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赵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团委,江苏 无锡214153)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德育功能探究
王 赵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团委,江苏 无锡214153)
当前,微公益活动已逐步成为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新形式与载体,它以参与便捷、投入微小、受众面广等优势受到大学生的积极认可。大学生微公益活动除了具有一般公益活动的特征和内涵外,还具有社会性、个体性、教育性的德育功能,能对大学生德育工作起助推作用。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作为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和载体,明确它的德育功能,从而可以依照不同的功能设计相应的德育实施途径,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和高校德育工作实效的提高。
大学生;微公益;德育功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公民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显著变化之一就是以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完成公益行为的微公益活动越来越得到民众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微公益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公益活动,具有公益活动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参与便捷、投入微小、受众面广等优势。作为社会中最具有活力的群体,在校大学生一直是微公益活动传播及开展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在活动中能够自觉地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和外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自我德育过程,逐步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针对当前微公益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并成为他们参与公益活动、接受主题教育重要方式的情况,高校如何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明确其德育功能的内涵与特点,使其成为高校德育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已经成为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
2.1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发展特点
2.1.1 微公益活动的内涵
微公益的理念最先发端于美国,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公益方式,单从字面上可解释为“微小的、微型的公益”,其立足在“公益”,特色在“微”。吴秋鹏认为,微公益组织是“在特定领域内的,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服务和依靠广大用户自我管理、协同合作来践行微公益理念的公民组织”[1],该定义突出了微公益活动的信息化特点。王振耀认为,微公益是“利用新媒体,让自己将自己的点点滴滴关怀融于社会整体之中的一种公益行动”[2],他将微公益的特点聚焦于“微”和“新媒体”之上。通过上述两位对微公益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可以看出,是否利用信息化(或是网络新媒体)手段、是否强调人人参与、积少成多来开展公益活动,已经成为微公益区别于传统公益活动的重要标识。基于此,我们可将微公益活动的内涵理解为,微公益组织或公益人利用信息技术或手段,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发起、组织、实施的一系列公益活动,这类活动倡导“人人皆能公益”“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理念,具有参与便捷、投入微小、受众面广等特点,能够有效营造积极参与公益的社会氛围。
2.1.2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特点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是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微公益活动,它具有微公益活动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因为活动参与主体为大学生从而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活动的育人指向性更强。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由于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这就要求其除了要按质保量完成公益目标的任务之外,还承担了以公益理念来育人的职责,这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需要,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二是活动的组织更规范。参与微公益的大学生在校园内一般都有多重身份归属,如归属某班级、某学生组织等,相比较社会上的微公益活动,他们在参加微公益活动时大多都由校内志愿者或公益组织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发动和组织,且具有明确的组织分工。三是活动的载体更丰富。当前社会上的微公益活动主要通过公益网络平台来发布与开展活动,这种方式虽然利用网络的便捷打破了空间上对参与公益活动的限制,但同时也容易造成公益活动无法落地聚焦的问题。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在活动开展上,可利用大学生在校内相对聚集的优势,做到公益服务线上与线下的紧密结合,利用宣传板报、思辨会、实地服务等形式进行微公益活动的服务空间拓展,从而扩大其公益影响力和育人效果。
2.1.3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德育功能概述及认识
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德育功能的理解影响到对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在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德育功能进行理解时,既不能认为是要借助微公益活动完成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同时也不能将其与高校德育工作所要表现出来的客观效果相等同。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德育功能指的是构成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内、外部诸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产生了具有德育功能的关系和联系,这些关系和联系能够体现促进大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的特性和能力。
正确理解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德育功能对当前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一是有助于高校德育目标的确立。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完成党和国家确立的“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通过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能够重新审视微公益活动在高校德育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消除“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只是单纯的学生课外活动”的误解,丰富高校德育育人的途径和手段,让高校实现在当前网络化社会趋势下德育目标的细化和修订。二是有助于建立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当前社会大众对高校德育育人的期待较高,没有充分理解高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持续性,认为高校德育系统应该能够独立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当他们发现高校德育育人实际效果与期待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形成主观评价,认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较低。正确认识包含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在内的各种德育媒介或途径的功能,就是要以“实”的角度来看待德育,建立适度、适当的德育评价,明确它们的“可为”和“不可为”之处,在“可为”之处高校尽心尽力、恪尽职守,在“不可为”之处,让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完成,以此才能实现大学生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有助于德育实践的开展。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应是带有某一具体德育目标的实践活动,能够对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正确理解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德育的功能,理顺其诸多功能之间的逻辑与层次关系,从功能结构倒推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实现德育实践活动的“聚焦”与“精准”,从而提高微公益活动德育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功能的类别取决于不同的研究角度。王文元在《我国德育功能研究》一文中,列举了我国理论界曾论述过的德育的二十多项功能,如德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性格优化功能等。面对理论界对德育诸多功能的论述,檀传宝认为应当有度(有限罗列)、有序(有层次划分和中介环节)地认识德育的功能,将德育的诸多功能进行分层并建立逻辑关系,从而可使德育工作者能了解德育功能的本来面目并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实践[4]。基于此理论,尝试将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诸多德育功能进行罗列与分层,并建立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认为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性德育功能、个体性德育功能和教育性德育功能三个方面。
3.1 社会性德育功能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社会性德育功能指的是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德育功能对社会发挥何种程度与性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思想传播、经济助推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3]。
3.1.1 政治思想传播作用
大学生微公益能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开展活动,充分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理念,大学生参与其中能够了解国情、团结互助、帮助他人,能自觉地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之中,加深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同和理解。他们通过微公益活动,能够帮助他人,实现公益目标,同时也在微公益活动的宣讲、展示、服务过程之中,传播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传递着党和国家对受助群体的关爱。与此同时,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中体现的服务热情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大的道德辐射力,能够激起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社会风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3.1.2 经济助推作用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一般不参与物质生产活动,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创造物质财富,但它却会对社会经济能起到助推作用。一是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蓬勃发展能够催生大量的社会性服务岗位,能够促进就业从而带动公益产业的发展。二是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目标实现手段的多样性需求能够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开发与研制,如微公益网络筹款就直接促进了网络支付与网络资金监管技术的提升,促进了网络设备更新与网络人才培训市场的繁荣。三是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所倡导的生态环保、扶贫开发等理念,能够唤醒社会、企业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关系的重新审视,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经营结构、注重环保生态、加大扶贫支持等方面间接创造经济价值。
3.1.3 文化建设功能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 “做公益要从小处入手”的文化理念和倡导,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倡导参与学生在公益活动中做小事、汇大爱,这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同时也是关注先进文化,实现大学生自身发展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过程。近年来,包括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在内的各类公益活动的蓬勃开展,促成了公益文化的理念被公众广泛认知,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注公益并参与其中,这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推动和引导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2 个体性德育功能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个体性德育功能在大学生本体上的体现要比其社会性功能显得更加直观与突出,它指的是微公益活动对大学生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个方面能够产生的实际德育影响,其中个体享用功能是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个体性德育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
3.2.1 个体生存功能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观点,人既有自然属性同时又具有社会属性。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之外,人们追求精神生活充实、完成“自我实现”的愿望也愈发明显,这更新和延展了关于个体“生存”的概念和内涵。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基本没有经济负担或过多的物质需求,这就促使他们有着较高的精神需求,他们愿意用所学来帮助他人,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而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就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获得途径。在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中,参与者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入手,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或金钱即可帮助他人,如“众筹1元钱,丰富山区孩子的午餐”“捡起身边的垃圾,改善周边环境”等。他们发现,这些微公益活动都与自身的生活密切联系,通过参与其中能够实现个体无法完成的目标并为社会创造价值,满足了大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需求,从而实现了微公益活动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
3.2.2 个体发展功能
如果说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是“德-得”关系的体现,那么个体发展功能则是微公益活动在促进大学生个体德育发展水平过程中的体现。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素质与知识水平较高,非常关注在个人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关于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等价值取向问题,能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验证思考和寻求答案。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倡导,大学生参与其中能够完成个体“计划(前思考)—实施(实践)—反馈(后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通过一系列、多主题的微公益活动的实践,最终使大学生形成一个属于自我的良好价值标准,从而促使其个体德育发展水平的提升。
3.2.3 个体享用功能
鲁洁认为:“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具发展的功能以外,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所谓德育的享用功能,即是说,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5]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能够利用自己的微付出,积极地去认识和改变世界。在微公益活动中,大学生们能够积极践行“人人公益”的公益理念,特别是有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公益目标,在众多参与者的齐心努力下能够完成时,他们必然会体验到快乐和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实现个体享用功能。
3.3 教育性德育功能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教育性德育功能主要是指其在高校德育育人过程中载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当前,高校开展德育育人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等形式,在已有教学或活动模式的基础上,将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理念融入其中,可增强其德育教学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当摆脱纯理论授课的方式,在结合授课内容和要求的前提下,将大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微公益活动引入课堂。如讲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时,教师可鼓励大学生带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开展“我心目中的核心价值观”或“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微公益活动,学生在活动开展中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从而增强高校德育育人实效。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带队老师可帮助实践学生合理设置“微、小”实践目标,如调研某地的环保情况、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式等,让参与学生了解大学生群体与大学生社会化,认清自己的社会定位、角色转变以及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增强努力成才、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和迫切感,提升其道德觉悟水平。
大学生在校期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素质较高,希望能用所学帮助他人、奉献社会,这就给在当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抓手和实施动力。在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新形式的今天,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其作为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新形式,明确它的德育功能,从而可以依照不同的功能设计相应的德育实施途径,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和高校德育工作实效的提高。
[1]吴秋鹏.国内外民间微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研究[J].经济管理者,2011(10):278.
[2]陈璐.微公益是一场革命[N].中国青年报,2012-02-20(10).
[3]高京沛.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德育功能探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鲁洁.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教育研究,1994(6):46-47.
责任编辑周斯韵
G641
A
1674-5787(2017)03-0053-04
10.13887/j.cnki.jccee.2017(3).14
2017-03-27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微公益的德育功能实施及成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6JSD710080)、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大学生微公益项目实施成效的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6LX251)的研究成果之一。
王赵(1981—),男,江苏东台人,硕士,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讲师,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