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高校合作机制探析

2017-03-31 00:16张国磊张宏夏鑫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合作机制京津冀一体化

张国磊 张宏 夏鑫

【摘 要】随着2014年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三地的高等教育合作也迎来了有史以来的高峰。文章在三地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方面,探索如何整合三地高等教育资源,促进三地高等教育深度合作。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高校合作 合作机制

高等教育合作是为实现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共同目的和共同价值追求而展开的一种合作主体之间身份独立、自愿、平等、自利和互利的相互活动。高等教育合作整合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生产能力,知识生产、传播和扩散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一种管理创新模式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探析高等教育合作的意义

针对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在2009年11月《京津冀教委(厅)就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达成六项合作意向》中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合作方式和措施,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各级各类教育合作最早达成的共识领域,并且在2015年河北、北京、天津陆续召开的两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均被写入三地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如何使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抓住发展的机遇,成为河北省创新驱动的强大助力,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实现高效性跨越式发展的核心问题。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河北省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探析高等教育合作,对于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借助京津地域发展优势,助力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其高等教育、高科技人才等输入量极大。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汇集了众多的教育资源及科研机构,在经济及教育方面也处于前沿。河北省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利用京津两地的优越资源,快速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促进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确立自身定位,从实际出发,才能发展河北省高等教育

北京在近年的规划之中不再强调其经济中心地位,目标要将其打造成为国际文化名城及宜居城市,天津近年的发展重点放于滨海新区,向着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国际港口城市发展,河北省也曾明确提出要建设沿海经济社区的计划。在目前形势之下,要抓住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必须清楚地知道河北省未来的定位目标,从实际出发,弥补与京津两地的差距,制定河北省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才能够发展我省的高等教育。

二、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一)京津冀三地教育资源分析

调查显示,京津冀三个地区之中高等院校在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三个市区域分布数量最多,而在河北省其他的几个主要城市之中,高等院校的数量普遍偏少。这显示出高校的数量受到区域性发展状况的影响,高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内分布不均衡的现状。

(二)京津冀高等教育阻碍分析

一方面,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受旧有计划经济和传统思维的影响,三地各自为政,在各方面的合作都有很深的行政界限。在高等教育方面也不例外,以至于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系统的合作机制以及谋求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另一方面,京津冀三地在如何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及共享区域内高等资源的问题上没有形成共识,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一部分受到三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制约,一部分则是受到三地教育资源分配问题的制约。

三、京津冀高等教育未来合作方向探析

(一)成立区域内发展协调机构,科学制定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战略

在目前情况下,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针对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问题制定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对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研究、统筹规划、全面协调,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合作良性发展。

1. 必须打破旧有壁垒观念。京津冀三地区想要进行长期的良性合作,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教育问题上,都必须淡化其行政区域色彩,减少区域保护性政策,用长远的眼光和全局化的观念推动三地发展。

2. 建立高等教育合作协调机制。三地区可就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及未来自身定位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进而形成共识。

3. 科学规划三地高等教育资源。目前京津冀三地区的高等教育结构不尽合理,在这方面必须要进行三地高等教育资源的系统性整合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均衡分布三地高等教育资源,以期长期合作发展。

(二)建立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在目前社会发展的大形势下,科技和教育已经成为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合作办学、共同科研等形式建立区域高等教育试验田,共享三地高等教育资源,并且可与三地的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社会需求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三)打造京津冀高等教育联盟,提升区域整体高等教育质量

京津冀三地区和围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进行具体合作,以目前优势学科及具有特色的学科为主導,利用三地科技交流、资源共享等机制联合推进“卓越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联盟内高校学工部门及学生组织之间的互动机制,促进联盟院校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区域高等教育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夏东民.实现我国高校战略联盟的价值判断与路径设计[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18-20.

[2]刘艳红,王庆林.大学国际联盟:中国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新选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149-153.

[3]阳荣威. 试论高校战略联盟及其构建策略[J]. 江苏高教. 2005(06): 38-40.

[4]袁文榜. 高校战略联盟动因、分类及问题分析[J]. 高校教育管理,2012(02):46-50.

猜你喜欢
合作机制京津冀一体化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司法合作问题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内容创业激发下的创新创业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