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欣
浅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初探
刘 欣
广西外国语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2
本文仅浅要的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贫困认定;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自20年前全面推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等教育的学习费用持续攀升,这便造成了其中一部分学生面临着家庭总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不及与学费增长速度的局面。这部分因家庭困难而无力缴纳学费的学生便是“贫困大学生”。
为解决这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就学问题,党和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制定了一系列的贫困认定标准和资助政策,譬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当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各大高校秉持国家、社会、学校协同个人合理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理念,逐步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譬如,学生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便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助学金;入学后成绩优异者可申请奖学金;学校在课余时间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贫困大学生若想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贫困生认定,通常情况下这需要学生提供县级以上资助单位提供的贫困证明、学生本人提交申请,召开班会,由班级不参加贫困认定的学生(或学生代表)阅读贫困大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投票,按照资助中心划拨的资助名额选拔予以资助。那么在提交申请和召开班会、进行投票的过程中,某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便会显露出来,譬如自卑、孤僻、善妒;从情绪、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我们暂且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表现:
(一)情绪上偏激、低落
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情绪上较其他家境良好的同学更为偏激,也更为敏感。这源于他们的自尊心过强。因为他们从小家境贫寒,在他人异样的眼光中成长,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或态度,外界他人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影响他们的情绪,因此他们的精神常常处于紧张状态——一旦他人表露出质疑或排斥(或此类倾向),贫困大学生的情绪便会出现较大波动,或呈偏激的戒备状态或是趋于低落。
(二)生活上自卑、善妒
大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家长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由于经济困难,他们从小就要承担家务,有的甚至需要打工养家,过早的体会到人情冷暖——思想上早熟,没有快乐的童年,这使得很难融入周边同龄人的生活。由于经济水平上的差距,他们认为自己与其他人是不同的,因此常常感到自卑;同时因为同龄人可以由家长呵护成长,衣食无忧,而贫困大学生则需要从小背负起家庭的重担,部分贫困大学生因过于羡慕同龄人的生活而变得善妒。
(三)学习上倦怠、焦虑
部分贫困生由于对生活失望,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因此产生了倦怠;有的则是因为拿到了补助,认为自己在经济上终于能同非贫困生具备同等实力,便效仿起某些纪律性较差的学生放纵的生活方式,自由散漫、逃课旷课、热衷购物、沉迷游戏——渴望通过学习改变现状的“理想自我”和无助放纵的“现实自我”产生了矛盾,因此无论是对学习失去信心还是自我放逐,都会引发焦虑,而这种焦虑无疑又会加重他们的自卑和偏激。
(四)社交上孤僻、自闭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来看,大学生处于18-25岁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面对的人格发展危机主要是亲密与疏离的关系。部分贫困生由于生活背景、经济基础、性格差异等原因,时常感到孤独、渴望却又恐惧与世隔绝、自欺欺人的否认需要亲密感,由于担心被拒绝,所以表现出自己不屑于同其他人亲密交往,最后导致了社会交往当中表现出来的孤僻、自闭。
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从内因角度分析,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从外部因素分析,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均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学生自身因素
青少年在大学期间,其认知水平、人生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均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大学时期,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并出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化解这种冲突、实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才意味着个体在人格发展上趋于成熟。
而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其“理想自我”是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不再为学费和生活费焦虑,可以融入普通大学生的群体;而“现实自我”则恰恰相反,这便造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混乱,而这种混乱则导致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对生活的消极应对,出现自卑、抑郁、偏激等负面情绪。
(二)家庭因素
对于大部分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贫困生而言,最大的压力仍然是经济问题。自幼家庭经济拮据,家长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筹集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对于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成长关注较少;或者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本身就态度消极、对国家或社会存在不满;而贫困大学生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潜移默化之下便对生活失去了激情,抱怨国家或社会;步入大学之后,在完成课业之余,往往还要兼职赚取生活费用,难以有闲暇时间来参加其他社团组织,或是学习其他技能来拓宽视野。久而久之虽然置身高校,信息流通速度快,但部分贫困大学生却依然会显得同社会脱节。
(三)学校因素
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在稳步发展,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在制度不甚完善、教育方法墨守成规、专业教育仍位居首位造成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怠慢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学校往往只有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爆发出难以调解的不良后果之后才能做出应急措施的被动局面。
比如,做贫困认定时,学生需要递交书面材料,或者在班会上当众讲述自己多灾多难的成长历程、或者描述自己的家庭经济多么拮据,才能够博得同学们的同情,从而获得经济资助,这便导致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甚至有的老师因其自身素质不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存在偏见,对他们表现出不尊重、甚至讽刺挖苦,这也会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
(四)国家与社会因素
人是社会性动物,其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他们渴望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需要在政策上给予他们经济上的资助,同时有畏惧得到关注,不愿将自己的贫寒、落魄暴露于世人眼前。在长期的关注压力下,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便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譬如变得偏激、善妒,认为社会给予其关怀和资助是理所应当的,甚至为了获得更多的资助而不择手段。
此外,某些贫困大学生从农村来到城市,被城市的灯红酒绿、不良社会风气同化,虽然城市消费水平更高,给予他们更大的冲击,但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思想上得到放松和纾解,这使其很容易变得随波逐流,腐化堕落。
鉴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会对贫困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阻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建设。因此,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针对上文提出的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因素,本文仅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因此如若要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首先要从内因着手,加强心理健康建设。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尤其是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意味着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做好正确的心理定位,正确认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不设定过于理想化的“理想自我”,正视“现实自我”存在的不完美,以平和的心态接受现实生活中的失败,不自怨自艾、自暴自弃。
其次,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解决“理想自我”同“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对生活抱有适度的期望水平,既不激进偏执、也不消极懈怠。引导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学会分解目标,结合现实小步伐的向理想迈进。
最后,形成自我同一性,即“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以“理想自我”作为参照,调整“现实自我”的发展方向,加强积极心理认知的素质培养。激励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心怀美好的希望,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学习,踏实的为理想而努力。
(二)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
大多数贫困生家庭不幸福的源头都是经济拮据,但由于经济水平是客观因素,重点仍在于调整主观态度。
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起便可以申请助学贷款,缓解家中的经济紧张问题。经济问题得到了解决之后,家长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助其良性发展。
首先,家长做好自我调解,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来面对子女;其次,家长同子女多做沟通,弥补子女成长过程中亲情和关爱的缺失;再次,家长同学校建立联络机制,双方做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反馈交流,及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态变化,做好应对处理,改变被动应急的局面。
(三)学校建立长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大学生自步入大学起,其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时间便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学校需要格外留意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波动,及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并予以解决。
为达到此目的,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举措:
1.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每个学期为全体在校生做心理健康普查,采集数据、创建每个学生的心理成长档案,并将数据反馈给相应的带班辅导员,协同带班辅导员重点关注数据不达标的同学。
2.每个班级选拔心理健康联络员,留意班级同学的心理动态,对于心理波动较大的同学,及时了解情况,通过谈心等方式进行排解,并随时同带班辅导员取得联系。
3.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周、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全校性活动。学校定期开展如心情寄语、心情涂鸦、征集心情散文等趣味活动;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咨询,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4.在提高教职员工专业素质的同时,杜绝教师不健康的师生交往心理,比如冷漠、无情、傲慢、粗暴、偏爱;做到关心、热情、平易近人、一视同仁。鼓励教师用更为灵活的方式进行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和心理健康教育。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同其他同学交流协作的平台,使其能够逐渐融入到大学生活中。
6.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政策。对于与家庭极度贫困的大学生,比如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要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在读期间为其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心理上的辅导,及时为其提供就业信息,从其入学开始便建立档案,记录完整的就学、就业信息。
(四)国家、社会给予适度的关注与关爱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者,大学生更是青少年当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成长同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国家与社会需要对大学生的成长给予关注,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当中的特殊群体,更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首先,国家为了让贫困大学生得以顺利入学,加大了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提供了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其次,国家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其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摆在同等的高度;此外,社会应当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关爱,比如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最后,净化社会环境,为贫困大学生的成长营造和谐、温馨的环境,鼓励大众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贫困大学生。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当中一种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会产生多种心理健康问题,譬如情绪上偏激、低落;生活上自卑、善妒;学习上倦怠、焦虑;社交上孤僻、自闭等。这些心理问题并非是由于某种单一的因素所引起的,也不是通过对其进行经济资助便可以解决的——而是由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国家和社会作用等多方面诸多因素叠加所造成的。针对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学校建立长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国家、社会给予适度的关注与关爱。以期通过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国家与社会“五位一体、协同发力”,使得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郑舒婷.试论如何加强高校研究生心里健康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8):168-169.
[3]高云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187-188.
[4]王京.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统计与管理,2017,(4):136-137.
[5]班小红.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帮扶[J].科教文(下旬刊),2016,(11).
刘欣,女,黑龙江人,广西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现供职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会计学院,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工作及相关研究。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桂教科规办〔2015〕23号)立项编号:2015ZZ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