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中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研究

2017-03-29 15:08:39朱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全民评估体系

朱军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99)

全民健身中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研究

朱军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99)

全民健身是由我国领导、社会支持以及全民参加的体育活动,因此,对于全民健身的进展情况以及社会效果,需要一系列的科学合理化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来进行评估与检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通过探究全民健身中的评估指标与体系构建,对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建议要在遵从体育科学原则性的基础上,来开展全民健身中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

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体育发展

全民健身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可以依据实际的具体时期与评估范围来进行相应的评价标准,这是开展全民健身评估的重要前提,也是追求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不断通过对各项全民健身的评估指标与体系进行选择、处理以及优化,从而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全民健身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 全民健身的概念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全民健身活动是我国的一项体育事业,体育健身作为现代人们的一种时尚追求,其实现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单拿健身来讲,它就可以通过体育、营养以及医疗等方式得以实现,而全民健身中的“健身”主要指的就是体育健身,所以,我国的全民健身活动又被称为全民体育健身事业.[1]同时,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必然会伴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前进,从而使得人们不断加深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与理解,促使我国的体育运动向着更加科学化、大众化、健康化、道德化、规范化以及绿色化的方向稳定发展,实现体育本身的意义与功能.因此,全民体育健身指的是全国人民在国家政府的领导之下,不断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掌握健身方法,熟悉健身技巧,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锻炼效果,不断增强国民体质,促进全民健康发展,并最终形成一种全民性质的体育运动绿色生活方式.全民健身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增强人们的体质,更是为了发展群众性的体育健身运动,所以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本质就是全体国民的体育健身事业,它是我国发展群众性体育的重要途径.[2]

而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是对于全民健身事业进行的整体评估中所采用的标准依据.根据全民健身评估以及指标的相关概念,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可以定义为对全民健身整体的发展状况以及水平,和全民健身在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所做出的贡献与价值,来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估,同时依据有着社会价值取向的指数、信息、数据、标准以及规格来开展的评价.全民健身在体育运动的范畴之内,它有着公益化的社会性质,因此,它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体育运动评价以及公益性社会事业两种类型的标准.所以,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是由一系列的有着内在联系性,并且通过对其有机的结合与统一和科学合理的分类,来依据它内在的因果和隶属关系所形成的,其最终目的就是对全民健身开展科学性的评估的一种标准系统.

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是在整体上去反映出全民健身对于社会全面发展的价值效果,根本上来讲,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下,不断地去提升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从而促进广大群众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人民是社会中的人民,社会也是群众的社会,社会的快速发展理应将广大人民作为中心,所以,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中心也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我国人民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地组织与管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社会体育活动,使其成为制定与设计全民健身事业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最基本出发点.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个指标的堆积,而是将若干个指标进行有机的统一与结合,这是一个广大人民群众对其客观现实的评估进行加工的过程,在这整个对评价指标的选择、优化与整理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有相关的原则对其进行指导,因为在构建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原则,尤其是其最基本的原则.因为全民健身评估属于社会体育运动评估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建立制定与设计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过程之中必然要在社会体育运动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基础原则之上.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目的与科学性、定量与定性以及联系与可比性三个方面的原则,依据全民健身自身的特殊性质,我们要充分考虑全民健身运动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个地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特点,同时还有整个全民健身评估体系的复杂性,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遵循其可操作性、层次性以及动态静态的结合统一等多方面的有关原则.

当前,我国在全民健身的评估领域,对其的相关分析与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根据我国现如今在全民健身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得到的成效与不足,我们需要应用社会学以及统计学的相关方面的学术理论来针对我国的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进行必要的改善与调整,制定出一系列更加科学合理化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来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有效评估,同时对我国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从而真正地体现出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的价值与作用.另外,全民健身评估指标的制定是其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所以深入探究全民健身的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现实意义.[3]

2 全民健身中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组成形式

全民健身评估是一个具体项目的评价,从评价的理论方面来看,它还包含经济评价,因为全民健身属于一项服务性质的行业,它有着公益化的事业特征,全民健身评估在现在已经存在的经济评价的基础之上,逐步建立了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所以,根据中国的全民健身发展中的社会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我国体育运动的评价概念,来界定全民健身评估就是对于全民健身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过程之中所做出的贡献与影响,以及其对于社会、生活和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与价值的一种评估手段.这种评价手段将全民健身处于整体社会的发展之中,在社会的角度,进行考察、分析以及预测我国全民健身对于社会的发展目标的影响状况,再结合全民健身的自身发展程度,综合的评价出全民健身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以此来作为其投资决策的合理化依据.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全民健身分设,对于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的有效实现,[4]使得全民健身在和其所在的社会环境之中达到相互之间的协调,并实现和谐发展.

全民健身属于一项社会型的事业项目,对它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要具有目标的政策性特点,其评价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划的目标以及社会的需求来制定的,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的需求目标众多,且难以衡量.[5]因此,全民健身要根据我国以及各个地区所制定出来的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以及相关产业的国家投资政策,来作为其制定的依据基础,同时结合各个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现实状况,来作为其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根本判别标准.而且,全民健身所具有的评价指标与体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都是由我国全民健身的自身特性来决定的.[6]

3 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1 目的与科学性原则

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整个评估指标的总目的与分目的方面,对指标总目的的选择表现为认识与理解全民健身事业对于社会全面发展的价值与作用,并以此来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加以指导,其分目的在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之中,每确定一个单项的指标时,我们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这项指标在整体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之中的地位与影响.并根据它所反映出的某个特定研究对象的特点与性质,来确定此指标的内涵、名称与口径的范围,可是对于这个指标名称的有关质的规定上,必须要在理论上具备科学依据,同时在实践上也要切实可行,这样才可以用来收集资料,而且体现出数量上的表现,从而做出准确的分析与运用.另外,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原则能够反映出全民健身事业的自身特征、性质以及运动的过程,可以反映出各个地区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全民健身运动的真实进展情况.

3.2 定量与定性原则

我们对于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自身特点与性质方面的认识属于一种定性的认识,这种对于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定量认识一般情况之下都要以定性的认识作为其前提与基础,如果可以定量的社会评估效益就要尽可能地利用这种定量指标,那些不能够定量的社会评估效益就要采取定性的指标.

3.3 联系与可比性原则

在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中的每个具体指标相互之间,其内涵、口径的范围、计算的方法、计算的时间以及空间的范围等等各个方面,都一定要相互紧密衔接,并且相互之间要有所联系,只有这样才可以综合且全面地去认识评估指标所反映出的全民健身事业这一社会现象中的数量上的关系、内在的联系以及它的规律性.因为只有具有可比较性的评估指标,才有可能提供正确的信息资料,这种可比较性一般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是要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范围之内具备可比较性;第二个是要在各个地方区域之间开展除评估指标口径范围一致性以外的,应用相对数、指数、平均数以及比例数等进行的相互之间的比较才具备可比较性.

3.4 可操作性原则

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中的可操作性基本原则,是建立在社会评估指标与体系构建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全民健身活动属于社会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的公共项目,所以它的数据之中通常包括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大的领域范围,因此为数据的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于是我们在设置评估指标时就必须要实现简单操作性原则,继而真实地反映出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其对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7].

3.5 动静结合的原则

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为了对其开展综合性、历史性的比较,我们的评价指标在设置时要尽可能地将动态与静态进行结合与统一,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某时某地社会发展的特征、需求以及条件所具备的相对稳定性,还能够对未来近段时期之内的发展状况有所预测,从而促进一定的连续性特点,并以此来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来深入地探索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作用以及发展能力方面的变化规律.

3.6 层次原则

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层次来反映出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项目的内在结构以及关键性问题,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处理问题与矛盾的解决措施,这将有利于我们及时地发现问题,从而有助于我们对于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进行横向以及纵向的全面综合的分析和比较.

4 结论与建议

全民健身运动是我国发展群众性体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不断提升全体国民身体素质,实现我国社会全面发展最终目标的关键内容.因此,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所评估的是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进展情况、发展状况以及因此所带来的整体社会的效益方面的重要影响.在其目标的指导之下,对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理论模型的构建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到全民健身的活动特点,以及其自身的管理、投入、实施和其所带来的社会发展的效益状况,并依此来确定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理论模型的构建需要借鉴社会体育事业的评估指标与体系构建理论模型的建立经验.因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进行是将提高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作为最终目标的,所以其理论模型的构建中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其评估的根本标准所在.[8]

全民健身事业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公平的共享社会健身资源,这充分地显现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参加权利,体现出全民健身运动对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的水平.所以,我们提出了“资源配置——效益”的评估理论模型,它充分地反映了全民健身事业的本质特点,反映出全民健身运动各个要素间的基本联系,表现出全民健身评级指标与体系构建的特征与方向,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依据这一理论模型,建立起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评估指标与体系构建的整体框架结构,从而大大地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快速发展,不断促进中国社会体育事业的繁荣昌盛.

全民健身事业是一项由国家直接领导,依靠社会的大力支持,积极鼓励全民参与的社会体育健身活动,在对其的进行与开展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化的评估指标与体系构建来对其效果与影响进行评价,这对于我国的体育事业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因此,我们要依据全民健身事业自身的特点,结合全民健身活动与社会体育的相关联系,来深入地探究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和社会体育评估之间的关系与区别问题,应用社会学以及统计学方面的理论与方式,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准则,不断通过对全民健身的评估去构建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并从中分析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的特征,以此来处理评估指标多样性、复杂性以及不易操作性等诸多的问题,使得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评估工作可以更好地去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需求以及经济科技的决策与发展需要,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可以成功地实现其最终目标.

〔1〕郑进军.全民健身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7.

〔2〕莉敏,王勇.全民健身的全面性与统一性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04):12-14.

〔3〕李荣日,王跃,杜梅,等.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05):25-30.

〔4〕饶军.多样性全民健身项目研发与推广的效能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6(04):29-31.

〔5〕孙林,马忠利.全民健身项目推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C].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集,2014.

〔6〕卢元镇.全民健身文化建设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15 (03):35-40.

〔7〕王红艳.南京市政府《全民健身条例》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107-111.

〔8〕张春锦,隗合强,王波.河北省新农村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S2):235-236.

G812.4

A

1673-260X(2017)01-0100-03

2016-10-24

2016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 “互联网+”的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2322SS16059)

猜你喜欢
全民评估体系
全民·爱·阅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22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评估依据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最终评估
世界科学(2013年11期)2013-03-11 18:09:46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