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 要: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方法看似枯燥乏味,实则效果显著,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认可,大有回归之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诵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在教学中进行相关的实践,让学生领悟到诵读的妙处,养成热爱诵读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教学;语文教學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117
自现代汉语独立设科以来,虽然有语文学家屡屡提倡,但上至小学教师下至小学生对诵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喜好程度仍显乏力,诵读状况令人担忧。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将诵读教学落到实处,广大语文教师必须在实际的教学中积极转变观念,探索有效方法,为学生的诵读铺平道路。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热爱诵读
诵读法在一些经典诗词歌赋的教学中经常用到,当然,在近现代的一些课文的学习中同样适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遍读都会有一些新的感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喜爱诵读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热爱阅读,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悟。书读得多了,人的气质便会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地,学生对老师的喜爱也会迁移到对诵读的喜爱之上。然而,教师文化修养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教师本人的自觉自愿,也需要一定的宽松鼓励的氛围。所以,学校应该形成一股教师间诵读的风气,多举办一些诵读比赛之类的活动,吸引各科教师参与其中。当然,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带头的作用,积极筹备相关活动,为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相反,如果教师本身不喜欢诵读,那么在教导学生诵读的行为上会很缺乏说服力,无法对学生形成持久和有力的影响。
二、通过古诗文诵读开发学生的智力
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最佳开发期,永远无法弥补。那么,怎样通过锤炼儿童的记忆力而开发其智力呢?实践证明,让孩子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鉴于此,教师可以从诵读的好处入手,让学生产生热爱诵读的动力。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自己智力平平,在这种目标的激励下,他们就会自觉自愿地参与其中,一旦尝到诵读的甜头,诵读就会成为一种兴趣。为了让这种兴趣保持下去,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的优势,借助一些经典的诗词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也可以结合校本课程,让学生每天都能有固定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长此以往,必会有显著效果。
三、给学生充裕的在校诵读时间
在校诵读有着很多优点。首先,在学校大家一起诵读,有气氛,有乐趣,学生更愿意参与;其次,学校里不像家里会受到很多干扰,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诵读的效果更好;再次,在学校诵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诵读的计划,并监督计划的落实。
如今,很多学校都有了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这是非常好的基础材料,给语文教师省去了很多的精力,只要按照教材的进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诵读即可。到了学期末,也可以举办一些测验达标活动,让学生和家长都能直观地感受到进步。当然,教师也要适当留一些家庭诵读作业,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诵读,这对于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大有好处的。
四、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陶冶,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经典诵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天坚持读,时间久了之后,人的气质和文化修养自然会发生变化。所以,经典诵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文化陶冶,追求的是长远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制定长期的诵读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施行下去,同时调动多元评价主体,开发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还要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及时进行诵读反馈。另外,教师要注意多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自信的心理状态中进行经典诵读,同时加强班级传统文化和校园传统文化建设,多举办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从小喜欢经典文化,喜欢诵读,从而养成一生都喜爱诵读和阅读的好习惯。
五、在古诗文诵读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人民道德品质的重要特征,也是学生发奋学习的推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在我国的经典诗词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比比皆是,这些资源能够让学生从小建立起对祖国的深情、对民族的忠诚,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因此,在诵读的基础上,语文教师也要适时、适度地加以升华,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的爱国深情。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和重视诵读的重要价值,从自身做起,将诵读教学长期可持续地进行下去,给予学生充足的诵读时间和空间,合理选择诵读方式,优化诵读评价,使学生逐渐领悟到诵读的妙处并爱上诵读。
参考文献:
[1] 李素凤.从传统读经看当代儿童读经教育[D]. 湖南师范大学,2011.
[2] 李雪.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冯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