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夏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坎,那就是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它很重要,因为它具有引领作用。本文结合小学美术教学,仅就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的评价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以期对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贡献绵薄之力。笔者认为评价目标的导向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实施的适切性,是评价的关键所在,有利于实现“以评促发展”的诉求。
关键词:学生回答问题;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93-1
一、评价目标的导向性
小学美术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培养美术技能,提高审美能力的神圣使命。上好美术课,实现“以评促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首先要确定评价的目标。评价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一是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如小学美术教育涉及到绘画、设计、工艺、雕塑、建筑、书法艺术、现代传媒艺术等;二是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继续学习的强烈愿望等发展性目标,如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三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热爱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欣赏美、创造美,陶铸美的心灵等。
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根据三个层次的评价目标,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美术课的特点,教师运用面部表情示意、肢体语言暗示、语言评说等多样的评价方式,并且运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策略,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部表情示意。教师的面部表情具有评价的功能。当学生回答问题兴高采烈,甚至集体起哄,不利教學顺利进行的时候,教师的面部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能起到制止的作用,使教学恢复正常秩序。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教师用微笑给学生以期待,能起到鼓励的作用,促使学生努力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非常正确,教师会心笑容能使学生学习动力倍增。学生回答问题不仅正确,而且有创意,教师灿烂的笑容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不仅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还能从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肢体语言暗示。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同样也能起到评价的作用。当教师提问之后冷场的时候,教师双手向前,掌心朝上,有力地向上举,就是暗示学生积极思考,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当一位学生回答之后,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看法想表达时,教师身体前倾,单手前伸,掌心朝上,微微上举,暗示学生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当学生回答问题产生分歧的时候,教师双手握拳,高高举起,两拳相对,能鼓励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老师可温柔地摇摇头,让他知道这样的回答思路不正确,及时调整思考问题的方向,回到正确的轨道。当学生回答得很出色时,老师可以向他竖起大拇指,动作虽无声,但是对孩子心灵上的启示和爱护是很大的,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语言评说。语言评说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评价方式,其产生的导向与激励作用也最大,下文详说。
三、评价实施的适切性
所谓评价的适切性,是指评价符合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实事求是地、诚恳地评价,达到既肯定学生的成就,又指出学生的问题,并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肯定学生的成就。学生回答问题有时部分正确部分错误,有时完全正确,有时不仅正确还有创新性,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要恰如其分地肯定学生的成就,使他具有成就感,如果一棍子打死,将是对学生心灵的巨大伤害,使学生产生挫败感,挫败感的积累是学生厌学的罪魁祸首。当然,在肯定学生的成就时要诚恳,体现出程度的区别,如“你某一部分回答得对”,“你这次回答问题比以前有进步”,“你回答的完全正确”,“你回答的不仅对,而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回答的太好了,老师都没有想到”,教师恰如其分的肯定是评价适切性的体现。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创作美术作品也属于回答问题的范围,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成就的充分肯定,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创作的欲望。
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要指出学生回答问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并纠正。如在《塔》的教学中,我问学生:“你知道塔的作用吗?”一位学生回答:“塔是建筑物。”我向学生指出:“你回答的是塔是什么,而没有回答塔的作用,塔是什么和塔的作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概念理解方面有误。”以此为契机,我向学生指出:“塔作为建筑物有多种,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公园里的塔作为一种景观,可供人们观赏,产生美的视觉效果;佛教圣地的塔是大德高僧的墓葬,供人们瞻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塔用于传递信号,人们可以看电视、听广播。”这就指出了错误,分析了错误的原因,纠正了错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是评价适切性的又一种体现。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能停留在肯定学生的成就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还要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进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家乡老房子》的教学,一位学生的习作,在老房子的周围点缀着运动场、健身器材。我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了如下的点评:“你的作品令我耳目一新,你赋予古民居以现代气息,体现了你既对传统文明的尊重,又对现代文明的向往,既具有高尚的情趣,又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全班同学对该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有助于激发该同学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对其他同学也会产生强烈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