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俪
摘 要:在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在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之时,不仅注重受教者知识能力与技术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思想政治意识的培育也越发关注。因此,基于“人本”思想,以确保主体意识思维科学为前提,构建主体间性思政教育途径,从而保证受教者思想意识明确,能准确分辨社会发展动向,科学认清政府政策实质,并以此为基础,优化自身能力,明确历史责任,进而发愤图强,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基于此,为保证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从明晰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概念入手,认清网络媒介载体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发展的可行性,并从环境建设、教育优化的视角,打造基于网络媒介载体下的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实现途径。
关键词:网络媒介;高校教育;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实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2007703
当前,高校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与行为能力培养,对其思政意识培育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基于此,优化现代思政教育模式成为高校思政发展的关键。对此,着眼于思政教育本身的核心目标,引导受教者认清社会现实,明确发展本质是其核心。因此,在现代思政教育体系中,注重培养受教者的理解能力十分必要。以“人本”思想为引导体系构建的着眼点,考量受教者在思政理解中的主体地位,科学认清“主体间性”的培育价值,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能保证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科学与高效,为受教者树立良好的思维意识。对此,本文从解析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概念入手,认清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容忽视的网络媒介载体力量,科学融合网络媒介与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确保校园环境与教育模式的双重优化,从而构建良好的主体间性思政培养模式,确保高校受教者的“主体间性”意识培养。
一、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概念解析
当前,科学认定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概念的前提,应率先明确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核心内涵。对此,站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思维视角来看,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间性要着眼于高校教育中的主客体构成。目前,教育学界针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构成有两种说法,其中之一认为“单主体”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客体构架,即在思政教育中仅存在唯一的主体[1]。此“主体”思维曾将教育者定位为思政教育的“唯一主体”,又在素质教育深化改革发展之后明确了被教育者的“唯一主体”性。相较于此,另一种说法则以“双主体”为主客体构架模型,将教与学的过程完全分离,认为教育者为教育的“主体”,而被教育者则为学习的“主体”。这两种说法无论哪一种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前者过分注重一方的作用与价值,往往会忽视另一方的作用,进而致使教育效率低下,相对的,后者分开“教”与“学”的做法不利于教育科学发展,也容易造成“双主体”兼容困难。对此,笔者认为,就现有两种说法来看,高校思政教育均无法实现实效性的发展,但两种说法之上,以“人本”为主思维观点,兼容并蓄两种观点的精华,构架以“主体融合”为实质性的教育体系,实现教师是教育主体又是学习引导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又是教育优化推动主体的全新主客模式,才是现代高校思政教育科学开展的关键。
基于以上思维引“主体间性”入思政教育体系之中,注重主体间性的推测性及判定性特征,使其成为思政教育科学引导的关键,进而构架起有别于传统主客关系的思政教育体系,形成“主客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即教育者具有教育责任,受教者亦有自教责任,二者皆有教学互动实现思政意识融合,并确保教育思维的积极、稳定,以便在交往实践中彼此影响,互惠互利,获得综合性的整体增长。总体来说,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不单单侧重于受教群体的思政能力培育,其同时可激发教育群体的教学效果,提升教育群体的教育能力,进而综合性地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稳步开展[2]。
二、网络媒介载体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发展可行性 在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概念明晰的基础上,科学构建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环境,应注意利用网络媒介为载体,确保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不过,应用网络媒介载体手段,是否能实现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则需研究网络媒介应用的价值与可行性,以此为基础,才能有效构建网络媒介载体基础上的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
1借助网络媒介载体开展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价值
互联网技术作为高新科技,其在現代校园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对此,确定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应用网络媒介载体的可行性前,明确网络媒介载体对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发展的推动价值,其包括如下几点:
其一,科学拓展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有效创新现代教学模式。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作为改变固有教育思维,实现全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手段,其完全颠覆了传统思政教育的“主客关系”,构架起全新的“主客体系”,保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均成为思政教育的主体,并进行紧密的联系与互动沟通。而在其中,起到随时连接教受双方,形成科学的沟通渠道,保证信息快速精准传递的重要技术手段,则非网络媒介载体莫属。科学应用网络媒介进行即时互动,随时沟通,将打破传统教育的空间性、时间性壁垒,拓展思政教育课堂入生活,进而丰富思政教育方法,行之有效地构建起远超于课堂之上的教学模式。
其二,高效丰盈思政教育内容主题,完美应用社会教学资源。“主体间性”是社会个体对他人意图进行的推断与思考行为。只要主体间存在差异,思想上无法完全互通,“主体间性”的存在便不可避免。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具备诸多需要利用“主体间性”进行的思考活动。无论是政治策略、国际形势,或是社会动态、民生新闻,抑或是生活礼仪及日常见闻,其往往都具备一定的思政辩证性,需进行不同程度的理解与思考来推定出符合自身价值观的思考结果[3]。可以说,这些生活中的实质思政资源是可贵的、丰盈的现实教育素材,利用互联网络的交互性、分享性来收集并将其引入高校思政教育,在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中进行教学解读,对高校受教者思政思维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2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应用网络媒介载体的可行性
当前,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正促使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其影响力与影响范围的扩大促使互联网络走入千家万户。无论是政府机关,抑或是工厂学校,互联网络均为其内部发展带来了助力。基于此,站在网络媒介载体应用对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推动价值的角度,认知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应用网络媒介的可行性,其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在“科教兴国”基础上,“学习型社会构建”思维的科学引导。国家步入“十三五”以来,在秉承“十二五”规划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国策的高效落实,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指导思想促使教育发展趋于全民化、终身化。教育开展不再仅限于教育主体传授及学习主体学习如此简单。建立综合性的、科学性的、长效性的长期学习机制至关重要。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在构筑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之时,应用网络媒介载体来打造长效性的主体间性思政教育模式便显得至关重要[4]。其不仅注重对现阶段在校受教者的教育影响,并且能通过网络媒介载体分享至社会基层,促使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构成,有助于发挥高校作用,实现全民思政教育发展的优化与完善。
其二,互联网络的发展为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当前,互联网络的发展日益完善,其作为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全新开展手段,对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效果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互联网络的影响力与影响范围的扩大,高校教育在借助网络媒介打造教育环境时便可更加得心应手,无论在资源的获取,抑或是信息的发布上都能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可保证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科学开展。
其三,受教群体对数字网络的热衷促进思政教育利用网络媒介载体。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为高效引导高校受教者思政体系的培养,全面落实“生本”教育思维,在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中迎合受教群体喜好十分必要。因此,在互联网络逐步兴起,吸引年轻受教群体不断关注的现如今,借助互联网络的吸引力,使其成为受教者主体间性吸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思政教育迎合人心,主体间性教育稳步开展。
三、网络媒介载体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发展路径构建 当前,在明确高校思政教育开展中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基础上,结合基础环境与基础教育两方面,打造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可从以下方面开展:
1网络媒介载体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基础环境构建
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构建在利用网络媒介为载体,促进思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打造适合主体间性教育开展的基础环境至关重要。对此,从硬件设备与技术应用两方面考量,实现主体间性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校园网络媒介载体硬件设备环境构建。为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开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在于为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开展打造基础沟通环境,保证主体间性可借由沟通环境实现再构造,继而利用沟通环境来引导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稳步开展。目前,在创造主体间性沟通环境的思维基础上,校园保证教育基础环境的构建应注重基础设备的投入,增加硬件设备的投放,构成科学的网络媒介环境,以此来支持高效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开展,将保证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效果凸显,能行之有效地培育起高校受教者的主体践行。总体来说,硬件设备的丰盈为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可能性,其不再是仅桎梏于实际生活空间内的教育,更渗透到网络世界之中,促使受教者在進行网络活动时也能受到校园教育的影响,积极、科学、理性地认清社会现实[5]。
其二,校园网络媒介技术应用素养环境构建。在网络环境构建的基础上,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构架的又一基石应着眼于教育群体素养培育之上。注重培育教育群体的主体间性教育素养,才能行之有效地为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奠定基础。对此,校园教育在开展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之前,率先针对思政教育人员进行主体间性的培育,保证思政教育人员对主体间性拥有认知,对主体间性的教学方法有所了解,才能真正地构建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引导受教者注重主体间性的存在,并利用主体间性来正确思考问题。目前,培育高校教育群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再教育培训、观摩教学、思政讲堂构建、教育交流论坛打造以及心理教育干预等。利用多种多样的能力培养手段,促进教育者科学认知主体间性,有效应用主体间性,引导并构建有利于学生主体间性思政意识形成的教育体系,以此来保证思政教育开展科学,行之有效地引导受教者建立理性的思政认知。
2网络媒介载体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基础教育构建
当前,在构建主体间性思政教育体系过程中,除了基础环境的构建外,基础教育的构建也势在必行。然而,与基础环境构建有所不同的是,基础教育环境构建更注重基于基础环境之上,确保教育者教育素养的提升,并就此完成基础教育的构建。目前,借助主体间性教育体系构建的思维,现代教育开展逐步注重“人本”的有效落实,以此为基础融合网络媒介,能行之有效地明确主体间性的教育认知,并能确保主体间思政意识的科学交互。综合而论,在基于基础环境之上形成的基础教育体系,包括以下内容的科学践行:
其一,结合校园基础环境,明确主体间性思政教育认知。校园是学生成长的基石,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为提升思政教育效率,应结合校园环境,加强主体间性思政教育认知,从而构建优质思政教育环境。这就要求教育者应明确教育理念,充分地结合教育者主体的思维方式,贯彻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营造学生成长的优质氛围。实际上,在施教过程中,思政教育实施效果与施教者教育方式息息相关,由此必须要保证主体间有效的沟通,充分地发挥主体思政教育的主观能动性,转变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摆脱传统思政教育的模式束缚,尽量迎合学生的喜好施教。加强主体间性思政教育认知,重视人本思想,辩证地看待思政教育的主体思政教育模式,从理解学生观念着手,以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搭建多个活动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主体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以此实现思政教育实施效果的最大化[6]。
其二,运用网络媒体技术,实现主体间性思政意识交互。新媒体视域下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媒体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新技术,因此其也同样具备网络的互交性,网络媒体之间在相互交流中也相应地加强了思想与知识之间的传递。高校思政管理一直伴随着高校教育的始终,而为了充分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管理效率,就必须融合新媒体的优势,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之间相互连接起来,实现主体践行思政意识的交互,让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可以有效地进行交流,以此,充分地发挥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作用。主体践行思政意识交互可通过以下渠道来实现,例如,建立思政教育专题网站,运用手机等移动媒体,设计手机报刊,组建班级微信群,开通校园微博等,以此进行主题宣传,为主体践行思政意识交互提供科学的平台,让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消息,同学之间也可借助热点问题的讨论实现沟通与交流,以此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知识接收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大学生踏入社会前的重要教育阶段,应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有效的教育教学内容,整合教育教学思维,关注大学生思想观念发展,以此科学地引导学生发展。近些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也应与时俱进,运用网络媒介载体,开辟网络化思政教育新途径,寻找科学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构建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教学模式,在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主题的基础上,充分地应用现代社会教学资源,均衡地衡量思政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构建出优质的学习环境,以此结合网络思政教育方式,营造校园基礎思政教育氛围,运用网络媒介为载体,保证实现主体间性思政意识交互,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让学生接受,真正地起到教育教学指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祥伟.师生协同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本真追求——基于主体间性之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15(9).
[2]周世磊.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交往的缺失与构建——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视角[J].交通职业教育,2016(5).
[3]周先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成为必然——兼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7).
[4]岳宗德.论自媒体环境下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
[5]易鹏,鲁宽民.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J].求实,2013(7).
[6]丁科,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新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4).
(责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