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玉米主要害虫种类与发生为害初探

2017-03-29 03:11徐丽娜周子燕胡本进李昌春
植物保护 2017年2期
关键词:株率玉米螟夏玉米

徐丽娜, 周子燕, 胡 飞, 胡本进, 李昌春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合肥 230031)

安徽省玉米主要害虫种类与发生为害初探

徐丽娜, 周子燕, 胡 飞, 胡本进*, 李昌春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合肥 230031)

系统调查了安徽省不同地区、玉米不同生育期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发现:安徽省全境玉米适生期长,玉米种植结构复杂,北部地区以连片种植夏玉米为主,南部地区以插花式播种春玉米为主。与为害夏玉米的害虫相比,南部春玉米害虫种类更为多样。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是全省玉米的主要害虫,其中铜陵地区春玉米苗期受亚洲玉米螟为害最重,被害株率达25.6%。蜗牛在夏玉米穗期和春玉米苗期为害严重,部分田块被害株率达100%。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lis(Guenée)是春、夏玉米穗期的另一主要害虫,常与亚洲玉米螟、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和黏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混合发生,但在淮北地区玉米秸秆中未发现冬后存活的桃蛀螟幼虫。

安徽; 玉米; 虫害; 调查

随着我国玉米加工业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玉米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1]。安徽地处华东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日照充分、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春秋季昼夜温差大,生态条件非常适合夏玉米的生长,是黄淮海平原主要的玉米产区之一,且极具高产的潜力[2-3]。

2008年,安徽省正式启动玉米振兴计划,此后,每年玉米种植增量都在6.7万hm2以上。自2010年,安徽省玉米播种面积已连续6年突破66.7万hm2[4],跨入全国玉米生产大省行列[5]。然而由于关键技术的成熟度欠缺和先进方法集成、推广不到位,安徽省玉米平均单产徘徊于300 kg/667 m2,远低于全国和周边省市水平,其中病虫害一直是影响玉米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5]。

安徽省气候条件多样,种植结构复杂,玉米害虫的种类很多,各种害虫的发生特点和为害阶段也不尽相同,因此探明安徽省玉米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规律,因地制宜地制定害虫防治策略意义重大。为此,笔者对安徽省玉米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区域调查和分析,初步明确了不同时期安徽省各地区玉米害虫主要种类和发生程度,为制定适宜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

1 材料方法

1.1 冬后玉米秸秆中的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

调查地点:以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六安、合肥、滁州、马鞍山、池州、芜湖、宣城作为调查基点。

调查时间:2015年3月26日至4月10日,对安徽省冬后玉米秸秆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类进行调查。

采用随机调查玉米垛和玉米秸秆的方式,对越冬后主要害虫及其天敌进行调查。每个调查基点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每个乡/镇选3个村,每村选择3个玉米秸秆垛或玉米秸秆残存田块进行调查,每垛/田块采用5点随机取样,每点剖查玉米秸秆20株,每垛/田块调查玉米秸秆100株,记录越冬后存活的主要害虫种类、数量,及死亡害虫数量,并观察致死原因。

1.2 南部春玉米主要害虫种类和为害调查

调查地点:安徽省南部六安、安庆、池州、铜陵、宣城。

调查时间:春玉米苗期(2015年5月23日至5月27日)和春玉米穗期(2015年7月27日至7月31日)。

每个调查基点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每个乡/镇选3个村,每村选择3个代表性玉米田块,每块田采用双对角线5点取样,每个取样点,随机调查20株玉米,每田块调查玉米100株,记录玉米田发生的所有虫害。由于调查时玉米处于生长期,对地下害虫的调查以可见成虫为计,未作挖土取样调查。

1.3 北部夏玉米主要害虫种类和为害调查

调查地点:安徽省北部宿州、亳州、阜阳、蚌埠。

调查时间:夏玉米苗期(2015年7月1日至7月4日)和夏玉米穗期(2015年8月17日至8月20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徽省玉米秸秆中的主要越冬害虫

剖秆调查发现,安徽省冬后玉米害虫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和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lis(Guenée)为主(表1),仅在宣城地区剥查到黏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

表1 安徽省玉米秸秆中的主要越冬害虫种类1)

Table 1 Species of the main overwintering insect pests in corn stalk in Anhui Province

地点Location亚洲玉米螟百株虫量/头NumberofAsiancornborerper100plants均值±标准差Mean±SD差异显著性Significance地点Location桃蛀螟百株虫量/头Numberofyellowpeachmothper100plants均值±标准差Mean±SD差异显著性Significance阜阳Fuyang66.0±8.0a合肥Hefei42.3±2.9a亳州Bozhou35.7±7.0b马鞍山Maanshan27.0±3.7b蚌埠Bengbu25.7±11.9bc池州Chizhou11.7±1.2c六安Lu’an23.7±2.9cd芜湖Wuhu8.7±3.4cd合肥Hefei18.0±1.6cde滁州Chuzhou5.3±0.9cd池州Chizhou15.7±1.2cde六安Lu’an4.7±3.4de芜湖Wuhu15.3±4.9cde淮北Huaibei3.7±0.5de滁州Chuzhou14.3±2.9de蚌埠Bengbu3.7±1.2de淮北Huaibei11.7±2.1ef宣城Xuancheng2.0±1.6de宿州Suzhou7.3±5.7efg宿州Suzhou0.0±0.0e马鞍山Maanshan2.7±0.9fg亳州Bozhou0.0±0.0e宣城Xuancheng0.0±0.0g阜阳Fuyang0.0±0.0e

1) 表中平均数±标准差后同一列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The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亚洲玉米螟在全省各个玉米产区,除宣城地区外,均有分布。阜阳地区百株虫量最高,达到66头,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亳州和蚌埠地区玉米百株虫量其次,分别为35.7和25.7头,两地差异不显著,马鞍山地区玉米百株虫量最低,仅为2.7头。

安徽省冬后桃蛀螟在玉米秸秆中的分布具有一定地域性,宿州、亳州和阜阳地区秸秆中未发现有活的桃蛀螟越冬幼虫。而沿淮及以南地区可见活的桃蛀螟越冬幼虫,其中合肥地区百株虫量最高,达到42.3头,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宣城地区百株虫量最低,仅为2.0头。宣城地区百株玉米螟虫量和桃蛀螟虫量均最低,可能与当地玉米种植面积较少有关。

由于越冬后死虫颜色发生变化,无法辨识害虫的具体种类,各观测点统一记录全部死虫数量及致死原因。调查发现,安徽省玉米秸秆中越冬害虫的致死原因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寄蝇,全省范围内真菌感染率最高,为32.7%,其次为细菌,感染率为20.4%,寄蝇寄生率最低,仅为7.3%。

2.2 南部春玉米主要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

南部春玉米虫害种类多样,苗期害虫主要包括亚洲玉米螟、蚜虫、飞虱和蜗牛,部分地区可见蓟马、叶蝉和蝗虫(表2),个别地区,如铜陵,夜蛾科和灯蛾科害虫,如银纹夜蛾Argyrogrammaagnata(Staudinger) 、黏虫、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时有发生。调查发现,铜陵地区春玉米苗期亚洲玉米螟发生最为严重,玉米被害率达到25.6%,其次是六安地区,宣城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最轻,玉米被害率仅为0.7%。然而,宣城地区蚜虫在春玉米苗期发生最为严重,有蚜株率达到10.3%,池州地区蚜虫在春玉米苗期发生最轻,有蚜株率仅为0.9%。安庆地区春玉米苗期受飞虱和蜗牛为害严重,受害率分别达到31.0%和44.3%。此外,一些次要害虫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如铜陵地区春玉米苗期蝗虫发生严重,玉米被害率达到33.3%(表2)。

亚洲玉米螟依然是南部春玉米穗期的主要害虫,在各个玉米产区普遍存在,其中在六安地区受害最为严重,玉米被害率达到20.7%,其次为安庆地区,被害率为13.7%。蚜虫在各调查地区也普遍发生,其中铜陵地区穗期春玉米受害最为严重,有蚜株率达到5.3%。与苗期虫害不同,桃蛀螟在春玉米穗期普遍为害,其中池州和安庆地区,玉米被害率分别达到4.3%和4.1%。而蜗牛的为害范围缩小,仅在池州地区发生,但发生程度加重,玉米被害率达到94.3%。

表2 安徽南部春玉米主要害虫种类及为害

Table 2 Species and the injury rate of the main insect pests in spring corn in south Anhui

地点Location苗期被害率/% Injuryrateatseedlingstage亚洲玉米螟Asiancornborer蚜虫Aphid飞虱Planthopper蜗牛Snail蓟马Thrip叶蝉Leafhopper蝗虫Locust六安Lu’an18.5±5.36.4±2.724.8±17.05.5±3.44.7±3.60.0±0.00.0±0.0安庆Anqing10.0±9.58.0±6.631.0±11.744.3±9.21.8±0.30.0±0.03.9±3.6铜陵Tongling25.6±17.44.5±3.93.1±2.63.8±3.30.0±0.04.9±2.633.3±13.5池州Chizhou5.7±1.70.9±0.51.1±0.642.3±15.60.0±0.06.5±2.38.6±2.8宣城Xuancheng0.7±0.410.3±6.06.7±6.11.2±0.72.7±2.12.9±2.10.0±0.0地点Location穗期被害率/%Injuryrateatearstage亚洲玉米螟Asiancornborer蚜虫Aphid桃蛀螟Yellowpeachmoth蜗牛Snail棉铃虫Cottonbollworm黏虫Armyworm蝗虫Locust六安Lu’an20.7±5.75.0±3.23.3±2.50.0±0.00.0±0.00.0±0.01.5±1.3安庆Anqing13.7±6.04.7±3.14.1±2.20.0±0.01.7±0.80.0±0.00.0±0.0铜陵Tongling10.4±10.15.3±1.53.0±1.90.0±0.02.9±1.30.0±0.00.0±0.0池州Chizhou11.0±5.61.2±0.54.3±2.094.3±5.00.0±0.02.9±1.30.0±0.0宣城Xuancheng12.3±4.93.0±2.00.0±0.00.0±0.00.0±0.00.0±0.00.0±0.0

2.3 北部夏玉米主要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

北部夏玉米苗期的害虫主要有亚洲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蜗牛和蓟马,偶见灯蛾和象甲为害。其中亚洲玉米螟为害最重的为阜阳地区,玉米被害株率为14.2%;其次为亳州地区,被害株率为11.6%。黏虫为害最重的为宿州地区,被害株率达到15.7%,其次为阜阳地区,被害株率达12.4%(表3)。在阜阳地区偶见蜗牛在夏玉米苗期为害,被害株率为0.7%。

北部夏玉米穗期害虫主要有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桃蛀螟,黏虫为害减轻,蜗牛为害加重,沿淮地区常见蚜虫为害玉米幼嫩组织,如幼嫩叶片和雄穗。亚洲玉米螟在穗期为害最重的是蚌埠地区,玉米被害株率为7.2%,其次为亳州地区,被害株率为6.8%。蜗牛普遍发生,其中阜阳地区受害率最高,平均达到76.7%,部分田块被害株率达到100%;受害最轻的亳州地区,被害株率仍然可达45.3%(表3)。生育期较晚的田块,玉米雌穗受棉铃虫为害严重,如宿州孙圩子,雌穗被害率达到28.2%。亚洲玉米螟、桃蛀螟、黏虫、棉铃虫混合为害玉米植株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宿州符离镇某田块,亚洲玉米螟为害株率为9.2%,桃蛀螟为2.7%,黏虫为1.3%,棉铃虫为11.3%。

表3 安徽北部夏玉米主要害虫种类及为害

Table 3 Species and the injury rate of the main insect pests in summer corn in north Anhui

地点Location苗期被害株率/% Injuryrateatseedlingstage亚洲玉米螟Asiancornborer黏虫Armyworm穗期被害株率/% Injuryrateatearstage亚洲玉米螟Asiancornborer蜗牛Snail宿州Suzhou8.4±4.115.7±4.21.9±0.864.4±15.2阜阳Fuyang14.2±5.712.4±10.32.4±1.676.7±9.9蚌埠Bengbu9.8±3.310.8±5.67.2±4.065.5±7.6亳州Bozhou11.6±9.69.5±4.36.8±3.445.3±13.8

3 讨论

安徽省气候属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玉米适生期长,从3月至11月均可见玉米生长。在池州东至地区,2月中下旬覆膜鲜食玉米已开始播种,而当年的11月中下旬,某些田块的晚熟品种还未收获。同时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种植结构复杂,玉米种植模式多样。淮北及江淮地区作为安徽玉米的主要产区,以夏玉米为主,部分地区种植春玉米,如宿州市萧县,为了满足胡萝卜的种植时间,4月份便开始种植春玉米;南部丘陵区,玉米多为零星插花种植,以鲜食春玉米为主,田边屋后可零星种植夏玉米。这种气候特点和种植方式为多种玉米害虫的发生为害和转移提供了可能。

高正良等[6]报道安徽省玉米主要害虫有亚洲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和玉米蚜。本次调查发现,亚洲玉米螟仍然是全省发生最为普遍的害虫,从春玉米苗期到夏玉米穗期,在全省各调查基点均有发生,其中铜陵地区春玉米苗期亚洲玉米螟为害最为严重。与南部春玉米穗期相比,北部夏玉米穗期亚洲玉米螟为害普遍较轻,分析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夏玉米为连片种植,玉米植保技术较为成熟,而且田间调研发现玉米病虫害防治时期较为统一,避免了虫源转移,压低了虫源基数。而且,南方春玉米多为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更易发生病虫为害。

在安徽省无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桃蛀螟都是穗期的一种主要害虫,它取食玉米籽粒,造成产量损失,并引起穗腐。生长期调查发现,桃蛀螟在安徽省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然而冬后玉米秸秆中越冬虫源调查发现,在宿州、亳州和阜阳地区未见活的桃蛀螟幼虫,仅在沿淮及以南地区的玉米秸秆中有活的桃蛀螟越冬幼虫,其中合肥地区虫量最多。

桃蛀螟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被害僵果、乱石缝隙、向日葵盘、高粱和玉米秸秆中越冬,少量以蛹越冬[7]。而且温度对桃蛀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蛹重以及种群繁殖力有显著影响[8-9]。2006-2007年在河北省廊坊市玉米秸秆和穗轴上未发现越冬桃蛀螟存活幼虫[10]。而且,室内研究发现,桃蛀螟的过冷却点较高,不耐低温[9]。利用姊妹灯对华北和山东半岛主要迁飞昆虫种类进行研究时也发现,桃蛀螟具有迁飞性昆虫特征,推测该虫为迁飞性昆虫[11]。对桃蛀螟遗传结构的研究发现,桃蛀螟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桃蛀螟各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分化很低,再次说明桃蛀螟有可能为迁飞性昆虫[12]。安徽省不同地区桃蛀螟的越冬方式是否存在差异,是否存在桃蛀螟的越冬边界,及其发生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次调查发现,某些杂食性害虫如黏虫和蝗虫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黏虫是典型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具有突发猖獗的特点[13],在安徽省北部夏玉米苗期部分田块发生严重,甚至出现整株叶片全被吃光的情况,应加强对黏虫虫情监测,并建立应急防控技术。蝗虫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害虫,在黄淮地区时有发生,本次调查发现,铜陵地区春玉米苗期蝗虫发生严重,被害株率达到33.3%,造成玉米叶片严重缺刻。

安徽省春玉米苗期和夏玉米穗期,蜗牛为害严重,阜阳部分田块夏玉米穗期被害株率达到100%。玉米叶片、花丝、幼嫩穗轴和籽粒均可受害。蜗牛取食玉米叶片,残留叶脉和下表皮,常在叶片上形成许多长条形透明斑。玉米抽穗后,蜗牛常向雌穗转移,首先取食顶端花丝及幼嫩穗轴,随后为害籽粒,至使雌穗出现秃尖、烂粒甚至形成空穗[14],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亟须对高效药剂和防控方法进行筛选和推广。

近年来,安徽省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情况复杂,明确玉米害虫的主要种类和发生为害规律,对于制定合理控制策略、提高防治水平意义重大。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 陈洪俭, 李祥昭. 淮北的气候特点与夏玉米栽培[J].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23(1): 49-51.

[3] 曹承富, 徐素琴, 汪芝寿. 砂姜黑土地区夏玉米的产量潜力及配套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27(1): 17-19.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 黄永胜. 安徽省玉米主产区病虫害发生演替规律及区划分析[D].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2013.

[6] 高正良, 周本国, 陈洪俭. 安徽省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工作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9): 131-132.

[7] 孟文. 杂食性害虫:桃蛀螟[M]∥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2版.(上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596-598.

[8] 杜艳丽, 郭洪梅,孙淑玲,等. 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昆虫学报,2012,55(5): 561-569.

[9] 鹿金秋, 王振营, 何康来, 等. 桃蛀螟越冬老熟幼虫过冷却点测定[J]. 植物保护, 2009, 35(2): 44-47.

[10]鹿金秋, 王振营, 何康来, 等. 桃蛀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 植物保护, 2010, 36(2): 31-38.

[11]Feng H Q, Wu K M, Cheng D F, et al. Radar observation of the autumn migration of the beet armywormSpodopteraexigua(Lepidoptera: Noctuidae)and other moths in northern China [J]. 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 2003, 93(2): 115-124.

[12]张颖, 李菁, 王振营, 等. 中国桃蛀螟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J]. 昆虫学报, 2010, 53(9): 1022-1029.

[13]江幸福, 张蕾, 程云霞, 等. 我国粘虫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应用昆虫学报, 2014, 51(4): 881-889.

[14]马丽, 袁水霞, 张佳佳. 喷雾法防治玉米中后期蜗牛效果试验[J]. 农药, 2014,53(11): 856-858.

(责任编辑:杨明丽)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species and occurrence of the major corn insect pests in Anhui Province

Xu Li’na, Zhou Ziyan, Hu Fei, Hu Benjin, Li Changchun

(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andAgro-ProductsSafety,Anhu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efei230031,China)

The species and occurrence of corn insect pest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Anhu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in the stud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adaptation period of corn in Anhui is long and the planting structure is complex. In north Anhui, summer corn is mainly planted, however, in south Anhui, spring corn is mainly planted. Moreover, the species of insect pests in the south is more than that in the north. In general, Asian corn borer (ACB),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 is the major corn insect pests in Anhui. The percentage of damage by ACB at seedling stage of corn is the highest in Tongling area with the rate of 25.6%. In addition, the snails cause the serious damage to the seedlings and ears of corn in both south and north of Anhui, with the damage rate of 100% in some field. Moreover, the yellow peach moth,Conogethespunctiferalis(Guenée), which often occurred together with ACB, cotton bollworm,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 and oriental armyworm,Mythimnaseparata(Walker), is another major insect pest on corn ears in Anhui. However, no alive overwintering larvae ofC.punctiferaliscould be found in corn stalks in north Anhui in spring.

Anhui Province; corn; insect pests; investigation

2016-04-28

2016-07-1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15A1101)

S 435.132

A

10.3969/j.issn.0529-1542.2017.02.026

* 通信作者 E-mail:hubenjin@126.com

猜你喜欢
株率玉米螟夏玉米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2021年大通县油菜三甲害虫药效防治试验报告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韭菜疫病田间药效试验①
巴西2020—2021年度夏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7.7%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