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玉娜,彭春华,郑如庚,贾丽娟,张 帆,郑孟芹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手术室,河北 保定 072750)
精细化管理的本质特征即表现在“靖”与“细”此两点,运用精细化的社会分工方法,不但良好地控制了医务工作者的服务质量,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精益求精,给予医护人员相应的制度与标准,形成更为具体的管理方法,进而有效地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1]。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治疗与抢救等救治活动的重要场所,有着任务繁杂、工作节奏快等特点,因而对于医护人员有着更为细致的标准要求。手术中的一个小过失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手术室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必要。此次研究给予我院手术患者精细化管理,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至我院治疗并行手术的患者4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28例)和对照组(228例),其中观察组男117例,女111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9.2±5.3)岁;对照组男121例,女107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8.9±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管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宣讲: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健康讲解,将精细化管理的优势以及发展历程详细讲述给患者,并将此种管理的核心、优势、目的与操作技巧告知患者。护士长作为领导者更应起到带头作用,引领整个护理团队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方法熟练掌握。②手术室的安全文化建设:医护人员应树立“手术室安全优先”的意识,不断提升各类医疗器械与手术相关操作的质量。护理人员更应加深对“细节”与“精准”此两个概念的理解,养成一个谨慎踏实的工作态度。③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医护人员在手术治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原因。因而,所有医务工作者应更加小心谨慎,手术操作中时刻把患者摆在第一位。医护人员不仅要把专业理论知识学好,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严格遵守精细化管理制度,规范操作。④手术室的精细化管理:应严格要求手术室内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标准,手术室环境的优劣程度严重影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建立严格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例如:术前准备的医疗用品应经过两次灭菌;运用湿式消毒清洁法打扫地面等。⑤手术室物品的精细化管理:应严格规定手术室内所有物品的摆放位置,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对器械保养、仪器的使用、医疗用具消毒以及医疗废物回收处理等制定出严格的标准。
①护理质量: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表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了手术室的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布局管理等方面。②手术安全性:对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手术室内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作出评价。③患者的满意度。
采用SPSS 24.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8.12±1.29)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5.34±1.35)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共2例患者有风险,风险性为0.88%;对照组共11例患者有风险,风险性为4.82%。对照组患者手术安全性差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8.68%,对照组总满意率为93.8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精细化管理旨在降低沟通与管理成本的基础上,减少资源损耗,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3]。此次研究给予手术患者精细化管理,结果显示,患者的满意度与手术安全性均得到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也得到了一定增长,临床效果满意,可推广应用。
[1] 孟丽艳.精细化护理在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233-234.
[2] 张 岚.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2,33(30)∶6668-6668.
[3] 贺红娥.分析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0(4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