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彭 晶,吴 波
安徽教育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对策研究
李 琳,彭 晶,吴 波
做好教育网络舆情分析与监测,研究和处理网络舆情信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教育网络舆情具有周期性但快速发现处理难,教育网络舆情监测队伍人数严重不足,教育网络舆情收集技术和管理机制不成熟,教育网络舆情“防火墙”不断受到冲击。各类学校应通过加强教育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理典型案例库建设、建设教育网络舆情监测的骨干队伍、优化教育网络新媒体平台的舆情收集和管理方式、加强各类在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等路径积极分析与引导教育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教育;舆情分析;新媒体
教育网络舆情一直是涉及民生的热点话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多次强调了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网络治理方针。积极分析、科学防范和有效引导教育网络舆情,对安徽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涉皖教育网络舆情研究课题组在对现有研究论文和专著进行研读和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网络舆情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梳理。
(一)概念界定
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中指出,“舆情”是由公众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时期,对自身关心或者利益相关的各种公共事件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见及意见交错的总和。[1]曾润喜把“网络舆情”定义为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张鹏高、毕曦把“网络舆情”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其六大要素即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传播互动、影响力。[3]涉皖教育网络舆情研究课题组认同陈华栋对“教育网络舆情”的定义,他认为教育网络舆情就是一定时间阶段内公众围绕教育事件、教育现象、教育行为及教育政策等中介性教育事项,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4]涉皖教育网络舆情研究课题组同时认为,整个互联网都是教育网络舆情的载体,而不仅仅局限于校园网络,各类教育网络舆情都是由包括学校师生在内的社会大多数公众在整个互联网上传播的对现实社会各种现象的、公开的、一致的、具有权威性和倾向性的认知、态度、情感和意见的总和。[5]
(二)教育网络舆情现状
回顾2011年至2016年的中国教育网络舆情事件,涉皖教育网络舆情研究课题组发现在此期间的教育网络舆情具有主客体的特殊性、舆情载体的集中性、诱发原因的复杂性等基本特点。青少年学生、年轻教师以及其他社会群体构成了教育网络舆情的主客体,他们网络互动频率高、互动时间长、互动能力强,而且观点更加情绪化、分散化。教育网络舆情的诱发性事件往往决定了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程度,如:学生安全、学术不端、人事变动等都有可能诱发不同程度的教育网络舆情。在各类学校中,高等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发生教育网络舆情的占比相当,知名的中学、高校发生教育网络舆情的占比相对较高,特别是名校贴吧、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载体具有传播迅速更快、活跃用户更多等明显的特点,往往容易成为教育网络舆情的集中发生地。如:2013年4月15日晚间,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关于其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黄某疑被室友投毒,经救治后不治身亡的消息,立刻引来众多网民围观和凤凰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多家知名媒体的报道。“名校”“研究生”“嫌疑人是同寝室室友”等一系列敏感因素使得此事件在短时间内就备受关注。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6]媒体报道推动教育网络舆情事件议题的形成与转移,如:在上述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教育舆情发展过程中,人民日报、头条新闻、新华视点等微博转发量和评论数高达1万多次,将该案当事人所在的复旦大学不断推到舆论的漩涡之中。
综上可见,教育网络舆情呈现出基础广泛、人数众多、信息量大、意见不一,以及信息公开化、传播复杂化、管理不可控化等明显特征,各类校园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难控性以及与家长、师生群体切身利益的关联性,极易引起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广泛关注和持续发酵,甚至引发群众性突发危机事件和重大教育网络舆情。只有对影响教育网络舆情议题变化的因素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牢牢把握教育网络舆情的议题演变方式、演变特征和演变规律,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才能有的放矢地主动加强分析和正面引导,有效控制教育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为及时研判应对和预警防范提供参考,避免教育舆情的不受控发展,掌握主动权,消除不良影响。
近年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网信办以及各级省委、省政府都在持续深入开展针对互联网、手机媒体平台上的色情、低俗和谣言信息的专项整治行动,基本能够确保互联网环境的清朗、文明、和谐。特别是2011-2016年,安徽各地各级政府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持续加强,网络舆情分析、监测与舆论引导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一些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话题有关的网络谣言、往往专门针对大中小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冲动、好奇心强等特点,用夸张事实、哗众取宠等等手段,容易造成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涉皖教育网络舆情研究课题组认为,当前教育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存在以下四大难题:
(一)教育网络舆情具有周期性但快速发现处理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4G移动网络的普及,以微博、微信和APP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手机应用以及各类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教育网络舆情的监控重点从过去的校园网站、BBS论坛更多的转移到了各类手机移动应用和网络新媒体平台。每年3月、9月的学校开学季,随着教育舆情事件的增多,教育网络舆情进入高发期;每年的5月、6月的中高考和毕业季,教育网络舆情数量也会呈现出增长趋势。而每年的7-8月暑假期间和其他时段,网络舆情相对减少。不管是传统媒体的报道,还是微博、APP新闻客户端的信息发布,都能对这一现象和特点予以证实。这对教育网络舆情的快速发现、快速监测、快速处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涉皖教育网络舆情研究课题组综合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校园突发事件特别是校园暴力事件发现,微博、贴吧、新闻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已经取代电视、广播、报纸成为了最敏锐的舆情信息传播载体,极易引起部分网络意见领袖、青少年网民的非理性传播和情绪化言论,一旦有相关的舆情事件在多地相继发生,社会舆论便会快速聚集到网络新媒体平台,有时会形成盲目指责、甚至是恶意煽动的情绪化议题,直接指向教育体制、教育改革、教育公平和教育腐败这些导致教育问题频发的根源性问题,[7]给这类校园突发事件引发的教育网络舆情发现、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教育网络舆情监测队伍人数相对较少
目前,各地教育部门和绝大多数的学校对教育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方式,很少设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队伍与分析机构,其管理大多数由思想政治工作或学生干部兼职。虽然很多省市县政府和学校将网络舆情安全与网络舆情监控纳入了地方党宣部门或学校工作重点,但是监测、监管的具体内容与主体并不清晰,往往党宣部门、网信部门、学工部门、保卫部门、网络中心(信息)等多个部门的联合交叉介入却不能形成很好的合力。不少学校还停留在出问题、删帖子的低级工作水平,缺乏科学、严密、迅速、有效的监测机制、预警机制、研判机制和处理机制。
(三)教育网络舆情收集技术和危机管理能力比较欠缺
根据美国专家罗伯特·希斯著名的4R危机管理理论,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或者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成本最小、最经济也是最成功的危机管理办法。[8]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具备网络舆情收集和基于此基础上的内容数据挖掘技术,同时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通过协同发声,形成政府“集团军”作战局面,共同引导舆论,合力化解舆情危机。[7]事实上,在教育网络舆情搜集分析与舆情应对决策方面,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往往因为缺少专业的研究人员和科学的决策机制支持,不能准确把握教育舆情议题变化规律,根据议题变化特点和舆情发展阶段进行应对和引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络舆情搜集、监控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有效开展。这就更加需要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携手建立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平台,通过传统媒体、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多平台的信息联动发布,降低负面舆论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冲击,[7]共同参与信息收集,分享数据挖掘的成果,携手提高网络舆情监控与舆论引导工作水平。
(四)教育网络舆情“防火墙”不断受到冲击
根据涉皖教育网络舆情研究课题组大量的走访和调查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些焦点事件如“艳照门事件”“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女大学生求包养”等“三俗”网络事件和网络影视剧商业化炒作的“三俗”化倾向,既污化了教育网络信息传播环境,又容易引发许多在校学生在各类互联网空间和新媒体平台的广泛热议,既不好正面回应,又难以控制,不断冲击着保护在校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网络舆情“防火墙”。同时,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浅阅读”习惯兴起、“读题时代”到来的背景下,不少网络媒体过分注重注意力经济,为博点击量不顾道德底线制作出媚俗、低俗、庸俗等标题新闻,将“北大”“复旦”等名校冠名在涉性事件、教授论文抄袭、校园凶杀案等议题的新闻报道标题之上,“标题党”新闻已经成为影响教育网络舆情分析与处理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如何构筑有效防范“三俗”网络事件和“标题党”新闻的教育网络舆情“防火墙”,防控其可能对许多在校学生、未成年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摆在各类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育网络舆情研究者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综合国内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各地、各校的教育舆情引导成功经验,涉皖教育网络舆情研究课题组建议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通过以下路径积极分析与引导教育网络舆情。
(一)加强教育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理典型案例库建设
第一,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网络搜索平台,搜集并建立教育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理的典型案例库,组织熟悉网络新闻传播规律的专业人员向各类学校学生讲授如何正确看待教育网络热点事件,掌握教育网络舆情基本特点、演变规律和处理方式。第二,各级教育部门可以分头搜集汇总本地各类学校的典型案例,再由相关教育培训和研究机构统一编制一批可以投放到互联网上共享和传播的教学课件,将时尚、艺术、情感、流行文化、传统美德等元素融入到这些网络教学课件的视频和PPT中去,打造成引导各类学校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自觉提高网络辨别能力的教育教学宣传片。第三,通过主动、广泛投放到国内各大APP新闻客户端、视频网站、在学校公共场所的LED电子屏上循环放映等传播方式和渠道,积极占领线上和线下的两大“网络舆论场”,让广大网民对教育网络舆情事件中能够做到理性、客观,不盲从、不冲动、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形成教育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理的天然“保护伞”。
(二)建设教育网络舆情监测的骨干队伍
第一,成立专门的扁平化管理机构。组建省、市、县、校四级教育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团队,指定具备网络舆情监测能力的专职教师和学生干部担任主要负责人,负责网络平台建设、使用、管理以及舆情监测工作,坚持执行学校网络舆情信息处理与管理制度,比如:教育网络舆情日、周、月和特殊时期(开学季、中高考、毕业季)巡查制度,安排专门人员对有害的、负面的网络信息源进行实时、动态的跟踪,对突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等重大教育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的防范和处理。第二,培养、联系一批网络意见领袖。大力建设培养一批和学生群体在各类网络平台紧密联系的人,经常发布真实性的学校消息,能够利用其自身影响力来影响舆论的导向,同时也要积极维持好与本地、本校网络意见领袖的“强关系”,建立起网络舆情引导处理的强互动关系,借助他们的力量快速、有效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不断增强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的网络舆情处理与应对能力。第三,积极建设一支青少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与交流研讨活动,让他们在网络空间里自觉倡导文明、积极引领风尚,持续传播正能量,带动一批青少年学生网民自觉投入到网络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上来。
(三)优化教育网络新媒体平台的舆情收集和管理方式
第一,明确各类教育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功能定位,及时成立教育部门网络新媒体矩阵,加强互动;出台实施相关的信息内容发布、传播与管理制度,形成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网络新媒体平台之间快速响应、有效传播、互相支持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第二,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互相支持的教育网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实时登记、定期保存、滚动更新各类教育网络舆情信息;严格执行校务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公布信息,做到学校信息公开化,主动告知公众真相,避免大家猜疑,主动取得更多的信任与支持。[9]不断提升各类教育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第三,建立学校网络舆情信息筛查与处理制度,推动学校与新闻媒体、教育主管部门、公安部、宣传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教育网络舆情处理工作的合力;加强教育校网络舆情监测队伍和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队伍培训力度和覆盖面,鼓励在校师生直接与社会群体、网民进行互动交流,加强突发危机时期的“发声链”建设。第四,完善教育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领导机制,做到责权统一,严把关口,谁主管、谁负责,谁监测、谁处理,对不及时上报教育网络舆情、不科学研判网络舆论走势的涉事部门或学校主要负责人应进行问责。
(四)加强各类在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
第一,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主动树立、努力培养自身的网络自制力和判断力,自觉抵制“三俗”网络事件和“标题党”新闻的侵蚀,减少对各类不良网络新媒体信息的盲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防范教育网络舆情的扩散和伤害,从而实现在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切实保障学生在各类网络新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远离“负能量”。第二,要全面加强各类在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类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选聘一批经验丰富、热衷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人员,扶持一批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类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
[1]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
[2] 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87-191.
[3] 张鹏高,毕曦.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网络舆情监控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7.
[4] 陈华栋.当前教育网络舆情特点分析与对策思考——基于2013年教育网络舆情发展演变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7):89-93.
[5] 王学俭,刘强.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逻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17-19.
[6]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
[7] 阳美燕,贺艳花.教育网络舆情议题演变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4):37-41.
[8] 罗伯特·希斯著.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118.
[9] 叶兰兰,武静.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舆论危机应对机制研究[J].新闻传播,2015(1):88.
责任编辑:刘海涛
Countermeasures of Educat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alysis and Guide in Anhui Province
Li Ling, Peng Jing, Wu Bo
It is of strategic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accomplish the educat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alysis and monitoring, to research and process the information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t present, the educat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has periodic features so it is difficult to conduct. At the same time, educat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rewall" is constantly impacted because educat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team is short of persons and educat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ollection technique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not mature. All kinds of schools should b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for dealing with typical case, to construct educat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team, to optimize the education network new media platform of public opinion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and to reinforce the positive analysis and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for all kinds of students in literacy educati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education; analysis of public opinion; new media
G640
A
1673-1794(2017)03-0091-04
李琳,滁州学院党委组织部政工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安徽 滁州239000);彭晶,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吴波,淮南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主任(安徽 淮南 232000)。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6A0281);安徽理工大学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zd2016-58);安徽理工大学社科联重点课题项目(xskl2015-2016-01)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