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潜伏期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2017-03-31 17:39刘灵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分娩镇痛

刘灵

【摘要】 目的:探讨潜伏期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接受分娩镇痛的208例孕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于活跃期接受分娩镇痛,观察组于潜伏期接受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与母婴结局。结果:两组产妇活跃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顺产率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用于产妇潜伏期分娩镇痛能够显著缩短产程潜伏期时间,增加顺产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潜伏期; 低浓度局麻药; 椎管阻滞; 分娩镇痛

doi:10.14033/j.cnki.cfmr.2017.7.0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121-02

分娩疼痛是产妇在分娩时期经历的一种剧烈疼痛,特别是对初次分娩的产妇影响大,众多产妇由于害怕分娩疼痛会选择剖宫产[1]。分娩剧烈疼痛会给产妇造成严重恐惧与焦虑负担,为了改善产妇心态,减少分娩期间的应激反应,减少剖宫产率,提高母婴安全健康,临床常用非药物性镇痛、药物镇痛及椎管内注药镇痛等多种方法为产妇镇痛[2]。椎管内注药镇痛是现阶段国内外麻醉界普遍认同的一种镇痛方式,具有可靠性、可行性、广泛性及镇痛效果显著等特点[3]。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潜伏期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和母婴结局的影响,特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分娩镇痛的20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内容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接受分娩镇痛的208例孕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4例。观察组孕产妇年龄20~33岁,平均(27.3±5.3)岁;体重59~88 kg,平均(72.9±8.4)kg。对照组孕产妇年龄20~34岁,平均(26.8±5.6)岁;体重58~89 kg,平均(73.2±8.2)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为年龄35周岁以下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相关标准分级为Ⅰ~Ⅱ级;(3)不存在椎管内麻醉相关禁忌证;(4)均签署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书,且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2)产程延长或停滞产妇;(3)长期应用抗抑郁药物或是滥用药物和酗酒产妇[4]。

1.3 方法

观察组产妇在潜伏期接受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在活跃期接受分娩镇痛,均应用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法,具体方法为:因两组产妇所处产程时间不同,观察组产妇宫口开到0.5~2.5 cm,對照组产妇宫口开到3.0~5.0 cm时,于产妇腰椎3~4间隙进行腰硬联合穿刺;于子宫收缩间期,将20 μg芬太尼注入蛛网膜下腔,控制平面在胸11以下;硬膜外和持续释放固定剂量的镇痛泵连接,固定给药剂量为5 ml/h,锁定时间为10 min,于腰麻效果减弱时泵入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1.5 μg/ml混合液,5 ml/h,镇痛泵可持续使用25 h,待宫口全开时断开镇痛泵。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包括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法、产时出血量、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及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比较

两组产妇活跃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潜伏期要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法、产时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两组产妇产时出血量、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及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顺产率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麻醉镇痛期间均只发生轻微的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症状,未发生低血压、呼吸抑制及产后尿潴留等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对照组为9.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102,P=0.750),见表3。

3 讨论

有相关数据统计发现,我国大部分产妇对分娩疼痛具有惧怕心理,缺乏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剖宫产率高达50%左右[5]。因此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提高其对阴道分娩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有临床研究发现,于产妇潜伏期给予分娩镇痛具有可行性,椎管内阻滞镇痛方法效果显著[6]。众多研究报道结果证实,椎管内阻滞镇痛通过对产妇交感神经传导予以阻断能够实现理想的镇痛效果,并且可以有效保证胎盘物质的交换,维持子宫内正常灌注及胎儿酸碱平衡,且该镇痛方法还不会加大生产难度,剖宫产率和其余镇痛方法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重度妊高症产妇应用该方法也能实现较好镇痛效果,有利于产妇自然分娩[7-8]。

于产妇潜伏期应用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进行分娩镇痛具有高效性、用药量少及药物残留浓度小等优点,通过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与麻醉药物可以有效降低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并且在用药5~15 min内就能达到有效镇痛,药效可以保持大约1 h[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妇的活跃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潜伏期要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顺产率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产妇,产程潜伏期时间要显著短于常规活跃期镇痛,其原因可能是潜伏期镇痛,有效改善了产妇疼痛,产妇精神明显放松,紧张、焦虑及恐惧等不良心理得到缓解,减少了产妇的应激反应和内分泌失调,且潜伏期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不会延长产程时间,对母婴结局无显著影响,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10]。

综上所述,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用于产妇潜伏期分娩镇痛能够显著缩短产程潜伏期时间,增加顺产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峰,孙黎霞.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J].山东医药,2014,58(41):94-95.

[2]高峰,孙黎霞.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应用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42(14):804-805.

[3]高峰,王春燕,郑海珍,等.低浓度局麻药联合双管硬膜外阻滞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4):61-62.

[4]高峰,王春燕,鄭海珍,等.基于低浓度局麻药探讨两种不同椎管内阻滞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1):78-79.

[5]高峰,王春燕,郑海珍,等.潜伏期低浓度局麻药椎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80-82.

[6]高秀梅,王会芝,刘佩玲,等.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10-111,114.

[7]陈业松.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椎管内阻滞法用于分娩镇痛的效应及其对母儿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7):919-921.

[8]高利洁,向军,刘菁,等.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63-66.

[9]陈宗洁,游先红,王旭潮,等.椎管内低浓度高容量罗哌卡因麻醉复合小剂量的缩宫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19):2617-2618.

[10]臧明毅.罗哌卡因-曲马多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和安全性[J].当代医学,2012,18(8):142-143.

(收稿日期:2016-11-19)

猜你喜欢
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观察
硬膜外镇痛分娩150例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的应用
舒芬太尼以及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
导乐分娩镇痛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及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及推广的可行性
L—CSEA分娩镇痛法用于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