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5年国内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2017-03-29 20:00柳雪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藏传佛教寺院佛教

柳雪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2006-2015年国内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柳雪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随着20世纪80年代历史人文地理的复苏,作为其分支的佛教历史地理也得以复苏发展,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佛教地理的学者,也涌现出了大量的佛教历史地理著作。从已出版的学术论著,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硕博论文出发,对2006-2015这十年间国内的佛教历史地理研究成果加以梳理,以便更好地了解近10年来佛教历史地理领域的发展动态,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自上世纪30年代禹贡学会创立,到现今8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分为历史人文地理和历史自然地理两个方面。佛教历史地理是历史人文地理中文化地理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佛教文化因子,如寺院,僧人,石刻,石窟的地理分布与历史变迁过程。并探究这些文化因子在发展变迁过程中的文化影响力,以及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人们曾长期否认经济地理学之外的人文地理学其它分支学科,所以在我国的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文化地理学也长期处于空白的状态。80年代以后,历史文化地理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佛教历史地理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对宗教问题的不断重视,宗教文化以及宗教旅游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历史地理及宗教历史文化研究者开始关注研究佛教历史地理这一领域。并对佛教历史地理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

1 学术论著

赖永海的《中国佛教通史》[1]对中国佛教的发展状况作出了整体的概述,在该书的部分内容中体现了佛教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并系统地对佛教发展和传播的世系及佛学思想做出梳理,为佛教地理研究提供了佛教发展史方面的参考。

严耕望先生的《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2]就是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地理著作[2]。虽然严先生早已去世,但是本书还是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严先生以历史地理为切入点,对佛教东传及其早期流布地域,魏晋南北朝高僧宏佛地域及其驻锡、游锡分布,以及这一时期产生的佛教城市与山林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南北佛教教风进行探讨,认为北方讲论也盛,不似一般人误解北方只有禅诵,北方也重讲说。是一部对于佛教研究颇有价值、颇具新见的专著。给研究魏晋佛教地理提供了良好的资料。

河南博物院编、王景荃主编的《河南佛教石刻造像》[3]一书则是中国佛教考古与美术史研究领域一个比较可观的工程,是近年来跨学科研究佛教地理的著作。

介永强的《西北佛教历史地理文化研究》[4]一书,分析了佛教寺院不同时期内在西北地区的分布状况、佛教石窟造像在西北地区各个分区的不同特色、佛教学术及其流派在西北地区的发展状况、佛教文化重心及其转移变迁等内容,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佛教文化各要素在西北地区空间的组合与分异,探讨西北佛教文化区域分布的历史渊源。

杨发鹏《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佛教地理研究》[5]主要研究了佛教向中国传播的早期阶段,特别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河陇地区地接西域,得地利之便,曾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地区较早普遍地接受佛教并率先成为内地佛教发达的地区之一。

张力仁在对河西宗教综论的基础上,对河西佛、道、儒的融合及景观分布作了论述,并分析了河西神圣文化空间的演变及其效应[6]。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学者多关注于汉传佛教的研究,王开队的《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7]一书则对藏传佛教进行了研究,这本书是当代第一部有关康区藏传佛教地理研究的专著,本书对不同历史时期断面上的康区藏传佛教寺院空间分布做了尽可能的复原,特别是对成熟期、定型期康区藏传佛教寺院的空间分布以详实的资料进行相关数据的搜集梳理,构建绘制出了寺院在这一时期的空间分布图,这对康区藏传佛教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2 学术论文

2.1 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研究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传入中国并迅速得到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多位佛教高僧,君主普遍信奉佛教,而且佛教还吸收了魏晋玄学中的一些内容,使得佛教在当时迅速发展。

陈勇《佛教在魏晋南北朝的传播——据僧人出生地加以研究》[8]一文依据《高僧传》和《比丘尼传》资料中僧人出生籍贯地,对佛教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的传播发展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佛教早期在中国的传播情况。邵正坤则通过佛教造像揭示当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信仰群体从事造像、建塔、立寺、写经等佛事活动或者社会福利事业,并认为这种现象得益于佛教在北方的广泛流播[9]。尚永琪则研究了在3—6世纪的佛教传播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和来自西域等地,所谓“胡人”,较早接受了佛教,并且促进了4世纪北方佛教的发展[10]。从特殊视角出发,研究了“胡人”这一民族群体在促进佛教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

2.2 隋唐佛教地理研究

隋唐时期,中国迎来了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强盛的时代,这也是中国佛教史上宗派竞立的巅峰时期。隋唐佛教的兴盛,有赖于国家的统一强盛,也得力于统治者的护持和提倡。近十年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隋唐佛教地理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研究论文。

聂顺新综合分析仁寿置塔对隋代岭南高僧活动的巨大影响,并以寺院分布尤其是仁寿置塔的相关记载为线索,考察隋代岭南普通僧尼和信众在佛教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进而总结隋代岭南佛教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11]。使我们从宏观上对隋朝岭南的佛教活动有了了解。

鲁统彦重点研究了唐朝时期山东地区寺院数量及分布,本地和外来驻锡的高僧人数,以及佛教各主要宗派在山东地区的流传。分析了山东唐朝时期的佛教在全国占的重要地位[12]。也是研究区域佛教地理的优秀之作。严耀中[13]则从《元和郡县图志》入手,解析了其中所记载祠庙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沿革,并对寺院的地理分布做了总结,弥补了同时期资料的不足。

李晓敏[14]则收录了隋唐1456条造像记资料,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隋唐时期信奉佛教的民众阶级身份,信仰内容以及造像的地域分布。从侧面反映出了隋唐黄金时期佛教对民众信仰产生的潜移默化的的影响。

郑炳林、李强对李映辉《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中阐述不尽完美,研究还不到位的地方,提出一些看法。主要依据《诸山圣迹志》中的记载,补充了一些书中寺院分布错误或不完善的地方[15]。之后,张伟然[16]也对研究佛教地理寺院分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就《诸山圣迹志》资料的价值及记载内容的可靠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3 宋辽金元佛教地理研究

宋元时期,佛教在中国继续盛行,而且进一步中国化,民间化。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也崇信佛教,佛教在巩固统治教化民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元代是藏传佛教对外传播时期。青海是其传播的重要区域。朱普选对元代青海藏传佛教的寺院,僧人分布区域加以研究,指出了青海藏传佛教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并分析了造成这一原因的政治,地理环境因素[17]。以往学者佛教研究主要依据文献史料,王新英则通过石刻史料来研究金代人们的佛教信仰,阐述了金代人们佛教信仰的缘由,特点及方式,对金代佛教信仰生活进行了探讨[18]。

这一时期佛教的发展以及君主的佛教活动,对藏传佛教也有很大的影响。元代帝王尊崇佛教,蒙古诸王从事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活动。尹燕认为这些活动对藏传佛教的传播、元代河西佛教地理的形成、佛教人才的培养及该地区的政治、文化和民族关系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提高了河西地方对中央的向心力,在河西佛教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19]。陈广恩,陈伟庆则论述了西夏藏传佛教对元代藏传佛教的影响,西夏中后期藏传佛教的盛行,为元代藏传佛教的东传和流行起到了桥梁和基地的作用。元朝政府有意识地吸收和借鉴了西夏藏传佛教的内容,对元代藏传佛教造成了较大影响。以杨琏真加为代表的元代河西僧人,对推动藏传佛教在元代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0]。

2.4 明清佛教地理研究

韩云伟,王尚义分析了明清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21]。认为佛教空前繁荣,兴建佛寺,导致人类活动超过环境承载力的阈限,使得五台山植被锐减,生态破坏。为我们当今发展佛教旅游如何处理经济效益与地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借鉴。

朱普选通过数据对明代青海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的分布作了一定研究[22]。认为其主要建成于洪武,万历年间,这离不开政府的政策以及三世达赖喇嘛的传教活动,分布范围也较前期有了明显的扩大,分析了政治原因及自然环境对于佛寺分布的影响。张夏晴则对甘肃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作了研究[23]。着重研究清代格鲁派大规模兴起之后对甘肃藏传佛教的派系,寺院分布,部落分布等方面影响。李顺庆则从拉卜楞寺的创建和乾隆年间“兴佛灭本”政策的实施这两方面出发分析了清朝时期兴盛的格鲁派寺院在藏彝走廊北部地区的时空分布与特征[24]。

沈卫荣安海燕通过对我国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两部汉译藏传密教仪轨的考证,认为藏传佛教于汉地的传播并没有因为朝代的更替而中断,其所传佛法在明代传播之广远甚于前朝[25]。加深了我们对藏传密教的了解,有利于我们的研究。杜常顺从宦官这一特殊群体入手,讲述了明朝时期宦官不仅信仰藏传佛教,而且与藏僧间也多有交往与过从。宦官的汲引也往往成为藏僧得与皇室亲近的重要途径,进而阐述了藏传佛教在明朝宫廷中的影响[26]。清朝时期藏传佛教发展迅速,清朝之所以成功地对蒙藏地区进行治理,得益于其宗教政策,清朝在利用藏传佛教治理蒙藏地区的过程中,既继承了元明两代的宗教政策,同时又根据西藏的实际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政策。星全成就清朝的藏传佛教政策作了介绍和分析,旨在使人们对清朝藏传佛教政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27]。

清朝末年,佛教跌入了谷底,社会力量以兴办教育的名义,自由处分寺院财产,使得僧团组织生存几乎有难以自保之虞。欧阳楠,张伟然就对清末至民国时期江南地区庙产兴学的时空分布作了一番分析探究[28]。

2.5 其他方面佛教历史地理研究

介永强《论我国西北佛教文化格局的历史变迁》[29]一文以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的传入为转折点,分析了前后两个时间段西北佛教文化格局的变化,对比分析了佛教在西北地区由繁荣鼎盛逐步丧失主体地位。

席琳《吐蕃佛教石刻造像综述》[30]罗列了现今发现的17处吐蕃时期佛教石刻造像的分布地区,并对造像的服饰,像座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应该用佛教考古学方法对吐蕃时期佛教石刻造像进行研究。

王开队则分析了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人文理环境对藏传佛教的传入、形成、传播与分布、习俗与教义、寺庙建筑等方面产生的影响[31],强调了地区地理环境对宗教发展的影响。

王兰从寺院时空分布出发,探究藏传佛教萨迦派在安多地区的传播。研究了从11世纪至21世纪萨迦派在安多地区发展,传播,扩展到最后逐渐淡出安多地区,到如今集中分布在四川阿坝地区的这一发展传播问题。并指出这一发展路线对于藏传佛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2]。

景天星通过对地理要素与佛教要素的相互关系分析,深度探讨佛教文化的传入和发展与五台山自然地理和环境之间的关系[33]。

3 硕博论文

蒋少华对六朝江东佛教地理作了深入研究,主要从六朝僧侣和寺院的地理分布,六朝首都的寺院数量以及琅邪王氏对佛教的态度三方面入手,对佛教在江东分布的原因及影响作了总结,对六朝江东佛教地理作了初步的研究[34]。郑涛对于唐宋时期四川佛教地理的研究,以四川这一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为研究背景,以唐宋时期为时间断限,着重分析该区佛教各因素的发展态势,并且分析了宋时期佛教整体式微情况下四川佛教独显的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35]。李娇娇对明朝山西佛教寺院的分布做了探究。她认为佛教寺院分布的疏密程度主要取决于地形、可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政府政策等原因,并归纳出山西佛教寺院地理分布的一般规律。重点体现了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环境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36]。清代是广州佛教寺院发展的繁荣期,何韶頴从城市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市民日常生活等方面,对清代广州的佛教寺院与城市生活的互动关系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37]。

马赛对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佛教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客观分析出由于政治统治及将教权置于皇权控制之中促使了佛教在十六国时期繁荣发展[38]。祈燕苹从历史地理的视角进行探索,立足于平城佛教信仰要素的梳理和其地理特征的分析,对北魏时期平城佛教发展兴盛作了全面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究由此所体现出来的平城佛教特征[39]。张兆阳从北朝佛教高僧,佛教寺院石窟,学术情况三个方面对北朝佛教地理进行研究[40]。

新疆地区一直是佛教繁荣发展的地区,汉唐时期更是新疆佛教传播、发展和兴盛的主要时期,汪亚丽对这一时期新疆佛教地理进行考察,尤其侧重于阗和龟兹两个国家,对佛教在新疆的传播,僧人的弘法行动,寺院地理分布做了全方位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佛教在新疆的发展状况[41]。董知珍全面探讨了7-18世纪西域佛教、吐蕃佛教和藏传佛教在西域的传播发展和相互交流交融,两者之间的交流始终没有中断,并且最终融为一体。本文不仅使我们对西域佛教、吐蕃佛教和藏传佛教之间的关系有了全面了解,而且加深了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42]。达丽主要以哈喇沙尔地区土尔启特与和硕特两部蒙古族的藏传佛教寺庙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考察藏传佛教自世纪年代以来,在以上两部蒙古中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对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范围内所修建的藏传佛教寺庙进行重点研究。对研究新疆地区藏传佛教有着重要的意义[43]。

佛教名山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卢忠帅利用大量传世文献,结合金石及田野调查,系统地梳理了明清九华山佛教名山的形成、地藏信仰、寺院、僧侣、佛学以及地位和影响等相关问题,是近年来九华山佛教研究的重要代表[44]。张昌翔则首次以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对清代九华山佛教的相关地理现象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其中对于清代不同历史时期九华山寺院的时空分布研究、名僧的地理分布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45]。薛淞文对南岳五大丛林寺庙进行研究,深刻全面地从寺庙空间形态的角度来分析佛教寺庙。得出南岳最为著名的五大丛林在寺庙空间形态上所存在的特点,并为如何进行寺院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46]。周晓翼对泰山地区佛教石窟造像进行研究,理清了泰山佛教造像的渊源以及发展史,具体分析了有特色的石窟造像,找出了造像与当时社会,民俗之间的联系[47]。

随着民族问题研究的不断升温,民族宗教也随之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藏传佛教的分布发展也成为佛教地理研究的新热点。朱普选以寺院为切入点,对青海地区的藏传佛教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本文首次以文化地理的视角,对青海藏传佛教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且得出了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各教派寺院具有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从而形成了青海藏传佛教文化的三个文化区。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藏传佛教研究论著[48]。

于淑娟关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妇女生活,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深入分析妇女生活中的佛教空间[49]。从微观社会研究角度出发,对妇女生活中的佛教空间进行分类,并讨论其日常生活中佛教空间的类型、存在方式。是难得的从社会微观研究佛教地理的文章。

4 结语

通过上述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佛教地理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历史地理学重镇仍然起着带头作用,拥有一批专门研究佛教地理的学者。近十年来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而且硕博论文研究的对象更加具体详细,多为某些地区或某些时间段内具体的研究。南京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也逐渐成为区域内佛教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心。出版论文著作甚多,丰富了西南、华中、江南、两广地区的佛教历史地理研究成果。佛教历史地理的研究内容也从原来的僧人,寺院研究扩展到现在僧人,寺院,石刻,造像,石窟等研究。从单纯的佛教地理时空分布研究,延伸到如今从建筑,社会生活,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从原来主体的汉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到现在藏传佛教研究与汉传佛教研究并重。并且能够应用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研究手段,大大增加了研究的科学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佛教地理研究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学者们大多关注于汉传佛教以及藏传佛教的研究,而对南传佛教的研究却显得有些不足。历史地理学重镇如西北地区、华东地区佛教地理研究较为深入,成果也比较丰富。相比较而言,在一些历史地理学相对薄弱的地区,佛教地理研究相对进展缓慢,少有专业性佛教历史地理著作出现。而且在佛教的断代研究方面,学者们大多关注于魏晋隋唐佛教地理研究,而对于宋元明清时期的研究较少。直到今天,也没有出现一部完整全面介绍全国佛教历史地理的书籍,未免有些可惜,不过这也同样鼓舞着我们这代历史地理学者不断研究,不断突破。

中国的佛教历史长达2000年之久,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遍布每一寸土地。所以这更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宝贵的素材。近年来随着宗教研究的不断升温,佛教历史地理研究一定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我们也期待着更多学者投入到佛教历史地理的研究中来,更多专业的佛教历史地理著作与我们见面。

[1]赖永海.中国佛教通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王景荃.河南佛教石刻造像[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4]介永强.西北佛教历史地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杨发鹏.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佛教地理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4.

[6]张力仁.文化交流与整合——河西走廊文化地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王开队.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8]陈勇.佛教在魏晋南北朝的传播——据僧人出生地加以研究[J].南方论刊,2007(2):95-96.

[9]邵正坤.造像记所见北朝民众的佛教信仰与拟血缘群体[J].学习与探索,2010(1):223-227.

[10]尚永琪.北朝胡人与佛教的传播[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135-142.

[11]聂顺新:隋代的岭南佛教活动[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9(2):6-10.

[12]鲁统彦.山东唐朝时期佛教的地理分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版),2010(1):40-44.

[13]严耀中.解析《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祠庙[J].唐史研究(第十八辑),2014:61-72.

[14]李晓敏.造像记:隋唐民众佛教信仰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91-95.

[15]郑炳林,李强.唐代佛教寺院地理分布的缉补——兼评《唐代佛教地理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06(3):147-151.

[16]张伟然.也谈唐代佛教寺院分布的辑补——兼析敦煌文书《诸山圣迹志》的史料价值[J].世界宗教研究,2008(2):137-141.

[17]朱普选.元代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4.

[18]王新英.从石刻史料看金代佛教信仰[J].东北史地,2010(1):76-83.

[19]尹雁.元代蒙古诸王在河西的佛教活动及影响[J].西部蒙古论坛,2011(4):34-40.

[20]陈广恩,陈伟庆.试论西夏藏传佛教对元代藏传佛教之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2008(5):101-104.

[21]韩云伟,王尚义.明清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1-34.

[22]朱普选.青海明代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32-35.

[23]张夏晴.甘肃藏传佛教寺院的时空分布[J].城市地理,2014(14):64-65.

[24]李顺庆.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在藏彝走廊北部地区的时空分布与特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9-83.

[25]沈卫荣,安海燕.明代汉译藏传密教文献和西域僧团——兼谈汉藏佛教史研究的语文学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1-93.

[26]杜常顺.明代宦官与藏传佛教[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4-69.

[27]星全成.清代的藏传佛教政策及其在蒙藏地区的实践[J].青海民族研究,2007(1):75-80.

[28]欧阳楠,张伟然.清末至民国时期江南地区庙产兴学的时空分析[J].历史地理(第二十四辑),2010:148-159.

[29]介永强.论我国西北佛教文化格局的历史变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4):89-95.

[30]席琳.吐蕃佛教石刻造像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52-56.

[31]王开队.试论地理环境对藏传佛教的影响[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58-62.

[32]王兰.从寺院时空分布看藏传佛教萨迦派在安多地区的传播[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31-136.

[33]景天星.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地理学透视[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1-25.

[34]蒋少华.六朝江东佛教地理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35]郑涛.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6]李娇娇.明初至成化年间山西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初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7]何韶頴.清代广州佛教寺院与城市生活[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8]马赛.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佛教[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2.

[39]祈燕苹.北魏平城地区的佛教地理[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40]张兆阳.北朝佛教地理[D].太原:山西大学,2012.

[41]汪亚丽.汉唐时期新疆地区佛教传播与分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2]董知珍.7-18世纪西域与西藏佛教交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43]达丽.新疆哈喇沙尔地区藏传佛教寺庙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44]卢忠帅.明清九华山佛教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45]张昌翔.清代九华山佛教地理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5.

[46]薛淞文.南岳佛教寺庙空间形态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2.

[47]周晓翼.泰山地区佛教石窟造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48]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以寺院为中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49]于淑娟.佛教空间与明清江南妇女生活[D].上海:复旦大学,2014.

[责任编辑:余义兵]

B94

A

1674-1102(2017)02-0061-05

10.13420/j.cnki.jczu.2017.02.014

2017-02-20

安徽大学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2016年项目(HWH015D)。

柳雪(1993—),女,安徽蚌埠人,安徽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

猜你喜欢
藏传佛教寺院佛教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Fantasy and reality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现代藏传佛教系统初探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