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与提升

2017-03-29 21:51斯琴图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内涵学习者互联网+

斯琴图亚

(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与提升

斯琴图亚

(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学习力是当今知识经济与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对能力结构的重新诠释,对当今高校社会人才培养的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文就学习力的定义与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自我意识的提升、学科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学习环境创设四个方面分别提出培养与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学习力的方法与策略.

“互联网+”;学习力;大学生;培养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能力已远远不能解读、甚至解决知识经济与学习型社会人们所面临的能力结构问题,于是“学习力”(Learning Power)的概念产生并备受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推动复合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学习力作为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当下的学业成败,还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需求与发展,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快速更新的知识学习,实现终身学习与自我提升的必备条件.同时,互联网+教育环境使得学习力包含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内涵.因此,提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力是各级各类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努力探索的研究领域.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北大教师与学生座谈时提出:“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在2015年北京举办的“国际学习力高峰论坛”中,“数字化大师”尼葛洛庞帝教授提出,未来20年人类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力,而重新设计学习必将成为教育的最重要使命.面对当前经济社会愈发激烈的人才竞争,以及国家社会发展对复合、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着力提升大学生学习力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学习力的定义与内涵,并从自我意识的提升、学科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学习环境创设几个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培养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力.

2 学习力

广义的学习力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学习经验和能力的总和;狭义的学习力指支撑学习者持续不断学习的各种力量因素的综合系统.学习力与学生观、发展观、教育观、学校观紧密相关,它是实现学习者自我改造、创新与发展的根本,其内涵回答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如何学等关键性问题,是现代教学论、学习心理学、脑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等领域密切关注的领域.学习力的构想源自1965年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对学习力的提出并强调其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哈佛大学教授柯比认为:学习力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创新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的一个综合体.哈佛大学多年来一直将帮助学生提升能够终身受益的学习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强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突出教育要做到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并开创自己美好的未来.我国教育专家认为,提升学习力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解决方案,学习力主要包括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三部分,是系统而深入地发动、推进、维持、改善与创新学习的各种能力的集合.

学习力研究迁移到教育领域的实践还比较短,其研究仍然存在理论含糊、现状策略及评估薄弱、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际相脱节等现实问题.英国“有效终身学习编目项目”中明确指出,“学习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完全不同”.但我国教育领域对学习力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内涵就是学习力构成要素的错误导向,使得部分学者习惯于通过要素解析的方式来诠释学习力本身的内涵,研究观点在实践应用中的缺乏实效性.就学习力提升与培养问题,国外研究重视在学科课堂上组织开展构建学习力的行动,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与行动缺乏.学习力是学习者主体内的能够获得开发和培养的一种终身学习之力.如何提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实际的,适切性的大学生学习力提升与培养方法与策略,是当前各级各类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大学生学习力现状与培养策略

“互联网+”时代,信息媒介日益丰富,信息获取的手段多样化,信息更新的节奏加快,人们要想跟上这种快节奏,就必须提升并保持良好的学习力.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学习力的内涵更加丰富,其核心素养包括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学会新技能,以及增强信息判别与加工能力,信息工具使用与解决问题能力,乃至创新应用能力等等,这些都是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大学生相比在学习力的各维度上呈现明显的差异,并相对落后.对学习的认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上,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与985院校学生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化现象.显然,学习力差异制约着当前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本文就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学习力培养与提升的具体方法.

3.1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

学习力的提升是学习者围绕学习动力、品质与能力等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发展与自我创新的一个过程.因此,应注重大学生本身对学习力的认识和自我提高意识.首先,大学生应该明确自我成长轨道上所需具备的学习力结构,并对自己学习力的不足有客观的判断和认识.其次,大学生要知道如何获得信息和帮助,改进自身学习力的不足,以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最后,大学生要协同发掘学习动力,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发展计划,包括学习规划、职业规划,同时要建立学业信心,主动接受各种挑战,在行动中自我成长.

3.2 环境创设

学习力的发展与学校教育观、学校观紧密相关.因此,学校要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助推学习力的培养与提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知识的获取、传播、共享、存储和应用力的提升取决于他们所生活学习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一方面,要加强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在部分课程的学习中融入网络学习资源,扩充和丰富学生知识获取,知识更新的渠道和手段.另一方面,课堂中要营造良好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升提供潜在发展保障.同时,课外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并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支持和发展空间.

3.3 学科教学与课程体系

高校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相比,知识密度高,专业性强,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课,参与社会实践和各种校际校内活动的机会.随着教师面地面指导的减少,对大学生学习力的要求也必要提高.首先,高校要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开设相关的课程、培训或讲座,提供经验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其次,因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高校需要分专业为大学生提供各学科、专业相关的前沿知识和信息,以便学生及时地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发展动态,洞察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努力方向.最后,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学习力的培养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课程体系的架构中要加强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融合.认清大学生学习力结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地制定学习力培养目标、方法、以及评价考核标准.

4 结束语

大学生的学习力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提升,信息获取手段的丰富多样化,社会对大学生学习力的结构的解读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学习力的培养和提升过程中各高校对学习力的认识和培养方式的运用上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所稳步的提升和改进.

〔1〕(美)Stephen.Deff.学习力[M].北京: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中信出版社,2009.

〔3〕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张雪娇.大学生的学习力及提升途径[J].教育评论,2010(01).

〔5〕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8(3).

〔6〕柯比著.学习力[M].南方出版社,2005.

〔7〕刘斌祥.学习力结构释义[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7(3).

〔8〕冯国锋.论大学的学习力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9).

〔9〕苏丹兰.论学力、基础学力的概念与要素构成[J].山东教育科研,1997(3).

〔10〕吴振利.“涵养”学习力,为创建学习型社会奠基[J].中国高等教育,2011(15/16).

G645

A

1673-260X(2017)01-0222-02

2016-10-07

猜你喜欢
内涵学习者互联网+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挖掘习题的内涵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