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祖华
鲁迅关于科学的模型信念与其进化论知识的关系
许祖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鲁迅关于科学的模型信念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一段话来概括:“盖科学者,以其知识,历探自然见象之深微”。鲁迅习得的进化论知识,在属性上属于一种关于自然的科学理论知识。鲁迅对这种知识的整理,与其关于科学的模型信念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都是基于自己关于科学的模型信念进行的整理。
鲁迅;科学信念;进化论
在鲁迅积累的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中,特别重要的当属医学与进化论的知识。它们不仅是鲁迅曾经系统地学习过的知识,也是对鲁迅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影响最为广泛与深入的知识。而进化论的知识,无疑是鲁迅整个知识系统中最重要的知识。因为鲁迅虽然系统地习得过医学,尤其是现代西医学的知识,并且创造性地运用于小说、杂文的创作中,但他却从来没有以论文或著作的形式系统地整理过这类知识。与之相比,进化论的理论知识不仅是鲁迅最早系统地汲取的关于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比鲁迅汲取医学知识还早),也不仅是鲁迅在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理论知识,而且,他还有意识地系统整理过这类知识。所以,鲁迅关于进化论的知识,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对象,更是我们从知识学的角度研究鲁迅习得的相关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应该着重研究的对象。而鲁迅对进化论知识的整理,与其关于科学的信念有密切的关系。
1908年,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一文中,曾经写下过这样一段话:
盖科学者,以其知识,历探自然见象之深微,久而得效,改革遂及于社会,继复流衍,来溅远东,浸及震旦,而洪流所向,则尚浩荡而未有止也。[1]25
理解鲁迅这段话可以有两个基本思路,一个是哲学本体论的思路,一个是狭义的哲学认识论,即知识学的思路。如果按照哲学本体论的思路理解,鲁迅这段话所揭示的正是科学的本质与功能(影响),表达的是鲁迅关于科学是什么的观念;而如果从鲁迅对“科学”是什么下判断的句式(判断句)和思路(基于既有“知识”与主体认知关系的思路)来理解,则可以说是鲁迅对科学的一种心理认知状态,表达的是鲁迅关于科学的一种知识学的信念,并且不是原型信念,而是模型信念①,因为,鲁迅关于科学的这种信念符合知识学所认可的模型信念的三个基本特征,即理性特征、逻辑推导特征和以知识为核心的特征。
理性特征,是模型信念最为显然和基本的特征,模型信念“是在主体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对经验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选择、理性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理性信念”[2]143。这种具有理性特征的信念,不仅因理性的作用具备了强劲的魅力,而且以自身特有的规范构成了与其他信念,如原型信念等之间的显著区别。结合鲁迅关于科学是什么的判断话语,分别从信念形成的基础、信念所包含的内容、形成信念的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也许看得更为清楚。
信念,作为认知主体面对对象的认可或者不认可的心理倾向与状况,无论是按照经验主义知识学的观点,还是按照理性主义,甚至先验主义知识学的观点来看,它的形成,都不可避免地要基于一定的事实或现实,无论这些事实或现实是社会提供的,还是由书本等载体提供的,也不管是由事件构成的现实,还是由语言构成的“思想的现实”或者是由认知者悬定的诸如上帝、理念等的所谓现实,但不同类型的信念所基于的事实的特性与类别却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原型信念所基于的事实,往往是“在场”的事实,是个体所经验的个别事实和可以被认识主体所感知的事实,即能够被认知主体耳闻目睹和可以通过认知主体的感官感知的事实,这既是原型信念十分突出的特点,也是原型信念十分宝贵的品格,当然也是原型信念与其它信念区别的特征。而与原型信念相比,模型信念则不仅基于“在场”的事实,更基于“不在场”的事实;不仅基于可以被感知的事实,更基于无法感知的事实(如光速、分子结构等);不仅基于个体、个别的事实,更基于普遍与整体的事实。从鲁迅关于科学是什么的判断所表达的意思看,鲁迅“相信”科学就是“历探自然见象之深微”的学问,这样的判断及形成的信念,并不是基于“在场”的哪门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等所提供的事实,也不是基于鲁迅自己曾经习得或者熟悉的哪几门自然科学所提供的事实,而是基于“所有”的自然科学所提供的事实,即鲁迅并不是仅仅相信个别科学项目,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探讨自然现象的学问,而是相信“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探讨自然现象(无论这些自然现象在场还是不在场,能被感知还是无法感知)奥秘的学问(从语法学来说,鲁迅这里使用的“科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集合”词语)。所以,鲁迅关于科学是什么的判断,所表达的并不是他对一门或几门自然科学的认知与信念,而是对“所有”自然科学的共同特征的认知与具有“模型”规范的信念。
从信念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原型信念,由于主要是在关注事实“现象”的过程中认知主体基于经验形成的信念,因此,原型信念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现象的内容。与之相比,模型信念不仅关注“事实”现象本身,更关注现象之中的本质与规律,尤其是关于科学的模型信念更是如此。达尔文曾指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3]2模型信念中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是关于现象的内容,更是关于现象深处的本质与规律的内容。从认识论的角度讲,要把握对象的本质规律,认知主体不能仅仅依据自我的经验,因为经验只能感知与把握“在场”对象和“在场”对象所呈现的现象特征,而对象的本质规律由于不是以具象的形式存在的——它既不具体存在于某个时间段,更不具有可以被感知的空间形态,自然无法“在场”,因此,认识主体要把握对象的本质规律并使用相应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认知,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有可能实现,而理性的思考,又恰恰是形成模型信念的基本依据,没有理性思考这个依据,认识主体不仅不能将不在场的对象纳入到自己的思考中,更不可能把握在场与不在场对象的本质规律,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要形成关于对象本质规律的模型信念,就如寻索“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一样不可能。以此考察鲁迅关于科学的信念,这种信念所关注的不仅是科学的“现象性”特征,即科学总关乎“自然现象”(而不是其它现象,如社会现象),更揭示了科学的本质特征,即科学不仅探讨自然现象是什么和怎么样,更探讨自然现象“深处”的“奥秘”,也就是规律。不可否定,原型信念,包括鲁迅的原型信念并非只具有描述“现象”的功能,如鲁迅关于中国人的原型信念,在这类信念中,鲁迅也揭示了某些中国人的本质,如大众的“看客”本质等等(参见笔者的有关拙文),但很明显,鲁迅对这些中国人本质的揭示是“通过现象”完成的,所形成的关于这些中国人的某种信念,如“看客”信念、无操守信念等,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可知可感的,可以验证的现象看本质的结果。与之相比,鲁迅关于科学本质的揭示,却是完全“剔除”了各种丰富而生动的具体“现象”完成的,是通过理性抽象化的结果,这个结果中所包含的内容,虽然也包含了关于对象“现象”特征的内容,但主要成分则是关于对象的本质规律的内容。
从形成信念所采用的方式来看,原型信念主要采用直观感知的方式形成,模型信念则主要采用逻辑推导的方式所形成。鲁迅这段话所表达的关于科学的信念,不是依据自己的直观“感受”形成的,而是经过理性思考,依据逻辑推导的方式条理分明地“概括”出来的。所谓逻辑推导的方式,人们认可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归纳法,鲁迅当年将其概述为“内籀之术”,一种是演绎法,鲁迅当年将其概述为“外籀之术”。在表达关于科学的信念时,鲁迅主要采用的是“内籀之术”,即归纳法,归纳了各种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而概括出这些自然科学的共同特征。这种由“概括”形成的模型信念,虽然不如由“经验”形成的原型信念生动、直观,却具有由逻辑所规范的严谨与简明,而严谨与简明,正是模型信念的特征。
模型信念不仅具有理性思考与逻辑推导的特点,还有“这种信念以知识为内核”[2]144。如果说,原型信念主要是以“事实”为基础和“内核”的话,那么,模型信念则主要以经过了验证的“真”信念——知识为基础和内核并由此而“为理性地整理各种经验知识提供思维的准则,为把经验知识构成理论体系提供一种基本框架,为把由外界输入的信息知识变成科学理论提供变换规则。”[2]144鲁迅明确表达了科学并不是以事实为基础探索自然奥秘的学问,而是以“知识”(无论这种“知识”是来自经验还是理性,也不管这种知识来自于实践还是书本,更不管这种知识是常识还是人们并不熟悉的原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准则来发掘自然奥秘的学问。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经指出:“科学永远不会从零开始……今天的科学建立在昨天的科学之上(所以是昨天的探照灯起作用的结果);而昨天的科学又以前天的科学为基础。”[4]386鲁迅确切地“相信”:科学就是基于既有知识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的学问。虽然鲁迅没有进一步指出科学探索“自然深妙”的过程是一种什么过程,从其所指来看,只能是指“创造新知识的过程”,而创造新知识,正是模型信念最重要的功能。所以说鲁迅关于科学的信念,是一种模型信念。
关于进化论本身的知识属性,中国学术界有人认为,在今天它已经不是一种理论知识了,而是一种经验知识。有一位研究现代知识学的学者曾发表这样的观点:“就时空的角度相比较而言,在某个历史阶段上属于理论的知识,在更前进了的历史阶段上又成为一种经验知识。”因为这样的理论知识“被大多数人接受时,转变为人的常识。例如,阿基米德关于水的浮力的原理,达尔文的进化论,现在都已成了人的常识”。而“常识就是一种可以感知、直觉的,被人无疑问地接受并世代承袭的经验知识”[2]52。列举达尔文的进化论由理论知识转变为经验知识的例子,可见进化论在当下不仅在属性上属于经验知识的范畴,在从理论知识转变为经验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代表性和公信性。这位学者的观点虽是一家之言,但经得起推敲与验证,因为他揭示了知识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理论知识发展成为常识即经验知识的规律,其认识也符合知识发展的相关事实。
一般说来,衡量一种知识,特别是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是否为理论知识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本体标准,即“理论知识的全部问题就在于说明的问题”[4]297。一个是“时空标准”,即上面那位学者所采用的标准。按照本体标准来看,达尔文的进化论是“说明问题”的理论知识,而且是论证与说明“生物物种会变化、生物的物种会分化”[5]6问题的理论知识;按照“时空标准”,站在今天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层面回望,进化论已被多数人理解和接受,成为一种常识,一类经验知识,但在鲁迅接受它的时期,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关于自然,尤其是关于生物发展、变化特征与规律的理论知识,还不是具有世界观、价值观等哲学属性和社会科学属性的理论知识。罗素在20世纪初曾经指出:“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考察的问题上,进化论并不是一种真正科学的哲学。”[6]7“进化论的主要兴趣在于人类的命运问题,至少是关于生命的命运问题。”进化论,尤其是达尔文所创造的进化论对“关于生命的命运问题”的基本解答就是:“不同的种是由于适应环境而从一个未甚分化的祖先产生出来的。”[6]10-11罗素不仅否定了进化论具有哲学与社会科学属性的观点,而且用最简洁的话语概括了这门科学理论关涉的主要问题,即生命在自然环境中的进化规律问题,指出了进化论属于关于自然现象学说的知识。罗素的观点符合事实并经受得起检验,因为进化论,尤其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它诞生的时候,所探究的就是生物(生命)的“自然”变化、分化等进化的问题,“说来有些讽刺,达尔文并不认为他的理论适用于社会”[7]23。鲁迅恰巧就是在罗素论述进化论知识属性的时期开始接受进化论知识。由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生命体验、认知角度的不同,鲁迅接受进化论的兴趣点与罗素很不相同,所接受的进化论,虽然属于理论知识的范畴,但是以混合的状态存在的,既包括了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进化的知识,也包括了一些非自然科学知识,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非自然科学知识,吸引了鲁迅并促使他自觉地整理属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生物进化论。
鲁迅最早接触与进化论相关的知识是19世纪末在南京求学期间。1898年11月,鲁迅因不满江南水师学堂“乌烟瘴气”的学习氛围和自己所学的“管轮”专业而从该校退学,1899年1月下旬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在矿务铁路学堂,鲁迅不仅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地质学的相关知识,而且由于矿务铁路学堂地质学的课本使用的是英国地质学家赖尔撰写的《地质浅学》(现通译为《地质学原理》)这部“为生物进化主义奠定了基础,深深地影响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7]31的著作而接触到了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与理论。《地质浅学》早在鲁迅来到这个世界之初,已被翻译成中文引入了中国。鲁迅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篇杂文中就曾指出:“我出世的时候是清朝的末年,孔夫子已经有了‘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阔得可怕的头衔……不知道为了觉得与其拜着孔夫子而死,倒不如保存自己们之为得计呢,还是为了什么,总而言之,这回是拼命尊孔的政府和官僚先就动摇起来,用官币大翻起洋鬼子的书籍来了。属于科学上的古典之作的,则有侯失勒(赫歇尔)的《谈天》,雷侠儿(赖尔)的《地学浅释》,代那(达纳)的《金石识别》,到现在也还作为那时的遗物,间或躺在旧书铺子里。”[8]325不过,在矿务铁路学堂学习期间,鲁迅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钻研《地质浅学》,还“照样抄订成两大本,并把书中精密的地质构造图也都描摹下来”[9]33,但这部《地质浅学》中所阐述的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知识,并没有引起鲁迅特别的关注。鲁迅真正关注生物进化理论并受到震撼,是20世纪初期。这一时期,鲁迅读到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从这本书中,初步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接受了其中关于生物发展进化的唯物主义观点”[9]40,心灵被深深震撼。鲁迅曾在《琐记》中回忆当时的情景:“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看,是写得很好的字……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10]305-306从这个时期开始,鲁迅不仅自觉地和较为系统地汲取进化论的知识,还以论文的形式整理了进化论的知识并开始频繁地使用这类知识看待各种社会现象与问题、分析各种理论学说与问题,不断地创造属于自己并泽被他人的精神财富。
鲁迅接触与获取进化论的途径,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其他人的途径完全一样,最初是通过赖尔的《地质浅学》初步了解进化论,随后通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这部“前半部着重解释自然现象,宣传物竞天择;后半部着重解释社会现象,宣扬优胜劣败的社会思想”②著作而对进化论的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较为系统地了解进化论的知识,都不是直接通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接触并了解进化论学说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1919年才由马君武翻译为中文并由中华书局出版,题为《达尔文物种原始》,正式被引进中国。而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进化论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不是因为这种知识是科学,“而是因为它与中国社会政治改革、历史观念和文化运动密切相联,因为它具有了‘宇宙观’、‘世界观’(‘道’)的功能”[7]29。虽然,我们不能用当时中国知识界对待进化论的普遍倾向简单地比附鲁迅对进化论的认知,但也不能否认青年鲁迅当时对进化论的青睐没有受到学界这种倾向的影响,更何况,作为主要限于“生物”领域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诞生之后,在西方知识界迅速扩展为“社会”进化论和进步论,“进化主义像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和慈善家一样,资助着一切‘事业’。它具有无限的解释力,它本身也在经历着理论上的变迁,不断衍生出新的理论”[7]25。青年鲁迅,作为一位希望“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者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子,他不是从纯粹自然科学的角度而是从为改造中国社会的角度认知和接受进化论,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不过,鲁迅接触进化论的途径虽然与其他人一样,对进化论的认知也与当时中国知识界有相近甚至相同的倾向,但鲁迅在介绍、整理进化论时,仍是侧重于这种知识的自然科学属性的。
鲁迅最早介绍和系统整理关于进化论的知识,都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其最早介绍进化论,是1903年撰写的论文《中国地质略论》,而系统整理进化论则是1907年发表的论文《人之历史》。鲁迅侧重的都是这种知识的自然科学属性,都是依据自己关于科学的模型信念展开和进行的。
《中国地质略论》是鲁迅系统整理关于中国地质状况的一篇论文,也是鲁迅介绍进化论的一篇论文。学界曾有人认为,这是鲁迅运用进化论的知识分析中国地质状况的一篇论文。此说是一种出于良好愿望的误判,或者说,是一种不了解地质学与生物进化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不了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形成的基础而形成的误判。从地质学与生物进化论的关系来看,并不是生物进化的理论为地质学提供了思想方法,恰恰相反,是地质学为生物进化论学说提供了证据,特别是地质学所研究的“化石”,更是为生物进化学说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当代中国地质学家戎嘉余曾经指出:“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要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最可靠的证据就是从地层中出土的古生物化石。”[5]8(“化石”这一地质学的概念,鲁迅当年将其译为“僵石”[11]8)。虽然,进化论的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萌芽,后又经过文艺复兴及18世纪有所发展,但都主要是以哲学的形式提出的进化学说。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科学的理论,是直到18世纪才在博物学家布丰和生物学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拉马克等人那里得到了比较系统的发展,而布丰的生物进化的思想,也是从对地球的地质的研究中逐步生成的。“他(即布丰)对地质进行了具体的分期,并推测地球的年龄可能已经长达七万多年,地球的生物可能在四万年前就已经出现。这些看法,都有理由使人们把他看成是进化主义历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如达尔文就称他为‘近代第一个以科学精神对待物种起源问题的学者’。”[7]1219世纪的达尔文,无疑是生物进化论的集大成者。鲁迅曾说:“进化之说……至达尔文而大定。”[12]8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无疑是关于生物进化论的最伟大的著作,而从这部著作的诞生及生物进化论产生的基础来看,恰恰是赖尔的《地质浅学》给予了达尔文以思想与方法的启示。“赖尔的地质学肯定地质年代的无限漫长,为物种的缓慢进化提供了时间保证;他根据岩层和化石而得出的地质渐变思想,实际上就等于肯定生物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带着赖尔的《地质学原理》进行环球考察的达尔文,从赖尔那里得到了许多思想和方法上的启示。”[7]15而从鲁迅《中国地质略论》的内容来看,鲁迅也不是在运用进化论的知识分析中国地质的状况,而是一方面整理了关于中国地质状况的既有知识,即“掇学者所发表关于中国地质之说,著为短篇”,另一方面介绍了既往学者们关于“地球之进化”的知识。“整理”既往学者们关于中国地质状况的知识是其主要内容,而介绍进化论的知识则是小部分的内容。即使是小部分,鲁迅介绍的不仅是关于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其关于科学的模型信念的关系也很直接。
在“绪言”中,鲁迅说:“地质学者,地球之进化史也”[11]6,直接指出了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存在物——地球的进化历史。这样的观点与其关于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的模型信念完全一致。随后,在第三节中,依据国外学者对地球进化的年代的划分,陈述了“石类既自少而至多,生物亦由简以进复”[11]10的发展过程以及国外科学家的各种观点,包括这些科学家关于地球地质发展分期的观点和各个时期地球的地质发展状况的观点等。这些陈述都是对既有知识的陈述与介绍,属于关于地球进化的理论知识,如地球成型说、星云说、内部融体说、外部融体说等等。陈述完这些既有知识后,鲁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是即造化自著之进化论,而达尔文剽窃之以成十九世纪之伟著者也”[11]10。这里使用“剽窃”一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达尔文《物种起源》依据的各类化石所记载的岩石和生物变化、发展的状况的“事实”是“造化自著之进化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的理论,不过是直接将这些事实抄录下来罢了;二是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与既往科学成果,即达尔文之前的其他科学家关于地质变化与生物变化的各种“学理”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个词语本身具有贬义,但鲁迅使用这个词语,不仅准确地指出了达尔文《物种起源》依据的自然进化的事实与关于自然进化的理论,勾画出了达尔文的研究成果与既有知识,特别是既往科学家提供的关于地质变化的知识与生物变化的知识之间的承续关系,而且也在思路上连接了自己关于科学是“以其知识”历探自然现象之奥秘的模型信念。
《人之历史》作为鲁迅系统整理关于进化论知识的论文,与其关于科学的模型信念的关系,更是密切。也许是因为对达尔文“剽窃”“造化自著之进化论”和其他科学家的进化论不满,也许是因为鲁迅自己接受进化论并受到震撼的著作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也许是因为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通过日本生物学家丘浅次郎的《进化论讲话》和其他日本学者关于生物进化论的著作,如石川千代松的《进化新论》“这才懂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13]821等原因。总之,鲁迅虽然肯定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进化论学说发展的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高峰,但对进化论知识的整理,却不是以达尔文的学说为中心展开的,而是以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的最新生物学理论“种族发生学”为中心展开的。
鲁迅整理关于生物进化论知识的基本思路是:“敷张其义,先述此论造端,止于近世,而以黑氏(即海克尔)所张皇者终。”[12]8其使用的资料,据日本学者中岛长文考证,主要来自赫胥黎《天演论》、海克尔《宇宙之谜》、石川千代松《进化新论》和丘浅次郎《进化论讲话》。其中,取自《天演论》的资料最少,只有两处;取自《宇宙之谜》的资料最多,占了所有资料的44%;其余的资料均取自日本学者石川千代松和丘浅次郎的著作③。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生物个体进化理论的知识,集大成者是达尔文的学说。这部分内容,在生物学上称为是生物“微进化”的内容,“微进化(又称小进化)以生物个体为进化基本单位,其差异主要发生在‘种’以下的分类等级,包括基因层面的差异等,微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5]6。一部分是关于生物种族进化的理论知识,其代表性学说是海克尔的“种族进化论”。这部分内容,在生物学上称为“宏进化”,“宏进化(又称大进化)以生物物种或生物类群为进化单位,反映物种的纵向演化,包括生物进化的趋势,进化中发生的突然出现、辐射、灭绝等”[5]2。鲁迅所关涉的进化论知识,都属于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其整理的准则,也都与鲁迅关于科学的模型信念密切相关。
在整理关于生物个体进化的理论知识中,鲁迅主要梳理了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居维叶,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等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在整理关于生物种族进化的理论知识中,鲁迅主要介绍并论述了海克尔种族进化理论的内容与意义。在整理这些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鲁迅不仅辨析了这些生物学家理论本身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客观存在的局限性(如林奈、歌德的生物进化的理论),也不仅注意了生物个体进化理论与生物种族进化理论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也注意了生物种族进化理论自身的承续与发展的关系,如,海克尔的生物种族进化理论中具有创意且处于中心地位的观点“形蜕论”。鲁迅在整理中指出:“其律曰,凡个体发生,实为种族发生之反复,特期短而事迅者耳,至所以决定之者,遗传及适应之生理作用也。黑氏(即海克尔)以此法治个体发生,知禽兽鱼虫,虽繁不可计,而逖推本原,咸归于一;又以治种族发生,知一切生物,实肇自至简之原官,由进化而繁变,以至于人。”[12]14鲁迅的自述给我们提供了两个依据,一个依据是,鲁迅整理的生物进化论的知识,主要是关于自然,如禽兽鱼虫等发展进化的知识,这些知识都不是具有社会学属性的知识,而是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知识;另一个依据是,海克尔的“形蜕论”,包括他所提出的关于生物种族进化的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学说,而是在既往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既往的生物进化理论,一是生物个体进化理论,一是歌德率先提出的生物“形蜕论”,海克尔的生物种族进化的理论,就是以这两种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为前提与依据而建立的。海克尔生物种族进化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方面建立了种族发生的进化理论,与个体进化理论在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中形成并立局面,即鲁迅在《人之历史》一文中所说的“立种族发生学,使与个体发生学并,远稽人类由来”[12]8,另一方面则是以歌德的生物“形蜕论”为中心并有效地完善了这种理论学说。鲁迅如此的整理及论述,理顺了生物个体进化论与生物种族进化论之间的密切关系,理清了生物种族进化理论本身的承续与发展关系及生物种族进化论在生物学方面的创造性意义,体现了关于科学的模型信念与其进化论知识的关系,或者说,如此的整理本身就是鲁迅关于科学的模型信念的具体化、实践化。
[1] 鲁迅.科学史教篇[M]//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鲍宗豪.知识与权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 达尔文.达尔文的生活信件[M]//宋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4] 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卓如飞,周柏乔,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 戎嘉余.进化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M]//科普大讲坛——从进化论到能源未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6] 伯特兰·罗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哲学上科学方法应用的一个领域[M].陈启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7] 王中江.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一个新的全能式世界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M]//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9] 复旦大学,上海师大,上海师范《鲁迅年谱》编写组.鲁迅年谱:上册[G].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79.
[10] 鲁迅.琐记[M]//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1] 鲁迅.中国地质略论[M]//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2] 鲁迅.人之历史[M]//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3] 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M]//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中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郑宗荣)
① 关于“原型信念”与“模型信念”,请参阅拙文《鲁迅的信念系统与知识系统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②参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注释30。
③参见日本学者中岛长文《蓝本〈人之历史〉》(上、下),滋贺大国文会《滋贺大国文》第16、17号,1978年、1979年。
Lu Xun’s Beliefs About Science Model and Its Evolution Relationship of Knowledge
XU Zuhua
Lu Xun’s beliefs on science model can be summed up in his own words, “In speaking of science, it explores the depth and the micro scenes of nature with knowledge.” His knowledge on evolution was a kind of theoretical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nature.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se knowledge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his modeled beliefs about science, or so far as to say, it was his own ideas on modeled beliefs about science.
Lu Xun; scientific belief; theory of evolution
I210.97
A
1009-8135(2017)05-0076-07
2017-07-05
许祖华(1955—),男,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鲁迅的知识结构及信念的个性特征研究”(14BZW10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