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海干
【摘 要】 在构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多发挥让学引思的指导效果,要多给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提供空间与平台,透过丰富的师生交流对话来引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教学导入中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透过教学提问训练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 图形与几何;教学;让学引思
让学引思理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实践,这可以让数学课堂的自主性更强,学生能够更充分地在课堂上进行对于知识的自主探究,会在主动进行问题分析与挖掘的过程中锻炼与发展自身思维品质。在构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多发挥让学引思的指导效果,要多给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提供空间与平台,透过丰富的师生交流对话来引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这样的前提下不仅可以让课堂的整体教学氛围更加积极活跃,学生学到的东西也会更多,并且学生自身的多方面能力素养都可以得到锻炼。
一、教学导入中活跃学生的思维
教学导入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便可以充分融入让学引思的理念。小学时期的数学知识通常都在生活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应用,很多生活实例都可以成为知识教学的参照,这也是不少教师在导入阶段会引入生活中的一些范例的原因。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不仅要在例证的选用上更加合理,也要善于在导入环节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透过一些以生活为依托的教学提问来渗透理论知识点,并且透过师生间的互动来一点点引出即将讲到的内容,给学生理解与吸收这些新知提供铺垫效果。教师采取的导入方法和导入模式这不仅会很大程度决定整堂课的气氛,这也是学生能否首先形成对于所学知识的感性认知的一个决定因素,因此,在設计导入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考虑,要突出让学引思理论对于课程教学的指导。
以“圆的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可以充分融入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例如,可以将课程导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通过老师用线绳工具在空中旋转,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形成的轨迹是一个圆;接着介绍含有圆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圆;再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见到的圆;最后通过摸一摸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从而认识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种层层深入的导入环节的设计给学生认识与接受新知提供了非常理想的铺垫作用,其中的不少环节都需要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思考与探究图形特点,进而领会到其中包含的相关内容。这种分环节设计的导入过程学生接受起来会更轻松,同时,让学引思的基本理念也很好地融入了其中,这样的导入设计才能够形成知识教学的铺垫作用。
二、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在有些知识探究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过程,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动手绘制图形,或者是动手拼接图形等活动过程中直观地感受相应图形的特征,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取这些图形的一些基本特点。这样的活动设置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学生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思维也会慢慢活跃起来,会形成更为直接的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应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更多的融入,尤其是那些几何知识的内容教学,学生往往可以在动手操作中更清晰地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于课堂上讲到的内容的理解与吸收也会更为充分。
仍然以“圆的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动手画圆的实践活动。动手画圆可以分为实物拓圆、线绳画圆、尺规画圆等方法,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各种画圆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圆的概念,让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自己对圆的性质进行探索。在学生画圆后,教师可以对圆的性质以及画圆方法进行适当地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圆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在进行尝试的过程中体会画圆的本质,即为在定点上以定长旋转一周。这样的教学组织与设计充分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学生在活动探究中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良好锻炼,并且会对于圆的基本特征有更深的领会。
三、透过教学提问训练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多展开师生间的对话交流过程,可以以提问为依托来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各种理解和认识,以此来实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锻炼的效果。很多时候教师一味地讲授知识,而未能设计充裕的教学互动环节,这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十分被动,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真实的知识理解与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多融入课堂提问的设计环节,可以以问题为向导来了解学生对于特定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认知上的偏差,进而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对于知识形成正确理解与认知。
在进行“认识三角形”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引导学生画锐角三角形的高,教师要边作图边说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道: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接下来,教师进行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如果从一个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如果从另一个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问完之后,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这种师生交互的环节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于三角形特点的思考探究,学生也可以在动手绘制图形的过程中巩固这些认识。这便是让学引思理念的一种体现,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得到充分锻炼,对于涉及的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也会更加充分。
【参考文献】
[1]营造充满探索的数学课堂环境[J].牟瑛.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8)
[2]浅谈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J].盘德波.基础教育研究.2010(16)
[3]美国探究教学模式述评[J].王晶莹.上海教育科研.2010(04)
[4]引导自主探究 促进主动发展[J].张大明.成功(教育).2010(04)
[5]如何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J].李青青.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6]浅谈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胡瑞.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