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2017-03-28 04:06孙吉乐张飞霞
财会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差距理论区域

■/孙吉乐 张飞霞

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孙吉乐 张飞霞

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有了较快发展,研究内容多元、方法多样,形成多个流派。本文将区域经济学理论从产生到发展至今的国内外文献按研究内容做一梳理、归类和总结,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简评。

区域经济学理论 文献综述

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约翰·冯·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提出农业区位论,标志着区域经济学理论诞生。但是区域经济理论深入发展则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才开始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学派众多,研究涵盖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本文根据各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做一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理论按研究侧重点分成以下七部分内容。

一、区位问题研究,分为古典区位论和近代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是以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核心,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进行考察。古典区位论又分为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前者是对运输费用最小的农业最佳布局的思考。如1826年冯·杜·杜能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提出同一集约程度下,单位产品的土地投入量体现在自然条件和离市场远近两个因素上。认为农业收入与运输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远,利润越少。工业区位论是对工业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的思索。如1909年韦伯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从经济区位的角度,选择了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经济活动基本环节的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说明与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机制。

近代区位理论侧重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合理结构的研究。包括费特(1924)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从市场空间视角对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俄林(1930)一般区位理论,在资源禀赋视野中对工业区位形成进行探讨;克里斯泰勒(1933)中心地理论,用城市层级对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进行研究;廖什(1939)市场区位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进行解释。

二、将区位与空间问题结合研究

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的《区位与空间经济》从区域发展演化的一般过程出发,将投入和产出的地理分布以及价格和成本的地理变化纳入一般均衡框架,提出了一个区位和空间经济的一般理论,即涵盖了展布在空间中的所有经济活动的一般理论,从而将传统一般均衡理论、产业区位理论、市场区理论、土地利用理论、贸易理论和城市结构理论有机统一起来。迈克尔·波特(1990)在《论国家的竞争优势》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钻石模型”认为一个集群的竞争优势除了取决于要素禀赋、市场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及支撑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四个基本条件之外,还取决于机会和政府两个附加要素。克鲁格曼(1995)在《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一书中阐述了完善的产业集群理论,并建立了关于产业集群的新的模型,开创了从地理角度研究发展问题的先河。克鲁格曼等(1999)发表《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从经济学视野,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和分析了产业集群和聚集经济现象。

三、区域经济差距问题研究

在区域经济差距问题上国内外学者都做出大量研究。研究侧重点在于区域经济产生差距的实证分析及产生差距的原因探寻。

在实证分析方面国内主要研究有:杨伟民(1992)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指标考察地区差距;魏后凯(1996)采用Theil指数对中国地区总体差异进行分解;张焕明(2004)引入动态面板回归技术,采用SGMM方法估计了扩展的Solow模型。国外主要研究有:Behrens等(2007)通过考察不存在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的两国四区域模型后发现,当一国的国内贸易成本较高时,较高的国际贸易成本将扩大该国地区间的差距。当国际贸易成本较低时,一国较高的国内贸易成本有利于该国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威廉姆森对全世界24个国家有关区域增长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条倒“U”型曲线,表明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随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区际差异呈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倾向于非均衡增长。起飞阶段之后,区域间的不平衡程度逐渐趋于稳定。当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区际差异将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增长成均衡态势。

在区域经济产生差距的原因方面国内主要研究有:周民良(2000)强调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地区差距上的作用;杜亚丽(2010)认为FDI区域分布的差异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李静等(2006)强调了TFP的差距是解释中国地区差距最主要的因素;宋华盛等(2010)提出母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国内一体化水平是形成地区间差距的原因;杜小敏、陈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丁建军(2010)认为中西部地区缺乏足以与东部三大城市群相抗衡的集聚中心会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失衡。国外主要研究有:缪尔达尔(1957)提出“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认为市场力的作用会扩大地区间差距;赫希曼(1958)提出核心区发展对边缘区发展会起到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的作用是主要的,因而会导致区域差距拉大。

四、区域经济增长最终状态理论

所谓区域经济增长最终状态即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随时间推移最终会收敛还是发散,也就是趋同还是趋异。

趋同假说源于新古典模型,Solow(1956)在该模型中提出不同区域具有相同的经济稳态,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当前经济水平的差距仅仅源于它们历史上增长起点的不同;随着时间推移,彼此间经济差距最终将消失而实现趋同;鲍莫尔(1986)在收集整理16个工业化国家1870年至1978年的人均收入数据加以回归研究后认为,自1870年以来,经济收敛现象在这些国家表现得非常明显;巴罗等人(1992)认为,虽然收敛是最终的结果,但只有拥有一定人力资源基础的地区或国家才能够利用现代技术保持收敛趋势;魏后凯(1997)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沿用巴罗和萨拉伊马丁分析方法计算了自1978年以来各地区省份产出差距收敛(β收敛)和部门产出差距收敛(σ收敛),即无条件收敛和有条件收敛,认为中国各地区GDP差距大约以每年2%的速度收敛,但从发展阶段来看,1978—1985年各地区人均GDP的收敛速度相对较快,而1985—1995年则不存在显著的收敛性;邓翔(2002)发现在经济特征和初始条件相近的区域,例如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内部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变动存在群体趋同现象;蔡昉和都阳(2000)、张焕明(2004)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三大地区出现了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现象。

趋异假说源于罗默等人开创的新增长理论,该模型认为,实物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性而产生的报酬递增导致收入差距具有扩大的趋势。巴罗和萨拉伊马丁(2000)对1965-1985年世界上122个国家的实际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与1965年初的人均GDP的对数值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有较弱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初期越富的国家,后来增长的不是越慢,而是越快。这就拒绝了绝对趋同假说。Jian(1996)等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进行检验,发现中国区域经济不存在明显的绝对趋同。莫罗和古德里奇(1994)用巴罗和萨拉伊马丁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意大利地区的收敛现象,结论却完全相反,收敛假说在意大利被拒绝,数据检验发现意大利的南方和北方存在着经济双元化特征。

五、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研究

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研究形成两种理论,即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这两种理论本质上源自上述趋同趋异理论。均衡增长理论包括保罗·罗森斯坦·罗丹(1943)的大推进理论;罗格纳·纳克斯(1953)的平衡增长理论;赖宾斯坦(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和纳尔森(1956)的低水平陷阱理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包括:佩鲁(1955)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1957)的循环累积关系理论;赫希曼(1958)的不平衡经济增长理论;克鲁默、海特(1975)的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经历怎样的过程,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如胡佛(1949)和费雪(1949)强调先进技术的采用对区域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通常要经历自给自足经济、乡村工业化经济、农业生产结构转换、工业化和服务业输出五个阶段;罗斯托(1960)认为一个区域或国家经济发展大体上要经历六个成长阶段,即传统社会、起飞阶段、起飞、成熟、群众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最关键的是起飞阶段;弗里德曼(1963)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低水平均衡阶段,经济活动以分散孤立、小地域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的空间结构。第二阶段极化效应加强,出现单一强大中心,形成中心-外围式二元空间结构。第三阶段出现单一全国性中心,边缘区出现强大的次级中心,形成多核心空间结构。第四阶段出现功能上互为依存的城市体系,形成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艾萨德(1960)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包括乡村农业和食品加工业阶段、城镇的出现阶段、城市的出现阶段;陈栋生(1993)将区域经济增长分为待开发、成长、成熟以及衰退四个阶段。

七、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

早期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分析理论集中在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技术和制度这五种要素进行分析。其中对自然资源的研究集中在其对区域劳动生产率、区域产业结构及区域初始资本积累的影响,以加拿大经济史学家哈罗德·因尼斯与W·A麦肯托斯创立的大宗产品理论最有代表性。对人力资源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人口数量和收入水平通过影响消费需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在提供技术进步保证和产业转型升级基础方面的直接作用。对于资本,早期很多学者都认为相对于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等要素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古典经济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罗斯托“起飞”理论、纳克斯“贫困的恶性循环论”、赖宾斯坦“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对此都有阐述。早在1911年,Schumpeter就指出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对该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积极效应,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对于技术,阿罗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罗默通过建立知识溢出模型,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索洛(1987)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熊彼特重视技术创新,并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对于制度,新古典经济学中并没有涉及,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诺斯首次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强调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通过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后期关于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的内容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趋势。比如奥古斯特·勒施强调金融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马瑞永(2006)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费洪平(1998)从区域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区域产业政策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研究;姜威(2001)探讨资源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资源整合模式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刘迎霞(2002)探讨了空间外溢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魏潾(2005)就软环境对企业竞争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渠爱雪和孟召宜(2004)从区域文化软环境视角开展了较深入研究,研究了区域文化软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互动关系;王孝斌等(2009)研究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综上,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从经济地理学演化而来的学科,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之快是很多学科无法企及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学科化、体系化、规范化。学科化体现在空间经济学的发展,体系化体现在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区域管理学派三大流派的形成,规范化体现在空间经济理论的成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趋势,比如研究的热点转向一些问题区域,研究内容综合化、多样化,研究重点在区域创新、区域竞争优势,研究的方向更具体、更实用,研究方法更重视采用模型和计量。

[1]SolowR.A.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01).

[2]李仁贵.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1988(08).

[3]魏后凯.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开发研究,1990(05).

[4]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白永秀,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评论,2007(01).

[6]杜小敏,陈建宝.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0(03).

[7]杜亚丽.FDI分布差异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效应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8]丁建军.城市群经济、多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10(12).

◇作者信息: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践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财政与公共经济

◇责任编辑:闫树北

◇责任校对:闫树北

F08

A

1004-6070(2017)10-0065-04

猜你喜欢
差距理论区域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分割区域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