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

2017-03-31 18:21裴文兵
民间文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南陵县大柱比试

裴文兵

清朝乾隆年间,巢州城里有一家罗记木匠铺,铺主是做了大半辈子木匠活的罗老汉。罗老汉有个徒弟叫杨大柱,他技艺高超,是铺子里的顶梁柱。

这天一大早,杨大柱来到罗记木匠铺,刚要干活,忽然看见罗老汉坐在一旁发呆,在他面前,摆放着一只已被打开的袋子,袋子里裝满了山核桃。杨大柱连忙问道:“师父,您这是怎么了?”

罗老汉回过神来,指着那袋山核桃道:“今天早上,我刚一出屋,便在院子里发现了这个袋子,院子有围墙,这只袋子肯定是被人扔进来的。刚才,我尝了一颗山核桃,发现可能产自皖南一带。皖南一带的山核桃的果儿不大,却极为香脆。”

杨大柱皱着眉头想了一下,忽然道:“师父,是不是昨天夜里,他回来过?”

罗老汉叹了一口气,道:“我也怀疑是他回来过,这袋山核桃是他扔进院子里的。可是,既然昨天夜里他不肯见我,现在他肯定早已走远了!唉,四年多了,不知他如今过得怎么样啊……”

杨大柱又想了想,然后道:“师父,我去把他找回来!”

罗老汉点点头,道:“我年事已高,行不得远路,此事看来只得辛苦你了。”

师徒俩商量了半天,就在当天下午,杨大柱领着铺子里的几个伙计,急匆匆地离开了罗记木匠铺。

一路走一路打听,十多天过去了,杨大柱领着几个伙计到了宁国县城。

宁国县地处皖南,是有名的山核桃之乡。

租下一个院子后,杨大柱开了一家木匠铺,他让伙计在院门口的大门上,挂上了一块招牌,上写“天下第一”四个大字。

一个伙计指着那四个大字,吃惊道:“大柱,这口气也太大了吧?会惹来麻烦的!”

杨大柱微微一笑,道:“这个招牌,是我跟师父商量后定下来的。我还担心惹不来麻烦呢!”

几个伙计面面相觑,不知道杨大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果然不出那个伙计所料,铺子开张没几天,便惹来了麻烦:当地的木匠们被那四个大字激怒了,纷纷找上门来,要与杨大柱一较高下,比谁的家具做得好看、样式多,比谁雕的花、鸟、鱼、虫更活灵活现。

伙计们慌了神,杨大柱却不慌不忙,来者不拒。

一番番比试下来,前来挑战的木匠们都服了气,一个个败北而去。

如此一来,杨大柱的名气很快就传开来了,木匠铺的生意一下子红火了起来。

转眼,日子过去三个多月,木匠铺赚到了不少的银子。

这天,杨大柱让伙计们摘下了那块招牌,并让他们收拾家什。

一个伙计疑惑道:“这不是要将木匠铺关张吗?大柱,这个铺子才开了三个多月,便赚到了这么多的银子,如果现在关张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杨大柱一脸的凝重,说:“不可惜,咱们该离开这里了!”

三天后,杨大柱带领着伙计们来到了郎溪县县城。郎溪县是宁国县的邻县,也盛产山核桃。

杨大柱租下了一个院子,将木匠铺又开起来,并让伙计又挂上了那块招牌……

就这样,杨大柱和几位伙计,一路辗转,一路开木匠铺子,去了皖南一带盛产山核桃的好几个县,在每个县的县城里,他们都只待上三四个月,便会离开。

这天,他们来到了南陵县县城,经过一番打听,杨大柱得知,南陵县虽然也地处皖南,但当地山核桃树非常稀少。杨大柱本打算领着伙计离开,转念一想,觉得南陵县虽然不盛产山核桃,但它距离宁国等几个县都很近,在这里购买山核桃非常容易,那就在这里待上一阵子。

安顿下来后,杨大柱又将木匠铺开张了。像在别的县城里一样,那块“天下第一”的招牌刚一挂出,前来较量的木匠便络绎不绝。

凭着高超的技艺,每次比试,杨大柱都毫无悬念地取胜,但他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脸上的失望之色也越来越明显。

这天晚上,杨大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掐指一算,发现自己和伙计们离开巢州城竟然已有一年多了,于是喃喃自语道:“难道凭着这个法子,真的寻找不到他了吗?师父,我没能寻到您的儿子,有负您的厚望啊……”

原来,罗老汉有个儿子叫罗承栓,比杨大柱大两岁,是杨大柱的师兄。罗承栓脑瓜子灵、手脚勤快,不但将父亲的木匠技艺都学到了手,还自己琢磨出了不少新技法,在巢州,他的名气一时之间超过了他父亲,为此他非常心高气傲。

五年前的一天,一位顾客请他做一张椅子。椅子做好后,那位顾客随口说了一句:“这椅子有点重,要是分量能轻点就更好了!”

不料,这句话惹恼了罗承栓,他当即指责那位顾客不识货,并说:“我的手艺,不说天下第一,至少是巢州第一,你竟然说我做的椅子不好,真是太过分了!”

站在一旁的罗老汉听不下去了,他让罗承栓立即向那位顾客道歉。可是罗承栓不仅不肯道歉,还与父亲大吵一架,之后离开了罗记木匠铺,从此不知去向。

那天,罗老汉和杨大柱见到那袋山核桃,推测罗承栓很有可能在皖南一带落了脚,于是他俩商议,由杨大柱领着几位伙计,去皖南开木匠铺,并挂上“天下第一”的招牌。罗承栓一向心高气傲,一定会找上门挑战,到那时,杨大柱便寻到罗承栓了。

来到皖南一带后,杨大柱依计而行,他先后在宁国县、郎溪县等几个县开铺子,可是没什么结果。

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找到罗承栓啊,杨大柱长吁短叹一阵后,终于沉沉地睡去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杨大柱让伙计们收拾家什——他打算关掉木匠铺,赶往下一个县。

就在这时,一位脸色黝黑、下巴上长满了短须的汉子走了进来。

杨大柱以为那汉子是前来买家具的,便说木匠铺要关张了,让他去别的木匠铺购买,汉子却道:“杨大柱,我不是来买家具的,而是来比试的!”

此时的杨大柱哪有心思比试,于是没好气地道:“我不想跟你比试,我正忙着呢!”

那汉子板起了脸:“不比哪成?不比你就砸了那块招牌!”

砸了招牌事小,砸了脸面事大,杨大柱只得点了点头,同意与汉子比试。

两人三言两语便商量好,各做一只凳子,以凳子的样式好不好看定高下。

工夫不大,兩只凳子都做好了。杨大柱看了几眼黑脸汉子所做的凳子,不由得频频点头,因为那只凳子实在是太好看、太精巧了!

杨大柱爽快地认输了。汉子微微一笑,说:“杨大柱,你要记住,这天底下,哪有手艺第一的木匠?做人不可自高自大啊!”说着,出了门,扬长而去。

望了望汉子的背影,杨大柱又仔细看了看汉子所做的凳子,忽然吃了一惊:制作那只凳子所用的技法,他竟然感到非常眼熟!

杨大柱皱着眉头思索起来:为何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南陵县,会觉得这凳子上所用的技法非常眼熟呢?没错,这非常像罗承栓的手法,可是罗承栓长得白白净净的,那汉子却是个黑脸,还留着胡须,两人的相貌相差得太大了。不过那汉子的背影却很像罗承栓,声音也像,难道五年的时间,罗承栓会改变这么大吗?或者是他收的徒弟?不行,一定要找到那汉子问个究竟!

想到这里,杨大柱连忙跑出门去,可哪里还有汉子的影子。当天,杨大柱和几位伙计,找遍了南陵县城的大街小巷,都没能找到那位汉子。

次日一早,杨大柱和伙计们出了县城,在乡下四处打听。

一连找了十多天,他们也没能找到那位汉子,更没能打听到一丁点儿消息。

这天上午,他们来到了一个叫“柳园村”的地方。在村口,杨大柱打听到,柳园村里有两个木匠,他们是一家人,一个是老丈人,一个是女婿,不过,他俩的脸都不黑。杨大柱叹了一口气,决定去向那两位同行打听一下。

在一位老汉的指点下,杨大柱一行人来到了一座院子前,只见院子里长着一棵高大的山核桃树,两个木匠正在树下做着木匠活,其中一人正是罗承栓!

罗承栓看见了杨大柱,他不慌不忙地问道:“大柱,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

杨大柱连忙把罗老汉让他到皖南一带开木匠铺,并挂起“天下第一”的招牌,寻找罗承栓等等,全都说给他听了,并道:“师兄,十多天前,有一位黑脸汉子曾与我比试了一场,他所用的木匠技法与你的技法非常相像,这十多天来,我一直在寻找他,没想到竟在这里找到了你!”

罗承栓道:“那位黑脸汉子不是别人,正是我!其实是这么一回事……”

原来,五年前罗承栓负气离家出走,来到了南陵县的柳园村,四处为人做木匠活。有一次,他雇了几位木匠,包下了一户人家建房子的活。做大梁时,一位中年木匠对他说,大梁榫头的尺寸做小了,因为那根木料前几天淋了雨,一旦水分蒸发,木料会收缩,如此一来,大梁的榫头与木柱上所开的眼,便不能紧密结合。

罗承栓一向认为自己技艺高超,哪里听得进中年木匠的劝告,当下,领着木匠们将那根大梁原样架上了房顶。

房子很快建好了,两个月后,那根大梁的榫头果然收缩了,与柱子的结合之处产生了缝隙,一场大风之后,房顶出现了裂缝,他不得不赔偿了那户人家一笔银子。通过这件事,他才明白了山外有山的道理,从那以后,他经常去中年木匠的家中向人家请教。

中年木匠有个闺女,与罗承栓日久生情,中年木匠看在眼里,便同意让闺女与罗承栓成了亲。

一年前,中年木匠的闺女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因为有了儿子,罗承栓不禁更加思念起父亲来,于是他带了一袋子院子里核桃树上所结的山核桃,赶回了巢州城。那天晚上,他来到自家门外,想起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不禁羞愧不已,觉得没脸去面对父亲,于是将那袋子山核桃扔进了院子,又连夜赶回了柳园村。

一个月前,罗承栓听说杨大柱在南陵县城开了一家木匠铺,并挂出了“天下第一”的招牌,便以为杨大柱像自己当年一样,有了自傲自大的毛病,于是想去与杨大柱比试一番,让杨大柱懂得山外有山的道理,但他又担心杨大柱会认出自己,便乔装打扮一番,这才来到杨大柱的木匠铺……

说完这番话,罗承栓又道:“大柱,你们在这里住一晚吧,明天我便随你一道,回家看望父亲!”

第二天一大早,杨大柱、罗承栓一行出了村口,赶往巢州。这时,中年木匠忽然从后面追了上来,将一只袋子交给了罗承栓:“承栓,把这个带给我的亲家,稀罕呢!”

杨大柱探头一看,只见那只袋子里,装满了圆溜溜的山核桃。

猜你喜欢
南陵县大柱比试
一道2022年加拿大奥赛题的解法探究与推广
好玩的题
比试
吹“牛”大王
由Nesbitt不等式加强式的等价形式建立的几个不等式
就要把钱借给你
关于南陵县农村改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孝顺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