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船舶的“风口”来了
年终岁尾,船舶市场上刷爆了朋友圈、最抓人眼球的无疑是由中船集团发布的全球首艘获得船级社认证的智能商船——3.88万载重吨智能散货船“大智”号交付使用。当人工智能遇上中国造船,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
所谓的智能船舶,是指船舶可利用传感器、现代通信、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自动感知和获得内部各零部件及外部海洋环境、天气、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在航行、管理和维修等方面实现全船各系统及设备的信息融合及共享智能化运行。“大智”号虽难言尽善尽美,但也有了聪慧的“大脑”、通畅的“神经”、敏锐的“五官”、强劲的“心脏”。看着这艘美轮美奂的智能船舶,我们不禁张开遐想的翅膀,可以想象到的是,未来的智能船舶肯定不止于此,除了自主航行、远程遥控等关键技术,一些细节部分同样可以智能化,譬如自动靠泊、离岸,自主维修,自动清洗(如海底门滤器、水下船体),自动更换设备部件,自我防护(针对海盗),自动补给等等。事实上,无人船在某些海事领域即将成为现实。据有关报道,全球第一艘无人驾驶船舶“YARA Birkeland”号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借助GPS、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这艘船便可自动穿梭于其他船只之间,在到达终点时自主停靠码头。由此预见,随着船舶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船员会越来越少,实现真正无人化航行的明天终将来到。
那么,在智能船舶“风口”日劲的当下,如何借“风”实现造船业的转型升级呢?当前我国造船业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是此次变革的主要标志,“智”造革命所带来的风暴,将深刻影响我国造船业的未来。智能船舶的出现或许提供给造船业一个历史性契机——打通船舶行业研发、建造、维护、运营的整条产业链,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换句话说,如果将造船比作是个“蛋黄”,将船舶的维修运营等周边服务比作“蛋白”,新价值就是“蛋黄”“蛋白”的钱都要赚。对于船舶设计、建造等上中游产业链而言,船企应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提升船舶设计建造过程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改造传统造船工艺设备和流程,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在建造环节把各种资源的匹配做到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对于运营维护等下游产业链而言,船企如果能充分利用智能船舶的大数据,将延伸出去的服务(维修、运营、航管、码头装卸等)拓展开来,就可以赚到更多“蛋白”的钱。这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延伸服务,或许正是造船业发展的趋势。
当然,抢占“智”造前沿是需要花钱的,在船企“银两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智”造化技术路线,是当前业界亟待商榷的问题。业内有关人士认为,首先,要与高新科技企业紧密合作。组成产业合作发展联盟,使技术研发突出重点,尽早拿出成果。同时,这个合作发展联盟应该是开放的,这样做不仅可以带动造船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一批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其次,要统一智能化标准。目前各有关厂商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为避免各自为战,无论是智能船舶、还是船联网的软硬件,都要设置统一的标准。有了标准,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软硬件彼此间就可以互联互通,相关第三方应用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直接进行开发,以便更好地提供服务。最后,要建立运营平台,让所有的船厂和航企都可以使用。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科研、生产、销售、使用、维修、物流等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实现产品开发、建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智能制造这一风口已来临,连“猪”都能飞起来,何况船呢? (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