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健
(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41)
论癸卯学制的建立发展及对近代教育的影响
王东健
(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41)
近代以来封建的旧式教育逐渐没落,随着洋务运动兴起,新式教育开始发展。至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命张之洞等人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正式实施,近代有了自己一套比较完备的教育体制,完成了从制度到内容的一系列完善和转变。癸卯学制的颁布与施行,使我国教育正式迈进近代化道路,对近代教育发展有深远影响,具有教育革新的重大历史意义。
癸卯学制;背景;内容;影响;近代教育
19世纪上半叶,晚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已经风雨飘摇,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的中国社会被西方先进文明打破,统治者的天朝上国美梦破裂,民间的传统教育也已经到了衰败不堪的境地。晚清以来“官学积渐废弛,八旗子弟仅恃此进身。教习停年期满予录用例,月课虚应故事”[1]3116。书院沦为官学附庸,也失去了其独立思想,成为藏污纳垢之所。私塾、塾师的条件差、水平低,教育方法落后也成为阻碍近代教育发展的障碍。晚清官学、书院、私塾的衰败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改革迫在眉睫。
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不断探索学习西方,从最初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自强”“求富”,再到“以日为师”,最终在参考日本学制,借鉴和吸收明治维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整理出近代第一部正式施行的学制——癸卯学制。该学制不仅对近代教育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而且对教育现代化发展也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就癸卯学制的建立、发展及其影响进行阐述。
(一)癸卯学制的建立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附庸,民族危机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再也坐不住了,在内外压力下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改革期间,清政府虽最后未能拯救其没落的统治,但其中一些改革措施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教育方面的改革则是其中的重点。晚清政府以创立新学制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前期有改书院为学堂和主张留学日本为铺垫,后期又有废除科举、创立教育体制、提出教育宗旨来推动,自此中国近代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百日维新后,守旧派们着力恢复以前的封建秩序,封建官僚们奏请恢复原有各省书院名分,以妄图遏制沿着历史潮流发展的书院改学堂之举,然而此举遭到全国各地有识之士的反对,慈禧为了不扩大声势,颁布懿旨,“是书院之与学堂,名异实同,本不必定需更改。现在时事艰难,尤应切实讲求,不得谓一切有用之学非书院所当有事也。”[2]453这道懿旨虽然打断了书院改学堂的进程,但还是对书院内部改革提供了依据。1901年清政府发布“变法上谕”后,要求各官员“详悉条议复奏”,各省督抚纷纷开始上奏,恳请改书院为学堂,发展教育。刘坤一和张之洞联名的《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直指“书院积习过深,假借姓名希图膏奖,不守规矩动滋事端,必须正其名为学”,认为“学堂之名不古,似可拟名曰各种学校,既合古制,且亦名实相符”[3],大力倡导整改书院,设立各类学堂。清政府以此为开端正式下令把各省书院改为学堂,发展新式教育。谕旨发布后,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展开行动,将省城济南的书院改为山东大学堂,即为山东大学的前身,同时在全国率先颁布《山东大学堂章程》,是近代史上第一部新式学堂章程,清政府甚至要求以此为蓝本遍行全国。
在全国书院改学堂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国内也掀起了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1896年甲午战争前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其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改以前中国人对他们的看法,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沉睡的国人再次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强大,再加上中日文化本同源,到日本留学开始成为国内一股主流。据统计,自1896年开始兴起留学日本后,到清政府灭亡前的1911年,这15年的留日学生数多达45059人。[4]清政府也鼓励大家到日本留学,学习政治文化、坚船利炮制造等,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一,留学使国人眼界大开,留学生通过翻译外文经典,向国内传播新思想、新动态,极大地影响了国人的思想,留学生翻译的外文书籍“译笔流丽典雅,风行一时……吾国青年思想之进步,收效至巨”[5] 255。其二,以孙中山为首的一些进步人士通过在日本学习,净化了自己的思想,以至于看清清政府腐朽的真面目,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三,留学归来的学生对清末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了新认识,成为国家发展的栋梁,民国时期日本人也曾感慨“今日中国军人中,位居中、上将者,其中有三分之二曾受教于我国”[6]卷52,影响力可见一斑。其四,进一步影响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其中留日的吴汝纶、罗振玉等对日后新学制的建立进行了指导,同时留日学生也给中国新式教育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他们创办各类学校又推动了中国各地新式教育的发展。
书院改学堂的发展亟须新学制的出台,以总领全国的学堂改革,留日学生的归来也为新学制的出台提供了人才支持。1902年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①(即壬寅学制)出台,标志着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学制诞生,它规定了从蒙养学堂到大学堂的直系教育体系和师范、实业两支旁系体系。壬寅学制在当时并未得到实施,虽然该学制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对实业、师范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专门的女子教育;科举制度没有废除。但它的颁布也有一定的意义,对日后《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提供了参考。自张百熙任管学大臣起,清政府内部就展开了斗争,以荣禄为首的保守派想将教育之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后清政府又任荣禄为管学大臣,使张百熙处处掣肘,鉴于此,张百熙便向清廷推荐张之洞来主持建立学制,他认为“张之洞留心学务最早,办理学堂亦最认真,久为中外所推崇”,为“第一通晓学务之人”[7]65,由此张之洞便成了癸卯学制的制定者。另外,罗振玉对癸卯学制的制定也有重大贡献,他受张之洞之托专程赴日本考察教育情况,之后还承担起草学制的繁重任务。[8]823在他们共同努力下, 1904年1月正式完成癸卯学制的制定,清政府随即下令全国实行该学制。
(二)癸卯学制的内容
整个《奏定学堂章程》包括《纲要》《蒙养院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等22件章程,自上而下分为3段7级,第一段是初等教育,包括4年蒙养院学习(正式学制中不包括),5年初等小学堂和4年高等小学堂,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第二段是中等教育,包括4年的中学堂;第三段是高等教育,包括3年的高等学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教育或者大学预科),3~4年的大学,5年的通儒院学习(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教育)。这三个学段形成了一个教育体系的枝干,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教育体系完备了。再细分来看,其中蒙养院主要招收3~7岁的幼儿,教育宗旨是“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志,使之远于浇薄之恶习,习于善良之轨范”[9]388。在教育上推行家庭教育为主,起到蒙学的作用。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以上的幼童入学,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9]416为宗旨,所学科目主要有经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分为完全和简易两种课程设置,简易科专为贫困子弟而设,所学内容相对容易,要求教师不许体罚学生,要循循善诱教导学生。小学堂又分为公立、私立两种,分班授课,毕业生直接升入高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身体”[9]432为宗旨,所学内容与初等小学堂差不多,学校分公立、私立、官立三种,某些地区还为贫困学生设立半日学堂,沿海港口地区的学校还必须学几年英文。中学堂招收高等小学堂的毕业生,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则从事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祗”[9]506为宗旨,专门招收积极进取的或升入其他实业、师范学堂的学生,1909年之后还分为文理科。高等学堂招收的是中学堂的毕业生, “以教大学预备课为宗旨,以各学皆有专长为成效”,[9]569着重培养专门人才,分文理科,设立必修课与选修课,需考试合格才准予毕业或者升入大学堂,学制要求各省城设立一所高等学堂。大学堂招收高等学堂的毕业生或者预备学生,一般专业修习3年,政法类和医学类需修习4年,以“造就通才为宗旨,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用为成效,”[9]509大学堂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有八类,包括经学类、文科类、政法类、医科类、格致类、农学类、工科类、商科类等,各类学科下设不同的课程,学生选择一类专修,学制要求各省大学堂至少有三类学科设置,京师大学堂必须八科齐全。通儒院就是研究性质的学校,是全国最高学府,一般设在京师大学堂内部,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9]673为宗旨,学习5年,平时不上课,专心研究,5年满需提交研究成果,由各教员会议评定成绩,并对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
除此之外,癸卯学制的教育体系从横向上看还包括师范和实业两大类。师范教育分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初级师范学堂相当于中学堂的水平,学习5年,毕业后或可升入优级师范学堂,学习4年,相当于高等学堂的水平。实业教育方面,包括实业补习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它们相当于高等小学堂的水平,学习3~4年;中等农工商学堂相当于中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和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相当于高等学堂的水平;还有译学馆和文言学馆,这就相当于高等教育水平了,学习5年。此外,因为科举制度尚未废除,在学制体系中还加入了进士馆和仕学馆,专为新旧进士和在仕官员学习新知识所设,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其中,师范教育专为培养缺乏的师资而开设,初级师范学堂的毕业生可担任初等教育的教师,优级师范学堂的毕业生可担任中学堂的教师,学生在校学习知识的同时,学校也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同时规定师范学堂学生有效力教育的义务。实业学堂专为“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9]691,由此培养了大批实业人才。
(三)癸卯学制的发展和完善
癸卯学制颁布后,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以张之洞为首的学制制定组就对一些有争议的条目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进一步完善学制内容。首先,初等教育方面,癸卯学制制定的学制为9年,这给普及初等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也不利于教育的发展,1909年江苏教育会就向学部提议“初等小学堂之年限愈短、科目愈简,则教育之普及愈易”[10]157,因此学部也于1909年正式颁布《变通初等小学章程》,初等小学堂经过一番改造,最后以4年为毕业期限,1911年4年初等小学教育被认定为义务教育,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义务教育的开端。中等教育最初的课程设置是由提升学识为主,鉴于挽救国家危亡,需要尽力打造一批专业人才,所以在1909年,学部将中等教育分为文科和实科,相当于现在的文理科,由于学生资质欠佳,师资力量薄弱,实行仅一年便遭废除,但对于后世中学教育影响颇深。此前癸卯学制中没有女子教育的内容,随着社会思想开放,社会纷纷要求提升对女子教育的地位,清政府迫于压力于1907年颁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一并纳入《奏定学堂章程》中,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将女子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开端。女子小学堂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级,学制各4年,“以养成女子之德操与必须之知识技能,并留意使身体发育为宗旨”[8]658。女子师范学堂以培养女子小学堂教师为任务,同时可以民办,学制也是4年,对入学的女子不收学费,女子学堂所学课程与男子差不多,但多了女红、修身等课程,以加强对女子身心的培养。除正规教育外,1905年学部成立后,为了在全国普及教育及扫除文盲的需要,又下令在全国设立半日学堂的补习学堂,1909后又以简易识字学塾取代补习学堂,正式成为全国知识普及扫盲的专门学校。对于此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私塾教育,清政府也没有取消,而是作为小学堂的辅助机构进行了改良,1910年颁布《改良私塾章程》,规定“改良私塾以私塾教授渐期合法并补助地方教育为宗旨”[11]109,为了与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相配套,私塾也被改造成初等和高等两种,教学内容与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几乎一致,由此进一步促进了私塾的转型和近代化发展。
癸卯学制的颁布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列强的加紧侵略,使近代中国人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教育先行,随着京师同文馆的创立,中国的教育迈出了近代化的步伐,一大批新式学堂崛起,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体制的诞生,癸卯学制正是这种教育发展推动的结果,它的颁布和实施,又进一步影响了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近代教育发展方向,其后推动了科举制的灭亡,具有里程碑意义,其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新学制的建立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加速了封建教育的瓦解。自洋务派开办新学堂以来,全国兴起了教育改革,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各种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各地方督抚也加强了对本地教育的重视,建立新学堂之余纷纷设立章程,各省学堂之间不相统属,没有衔接,问题日益突出。新学制的出现,将一盘散沙凝聚成一个整体,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有章可循,明确了发展方向,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据记载,1903年全国的新式学堂数为769所,学生3万多人,1904年学堂数增加到4476所,学生近10万人,1905年科举废除后,学堂更是达到8277所,学生突破25万。[4]24虽然当时学龄人数达6500多万,入学率却只有2.5%,[12]121但增长速度之快可谓史无前例。新学堂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同时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进一步认识到科举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从而加速了科举制的废除及整个封建教育体系的瓦解。
第二,改变了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改革,有利于传播西学。新学制颁布前的教育体系是以培养实务人才为主要目的,各学堂大都聘请洋人教习员教导学生实业知识,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培养。新学制颁布后,在纵向上规定了从蒙养院到通儒院的教育体系,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模式,各地培养方案需以学制规定的各级培养方案为主。横向上设立了师范学堂教育,专门培养教师,教学上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师范学堂学生需进行师范教育的实习,按实习教学的质量来评定等级,这在当时已经属于很先进的教学模式,当今教育中实践教育仍是教育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课程内容方面虽然保留了不少传统的经史教育,但是相较于学制颁布前,所学经史内容则有适当地削减,而西方自然科学内容有明显的增加。此时的清政府不允许学生探讨西方政体、比较中国政体得失,但是随着学生接触的西方知识越多,对西方政体的探讨必然也会增加,如当时《东方杂志》所载:“卢梭与马克思之学说,法国与美国革命之理想……欧洲文艺复兴,基督教之新教运动,凡此诸端均为学生探讨辩论之资料。”这种西方新思想的传播,进一步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为日后新革命的到来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三,新学制的出台改变了中国教育发展的面貌,使中国的教育逐渐融入世界发展的浪潮中。中国的旧式教育,包括官学、书院、私塾,政府将教育与选官结合在一起,学校培养的都是当官的士子,他们所学内容脱离实际、空洞乏味,专为官场投机,不为接受新知识、培养新能力。新式教育兴起后,教育为培养专门人才,不再以选官为唯一目标,但是仍脱离不了入仕的范畴,新教育的兴起也使得中国教育的大门由此大开,为进一步融入世界奠定了基础。一大批过去的官绅、大儒逐渐认识到西学的重要性,开始放下身段,虚心向“外夷”求教治学法门,使中国的教育一改颓貌,焕然一新。西方近代教育是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投入到社会生产中,中国确立学制之后有自己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包括实业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也有了指向社会生产的目标,教育不再是为了培育封建官僚,国民受教育的意义更由此扩大到整个国家兴衰荣辱,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轨迹的,更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中国教育由此融入世界,进一步向现代化转型。
癸卯学制的诞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该学制在施行的过程中不断改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但也有许多不足,诸如封建残余的存在、盲目抄袭他国学制等,我们不能否定其价值,新式学堂的进一步发展,科举制的废除等,使得中国教育由传统的模式引向近代化的轨道,中国教育由此正式迈向近代化,民国教育的发展也深受其影响,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注释:
①此前 1902年张百熙公布《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并未付诸实施,真正付诸实施的其后的《奏定学堂章程》,所以谈近代教育学制改革以此为开端。
[1]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3]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52[M].北京:中国书店,1990.
[4]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J].近代史研究,1987(3):245-270.
[5]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6]汪向荣.中国的近代化与日本[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7]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8]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9]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10]陈景磬.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12]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石 悦]
2016-12-10
王东健(1990— ),男,江苏镇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现代社会史、民族史。
G40-09
A
1008-6390(2017)03-0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