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2017-03-29 12:40姚颖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品德新课程

姚颖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30-01

新课程的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能适应《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要求,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注意角色的转变,研究教法,搞好教学设计,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通过学习与反思并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1.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上,教师用赏识的目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学方式变了,评价学生的标准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知识面广了,爱学、乐学了,也变聪明了,更可爱了,课堂更有生命力了。课堂成了师生平等对话,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乐园,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努力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尊重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浓浓的人文关怀带进课堂,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面向全体学生,不让发言成为少数"好学生"的特权与专利,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在《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每人写一份简短的班长竞选演讲稿,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然后鼓励学生,只要你在管理班级方面有特别的好方法,有好的人缘,有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都可以为自己拉选票,让同学们支持你,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你是最棒的!……这时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好多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很积极,先叫平时不回答问题的学生,再叫几个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对上台演讲的学生给予掌声,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信,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从而体现教学的平等性原则以利于学生整体发展。

2.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动”

2.1课堂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导入的好与否,直接影响课堂的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在教《明天会更好》一课时,以讲教师自己的亲身感受的交流导入:孩子们,转眼就要毕业了,即将告别我们的母校,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很复杂-有点高兴,还有点失落;有点期待,也有点担心,还有些难过,舍不得每个同学,舍不得我们生活学习在一起的每一天…那么同学们,你们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教师以生动的语言,亲和的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2把课堂变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堂。新课程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作背景,与社会、学生的实际有着广泛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和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过去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不紧密,课堂成了与生活割裂的空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正努力还生活的本来面目,时时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如;在讲《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时,设问:你在平时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不能打击报复,又不能自认倒霉。使课堂教学与平时生活实际自然融合,紧密联系,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2.3让爱、和谐、关怀等情感充满课堂。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今天的课堂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如课堂上采用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到某公司应聘求职,主考官问他:"你帮母亲洗过脚吗?"大学生回答:"没有。""那你帮母亲洗一次脚再来吧。"大学生出于完成任务帮母亲洗脚,当他脱下母亲的袜子时,他内心震颤了,为了承担家务、教育孩子,母亲的那双脚历经风雨,已经变的粗糙、僵硬。当这个大学生再去公司时,他平静地说,"你们不聘用我也没关系,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大学生最终成了这家公司的职员。而且布置一道课外作业,让每位学生回家为自己的母亲洗脚,并谈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知行达到统一。这样,学生们对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照顾,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一则小故事,让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起来。轻松谐趣的语言让课堂色彩斑斓,学生兴趣盎然。

2.4理论联系实际,渗透时政和热点问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喜欢是最主要的,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结合课本上的生活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品德课的一大亮点,如今年3 .15晚会曝光了相声演员郭德纲代言的产品说明了社会呼唤诚信, "感动中国2015年人物评选",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自觉履行公民道德规范,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或讨论,或辩论,或演讲,或抢答,形式灵活多样,只要不把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一切方法都可运用。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的方式上,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学习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六年级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发展阶段,在《明天会更好》一課中,将要毕业会出现很多问题与困惑。想朋友、老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最朋友,同学和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对这个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重组,围绕"毕业"这一主题创设板块:召开"难忘小学时光"故事会、各自抒怀、畅所欲言、互赠毕业纪念品,力图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体会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友爱之情。让学生互赠贺卡,记录友谊,进行留念。在这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中将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在生生互动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品德教育资源,组织学生讨论。课堂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地方,课堂是教师实现教育理想的最佳空间。注意好三维目标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有充足的自学时间,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新的精神,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的形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让《品德与社会》课在新课改的天空下开出最美的花朵。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品德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