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兰
五华县岐岭镇第一小学广东梅州51440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黄建兰
五华县岐岭镇第一小学广东梅州514400
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应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
文本解读;教学策略;阅读兴趣;自主性;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目前在阅读教学领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的阅读教学总是习惯于走极端,盲目追随,缺乏理智的辨别和冷静的思考。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浅谈几点个人浅见。
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阅读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小学语文教师对文本独到的诠释正是引领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阶梯。
文本解读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文学常识和文学素养。其直接关系到教师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深刻,教材处理是否恰当,对文章的关键点是能否产生顿悟与灵感;直接影响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及教学效果的好坏。另外,除了具有较为丰厚的语言文字知识底蕴,还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基础知识和广泛的阅读经验。小学语文课文看起来简单易懂,实则意味颇深。有些教师立足点较低,没有整体感,不能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也就无法将课文深入浅出的理解到位,结果把课文肢解的支离破碎,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分析文章写法。
此外,教师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感悟并非是原文内容的复制,而是揉进了自己的理解,加进了自己的想象,融入了自己感情的艺术形象的“再创造”。通过教师充满情感的解读,授课时,一方面可以实现情激情,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因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另一方面,有助于再现课文的“形象”或“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受到形象化的感染和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沉下来与学生一起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学策略的讲究就显得很重要。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者要以兴趣为先导,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才能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见解。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引入故事、游戏、多媒体等,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更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1.转换角色,放手让学生自己读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阅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体现阅读的主体性。教师要做到“先学后教”,让学生自然进入阅读过程,依靠自己全部的知识和情感意向活动来感知和理解课文,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这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效果的基本原则。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
2.提供平台,给学生自己读的时间
教师必须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这样才会有学生积极的思考,才会有学生独特的感受。特别是文情并茂的好文章,在有层次地诵读半节课乃至半小时,也许比教师讲更长时间的效果好。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在学生充分阅读、主动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表达出来,在学生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交流与互动平台,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总结,在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中拓宽学生的认知空间,延伸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处。当学生认知出现偏差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来自行修正;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通过激烈的讨论来让学生达成共识。这样才能真正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参为中心,一切以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的封闭教学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与思维的枷锁,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这样课堂才能出现更多的标新立异,拥有更多不同的声音,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陈旧模式,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自主地进行思考,还学生一个自由畅想的天空,真正有效地建构阅读教学新课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