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欣
为医而生
——林巧稚
文/刘 欣
导语:在张清平所著《林巧稚》一书的封皮上,写着这样一段简洁动人的介绍:“她终生未婚,却拥有最丰盛的爱;她没有子女,确是最丰富的母亲;她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她是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
1 901年,林巧稚出生在美丽的鼓浪屿。林父是当地的英文老师,教女儿英文和先进思想。母亲在林巧稚5岁时就被宫颈癌夺取了生命,这也是她日后学医的最早动因。
林巧稚在家乡读完女子小学,又完成了厦门女子师范学院的课程。当时的中国烽烟四起、满目疮痍,林巧稚是一名忠实的基督教信徒,她牢记着“爱人如己”的教义,想要用爱来拯救同胞手足。1921年,她毅然奔赴上海报考协和医学院预科。协和当时一届只招收25人,淘汰率极高,女学生想被录取更是难上加难。最后一场英语考试中,一位女生突然中暑晕倒,监考的男老师不便施救,正当束手无策时,林巧稚急忙放下试卷,上前急救。林巧稚虽然因此没有把英语考完,但以乐意助人的品质和之前的优秀成绩进入协和。
8年在协和的苦心孤诣使林巧稚得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并成为留院执医的第一位中国女医生。当时聘书上写着:聘任期间不得结婚。林巧稚一生未婚,后来她说:“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为了事业我决定不结婚。”
从医之后的林巧稚仍然孜孜不倦地探求着知识,为了精进医术,她凭借着熟练的英语先后多次出国学习。1932年,林巧稚前往英国伦敦妇产科医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1939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读研。1940年,林巧稚被美国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同年回国,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这是协和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次任命。
1941年,北京协和医院被日本人占领,医生护士全部被遣散。林巧稚不得不中断了在协和的医学科学研究。不久后,她在东堂子胡同10号挂出了“医学博士林巧稚医师妇产科”的牌子,开始私人诊所生涯。在简陋的环境里,她和一个又一个病人的脓、血、便、肿瘤抗争;在漫天硝烟中,她奔走于北京的大小胡同,满心欢喜地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成百上千的孩子从她灵巧的双手下诞生,她知道这些孩子都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抗日战争结束后,林巧稚出任北大医学院妇产科主任。同年,协和医院恢复,在医院的诚邀下,她重返协和,在此工作直至去世。
1959年,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已近80岁时,在病床上完成了50万字的专著《妇科肿瘤学》。
1983年4月22日清晨,病重的林巧稚在昏睡中发出急促的喊声:“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 过了一会儿,她平息下来,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这是她最后留下的话。
林巧稚逝世后,依照遗嘱,她平生积蓄的3万余元,全部捐献给首都幼儿园、托儿所,遗体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附近的海面上。第二年,厦门建造了名为“毓园”的林巧稚纪念馆。“毓”意为培养、养育,这是对她一生接生了千万婴儿、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医学人才的纪念。
林巧稚走了,但她留下很多温暖人心的话。
她说自己“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虽然她自己从未有过孩子,但亲手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
她说“关爱,是医生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林巧稚对待病人亲切周到,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的肚子上,为病人擦汗水、掖被角。每当产妇因为阵痛而乱抓的时候,林巧稚总是让她们抓自己的手,她怕产妇抓冰凉的铁床栏会留下病根。
她说“单有对病人负责的态度还不行,还得掌握过硬的医术。没有真本事,病人会在你的手下断送性命。”前不久,有位老人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求诊时,出示了几张自家长辈的病历复印件,落款正是林巧稚70年前亲手书写的病历(见上图左)。这份长达5页的病历,是1946年林巧稚在北平中央医院坐诊时写下的,记载的是一名王姓女子的病情,记录的诊断内容严谨凝练,字迹工整、一丝不苟。
她说“我们必须回归医学本源,医学本源是人的纯洁善良。”协和医院因日军占领停办期间,林巧稚在东堂子胡同开办私人诊所。为了减轻病人负担,她主动降低挂号费、对贫穷患者医疗费减免。
她说“我的惟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林巧稚家里的电话,每天晚上都要移到她的床头柜上。无论哪位医生值夜班,只要遇到处理不了的情况,随时可以打通这部电话。电话里能解决的问题,就电话里解决。遇到电话说不清楚的,她会起来赶往医院。
她说“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就是医治病人。”这是林巧稚的墓志铭。
/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