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翔龙 李 越
论“营改增”下国有企业财务的机遇与挑战
●殷翔龙 李 越
国有企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营改增”推行以来,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挑战和机遇也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重点之一,如何使得国有企业在“营改增”税制改革中充分发挥本企业的优势,从而达到税负降低、效益提升的目的,也是国资委等政府机关较为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营改增”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推进该问题的解决。
“营改增” 国有企业 机遇 挑战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2016年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的方案,在该项方案中,纳税的范围扩大到生活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金融业,同样,增值税可以抵扣的范围也逐渐增加,扩大到企业新增的不动产也可以进行增值税的抵扣,这项规定在2016年5月1日之后在全国全面推行实施,同样,营业税纳税人将全部改为增值税纳税人。自“营改增”开始实施以来,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不论在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此都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营改增”的最大变化在于,改变了之前的营业税存在的各种弊病,比如重复征税(只对增值部分纳税)、无法抵扣(进项、销项相抵扣)、无法退税等,这对于降低企业成本、转变企业经营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但是,在“营改增”的过程中也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相应的风险,比如如何更好地进行报表披露、具体操作流程中的风险等,可以说“营改增”的推行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有挑战。特别是国有企业,如何在“营改增”下积极应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新问题是目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有利于完善我国财税体制,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营改增”实施的最大目的在于消除营业税的弊端,包括无法进行税额的抵扣、多缴纳的税款无法退、重复征税等,而且,增值税不仅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财税体制,降低企业税负,从而为推动我国的供给侧改革贡献力量。在没有实行“营改增”之前,很多时候上游在销售产品时要缴纳税款,在后期产品再次进行销售时也要进行税款的缴纳,这对于该项产品所在行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全面“营改增”的实施后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营改增”之后,国有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可以进行税款的抵扣,减少了企业的投入成本,加快了国有企业经营结构调整的进度,更利于经营模式的转变。应该说,“营改增”的实施,是对我国财税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这样的财税体制更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现实需求,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包括国有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可以借着“营改增”财税体制改革的契机发展自身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有利于降低国有企业税负,降低企业成本
“营改增”带来的最直观的改变就是税负降低了,所以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国有企业一直占据着我国经济的重要领域,在支柱性产业中也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此次全面推行“营改增”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当注重此次变革带来的机遇,如何进行发展机遇的识别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营改增”在实施以前,企业需要缴纳的营业税税率为5%,虽然其税率的绝对值要小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但是由于其需要计算的基数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税额这个角度来看,进行“营改增”之后,国有企业的税收负担是降低的。而且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仅仅为3%,相较于5%是有所降低的。从财政部在2016年4月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自“营改增”实施以后,我国企业的税负整体减少6412亿元,而且,从2012年开始进行税负的降低时,已经有97%的试点纳税人实现了税负的持平甚至降低,累计减税已经达到了3133亿元。由此可见,对于小企业来说“营改增”的实施可能无法马上带来太多财务上的增长,但是对于规模相对较大的国有企业来说,就会有很直观的成本降低、效益提升,这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压力缓解、业务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三)有利于优化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促进行业优势互补
随着“营改增”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在2016年5月全面实施之后,征收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这表明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营改增”的结构性减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第三行业的税负,有利于引导国有企业转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加大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另外,“营改增”之后国有企业不仅能够为客户节省成本,还可以通过进项税额抵扣来降低原来与外部企业合作带来的巨大税负成本,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更多地与外部企业合作,将不属于自己专业的业务进行外包,从而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细化行业分工,提高整个行业市场的运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营改增”的实施避免了原本上下游企业重复征税的问题,有利国有企业进一步精细化分工,促进企业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化合作。
(四)有利于规范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核算水平
“营改增”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企业的优胜劣汰的效果。税负体制的变革,层层抵扣,国有企业必须对经营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自觉地对企业的内部架构进行调整,对国有企业的税负进行一个精细化的管理,这对于以规范化著称的国有企业的税负降低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不正规的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化方面的完善,否则也会同很多初创民营企业一样,难以适应市场的优胜劣汰规则,这从客观上来说有利于规范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另外,能够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的发票使用与管理,“营改增”的实施要求国有企业的进项税额抵扣要使用严格的增值税专业发票,这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账目造假、发票造假的问题,有利于打击因为层级式财务委托代理带来的造假、损害国有企业利益的事情,而且“营改增”改革后的增值税发票因为详细记录了企业的开支明细,有利于企业财务核算水平的提升,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不仅能够反映国有企业的整体经济往来状况,而且有利于增强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促进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业务开展上的公开透明。
(一)财务管理风险方面
1.2.2 强化培训 把住院医师外送到二甲以上的综合医院进行内科、外科的学习,妇科、产科、儿科的医师在本院接受强化培训,开阔临床的视野,期间的工资、奖金不受影响。在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中,院方必须加强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培训评估反馈,重视人文关怀,使医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加入到培训之中,使用此法来保证培训质量[6]。据此,医教科定期进行考勤和严格考核。
“营改增”带给国有企业的不仅只有好的地方,它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使得国有企业的税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但是一旦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和相关的高层领导者没有注重这一税制的改革,没有将相关的政策落实到各个关键点上,那么必然带给企业的就将是财务风险。主要的财务风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税制的改革是存在税制的衔接问题的,一旦衔接过紧密或者过于不重视,将使得税制衔接存在财务风险,而且要注意的是,税制的改革必然存在税务业务处理模式的改变,如果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自身职业素养不高,没有积极研究这个问题,那么可能使得“营改增”这一税务改革的内涵被错误理解,对于国有企业财务相关工作的推进是十分不利的。同时“营改增”改革实施也对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能够与有效衔接 “营改增”改革,还要提高自身的会计核算能力,既包括国有企业的财会系统,也包括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除此之外,“营改增”的改革也对税额的计算、抵扣、缴纳以及披露等问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营改增”实施之后会导致地方税基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管理地方税务,各相关部门会通过各种措施加强税务征管、保证财政稳定,没有正规、合法使用增值税发票的国有企业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罚,这就对国有企业的增值发票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国有企业的相关流程的风险也有所加大。最后,“营改增”由于考虑了企业的自身利益,使得企业可以灵活地选择税率,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税率的可操作性,但是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一定风险,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操守和财务管理敏感度,能够在不同的阶段为企业做出最佳选择,确保企业在 “营改增”的过程中依然能够健康过渡、稳定发展。
(二)财务信息披露方面
众所周知,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在国有企业中是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且随着“营改增”的实施,资产负债表等三大报表的相关披露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国有企业是否能够积极应对“营改增”背景下报表信息披露的要求,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与此同时,企业的会计核算必然会随着“营改增”的推进受到一定的冲击,企业会计核算系统也要实现“营改增”的转变以适应开具增值税发票的需求,而且,企业收入的入账方法和相关的遵循原则都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改变原有的形式或者内容。规则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相关风险的产生,要应对此类风险,国有企业必须要完善企业原有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对财务信息的审批和保密必须严格控制,才可以对财务信息在“营改增”大背景下的披露进行严格控制和审批,而且这对于相关的财务人员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积极应对“营改增”税制的改革给国有企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概括来说,尽管“营改增”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加强内部财务管理规范,但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和挑战,“营改增”过程中给国有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对企业财会系统要求更高、对企业财会人员要求更高、对平衡企业保密与信息披露的能力要求更高。
(三)技术更新和市场细分方面
由于国家对“营改增”的大力推进,使得国有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研发投入以及新技术的引进,特别是对于以前经常忽略的环保投入,原因在于很多科研投入都可以进行增值税的抵扣,减少了企业的新技术引进成本和研发成本。但是这些新技术和新研发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虽然有增值税抵扣的部分,但总体来说还是会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压力增加,加上因为研发的不确定性以及失败概率,对于国有企业技术研发的财务管理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也是最容易产生财务风险的,一旦处理不好会使得国有企业的技术研发变成整体企业发展的 “累赘”,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基于这个原因,“营改增”给企业在这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挑战,不仅需要完善的财务机制,把新增的财务管理纳入整体财务管理体系,还需要高端的财务人员确保国有企业的财会管理能够高质、高效开展。在传统的税制下,由于现代服务业以往缴纳的税款为营业税,其税额的缴纳是不能进行抵扣的,这促使企业必须将这些业务作为自身的业务环节,以减少税款的缴纳。但是,推进“营改增”政策之后,这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经过测算之后,很多企业都不再选择自行建造,而是选择外购相关的用品,从而使得外购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促进了外购的积极性,也使得各个企业之间的行业分工更加富有专业性,这在给国有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如何在专业细分的过程中发展国有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同时,国有企业集团还需要探索如何选取优质的上下游合作商家,如何规避服务外包、行业合作当中存在的风险。
(四)税负方面
(一)做好财务风险的相关防范工作
财务管理在“营改增”这个大背景下,面临的风险必然有所增加,基于此,国有企业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注重的一点就是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通过业务技能培训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财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政策培训,要在相关的法规改变时也要开展财务部门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保证国有企业的财会管理能够跟“营改增”改革衔接,最大程度上预防因人力资源引起的财务管理风险。在“营改增”之后,企业加大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仅可以使得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和规范化得到提高,也可以确保财务人员在核算和对增值税的认识方面有所提升,这也为相关税务申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避免纳税的延迟。
与此同时,在“营改增”开始时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员工更快适应这个税制改革时期,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询问和回复,促进“营改增”在国有企业内部顺利过渡。其次,也要对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在“营改增”实施之后对相关业务的操作予以审查,确保相关的业务操作与国家规定是一致的,避免国有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偷税漏税的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进一步降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在“营改增”的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并且要不断向着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以规避企业发展风险。
(二)注重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以期更加准确地进行财务信息的披露
“营改增”的推进必然会带来国有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改变,显然,财务报表的编制也出现日趋复杂的现象。基于此,财务人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解决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财务信息的失真,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进而使得国有企业的高管对企业本身的财务问题和经营现状进行清晰的了解,以便作出符合国有企业立身目标的科学有效的决策。在“营改增”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步骤以及相关的信息披露可能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也要求财务报表的列报更加完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仅仅按照原有的财务报表编制计划和规定进行工作的推进,要因事因时的进行灵活处理,这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机制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可能的情况下,相关的财务负责人应当针对“营改增”进行财务制度的调整,做到与时俱进,采取新的报表编制制度,学习新的报表编制技能,从而达到提高财务质量的目的,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借着“营改增”的契机,不要把注重财务报表编制、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当成负担,而是应该在“营改增”的背景下不断推动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化,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确保企业稳固发展,更是国有资产 “国有”属性的重要体现——让国有资产在公众的监督下更好地实现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社会公信力。
(三)提高核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要使得“营改增”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而使得 “营改增”对国有企业的弊端尽可能降低,对 “营改增”的核算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行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进行财务分析和核算的首要前提是了解国有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然后从税负、盈利等几个方面分别着手进行分析,在确保财务分析具有全面性的基础上也可以保证该项工作的细致性。在得到相关的财务分析结果时,要开始准备对国有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虽然国有企业在“营改增”的背景下面临的风险要远远低于其他企业,但是仍然需要谨慎些,并针对结果进行风险的规避,准备多个应对方案以避免一旦风险出现时手足无措的情况。增值税的计税方式和营业税的计税方式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方法的改变对国有企业财务的核算和分析能力带来考验,灵活科学地运用税收政策不仅可以使得国有企业的税负降低,还可以为国有企业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和分析本企业在 “营改增”大背景下的税收优势,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纳税筹划,从而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在应对“营改增”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应该基于维护国有资产、保障人民利益的角度,在注重营利性的同时,更要发挥公益性经济调控功能,所以必须采取灵活科学的财务核算手段,最大程度上实现利益最大化。当然,这种核算、分析能力的提升又离不开上文提到的加强企业财务专业人员的培养,而且需要不断的经验总结、积累。
(四)在企业内部树立纳税筹划意识
国有企业对“营改增”这一制度的深入分析研究,必然可以发现有利于本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等优惠政策。因此,在国有企业内部树立良好的纳税筹划意识,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减少国有企业缴纳的税款是非常有必要的。国有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一般情况下首先要全面认识的是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然后再制定出符合现状的财务管理目标。其中,税务管理制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营改增”这个条件下,税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必然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营改增”的相关政策中享有的优惠政策,从而促使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税务管理制度中,增值税发票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在其他企业取得增值税发票减少,国有企业的税负必然会大大增加,但是虚假的增值税发票也会损害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可取的。基于增值税发票管理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必须加派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并制定相关的制度进行增值税发票管理的约束,对增值税发票的开具执行严格的审批流程,避免虚开或者漏开发票。■
(作者单位:重庆康华会计师事务所)
[1]吴凡.营改增对国有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1).
[2]吴则英.浅析营改增对国企财务制造业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6,(21).
[3]郑雷.“营改增”对建筑行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其对策[J].探索科学,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