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2017-03-30 18:54高海安
科技与创新 2016年22期
关键词:服务意识出版职业素养

摘 要:编辑工作关乎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基于长期编辑工作,辅以案例,从扎实的编辑功底、丰富的科学知识、广博的社会见闻、主动的服务意识、优良的情报能力、诚信的道德水准等方面论述了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出版;编辑;职业素养;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2.003

2014-0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2014-11,认定了国家首批学术期刊,第二批学术期刊如今也正在认定中。在国家大力规范并支持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自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编辑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期刊的出版质量,进而影响到期刊在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也从侧面决定了期刊的命运。笔者认为,在工作中,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以下职业素养——扎实的编辑功底、丰富的学科知识、广博的社会见闻、主动的服务意识、优良的情报能力和诚信的道德水准。以下笔者就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工作实例谈一些个人体会。

1 扎实的编辑功底

扎实的编辑功底是提高稿件质量,进而提升期刊学术水平的基础。目前,在学术期刊出版行业中,一位编辑普遍需要承担选题策划、审稿等工作。没有扎实的编辑功底,这些工作就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

选题应当紧跟时代潮流,具有时效性和前瞻性。这就要求编辑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国家大事和国内外行业内的热点。对于机械类学术期刊,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是当下热门话题;对于电气类学术期刊,智能电网则吸引了行业绝大部分学者的目光;对于交通运输类学术期刊,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研发与每一位普通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如果能在这些方面进行选题策划,那对读者的吸引力将是不言而喻的。

编辑所从事的审稿,是稿件三审制中的第一审,即初审。一般而言,初审只需要审查稿件是否符合期刊的报道范围,所写内容是否大体满足编辑部对来稿的要求,对专业性的要求并不高,而专业性方面的审查一般交由专家和编委会复审来完成。初审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考验编辑的功底。比如,一位在一线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工人,来稿却是写目前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和国家战略。这样的立论,的确符合《机械制造》杂志的报道范围,一些编辑认为可以初审通过,并交由专家和编委会复审,另一些功底扎实的编辑在通读全文后则认为不宜初审通过,原因在于,从事一线工作的工人,尽管对本行业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碍于从事的工作限制,不易写出本行业的宏观发展态势和国家战略,即使写出了文章,也基本流于表面,论述得比较浅显,而且相关论据、论点在其他类似论文中也都能找到,可以认为是对已有论文的再组合,缺乏新意,没有再次刊登的必要。功底扎实的编辑,在初审退稿的同时,还会给作者提出建议,比如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某些新产品的应用体验等来撰写文章。这样的文章更有质感,也更能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而本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态势、国家战略等宏观层面的综述,编辑则可以约稿的形式邀请本行业的领军人才或顶尖专家撰写,这样的论文才有绝对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2 丰富的学科知识

丰富的学科知识是提高稿件质量,进而提升期刊学术水平的关键。无论是哪一学科的学术期刊编辑,如果对本学科不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不充分,那么,很可能看不懂作者写的内容,或无法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含义,由此在编辑中就可能出现无从下手或者错改漏改的情况。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学术期刊,行業内的各种术语和俗称非常多,对稿件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处理本就十分困难,如果学科知识储备不足,那将变得难上加难,甚至可能闹出笑话。

比如,有编辑在处理一篇电气类论文时,只记得前辈关照过在高压领域一般“开关”需要规范用词为“断路器”,于是将文章中所有的“高压开关柜”均改为了“高压断路器柜”。实则高压开关柜是一类电气产品,本身就是规范名词,高压开关柜内不仅装设高压断路器,还装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这位编辑在专业知识欠缺的情况下将“高压开关柜”改为“高压断路器柜”,实则出了洋相。再比如,同样是类似专业的论文,作者在标题与正文中均采用“中压开关柜”这一称呼,在关键词中却选用“高压开关柜”,有编辑不知其中原因,在将论文标题译为英文时,将“中压开关柜”译为“Medium Voltage Switchgear Panel”,又在翻译关键词时将“高压开关柜”译为“High Tension Switchgear Panel”。编辑事后回忆,中压是指电压,他通过全文能够理解,但关键词为何是高压却不理解,只得自行翻译了。实际上,高压当然还是指电压。在电力系统中,中压属于行业内的细分,已是约定俗成,但在标准划分中,电压等级没有中压这一档,而是从属于高压。作者在关键词中选用高压开关柜完全合情合理合规,编辑由于对专业不了解,自行翻译就错了。

由此可见,学科知识至关重要,编辑在工作中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机械类期刊的编辑而言,要常备《机械设计手册》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在案头,并不时翻阅,这是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有益途径。而对于电气类期刊的编辑而言,《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被誉为行业内的法宝书,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可谓无人不晓,作为编辑自然也应该时常翻阅。

3 广博的社会见闻

编辑具有广博的社会见闻对提高稿件质量,提升期刊的整体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编辑出版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作者论述随意,甚至有想当然的情况,这些随意甚至错误的论述需要编辑及时发现并处理。还有一些,则是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面对这些情况,如果编辑的知识面比较广,就能及时发现错误或问题,进而提升稿件的整体水平。当然,知识面只能依靠日常积累,且无法强求。

比如,在一篇计算机方面的论文中,作者使用了Kaspersky这个词,编辑在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工过程中,根据音译规则译为卡斯佩尔斯基。对于编辑主动音译以寻求稿件规范化的工作,应当予以鼓励,但是,此处的音译并不妥当。Kaspersky是一个著名的俄罗斯计算机反病毒软件品牌,有其正式的中文名称——卡巴斯基,显然将文中的Kaspersky使用中文卡巴斯基代替更为合适。再比如,在一篇论述3D打印技术的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如下语句:“3D打印技术的应用,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知识面较广的编辑显然发现了问题,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早已有定论,且已被写入教科书中。第三次工业革命,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虽然3D打印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但将3D打印技术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不合理的,时间上也不吻合。

笔者在工作中还遇到过一个案例,在一篇电子文稿中,有建议将上海市中心的某地标性广场命名为“五州广场”的表述。编辑时,“五州广场”被更正为“五洲广场”,更正的理由是,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合称五大洲,上海为国际化大都市,使用“五洲”一词合情合理,“五州”疑为“五洲”之误。这是一位长者的手写稿,后经打字员录入计算机后形成电子文稿。一位拥有较广知识面的编辑看了之后,认为这样的更正还存在问题,此处的“五州广场”极有可能是“五卅广场”。1925-05-30,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建议命名为“五卅广场”,希望人们能够永远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相对于“五洲广场”,这样的说法更有历史感,也更合理。经过查阅手写原稿,并与作者联系,确认作者的原意就是“五卅广场”,只是打字员在录入计算机时误将“卅”认作了“州”。

4 主动的服务意识

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者的服务意识自然包括为作者服务和为读者服务两部分。

为作者服务,要求编辑深入所属专业领域的第一线,与作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作者提供相关信息,必要时,也可与作者交流写作技巧。当编辑收到作者来稿后,更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为作者的服务中。在现代传媒系统中,编辑与作者应当如同战友一般亲密,这样才能共同完成高水平的稿件,进而完成出版工作。因此,编辑切不可朝南坐,抑或站在高处俯视作者。此外,一些编辑积压作者来稿短则数周,长则两三月。这既与新时代下出版的时效性要求不符,也是编辑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在日常工作中,笔者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编辑认为是作者长时间修改未回,才导致了稿件的积压,然而笔者认为,即使作者长时间修改未回,编辑也应当主动与作者联系,了解作者的难处,或者指导作者一同完成修改,或者对稿件暂时作退稿处理。长时间积压滞留稿件,是对作者和出版工作的不尊重。

为读者服务,既是编辑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学术期刊的品牌延伸。为读者的服务工作做得好了,读者对学术期刊的向心力也就增强了,往往会向编辑反馈各种重要信息,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笔者负责的《机械制造》杂志,是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机械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0-03,66年来,杂志社的编辑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读者的热情,有读者毕生收藏我们杂志,一期不落,有读者会仔细阅读每一期杂志的每一篇文章,并将其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反馈给我们。正是在读者的热情鼓励下,笔者所在杂志的读者服务工作也越做越好。

5 优良的情报能力

无论是编辑功底、学科知识,还是社会见闻,归根到底,都与日常的信息积累有关。因此,优良的情报能力也是学术期刊编辑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

笔者认为,情报能力包含2个方面,即信息搜集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搜集变得越来越方便。如今的编辑已经可以身处办公室,通过互联网访问国内外权威数据库,获取所需的信息。当然,利用互联网会产生一个附带问题,即互联网中信息繁杂,有些信息是无用的,还有一些甚至是错误的,如何甄别这些信息,也是编辑情报能力的一部分。对于学术期刊编辑而言,行业内权威机构的门户网站应当经常浏览,语言文字方面的官方信息也要时常了解,当然,还少不了出版领域的法律法规与政策。遇到陌生的人名、地名时,首先可以参考新华社译名室的翻译,一些期刊社没有条件访问新华社数据库,可以参考新华社播发的电文,或者是新华网的官方报道。遇到不熟悉的企业名、品牌名时,访问其官方网站寻求正确中文译名是首选。如果没有中文译名,可以直接保留原文,或加注業内通用称呼。还有一些专有名词业内通俗叫法繁多,究竟如何称呼是最规范的呢?此时,就需要用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类专业名词了。此外,编辑还应当配备《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和《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以便出版的内容更规范。

6 诚信的道德水准

道德是一个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是编辑出版过程中的首要问题。由于当今社会功利主义仍然有其市场,一些作者为谋求稿件尽快发表,会采用一稿多投甚至海投的形式,还有一些作者抄袭或者变相抄袭,又或者拼凑他人作品。如何对待这些稿件,也是编辑职业素养的一部分。

某些期刊编辑部由于常年缺乏稿件,选题组稿困难,因此,对于以上这些学术不端稿件也迫不得已睁一眼闭一眼而录用。笔者认为,这样做万万不可!这不但助长了学术不端的行为,还影响了出版业的整体形象,更是编辑对自己工作的不负责任。

笔者在工作中还遇到过一类情况,有作者甚至机构与笔者商谈代写、代发表一条龙服务,进而给笔者提供好处,被笔者坚决拒绝。这不是极个别现象。由此可见,在一些利益诱惑面前,编辑如何坚持原则,不为利益所诱,也是道德水准的一部分。

7 结束语

笔者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已25年,就学术期刊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应具备的职业素养问题谈了一些个人见解和体会,以求抛砖引玉。笔者欣喜地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入到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为出版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笔者希望与同行共勉,共同为学术期刊的出版事业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赵艳静,武立有,何静菁.编辑素质在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中的作用解析[J].编辑学报,2015,27(增刊1):60-62.

[2]曾敏莉.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研究现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32(1):112-114.

[3]郝丽芳,陈宏宇,武文.科技期刊编辑提高选题策划能力的重要性和途径[J].编辑学报,2015,27(增刊1):48-49.

[4]代艳玲,朱拴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6,28(1):92-94.

[5]张晓琳.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的互动与引导[J].青年记者,2016(5):34-36.

[6]沈锡宾.刍议中国科技期刊编辑的服务意识[J].编辑学报,2016,28(4):402-405.

[7]李立,常湘珍,刘清海.科技期刊青年学术编辑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J].编辑学报,2015,27(增刊1):13-14.

[8]王晓琳.科技期刊编辑在防范学术造假中的作用[J].采写编,2016(3):64.

[9]叶庆亮,沈德发,孙继华.科技期刊中新型变相一稿多投值得关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1):154-156.

————————

作者简介:高海安(1959—),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学术期刊的编辑与管理以及情报研究工作。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服务意识出版职业素养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