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017-03-29 08:24:06马汉智丁忠甫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马汉智,丁忠甫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马汉智,丁忠甫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动力。“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必然要求。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助于塑造中国的话语权、制度吸引力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带一路”;社会主义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并列为今后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战略。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1]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对“一带一路”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的阐释,我们看到,“一带一路”不仅是我国的国内发展大战略,也是我国的国际战略。不仅是我国开放战略的新篇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新发展。不仅适应了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也契合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动力。本文将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将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一、“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必然要求。

首先,开放发展是我国加快物质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所在。同时,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根基,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聚精会神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就告诉我们,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正如习总书记在2014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强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因此,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推动中国经济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需要。

其次,新的时代背景需要我们进一步开放,才能更好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国际大局来看,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全球经济复苏异常崎岖,世界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包括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带给世界各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例如美元加息时间、速度、力度到底将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势仍是未知数,也包括新兴经济体国家日益加重的债务水平,经济增长连续下滑带来的不确定性。总之,不确定性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常态。另外,世界经济的复杂性也开始显现,我们开始面对一个我们以前不曾熟悉、充满变数的世界经济。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开放发展就成了中国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新篇章。同时,面对错综复杂、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的世界经济,为全球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成为世界对中国的期待。因此,只有顺应这种期待,适应这种潮流,中国自身才能从世界经济的复苏中自己得到发展。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着速度放缓、结构有待优化以及动力需要转换的迫切要求,扩大开放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的建设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地“走出去”,更好地统筹国内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更好地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因此,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都对我们的开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最后,“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实施将使中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市场巨大,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地区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巨大的商机。尤其是国际产能合作,将为我国实现装备升级换代和产业的国际转移创造巨大机遇。其次,“一带一路”涉及除中国外64个国家,尤其是中亚、西亚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一带一路”的实施将为实现各沿线国家的经济互补提供巨大可能。中国的巨大市场将为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提供稳定的需求和价格保障,同样,中国自身也将得到最充足的资源以保障经济的发展。再次,“一带一路”倡议依托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实现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极大地便利了资金、技术、投资、贸易等的自由流动,从而为中国制造创造更大的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平台。最后,“一带一路”将会塑造全球经济合作的新样态,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创新机遇,尤其是产业创新、金融创新、区域创新等,这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创新可能。

二、“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制度吸引力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强大的文化自信来支撑。一个民族有了对自身文化、文明的自信,才能在精神上迸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在国际关系中,一国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国家社会对该国制度正当性、话语权的认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将会极大地加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权的认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增添新的动力,从而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走上更高台阶。

(一)“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塑造中国的话语权,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彰显中国话语权的符号。“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当前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排外性的伙伴关系协议面前的一次掷地有声地发声。它是从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发展联系出发,提供的是一个更大的、更具包容性的发展平台,因此,“一带一路”是一个中国责任的符号。同时,“一带一路”又是一个文化符号,凝聚着厚重历史感和人文感,承载的历史意蕴与共同价值,试图从中国与世界的文明联系中寻找共同发展的机遇,构建命运共同体,因此具有极强的文化感召力。“一带一路”从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的辩证关系出发,标志着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强烈意愿,是和平的符号。“一带一路”倡议让沿线国家确信中国的发展是机遇而非挑战,是和平而非战乱,是共享而非独享。因此,“一带一路”一提出就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和认可。

其次,“一带一路”的实施将有助于我们打破“西强我弱”的话语权结构。我们讲“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权格局,这“西强”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西方的话语霸权,这种话语霸权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从根本上解构了中国等一大批国家的话语权和文化自信。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话语霸权在2008年经济危机、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后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质疑,国际社会开始反思西方制度的有效性。同时,西方国家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泛滥,西方国家的内部治理酝酿着越来越多的危机。在世界经济的巨大不确定性中,中国坚持开放发展,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一带一路”的提出就是中国坚持开放发展、反对贸易保护、倡导共同发展的有力证明。“一带一路”倡议以古丝绸之路开创的输运通道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多元化的合作机制为特征,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目标,[4]是一个开放的合作机制,这与TPP、TTIP等封闭的、排他的合作机制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巨大不确定中的最大确定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使世界开始关注中国道路、中国故事,关注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

最后,“一带一路”通过塑造中国话语权,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通过艰苦卓绝地奋斗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靠近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今天的中国逐步从国际政治的边缘走向中央,因此,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履行更多的国际义务,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来体现自己的大国责任,来展现中华民族的强大民族自信心。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华文化有更多的机会为世界所了解、所认识。从中华文化来讲,通过“一带一路”,展示中华文化精神内涵、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让中国形象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从中国道路来讲,“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最突出的体现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法,尤其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无处不体现着中国道路中所追求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和谐愿景,这将使中国道路的魅力为世界更多的人所了解、欣赏。以上将使我国的国际形象、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和充实,从而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首先,坚持正确义利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讲社会主义制度相较于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天然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怎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能够“谋求自己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根本所在。换句话说,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始终能兼顾国际主义。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正确处理自身利益和其他国家利益的实践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不能笼统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由于联合国各会员国性质、大小、强弱的不同,如果在国际关系领域承认了各个国家的利益都高于一切,实质上受害的都是小国和弱国。这在实质上也就等同于承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合理和合法性,承认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以正确的义利观处理国际关系中的利益,这本身就超越了当前国际关系中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行动目标的假设,是社会主义对当前盛行的所谓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至高道德的根本挑战。在外交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就能使社会主义的制度获得越来越多的吸引力、感召力。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中蕴含的正确义利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习总书记指出,外交工作中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谈到针对“一带一路”所要坚持的义利观时,习总书记谈到,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5]无论是合作原则还是合作重点、还是合作机制处处体现着义利并行,以义为先的中国价值观,因此,“一带一路”从一开始就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这是它不同于“马歇尔计划”的根本所在。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世界养育中国,中国回馈世界”义利观的最好诠释,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最后,社会制度吸引力的加强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今天的国际政治中,国家之间的竞争较量越来越多的体现为制度正当性、制度生命力的较量。因此,一国制度本身的吸引力、生命力越来越成为一国文化自信的根本,成为一国建设精神文明强国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历60余年的实践、完善,日益释放出巨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中国从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崛起的保障。在今天的国际竞争下,这一制度的吸引力就体现在它能否在更大舞台、更广范围,更多人口中释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生命力。“一带一路”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的生命力在更大舞台有机会释放出来。“一带一路”各国会在与中国的频繁合作、交流沟通中感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同特质和优越性。国际社会交往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将使中国人民获得一种更根本的自信和精神力量,从而推动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余论

“一带一路”倡议应时而生,应势而动,是中国贡献给世界发展的新智慧、新方案,这一方案以最大的包容、开放追求世界的共繁荣、共命运。当然,刺耳之声、怀疑之声相伴而生,伟大注定是痛苦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必将经历西方舆论和一些不怀好意者的抨击和指责。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一带一路”的决心是不变的,中国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是不变的,只要中国的正能量足够强大,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走出一条人类发展共荣的康庄大道。

2016年正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年,站在500年的时间点上,思考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带一路”倡议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含义。正如毛泽东在1956年11月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的文章中指出的:“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他指出:“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回首毛主席说过的话,六十年一个甲子,今天的中国更到了为世界做点贡献的时候,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对人类文明起到过关键作用的伟大国家。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对毛主席期待的最好回应。

[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DB/OL].(2015-5-8)[2016-11-2].http://news.xinhuanet.com/ gangao/2015-06/08/c_127890670.htm.

[2]新华网.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DB/OL].(2014-11-6)[2017-1-7].http://politics.people. com.cn/n/2014/1106/c70731-25989646.html.

[3]高虎城.深化经贸合作共创新的辉煌[DB/OL].(2014-7-日)[2016-11-22].http://opinion.people.com.cn/n/ 2014/0702/c1003-25228449.html.

[4]李向阳.论海上丝绸之路的多元化合作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11):1-14.

[5]习近平.让“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共同发展[DB/OL]. (2016-5-1)[2016-11-18].http://he.people.com.cn/n2/ 2016/0501/c192235-28255827-2.html.

F12.5

A

1671-5993(2017)01-0034-04

2016-1-21

安徽省2016年高校领军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xfxZD2016326);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之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项目(立项号:Szzgjh1-1-2017-28)。

马汉智(1990-),男,宁夏吴忠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级博士生;丁忠甫(1974-),男,安徽长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4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国(俄文)(2019年6期)2019-07-05 07:02:56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专用汽车(2015年4期)2015-03-01 04:08:45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环球时报(2014-12-10)2014-12-10 08: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