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凌霄
摘 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在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关键。在科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让学生从中获得有效的体验。
关键词:体验教学;科学;新课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更注重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死记硬背,而新课程改革则对学习目标有了全新的定位,提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动、自主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加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
一、新课改背景下“体验学习”对科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提出了体验学习的目标,对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做出了进一步的强调,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从中获得直接的感受和经验。教材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手资料,也是开展学习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教材的自我理解和认知也做了强调,并且对学生自身的感受和理解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样看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学生自身的成长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在新课改背景下,对科学知识的传授并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授有一定的理解和认同,并且要将其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相应的运用,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体验式学习是初中科学探究性体验教学的保障。如果不能将体验学习融入初中科學的教学过程中,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探究体验教学的目标就不能很好地实现。所以,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实现两者之间的交流和配合。
(三)在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知识特点和教学需要为依据,将学生的情感进行升华,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科学教学来说,与人文关怀进行相互之间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一定的有关情感价值观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是必须存在的,没有体验的参与,都会成为空洞的说教,所以,科学探究性体验教学需要尊重体验的教育价值。
二、新课改背景下“体验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高效性,必须要将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进行实质性的衔接。
目前,我们科学教育涉及的科学知识种类繁多,很多学生缺乏感性体验,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是他们缺少对相关的科学知识细致、认真的观察和分析。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注重科学课程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学生发现和感受生活能力的提高。将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实际的生活状况作为基础和背景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将相关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利用知识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体现知识的价值,对科学的本质有更加深入的认知。
例如,在进行“汽化”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大部分学生都有洗衣服的体验,肯定会遇到洗过的衣服不容易干的问题,那要怎么做才能让衣服干得快呢?学生都有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所以会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课堂的气氛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件湿衣服,让他们实际操作一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相关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
(二)科学教学的课本和素材中肯定会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情境的创设来组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能体验到各种生活实践的情境。初中的科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科学是离不开生活的,在实际生活中科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科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容易,并且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使学生对科学亲近起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实践和探索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形状”这一知识点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是将其作为已知的知识讲授给学生,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但是天涯海角为什么走不到边?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时,教师可以将篮球和木板拿出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学,现场让学生体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来总结自己的观点,从而认识到“地球是圆的”。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体验教学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看到学生对体验学习的热情,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会从中发现学生另外的一面。通过体验学习,一方面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也在体验活动中增强了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乐于探究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谢锋.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0(24).
[2]王英.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教育,2012(1):16-18.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