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7-03-29 01:23孙荣仕
学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规范化小学

孙荣仕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会对整体教育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小学不仅应该重视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还应该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对学校进行规范化管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为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2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130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区小学也积极配合改革活动的发展不断对自身办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小学教育质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小学对学校管理规范化问题相对忽视,没有认识到学校规范化管理对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导致小学学校规范化管理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小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在推进小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重视,解决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管理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一、当前我国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缺陷

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在实施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并未创设相对完善的激励和约束制度,严重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部分管理人员不愿意参与职责范围之外的日常管理活动,整体管理效果相对较差,甚至已经造成部分教师和学生无法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完成课程内容,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将学生管理作为主要管理内容

在传统教育思想中,学生一直是被管理者,而教师和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则是管理者,因此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将学生作为管理重点,尚未意识到教师管理的重要性。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部分小学教师的教研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规范化不足,导致学生无法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指导,长期如此,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限制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学校管理过程中重硬件管理

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同属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兼顾二者的管理,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但是在先进教学设备不断引入到小学教育体系后,学校为了增强本校教育的“现代性”,一味地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并重视教学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教师的进修和教师的培养则相对忽视,教学管理工作走向误区,学校管理工作的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严重限制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学校管理中对师生关系管理相对忽视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增强学生对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当前我国部分小学中,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对忽视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活动仍然以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不仅对题目的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生后续学习的进一步推进。

(五)学校管理过程中忽视了素质教育环境的营造

虽然近几年素质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学校管理方面,部分管理者却忽视了对素质教育环境的营造,学生无法接受素质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限制了素质教育效果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也受到一定的制约,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推进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限制了学校管理规范化的发展,所以在新时期,学校要想切实提升教育质量,就应该在全面把握学校管理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规范化管理的措施,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辅助,促使我国小学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果。

(一)建立健全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针对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小学学校在推进管理规范化的过程中应该将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结合规范化管理需求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为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一般来说,学校应该注意对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加以完善,促使教师能够自觉配合学校管理工作完成自身任务,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促使小学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加强学校综合管理工作

在实施小学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学校不能只重视学生管理和硬件设备管理,还应该将教师工作管理、教师教育培训,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等作为重点内容,增强学校管理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在逐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教师提供教学设备支持的基础上,促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责任感得到一定的强化,并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工作,为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运行提供相应的辅助。

(三)将师生关系管理作为重要内容

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新时期,师生关系管理实质上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只有在学校的管理和引导下,教师积极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有意识地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保证学生能够自觉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使学校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重视详细分工管理

在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的工作中,详细分工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措施。针对当前我国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管理面密度小的现实,学校在组织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明确分工,合理分配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最大限度发挥出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用。这样,借助详细分工促使学校管理中有限的管理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能够真正改善学校当前的管理现状。

(五)结合教改要求加强管理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在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只有学校管理工作与基础教育改革思想相契合,才能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促使小学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是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我们要认识到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组织开展学校管理工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辅助,为我国小学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波.小学学校管理的规范化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5(5):178.

[2] 宋晓霞.小学学校规范化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培训,2016(2):

203.

[责任编辑 赵景霞]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规范化小学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