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 孙家靖 刘盼 孙娇
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施工企业项目层面的成本管理方法
朱晨 孙家靖 刘盼 孙娇
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层面的成本控制,由企业管理层负责,主要是包括期间费用的控制以及成本管理基本制度的建立。第二层次是由项目经理部负责,主要是管理和控制项目成本。下面主要对项目层面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行研究。
项目成本;成本管理;费用控制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采取的做法是制定目标成本,以目标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支出,即“量入为出”。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一般情况下,获得订单后,项目部会根据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将部分工程对外发包(劳务分包)。在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时,应当将单项工程所需的劳务数量、单价一次性包干,不留调价余地,以便于成本控制。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单位、实际完成数量办理结算,并与控制数量相核对,发生超支时及时分析原因。此外,还应当加强预控管理,避免合同外用工现象的发生。
对材料费的控制主要是控制采购价格以及消耗数量。
(一)材料消耗数量控制
1、通过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控制材料消耗数量
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月度施工生产计划,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计划的编制应当满足适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要求。适时性是指材料需用量计划的提出和材料进场时间要满足施工生产需要,至少应包括2个月的需用量,对于采购周期较长的材料,更应当提前提出使用计划,以便于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以及组织供应。
2、控制材料领用
控制材料领用是通过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来实现的,一般有两道关卡:一道关卡是经理部给施工班组签发领料单,二道关卡是施工班组将领用材料用于工程实体。超计划领料必须彻查原因,并经项目经理(或授权人)认可方可发放。若釆取总量限额与包干责任制度效果会更好,明确奖罚,可以提高施工人员节约材料的积极性。
3、控制材料计量
混凝土、砂衆的配制计量不准,必定造成水泥超用。利用长度的材料,如钢筋、型钢、钢管等若超标准,重量必定超用。因此,计量器具要按期检验、校正,必须受控。计量过程必须受控。计量方法必须全面准确并受控。
4、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后道工序的材料消耗量往往受前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的影响。如土石方的超挖,必定加大回填或支护的工程量;模板的正偏差和变形必定加大混凝土的用量。因此每道工序施工质量必须受控,以明确成本责任。从每道工序的施工来讲,必须要时时受控,一次合格,避免返修增加不必要的材料消耗。
(二)材料进场价格控制
材料进场价格控制的依据是工程投标时的报价和市场信息价。材料采购价加运杂费构成的材料进场价,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应严格控制在工程投标时的报价以内。由于市场价格是动态的,所以,企业的材料管理部门应该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广泛收集材料价格信息,定期发布当期材料最高限价和材料价格趋势,控制项目材料采购价格和提供采购参考信息。
在确定目标成本时单独列出租赁的机械清单,在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时也应该按照使用数量、使用时间、使用单价逐项进行控制;小型机械、电动工具购置及修理费可以采取由劳务队包干使用的方法进行控制,包干费应该低于目标成本的要求
现场经费和其他直接费用内容涵盖广、人为因素影响大、不易控制,超支现象相对严重。控制的主要办法是根据现场经费的计划,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某些难以控制的项目(如交通差旅费)等可实行包干制,而对一些不宜包干的项目(如业务招待费)可通过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进行控制。
施工过程中努力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制定的施工方案应该是在确保工期、质量要求下的最低成本的方案。一是通过改善施工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降低人工费用支出;二是通过合理配置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与制造业相似,分包也是施工企业转移成本压力的方法,在国际上组织工程施工时已是通行的做法。现在我国允许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而不能转包。在工程分包时,一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确定分包单位,在综合考虑分包单位的施工业绩、设备、技术、资金等综合实力的基础上,选择报价最低的分包单位。二是建立外部劳务“基地”,选择一批技术精、管理严、质量好、施工能力强的外协队伍作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三是必须签订规范的分包合同,杜绝因合同制定的不严谨,不规范,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时,导致项目的成本上升。四是要作好分包工程物资采供和验工计价等管理工作,堵塞效益流失渠道。
[1]包振海.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模式的研究和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2008.
朱晨,1993.8-,女,江苏徐州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6级会计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