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2017-03-29 18:05李作红
新课程·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改革课堂教学

李作红

摘 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学结构的优化,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改革

由于初中数学的基础体系具有特殊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传统教育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往往注重对学生传授数学解题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忽略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限制,最终制约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在新的环境下探索出路。新课改的发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同新课改的要求相符合。

(二)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总教学目标而设定的,作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制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学习能力提升的目标,教学方法的学习以及情感教育。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初中生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任何变化都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势必对学生以后的成长造成影响,学生对当前知识的学习自然也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學生在学习中不能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能够促进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最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

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的讲解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是需要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在教学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可以从归纳启发和演绎启发两个方面来设置教学问题。

归纳启发的主要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这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讲解“矩形的判定”时,在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基础上思考矩形对角线的变化以及矩形两组对边的关系。让学生在观察完图形之后进行合作交流,最终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演绎启发的主要特点是从一般到特殊。由于演绎法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主要在定义推理和公理推导新定理的过程中使用较为普遍。这种方法的使用相对困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例如,在证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这一定理时,由内错角和同位角是对顶角,推出两个角的大小相等,又因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公理,得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通过启发式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了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并且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有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采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

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加以引导,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设置疑问,制定明确的探究目标,需要注意联系学生学过的知识;其次,选择话题,教师和学生需要就自己选择的话题提出问题,在话题的探讨中产生分歧,激发学生对话题的探究动机,从而明确探究目标;最后,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寻找相应的答案。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同时也是较为复杂的学科知识,课本中学到的数学知识最终会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为了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知识能够贴近学生,让他们感觉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永安.浅议初中数学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7):70.

[2]张永壮.构建“主体—和谐—高效”初中数学课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3):261-262.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课堂教学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改革创新(二)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