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佟
(长春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重要性
金 佟
(长春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全面落实和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人才,是提高中国国民素质的必然要求。改革应试教育的理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大工程,需要我们进行艰苦的努力。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是单纯的对立或否定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要在教育改革中正确处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学
现代经济对科学技术和知识储备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是由教育培养出来的。目前,社会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对人才的要求并不局限于科学文化素养,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应试教育磨灭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现实。我们应该把教育目标从应付考试转变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试教育的弊端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面前凸显出来。应试教育是根据考试的要求直接应对考试、通过简单的方法取得好成绩的教育方式。应试教育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单纯地以升学为目的,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的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只重视教师如何教,忽视了学生如何学;重视课本上的知识,轻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这种错误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把基础教育领入了歧途。
首先,使学生只得到片面的发展。片面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数量上的片面性,在一个集体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有违教育的初衷;二是学生个体发展的片面性,牺牲了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发展,这与我国一直以来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背道而驰。
其次,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学校普遍重视对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难度要大得多。应试教育很难考查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在应试教育中,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学,整个教学体系都在为考试而运作,教学活动成为极具功利性的短期行为。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教学成了教育目的,而育人成了一句空话。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奔波于题海之中,在学习态度上变得消极、麻木。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逐渐加快。要使知识产生力量,就必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大力提倡和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其核心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1997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
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我们不能否认应试教育在某些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某些方面的素质。但是,这只是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一部分。素质教育才是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比较突出的不同点。
1.教育目的不同
应试教育注重分数,强调选拔,以应试、升学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
2.教育对象不同
应试教育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注重为少数应试能力强的学生服务,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所忽略。素质教育是对全体学生的全面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下每个学生都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
3.教育内容不同
应试教育紧紧围绕的是考试和升学,教学内容与考试密不可分,实施片面教学,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4.教育方法不同
应试教育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知识灌输,大搞“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受到束缚。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过程的建构性,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愉快氛围中学习、成长。
5.教育评价标准不同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备考展开,要求学生通过大量做题积累答题技巧,要求教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性,以多种考核形式全面衡量学生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6.教育结果不同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诸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个体发展受到压抑。在素质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挖掘,为以后顺利步入社会或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联系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很多领域遭到破坏。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人民对各种知识的渴求极为强烈,渴望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考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应运而生,应试教育也由此产生。这种教育模式在一段时间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从这一视角来看,应客观评价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对其加以否定。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僵化的应试教育模式越来越难以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应试教育却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的这种要求。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审视、反思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受到人们期待的素质教育便应运而生。
提倡素质教育并非对应试教育的全盘否定,对应试教育应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近年来,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声越来越多。素质教育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回应社会对应试教育的不满。有些人提倡取消考试制度,但大多数人认为应该逐渐探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道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应该是渐进式的,而非颠覆性的。素质教育要否定的并非考试,而是应试教育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片面夸大考试作用的错误观念。
对于考试制度,应采取扬弃而非废弃的态度。一是要改革考试思想,突出考试的诊断功能,淡化不必要的竞争,调节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二是要改革考试制度,实行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实践操作与作业答辩相结合,笔试、口试、面试相结合,平时表现与大型测验相结合,克服考试结果失真的弊端。三是改革考试内容,考查学生能否灵活掌握和运用已有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各方面的素质进行全面考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素质教育对教育体制、参与者的要求
1.对教育体制的要求
学校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必须在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来审视、改革教学方法。
2.对教师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最终是否能够实现现代化,既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水平,亦取决于人文素质的现代化水平。为提高国民素质,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专业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平衡,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教育中,应该尽量弱化学生的竞争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长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3.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要想使学生充分展现个性,必须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当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校要尊重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事实,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修正应试教育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机制,在实践和探索中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学生的教育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1]果孝文.素质教育综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3):28-30.
[2]刘经兰.考试与素质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1(3):19-21.
[3]于桂凤,王健,吴艳民.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20-21.
[4]罗海丰.试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辩证关系[J].中州大学学报,2003,20(4):69-72.
[5]李来宝.浅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9(8):227-228.
[6]赵宏云.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林区教学,2009(2):32-33.
[7]石蕾.石蕾的教育论[EB/OL].(2012-04-28)[2016-07-21].http://club.jledu.gov.cn/?uid-70510-action-viewspace-itemid-304509.
[8]祁传华.契机与回应——当前加速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应对策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2):17-22.
G521
A
2095-7602(2017)03-0154-03
2016-09-14
金佟(1988-),男,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