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苗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媒介批评作为20世纪90年代从西方引进中国的概念,在短短20年的时间内,被学者不断完善,成为一个具体的学术概念,并逐渐走向成熟。在研究媒介批评的过程中,多位学者对媒介批评的历史沿革、争论、发展以及标准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对最初的纸质、广播、电视媒介进行媒介批评的多为专业人士,网络媒介迅速发展起来后,人们通过网络媒介批评表达自己的看法,媒介批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网络媒介批评。本文对我国网络媒介批评的相关学术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归纳我国网络媒介批评的定义、发展、特点和标准,希望对以后的网络媒介批评有所帮助。
当前,对网络媒介批评进行学术研究的论文非常多,学界对网络媒介批评的重点也一直放在普通网民对网络媒介的批评实践评价中,也多以证明评价和积极参与为主。比如学者王坤在《以微博为例谈网络媒介批评》一文中明确指出网络媒介批评的发展具有打通媒介批评场、消灭霸权、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压制不同意见、形成“沉默的螺旋”、批评质量参差不齐的消极作用。杨玉霞在《微博平台上网络媒介批评利弊谈》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微博平台的出现给网络媒介批评带来的新局面,同时也对其利弊表现进行了论述。总之,学者对网络媒介批评的未来发展持积极态度,各种网络平台的媒介形式打破过去媒介批评的单一性,普通网民的完全参与、媒介批评的完全公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媒介批评的生态,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张鸿雁在《我国网络媒介批评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以“人民网·媒介批评栏目为例”》一文中对“人民网·媒介批评”的新闻材料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网络媒介批评实践中,从而推动我国网络媒介批评的良性发展。
网络媒介批评的兴起得益于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网民的规模庞大,并且每年还在持续增长,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出现更是让网民在作为受众的同时成为传播者。从这一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网络媒介批评的主体是广大网民及媒体专业人员,媒介批评的对象既有各种媒介发布的新闻信息,又有网民作为自媒体创作的内容。
结合网络媒介批评与媒介批评的不同表达形式,笔者援引学者杨玉霞在《微博平台上网络媒介批评利弊谈》一文中对网络媒介批评的定义,即批评主体以网络为载体,对媒介现象与传播行为作出的分析评判与价值判断,主体包括所有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心声和意见的公众与媒体自身。该定义从网络媒介批评的主体和对象出发,对网络媒介批评作了详细的说明,虽然定义中未阐述网络媒介批评的特点及实践,但也能充分表明媒介批评在互联网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下的新变化。
从批评主体来说,主体为普通网民,年龄、受教育程度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相比于过去媒介批评的主体都是各行业尤其是新闻界的专业人士来说,网络媒介批评把媒介批评从“界内”引向了“界外”。主体的多样性对批评本身来说是一件好事,有助于批评的全面性,媒介报道的好坏及传播效果不能仅由专业精英人士来判断,更需要的是人民的声音。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平台,也使媒介批评展现出一副崭新的面貌。虽然民众在网络上有时是无理的,甚至充斥着网络暴力,但总体来说,网络媒介批评的未来发展前景依然良好。
从批评对象来说,网络时代,由于网民的广泛参与,网络媒介批评的对象不止专业的媒体报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内容,还包括网民自发传播的信息。“PGC”转向“UGC”的内容生产模式让网民既是批评的主体,同时也是批评的对象,双重身份让网络媒介批评的对象也更加丰富和复杂。
从表达形式来看,网民的参与让媒介批评的主体不再拘泥于权威专业人士,表达也就不再如从前那般专业、学术,而是趋向口语化、简单化。网民用最能表达自己观点的语言如口语化表达,网络流行语的添加使用让网络媒介批评变得更加大众,表达形式也渐趋多样。
目前,媒介批评的标准普遍集中在批评的对象和内容上,但网络媒介批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批评的标准不能只针对这一点,批评的主体即广大网民也需有一套标准来衡量其批评的行为和价值判断。
从网络媒介批评的对象来看,不同媒介有不同的硬性标准,比如报纸的发行量、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等等。付文波在《论媒介批评的标准》中给出了三个媒介批评的标准,即政治思想标准、美学艺术标准和历史语境标准。笔者认为这三项同样适用于网民媒介批评的对象。首先,政治思想标准即作品内容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标准。政治思想标准是所有媒介批评的首要准则,即使是在网络这个开放的环境中它也同样适用。其次是美学艺术标准。它主要针对的是批评作品形式是否符合美的、艺术的标准,这一标准多在传统媒体的媒介批评作品中得以呈现,并且较受重视。但在网络上,这一标准并没有得到民众的普遍认知。最后是历史语境标准,即媒介批评主体“怎么看媒介批评的对象”。这一标准强调媒介作品评判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观,要把媒介作品放在历史语境中去评判。按照历史语境标准的描述,媒介评判的主体应具有相当高的评判能力。
按照这三个标准,当前网络媒介批评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些要求。因此,把网络媒介批评的标准简单概括为政治标准、受众标准和效益标准。政治标准依然是第一位的。受众标准即受众对媒介发表意见,交流思想,并合理认识媒介的一种意识和能力。效益标准包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对网络媒介来说,效益既包括点击量、阅读量、转发评论次数等带来的经济效益,又要关注网络媒介发展的影响和积极的社会效益。
从网络媒介批评的主体来看,目前网络媒介批评的主体行为尚无统一的标准。但是作为批评的主体,又是在网络环境下,至少有三点标准需要网民注意。首先就是政治性标准。作为批评主体,其行为和价值判断都应合乎政治标准,这是首要的、原则性的标准。其次是法律性标准或规范性标准,即批评者在评判问题或评判媒介内容时,要在不违反法律要求、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最后是价值观标准。媒介批评不仅有批判还有评价,价值观标准要求网络媒介批评主体在进行媒介批评时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理智地看待媒介内容,这是对每一个普通网民的基本要求。
从我国互联网出现到现在,网络媒介批评未曾停止。如今自媒体不断兴起,网络媒介批评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如微博、论坛、贴吧这些网络平台,手机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等等,不管是平台的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属于网络媒介批评的范围。
传统媒体纷纷与互联网接轨,网络媒介批评已经不局限于网络,有时也会涉及传统媒体。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网民对记者采访纷纷吐槽和评论,媒体发文中的“仅获铜牌”“痛失金牌”“遗憾获银”等相关表述引发网友热议,网民对奥运会相关的媒体报道和记者采访更多从运动员的成绩转向运动员本身,这不得不说是网民媒介批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的有力展现。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媒体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网络媒介批评来说也是这样。不管用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去看待媒介批评的主体或对象,当前网络的发展对媒介批评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领域。本文对网络媒介批评也只是作一个简单的概述,而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还有待未来学者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
[1]雷跃捷.媒介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0.
[2]杨玉霞.微博平台上网络媒介批评利弊谈[J].青年记者,2014(02):96-97.
[3]王坤.以微博为例谈网络媒介批评[J].新闻研究导刊,2016(04):294.
[4]付文波.论媒介批评的标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10):133-134.
[5]张鸿雁.我国网络媒介批评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以“人民网·媒介批评栏目为例”[D].山西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