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珍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在大学新生养成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卢珍
作为心学之集大成者的王阳明强调“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致良知”学说在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渗透研究过程可以理解为发现大学生的本心,向内寻求力量,助力学生自我成长。本文在深入理解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工作实践,在教育过程中渗透这一理论,以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模式,着重开展新生生活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综合能力养成及人格魅力养成教育的工作,帮助大学新生塑造出众的人格魅力,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统一,促进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实效性、长效性和发展性。
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生;养成教育
作为心学之集大成者的王阳明强调的“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被称为“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劳思光先生在《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上中这样说道,“良知”这一观念,是确定道德性之基础或根源,至于整个实践历程,皆在“致良知”上。”良知二字,谁不知得?若欲见良知,却谁能见得[1]大学新生养成教育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前提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立足于培育和践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体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重要精神,渗透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恰到好处的结合,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模式,着重开展新生生活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综合能力养成及人格魅力养成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发展性、持久性全方位的统一。
在引《孟子》言以解《大学》的“致知”的基础上,“致良知”学说的内涵则更多体现在所有内心的选择与行事上,主张恢复本性之善,致良知的实质是拓展目前已有的良知,着重挖掘本体的良知。大学新生养成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实现教育的最优化,追求教育的最大价值的一种有效方法。王阳明对于良知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把孟子的“良知”与《大学》当中所蕴含的“致知”合二为一,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本体与工夫的互相融合,在当时的理论影响和现在的思想教育启迪上都有着不凡的功绩。
良知是生而有之的。孟子在他的学说中所要表达的“良知”更多地普遍意义上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王阳明将对良知的这一理解扩展在自己的心学体系中,并且进一步增加了其多方面的内涵和意义。他非常注意吸收和延伸孟子的良知说来解释良知,认为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体现阳明心学着重于思想或者内心的交换与提升,在竭力肯定内在的重要性的同时,从外在到内在的进一步地深化,将向外求理变为向内求良知。良知是是非之心。王阳明所谓良知,在现代可以理解为对事物进行是非判断的能力,通过判断达到知善知恶的道德认知。良知是人的德性的本原。王阳明周而复始地强调良知是一种天理,良知在这里即是所谓“明德”,就是粹然至善的天命之性,人心之本体,即先验的道德本体和道德的根据。[2]
王阳明的“致良知”简单来说可以这样表达:第一,“致”意为“至”,是达到的意思。致吾心之良知也,可以理解将发于良知的感情推致于全方位多元化的各种事物之间。第二,“致”可以理解为“做”或“为”,即实践躬行。类比王阳明认为“良知之理需顿悟,良知之境需渐修”,在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应切实注重培养大学新生各方面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一)注重顿悟的导引作用,注重培养大学新生生活习惯
王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学说这样表达:“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他在意悟后的渐修,认为要把良知之理升华到人们的精神境界,从而通过实践进行领悟,这个修炼过程是无止境的:“功夫愈久,愈觉不同”“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大学新生养成教育要着重以学生园区为阵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习惯,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言行举止适当得体,加强自我管理时间的教育方法,帮助大学新生有效地适应初入大学的集体生活,具备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另外,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学生活动,以其喜闻乐见的情境模拟大赛、故事分享会、班团风采展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寓教于乐。不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融入团体训练的元素,将近期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列为班级团体训练的主题,并强调团体训练后的分享环节,能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达到启迪学生成长的目的,在顿悟上着力提升学生自我。
(二)延伸运用渐修方法,夯实学生学习习惯,达到为学之境
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然而然形成,必须经过熏陶、教导和渐修。在大学新生养成教育中,延伸运用渐修方法,“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王阳明首先强调和重视的是立志。大学新生入学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纪律主题班会,通过学习相关安全知识,进行交通、消防、治安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指导新生学习校纪校规、学生管理相关制度;针对大学新生身边发生的安全典型事故案例,增强大学新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依托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健康保险和安全应急的有关知识。王阳明一再告诫门人弟子“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不仅要立志成为圣人,而且要“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3]在他看来,致良知者不仅必须立志而且也必须持志,必须让学习成为一种人生习惯。大学阶段是人生系统学习的重要时期,学生应扎实有效地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尽快从高中紧张的学习过渡到大学自我学习的阶段。大学新生养成教育将着重探索大学学生学习方法的模式,在班级、学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群体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博而知其广,专而求其至,积累夯实基础。
(三)实践加以磨练心志,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能力
王阳明主张“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因此,教师在大学新生养成教育过程中既要省察思虑、戒慎恐惧,对人欲之私防于未萌之先,又要事上磨练、格物致知,将问题化解于无形之中、产生之前,善于欣赏学生,全面提高各方面的实力。实践磨炼是未来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竞争的奠基石,修德诚意,让德行成为一种人生追求。德才兼备是对人才的共同要求。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综合能力养成将通过文明与礼仪、感恩与责任以及诚实与守信等主题教育的融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尊重他人和自己的高尚情操,践行良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操守。在实践的过程中,养成教育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与协作的能力,通过集体意识与团队协作、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等主题教育,促进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包容,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形成一定的大局观念与集体意识,从而增强大学新生融入集体的强大凝聚力。
“致良知”学说始终在完善充实自身的先验道德本体和先验道德意识,坚持躬行践履本心之良知,实现“实有以为”“实有其事”,从而最终达到“事上磨练”以实现“为善去恶”,所谓的致吾心之良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表达为事事物物之格物。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扩充本心之良知的过程并非一个悬空冥思、不着实际的过程,而是一个实有以为之的事上磨练的过程。致良知是为善去恶,有以为之的躬行践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良知的扩充过程是一个知的过程、体认的过程,良知的实现过程是一个行的过程、践履的过程。阳明所谓“致良知”只是一个过程、所谓的发明扩充与发用流行也只是同一个过程,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并进。大学新生养成教育中渗透致良知学说,将实现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为目标的重要宗旨,达到以美德引领为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行为指导为关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完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班级为重心、以生活园区为阵地”的工作原则和方法,切实有效开展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工作。在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全过程渗透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注重道德行为的实践的重要性,依王阳明所见,作为本体的良知虽为人们先天所具有,但是现实中由于人之“自狭”,而使良知不能全显,从而一方面能自信自己都能成贤成圣,一方面又能切实地做功夫修行。因此,将大学新生养成教育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种方式,让浓郁的校园文化为每一个师生带去心灵上的触动,让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自觉对比自己,规范行为,共同助力大学新生成长成才。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将王阳明“致良知”学说渗透在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根基,打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需要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潜心培育和探索。
[1]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0.
[3]邓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吴光.王阳明全集·传习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A
1671-6531(2017)03-0052-03
卢珍/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上海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