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途径和方法

2017-03-29 15:08:39张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三观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张翮

(1.南开大学 软件学院,天津 300071;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浅析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途径和方法

张翮

(1.南开大学 软件学院,天津 300071;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大学生已进入成年阶段,自觉意识较强,管控能力较差,碰到困难和问题或处于其他不良环境,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失衡,干扰学习,影响身心健康.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树立正确"三观"、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积极开展交流沟通、强化社会实践、加强心理修养、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有效措施,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大学生;优化;心理;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素质虽与生理遗传有关,但主要是外界给予的教育培养和个体自觉的学习锻炼.大学生已进入成年阶段,自觉意识较强,管控能力较差,碰到困难和问题或处于其他不良环境,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失衡,干扰学习,影响身心健康.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树立正确“三观”、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积极开展交流沟通、强化社会实践、加强心理修养、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有效措施,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难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了正确的“三观”,就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境况.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确立人生目标,形成积极的心理结构基础和积极的心态人格,能承受各种压力,正确对待挫折.国外心理学家曾说过:“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人生目标对人非常重要.人生目标越高,实现目标的期望就越大,工作的积极性就会越高.

其次,“三观”有助于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和事物,走出认识误区,化解心理矛盾.近年来“高知”人群自杀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处在社会变革时期,当旧的价值体系崩溃之后没能在正确“三观”的指导下建立起新的价值体系,因而陷入迷茫状态,心里有种挫败感,常对自己存在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感到困惑,在找不到答案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极端措施.

此外,“三观”可避免使人产生偏执.偏执是思想认识偏向于某一方面的顽固状态.如上大学好,不上不好;有钱好,没钱不好等等.偏执者认识不到事物的转化和事物变化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常常患得患失,内心充满矛盾、焦虑和烦恼.现在有不少大学生政治观念淡漠,对政治理论学习、思想道德教育不感兴趣,这对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十分不利,不利于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事物、认识人生,学会在复杂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经受住各种挫折的考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塑造完美人格

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将产生种种不利于人全面发展的弊端,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样的身份,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如果对其进行狭窄的专业教育,把知识和能力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把人作为“做事”的工具来培养,这就使人的知识、能力、思维以至心理和情感都变得专业化,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可能失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哈佛大学有位校长指出,最好的教育不仅能使人心理上更完美,更具人性,更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如帮助科学家理解艺术家,帮助艺术家理解科学家.大学要在复杂条件下保持人文和科学里的通才教育传统,用通识教育来培养人格修养和健康的心理.

3 积极交往,拓展心理空间

人的心理健康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即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影响具有直接关系.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有良好的社会交往才能形成,心理起源于交往.交往不仅是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也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需要.人类在进行自身物质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着社会交流,心理是在相互促进中发展,不可能一个人单独发展,必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一个人发展取决于和他人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心理过程的动态变化要依从于和其他人的交往条件、手段、方式和形式,个人心理状态离不开所处的环境背景,离不开交往.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不少大学生养成孤僻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差,不愿与人交往、交流、沟通,封闭自己,缺少知心朋友,心情压抑,感到孤独无助,这十分不利培养身心健康.和他人交流沟通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努力拓展心理空间,健全自己的心理素质.

4 强化社会实践,磨炼意志品质

社会是个大舞台,也是教育人锻炼人的大课堂.长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能使人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任何一个人的坚强意志无不与他们的生活实践有关.让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他们的心里发展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人们在学习与工作中总会碰到许多困难,一些有成就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艰难困境下总是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这种优越心理素质就是在一次又一次考验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大学生必须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经得住任何失败和考验,以提高和锻炼自身心理素质,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5 体美劳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身心素质

体、美、劳教育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体育锻炼能使人的心理发生有益变化,精神振奋,心情舒畅;美育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始终处于一种心情愉快,情绪饱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劳动主要是有助于品德心理的健康发展,通过劳动磨砺思想,培养与人民的思想感情;其次是促进人认识能力的发展,帮助理解已有知识,发现新知识.再者,可以增强人的意志,帮助形成战胜困难的意志品格.

鉴于体、美、劳对人心理素质的重大影响作用,大学生应主动接受体、美、劳教育,全面和谐发展自己的身心素质.

6 加强心理修养,养成良好习惯

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生要有求知的热情和奋发读书的精神,上大学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与人的本性中懒惰、好逸恶劳等弱点作斗争的过程.必须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读大学必须是艰苦的.大学教师通常授课节奏比较快、容量比较大,且很多理论问题讲授比较抽象,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要养成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的习惯.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不仅可以促使自己的思绪跟上老师的讲解,而且课堂上有些问题没有理解,课后也可以通过整理笔记帮助消化.

二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一个人成才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在修身养性方面,都重视从生活小事做起.如周恩来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制订了自己的修养要则,其中一条就是“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侓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周恩来坚持用这些修养要则来规范自己的行动,他的人格和生活修养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大学生也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长期坚持不懈,如按时起床、准时上课、定时就餐等这些日常生活小事中磨练自己,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是养成良好的基础文明习惯.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殿堂,而且是培养基础文明的圣地.大学一年级新生从入学开始,就应当着力养成文明习惯.不在课桌及实验室墙壁上乱写、乱画、乱刻,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要做到文明排队就餐;爱护公共设施等这些最基本的行为.

7 针对不足之处,促使自身心理素质平衡发展

心理素质涉及多项评价指标,就一个人来讲,这些指标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属于强项,有的则可能是弱项.因此,大学生在自我培育心理素质时,要发展强项,改善弱项,促使自己的心理素质平衡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潜能,个体心理素质的弱项,正是心理潜能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下,没有充分发挥的结果,只要针对弱点,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潜能就会发挥出来,心理素质就能得到提高.同济大学心理咨询室根据这一原理,举办了大学生“积极心态”训练班,主要是为那些在适应社会环境方面感到有困难的学生举办的,目的是通过一个个特定情景下的简单心理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拥有这方面的潜能,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树立信心.人的消极心理是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训练变成“积极心态”的.心理弱区和个性弱点的大学生应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自己的弱点有意识地进行心理素质训练,优化自己心理素质,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有的大学生应加强果断性和主动性的训练;有的应加强大胆、顽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的要重视培养自制力,学会沉着、耐心、克制;有的则应在持久力、毅力方面下功夫.只要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就一定能使自身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8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或指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吸收部分兼职人员,确保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正常运转.承担心理健康咨询的所有工作人员应有心理学、医学或学生教育管理的背景或阅历.学校要给予必要的专项活动经费,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整体水平不高的现实,要重视利用多种途经培训,切实提高咨询人员的能力水平.考虑到有的学生不愿直接暴露自己的思想和心里,学校应建立咨询信箱和开辟心理热线电话,通过电话或信件进行对话交流,尽量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上的方便,引导他们走出各种心理误区.

B844.2

A

1673-260X(2017)01-0103-02

2016-11-10

猜你喜欢
三观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五毛钱的“三观”
商周刊(2018年25期)2019-01-08 03:31:16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海峡姐妹(2017年9期)2017-11-06 08:39:41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