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伟 呼双双
“讲述海大人的故事,带给我们感动,激励我们前行。”2014年12月12日中国海洋大学报一版头条专栏《中国梦·海洋情·海大故事汇》开栏语开宗明义:教授、院士、普通教职员工,不论优秀团队,还是“另类”个人,只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要充满正能量,均可是故事汇的主人公。摒弃官话套话,在寥寥千字左右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展示感人真事,雅俗共赏、唤起共鸣,对高校宣传工作者来说,这是追求也是要求。
高校中的典型事例或者人物就在我们身边,他们人物形象可能不那么高大饱满,事迹谈不上轰轰烈烈,社会影响力也有限,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却影响着周围的熟人,在某个范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典型示范作用,关键的一点他们的敬业精神、事业情怀、躬身实践甚至是自身存在的缺点都是真实可鉴、令人信服的。恰到好处的人物表达,会让同样不一定能面面俱到的读者对自己也达到典型那样的水平增强信心,激发起干事创业的热情。下面试以人物采写中的感受体会求教专家、同行。
媒体融合时代,要讲求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传播效果离不开内容为王、读者为本的人物采写思路,写作者要在了解和尊重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变“我们想说”为“师生想看”,增强代入感,很重要的一点要在语言文字表达上下大功夫。
高校人物采写的重头戏是科研和学术人物,如何把他们专业性很强的思考和实践用新闻语言表达出来,通俗易懂?笔者认为是对术语的理解、解释和翻译程度决定了此类人物采写是否出彩。2016年7月11日《海大故事汇》刊发《大型海藻的“种子银行”》,对中国海洋大学创建的国际上种类最丰富、遗传资源量最大的海藻种质资源库——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遗传育种研究室的大型海藻种质资源库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呈现。科普一下这个在业内很有名气的研究室是笔者这样的小白采写的初衷,种质资源库是干嘛的?为何把种质资源库称为种子银行?种质资源库是如何诞生和运行的?这些问题是笔者好奇的,当然也是读者关心的。经过查阅大量资料,笔者对种质、种质库和他们的战略价值有了深入了解,而后通过采访该研究室的科学家了解到了种质库的前世今生、野外采集苦乐,写作时以背景介绍讲述学脉延沿、故事描写展现科学精神,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拉近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
与中国海洋大学报其他人物通讯栏目如《海大人物》不同,《海大故事汇》破题落点没有高举高打,而是将目光对准学校事业发展进程中或许不那么起眼但不可或缺的人物或者团队故事作为思想表达的切入点,以小见大展示教学科研、学术活动的内涵和价值。通过一些个活灵活现的细节小事升华呈现丰满立体的人物、品格。
极地科考是新闻热点,无论是科考成果还是科考队员都是媒体关注和宣传的焦点,极地精神毫无争议是时代弘扬的主旋律。作为国家极地科研的重要力量,2016年9月中国海洋大学有4支队伍参加了北极科考凯旋,其中参加中国七北科考的5名队员中有一名女教师,而且据了解,这名女教师参加了全部7个冰站作业,有极地科考常识的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笔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新闻点。一个身高不足1.6米的女神干了这么一件牛事,她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什么样的能量?笔者从她的名字和身材切入,通过采访同船科考的同事和详实的事例,展现了这个文武俱佳的女教师的亮丽风采。文章刊发在校报的同时也在学校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进行了同步宣传,很多读者留言点赞“巾帼不让须眉,美貌与智慧并举,不愧为海大女神!”
既然是人物采写,做好人物的采访工作自然是先决条件。往往,写作者挖到了很多的细枝末节,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忍痛割爱,从中提炼和精选出最关键和传神的故事,而不要面面俱到,所谓的就事论事笔者认为就是要有一种打破砂锅写到底的意识,抓住几点感人良多的情节精雕细刻,使人物跃然纸上。
2016年4月中国海洋大学矫玉田高工完成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回校,这已经是他的第16次极地考察,这位老极地可以说浑身都是故事,笔者决心一定写好这个人物。前期构思时,笔者就另辟蹊径,看看队友眼中的矫玉田是什么样的。通过采访他的同事和学生,一个铁骨铮铮、粗中有细的极地人形象在笔者心中逐渐丰满,在行文时抓住他的“细”和“勇”做了环境和细节的充分铺陈,使这个“柔情铁汉”呼之欲出。就事论事的另一点心得是,要把人物置于集体或者时代大背景下,把个人奋斗与团队协同、单位和国家发展的关系脉络交待清楚,不牵强但也不讳言,通过一个人物透视一个群体、一个学科、一个领域。
高校的人物采写有其特殊性,所以对采访和写作要求更加务实、讲求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以情感人,带着感情走进人物内心;带着感情落笔成章,以平实的语言升华典型,激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