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7-03-30 17:49岳思诗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协整检验通货膨胀

岳思诗

摘 要:以2001—2015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货币供应量(M2)以及外汇储备(FR)为基础,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VECM模型,对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在长时期内,外汇储备和增长的货币供应会加剧通货膨胀;但在短时间内,增加的外汇储备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进一步稳定汇率的变化范围,改变国际贸易的方式,适当减少外汇储备来确保我国通货膨胀率处于可控水平,促进國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090-04

引言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中国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外汇储备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汇储备在我国主要形成外汇占款,增加了基础货币的发放(张鹏,柳欣,2009)。尽管外汇储备的增加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由外汇储备增加所带来的通货膨胀也不容小觑。Parkin和 Bade (2008)在研究中发现通货膨胀是由持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引起的,这与货币市场投放的货币量有着一定的关系。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并将其不良影响降到最小,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货币的供应量和外汇储备都持续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势必会引起物价上涨。尽管学者对于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外汇储备影响通货膨胀的机理如何、影响程度如何、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鲜有文献对此进行回答。基于此,本文选取了2001—2015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货币供应量以及外汇储备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测试、VECM模型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

一、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2001年1月—2015年12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货币供应量(M2)以及外汇储备(FR)作为研究样本数据。其中,每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货币供应量和外汇储备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年鉴,在研究中对评估价格的数据的选取可以使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物价平减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

(二)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

为了探究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本文以货币供应量和外汇储备量作为解释变量,探究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货币供应量(M2)和外汇储备(FR)三者之间的计量关系,建立以下计量模型。

InCPI=α+β1InFR+β2InM2+εt (1)

之所以对这三个变量取对数是为了避免异方差性。但是,用该模型对三个变量进行测算时,序列可能会不稳定,因此还需采用一阶差分来探究这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即:

D(InCPI)=α+c1D(InFR)+c2D(InM2)+εt-1 (2)

其中,D(lnxt)= lnxt-lnxt-1。该模型会被测试两次。第一次是对2001—2007年的数据进行检验,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第二次是对2008—2015年的数据进行检验。将该模型分为两次进行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对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二、实证检验

基于上述模型In CPI=α+β1InFR+β2InM2+εt,做如下检验。

(一)格兰杰因果测试

格兰杰因果测试就是为了检验模型中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在对2001—2007年的序列测试中选取了3个不同的滞后期,格兰杰因果测试的结果如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2001—2007年货币供应量是CPI的格兰杰原因,同时,外汇储备也是CPI 的格兰杰原因;货币供应量与CPI,外汇储备与CPI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同理可得2008—2015年的外汇储备(FR)是CPI 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外汇储备的增加引起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这使得货币供应量的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二)单位根检验分析

对2001—2007年的样本数据、2008—2015年的样本数据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研究发现,2001—2007年InCPI、InFR、InM2这三个序列的样本数据序列的T统计值都大于所有的临界值,这一期间的样本数据序列是不稳定的。为了消除样本数据序列的不稳定性,求出InCPI、InM2、InFR的一阶差分D(InCPI)、D(InM2)、D(InFR),并对其做单位根检验,通过Eviews得出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T统计值小于临界值,因此D(InCPI)、D(InM2)、D(InFR)不存在单位根,这三个序列为稳定的序列。对于2008—2015年的样本数据序列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2008—2015年的样本序列InCPI、InM2、InFR的T统计值都小于临界值,由此可得这三个序列是稳定序列。

(三)协整检验分析

为了找到样本数据变量间的均衡关系,需要对2001—2015年的序列再做协整检验。同样,仍然分别对2001—2007年、2008—2015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协整检验。

在回归等式(1)中,InCPI是因变量,InFR、InM2是自变量,对该回归等式做OLS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2001—2007年序列的线性回归

通过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回归等式

In CPI= 0.837213-0.179712InFR+ 0.429390 InM2+εt (3)

(0.430081) (-1.2556280) (1.814876)

R2=0.189265 DW = 2.017230

残差公式为:

εt =In CPI -0.837213+0.179712 InFR- 0.429390 InM2 (4)

再通过ADF测试对残差序列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

在对2001—2007年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测试中,从表5中可以看出T统计值是小于临界值的,因此残差序列是不存在单位根且稳定。由此推断出在2001—2007年之间,消费者价格指数,货币供應量以及外汇储备这三者存在协整。

表5 2001—2007年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

同理可得2008—2015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和外汇储备仍存在协整。

(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上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2001—2007年序列、2008-2015年序列的三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因此,这三个变量在长期是稳定的,但是在短期中,这三个变量之间仍有波动。为了调整短期波动实现长期均衡,这就需要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表6 2001—2007年lnCPI 和 lnFR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表

表7 2008—2015年DCPI 和 DlnM2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表

lnCPI 和lnFR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如表6所示, 2001—2007年DCPI 和 DlnM2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表7所示。

从表6和表7估计表中可得出公式:

DlnCPIt=-0.016367-1.010046VECMt-1-0.007774DlnCPIt-1-0.0014DlnCPIt-2+0.269DlnFRt-1+0.378936DlnFRt-2 (5)

DlnFRt=0.021928-0.018243VECMt-1-0.007413DlnCPIt-1+

0.012009DlnCPIt-2+0.2354DlnFRt-1-0.055953DlnFRt-2(6)

误差修正项为-1.028

DlnCPIt=0.012564-1.094757VECMt-1+0.126251DlnCPIt-1+0.097016DlnCPIt-2-0.861767DlnM2t-1+0.034348DlnM2t-2 (7)

DlnM2t=0022666-0.067922VECMt-1+0.060529DlnCPIt-1-

0.057453DlnCPIt-2+0.594195DlnM2t-1-0.101988DlnM2t-2 (8)

误差修正项-1.163

通过(5)-(8)公式可以预测出物价波动,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由于误差修正机制的存在,误差项对下一期物价的上涨有调整作用,使其不偏离长期均衡。

同理可以得出2008—2015年lnCPI 和 lnFR向量误差修正模型、DCPI 和 DlnM2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其公式:

DlnFRt=0.005417-0.124711VECMt-1+0.126022DlnCPIt-1+0.433757DlnCPIt-2+0.226429DlnFRt-1+0.056976DlnFRt-2(10)

误差修正项为:0.191

DlnM2t=0.014-0.116VECMt-1-0.29DlnCPIt-1-0.197DlnCPIt-2-0.079DlnM2t-1-0.0358DlnM2t-2 (12)

误差修正项:0.201

估计结果也给出了预测的2008—2015年物价水平波动,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的关系,误差机制的存在使得下一期的物价上涨不偏离长期均衡。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测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2001—2015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货币供应量和外汇储备的序列进行测试,得出如下结论:长期看来,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增长的货币供应会加剧通货膨胀。但在短时间内,增加的外汇储备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再者,造成通货膨胀的因素包含了货币的投放,增加的外汇储备会促使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稳定汇率的变化范围,平衡国际收支

一般来说,当外汇超额供给,外汇储备会增加。大部分发达国家都能够利用浮动汇率来平衡国际收支,但是,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很难利用浮动利率,中国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扩大汇率浮动的范围。因此确保人民币的汇率的弹性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够稳定币值使得人们在投资时更有信心。

(二)改变国际贸易的方式,适当减少外汇储备

中国加入WTO 之后,大量的国际贸易使得外汇储备规模增加,人民币升值。这就需要改变贸易方式,避免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出口贸易,稳定人民币币值。加快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避免金融和货币的贸易顺差,在发达国家投资时要充分利用多余的外汇储备引进先进的技术,使用外汇储备来购买中国稀缺的矿产资源来弥补矿产资源的不足,这不仅能够减少外汇储备量,还能提高中国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惠晓峰,王馨润.中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2013,(26):100-109.

[2] 孔立平,朱志国.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水平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2008,(4):18-23.

[3] 张鹏,柳欣.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9,(2):35-39.

[4] 邵学言,郝雁.对中国外汇储备与物价指数之间数量关系的研究-基于货币供求角度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4,

(6):25-28.

[5] Dominguez, K. M. E. Foreign reserve management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12,(31):2017-2037.

猜你喜欢
货币供应量协整检验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对我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市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
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长期并存现象的分析
中国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当前货币供应量(M2)是否适度的分析与研究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