: interaction is not enough.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3):133-148.
[9]Hu & Bodomo.
[10] Kaymak,Z.D., & Horzum, M. B. (2013).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learning readiness and structure and interaction of online learning students.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13(3), 1792-1797.
[11]Kiousis, S. (2002). Interactivity: a concept explication. New Media & Society, 4(3), 355-383.
[12]Liaw, S. S., & Huang, H. M. (2013). Perceived satisfaction,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s predictors to self-regulation in e-learning environments. Computers & Ducation, 60(1):14-24.
[13]Pascual-Miguel, F., Chaparro-Pelaez, J., Hern_andez-García, _A., & Iglesias-Pradas, S. (201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between interaction and performance in postgraduate in-class and distance learning cour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MS logs. In M. Lytras, P. Ordonez De Pablos, D. Avison, J. Sipior, Q. Jin, W. Leal, et al. (Eds.),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reform (Vol. 73, pp. 308e315).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14]Piaget, J.. To Understand is to Invent, New York: Grossman. 1973.
[15]So, H. J., & Brush, T. A. (2008).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ocial presence and satisfaction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critical factors. Computers & Education, 51(1):318-336.
[16]Tremayn, M. (2005). Lessons learned from experiments with interactivity on the web. Journa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5(2):40-46.
[17]Woo, Y., & Reeves, T.C. (2007). Meaningful interaction in web-based learning: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interpretation.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10(1):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