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龙
(长江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8100)
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定位与特色发展路径探索
陈允龙
(长江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8100)
与中心城市高校相比,非中心城市高校无论是在政府经费投入、学生家长的心理排序、用人单位的青睐程度抑或是师资队伍、科研竞争力上都存在着先天的劣势。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要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突出重围,非中心城市高校就必须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实施“差异化”的错位发展战略,在立足区域、依托区域、服务区域的基础上凝练与打造特色,在战略机遇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非中心城市院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
非中心城市是指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国家计划单列城市以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外交流等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它体现的是一个城市所具备的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程度。如果说把国家中心城市高校看作是处于高等教育体系中较高位置层级的话,非中心城市高校就处在这个层级的低层。如对重庆市来说,地处重庆主城区的高校就可以称之为中心城市高校,而地处涪陵、万州、永川区等远离主城的高校即为非中心城市高校,是地方高校的一部分。在我国高教系统中,有许多高校属“非中心城市高校”的范畴,这是我国高教系统中的特殊群体,其特殊性在于因其办学传统及所在地域特点所造成的相对“发展劣势”。非中心城市高校多处经济发展、教育基础和资源等相对落后地区,同时又存在竞争激烈、经费不足、优秀师资匮乏、生源差异较大等问题。与地处中心城市高校相比,这类高校发展劣势较为明显。若此类高校在发展中盲目攀比跟风,追求整齐划一的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科专业体系雷同、人才培养结构失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现实问题。因此,如何引导非中心城市高校在办学影响力不高、竞争力不强等现实背景下,科学合理定位,探寻特色办学模式便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在剖析非中心城市高校发展定位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合理定位与特色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此类型高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这为我国当下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原有粗放式经济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转型迫切要求我国劳动力结构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承担我国劳动力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重要保障作用的高校要想在发展中赢得先机,就必须顺势而为,围绕国家改革大局转型发展。
非中心城市高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尽管在各个方面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发展定位不准、不明确使得不少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发展陷入一定的困境。学校定位是办学过程中对自己身份与地位的确立,定位不清,办学就会走向盲目。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末端的非中心城市高校,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不仅在大方向上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而且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校管理、学生就业等方面影响着学校的布局。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并新组建了一大批本科院校,截至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的新建本科院校实际数量为408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的43.2%,其中新建本科院校分布在非省会城市院校 (多数属于非心城市高校)为211所,占新建本科院校的51.7%[1]。可以看出,非中心城市高校无论是数量还是比重上都很大。而且,还有少数非中心城市高校出现在了县或者县级市 (如常熟理工学院在苏州的常熟市、江西警察学院在南昌市新建市等),这种地缘上的发展倾向虽对改善区域高等教育格局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比重较大的非中心城市高校除了具有新建高等院校发展中存在的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劣势外,其在地理环境、经费筹措、师资队伍建设、生源吸引等方面上又略逊一筹。因此,在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中,非中心城市高校唯有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办学实际确立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特色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才可能顺利实现办学转型、摆脱同质化竞争劣势,进而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办出特色,站稳脚跟。
“特色决定办学实力、特色决定核心竞争力、特色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的普遍共识。一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形成办学特色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长时间持续建设的过程。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服务定位、人才培养等这些都是关系到学校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如果定位不科学、不合理,其发展方向就会出现偏差,盲目的跟风发展势必会带来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在竞争中原有优势和特色的丧失。所以,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是实现非中心城市高校特色发展的方向性保障。
非中心城市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历史渊源和现实需要,这就决定了其发展方式必然和“985”“211”等重点大学或其他地处中心城市高校不同。但一些非中心城市高校由于对办学定位的方向性引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没有进行思考、论证的情况下,就进行简单借鉴、机械模仿。还有的高校虽然提出了切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发展定位,却在实践中偏离了方向,照搬中心城市高校的办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完全忽略了学校发展的“地方性”“服务性”的发展根基。
非中心城市高校从其本科办学实力上看总体偏弱,办学经验缺乏和社会地位靠后的实际情况需要其务实、渐进地实现办学层次的提升;从其生源来看,主要以本地省市为主,生源质量上无法与中心城市高校比拟。但部分院校却不顾自身办学实际,盲目追求过高层次的办学目标,动不动就提出“国内一流”“国内先进”“服务全国”等大跃进式的发展目标。显然,这与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情况不符。
办学规模的过度追求也是一些非中心城市高校向中心城市高校“学习”的缩影。受经济利益驱使等原因,一些学校不顾自身学校资源的承受能力,盲目攀比其他高校,过度招生,举债扩校。在它们看来,只有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学校的楼宇越来越多,学校的层次才能“水涨船高”。另外,一些高校还存在对办学基础、外围条件考虑不周的情况,一味地在学科建设上贪大求全,只要是中心城市高校办的比较好的热门专业都寻求“拿来主义”,或者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追求学科门类求全,完全不顾师资、生源结构和学校现有条件的不足,仓促上阵,无法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在学校的特色发展上,导致学校发展处处平庸,毫无亮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中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非中心城市高校可以说自建立之初就处在“上挤下压”的夹层之中,区位无优势、办学历史短、可用资源较少等都给其带来了发展上的不利条件,因此,唯有转型发展,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特色,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非中心城市高校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非中心城市高校如何走出办学定位不明确、同质化严重和好高骛远的怪圈是关系到其自身竞争力和生存发展的大问题。要立好这个方向标,其中心原则就是要立足实际、立足地方。无论是学校的地理位置还是管理体制亦或是其生存、改革、发展都与“区域性”“地方性”这个最大的实际紧密相连。高校要做到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就要具备4个“位置”意识:第一是地理位置。非中心城市高校多位于非省会城市的地级市,区域人力、物力、财力的客观评判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是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第二是在高校系统内的位置。潘懋元指出:“定位是确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前提。要搞战略肯定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制定,要根据学校在高校系统中所处的位置。”[3]非中心城市高校在科学定位前要明确自身在高教系统中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在区域中应建成什么样的大学,是办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与重点大学、高职院校的区别在哪里;第三是人才培养的位置,即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格。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这就需要学校明确培养人才要面向哪里,是何种方面、何种层次,等等。第四是特色位置。高校应找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内容与特色产业,并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学校特色定位,以“特”取胜。
依托地方、融入地方发展是非中心城市高校形成办学的必然选择,地方独有的区域自然与社会发展特色形成了学校发展的先天优势。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要善于利用区域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优势培育办学特色。自然资源既可以作为富有地方特色的科学研究、推动学科专业发展的有力武器,还可以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如旅游类专业)纳入其中,促进学生就业。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学校要积极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产业融合,积极培育优势学科、特色专业。据此,学校务必要站在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角度审视自身和区域社会发展的优势,将二者紧密结合,努力探寻出一条依托地方优势培育特色发展之路。如湖北文理学院,其所在地——湖北襄阳的龙头支柱产业是对地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超40%的汽车制造业,学校为培育发展特色,与地方协同创新,使得一批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相继挂牌,如学校与湖北新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轿车轮毂轴承单元创新工程”等多个项目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地方服务是地方大学的生存之基和活力之源”[4],尤其是对于非中心城市高校而言,其生存和发展都深深植根于地方这片沃土,唯有通过服务地方,才能不断培育办学特色与学校品牌,打造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从内在转型发展上看,其一是根据地方优势产业、行业的特点,培养地方所需应用型人才。学校可以围绕优势产业、行业办好专业,实现专业上的良好支撑。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做好“在校学理论、出校练技能”,同时,办好专业又可以进一步促进该区域产业、行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经济的融合直接就可以培养大量地方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形成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库”。这种与地方产业、行业的良性互动将极大促进学校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其二是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地方区域特色和文化积淀为非中心城市高校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也为学校的转型发展赋予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可通过和政府、企业合作的方式,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学科专业和地方产业的对接。如南京工程学院,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典范之一,近年来在学校科研和校办产业、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14年,学校就有科技产业7个,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南京康尼机电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乃至国外都享有盛誉。无论是1992年获机械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自锁紧接插件”这一科技成果转化的造就,还是发展过程中项目合作、企业技术中心的共建、平台合作以至当下取得的重大成就,都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尤其是康尼工程实践强化班的举办,更是进一步改革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把产学研融为一体,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从外在保障上来看,就是要力促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的变革。在传统评估体系与方式备受诟病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应用型教学还存在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掌握的传统考核方式,对实训、实习等实践类教学环节的考核评价稍稍带过、流于形式,这种轻实践能力的评价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养成,也致使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职能大为消解。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实践课程的放置与考核,以考核促进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以考核促教学变革,将教学评价作为学校转型发展中教育变革的有力推手。
第二,特色师资队伍的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离不开特色师资队伍的支撑,特色人才培养的过程又是打造特色师资队伍的过程。非中心城市高校中的多数都属于转型中的“应用型”高校,因此,对于特色师资队伍的建设而言,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地方优势产业,建设起“双师型”教学队伍,以加强学校“应用性”“特色性”的教学特色打造。如可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地方龙头企业、优势行业一线锻炼,在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的同时又培养了教师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还可以实行有学者提出的“师徒结对帮扶制度”——对于同一专业课程,学校可安排已达标教师与未达标教师结成对子,利用平时上课及实习、实训等实践机会进行传帮带[5]。总之,学校只有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实现学校和地方的“反哺”和“共赢”,才能不断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
[1]李克军.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3]潘懋元.再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4.
[4]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28.
[5]董建梅.挑战与应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转型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14(6):120-122.
G648.4
A
1674-3652(2017)05-0141-04
2017-07-25
长江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地处非中心城市普通本科院校合理定位与特色发展的实践”(2015XJXM32)。
陈允龙,男,江苏徐州人,主要从事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庆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