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原则、敢于创新、协调训练、培养能力

2017-03-29 18:55林晓光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垒球体育锻炼身体

林晓光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必须全面关心和保护他们的身体,必须把身体锻炼、卫生保健、营养、减轻学生负担和合理地安排作息制度等各项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明确地规定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就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完成以下工作:

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

2.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

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

投掷是锻炼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也是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保卫祖国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小学投掷教学主要是发展力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促进上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教会学生最常用的肩上屈肘、背后过肩转体挥臂的投掷方法,逐步提高投掷能力,同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听从指挥等良好品质。因此,在此项教学中应注意贯彻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小学生处于6~13岁的年龄阶段,包括儿童期和少年期,部分学生进入青春期。这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也是打好基础时期。体育教学应与儿童少年的年龄特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现状及发展需求相适应。

如何看待一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不能仅用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多少和运动量的大小来衡量。要根据它的组织结构是否完整,教学内容以及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如运动量、练习密度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否科学,是否能按照学生身体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教学,是否能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之目的来衡量。

目前,在体育教学当中,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教师只喜欢教学单一内容。要投掷就一投到底,要跑步就全跑步,这样做既单调、乏味,又不能使学生协调地发展。例如:跑步,它只活动了下肢,有时下肢活动得已经很疲劳,而上肢却得不到锻炼,这样不但不利于健康,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另一种是面面俱到,一节课四五个内容,这样虽然课堂显得很活跃,但是教师學生从头到尾都处在紧张的运动当中,个个汗流满面,直到下课脉搏跳动次数还很高。

这就说明体育课不是随便上什么内容都行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运动规律和心理特点,科学地安排每节课的内容。通过实践,我认为一节课最好安排两个内容(即一个主要内容,一个次要内容),最多三个内容(即一个主要内容,两个次要内容),而且内容要安排得科学,活动的部位要协调、有针对性,这样教完一课,学生在学习知识与身体锻炼两个方面都能获得收益。

二、全面性和兴趣性原则

小学阶段应当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身体,以便培养和形成身体的正确姿势,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教学内容不宜过于单调和专项化,这既不利于身体的全面锻炼,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三年级投掷垒球时,我从学生全面锻炼的理念出发,就只安排了两个内容。新授课:学习侧身对着投掷方向的投掷方法。复习课:50米快速跑。这样既教授了新课,同时又复习了旧知识;既让学生训练了上肢肌肉、关节等部位,同时又活动锻炼了下肢各个部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穿插了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体育教学以身体锻炼的实践活动为其主要特征。但是,必须以正确的体育理论知识作为指导。

小学体育教材中规定投掷垒球的侧对投掷方向方法是: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右手握球,从体前经体侧摆到体后,右臂伸直均与肩齐平,同时身体右转、左肩对准投掷方向,右脚弯曲,重心落在右脚上。然后右脚用力蹬地、右腿充分伸直,向左转体,挺胸、重心前移、右臂从背后过肩,肘关节向前,用力挥臂把垒球投出。

四、体育教材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结合的原则

体育锻炼标准是国家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锻炼身体的一项体育制度。体育课教学应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密切结合。但是,又不能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代替体育教学。

在教授投掷垒球课时,为了巩固新授课投掷垒球的教学内容和有意识初测一下学生投掷的成绩,我组织了小组投掷比赛。在场地上事先画好三个区。第一区有意识地接近女同学的“达标”标准。第二区有意识地接近男同学的“达标”标准。第三区就是为那些身体素质比较好或投得远的学生而设立,规定得分标准,最后以得分多少判胜负。这样既巩固了教学成果,又把教学内容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我们要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验证已有的理论,还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经验,为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完成小学体育工作者的使命。

猜你喜欢
垒球体育锻炼身体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我国高校慢速垒球教学方法改革略谈
扔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