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安 周 强 钟展芳 雷伟华 冼爱华
(广东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肇庆市 526000)
·经验交流·
难愈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变化与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关系▲
唐海安 周 强 钟展芳 雷伟华 冼爱华
(广东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肇庆市 526000)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难愈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碘伏凡士林纱布治疗。取标本时间1、3、9、14 d,活体标本大小5 mm×5 mm。采用光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创面肉芽组织成分生长情况,新生毛细血管组织CD34、成纤维细胞SMA、淋巴细胞CD38、中性粒细胞MPO的表达水平,以及创面肉芽组织成熟程度及时间。结果大体标本观察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排列整齐,组织生长齐平,肉芽生长速度快,愈合质量好,创面基底平整;病理标本观察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加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难愈创面肉芽组织起到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加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大量浸润,诱导肉芽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更使创面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排列整齐,组织生长齐平,致创面基底平整,提高愈合质量。
难愈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创面;肉芽组织
难愈创面在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治疗后对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国内外均有大量文献报道,但鲜有从病理组织学角度分析该技术对创面肉芽组织相关成分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对VSD技术的治疗效果作基础性、指标性量化总结,为VSD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我院选取40例难愈创面患者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难愈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从而揭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难愈创面修复的机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难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年龄23~52(34.3±4.5)岁;其中男10例,女10例;臀部褥疮者10例,糖尿病足者5例,静脉性溃疡者 5例。对照组年龄 24~52 (33.6±4.8)岁;其中男10例,女10例,臀部褥疮者8例,糖尿病足者6例,静脉性溃疡者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负压封闭引流术所用的泡沫敷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聚乙烯醇及半透明性贴膜制成,具单向透气功能,柔韧性较好。
1.3 方法 对照组创面常规清创后给予碘伏凡士林纱布隔日换药处理,直至创面完全愈合。观察组常规清创后给予封闭负压治疗,设定负压值为 -130 mmHg (1 mmHg=0.133 kPa),作持续负压引流,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拼接负压海绵敷料,使负压海绵敷料充分覆盖创面,贴膜周围缘距离创面边缘3 cm,保证贴膜与创面紧密、贴伏、无漏气,有引流液吸出为负压正常。严密观察封闭负压装置情况,及时发现装置有无漏气、脱管等情况。于创面内开小孔取标本后重新封闭,再次确认装置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直至创面愈合为止,若负压漏气或堵管无法处理,及时更换新装置[9,10]。
1.4 标本取材及观察指标 标本取材:两组患者清创后1、3、9、14 d均于创面切取5 mm×5 mm作病理活体组织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病理指标:采用10倍光学显微镜、免疫组化观察CD34、SMA、CD38、MPO2表达水平;大体观察:创面肉芽组织成熟程度及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大体观察 治疗后第1天,各组创面均呈暗红色,有少量分泌物,创面周围皮肤明显红肿。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创面有微量渗血,湿润,红白相间,创面周围红肿较前消退,筋膜菲薄透明,其下血管清晰透明;对照组创面有少量血痂附着,暗红,较干燥,呈干痂状,创面周围红肿,未见毛细血管形成。治疗后第9天,观察组创面分泌物减少,湿润,红润,毛细血管腔径稍增大、增粗、排列整齐;对照组创面分泌物少许,中心处形成焦痂,触之较硬,见少量毛细血管生长,管径细小,排列不均一。治疗后第14天,两组创面基本愈合,观察组愈合创面平整,色淡、质软,对照组愈合创面凹凸不平,质硬、色深。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11.5 d,对照组13.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病理观察 对两组治疗后第1、3、9、14天CD34、SMA、CD38、MPO2进行观察。见表1、图1、图2。
表1 两组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9天、第14天病理观察 (个)
图1 观察组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9天、第14天时的镜下组织表达
图2 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9天、第14天时的镜下组织表达
封闭负压引流明显促进了肉芽组织生长,增加了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使创面炎症反应维持在较高水平,虽然CD38于免疫组化中表达较少,但于HE染色中明显存在,并随时间推移各组表达均持续增加。本次实验仍能完整显示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另外鉴于手术清创技术水平所限,部分标本取材仍有少量坏死组织残留,为本次实验不足之处,但上述证据仍能观察到当创面清创后,第1天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基本处于同等水平,进入第3天后各项指标表达情况均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肉芽生长速度观察组较对照组迅速。直至第14天,根据大体标本情况,观察组已基本覆盖并填平创面,而对照组覆盖创面却欠平整、肉芽创面基底高低不平。据此,足以证明封闭负压引流能明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对难愈创面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1,2]。封闭负压引流其作用机理为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加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而大体标本观察则显示,观察组中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排列整齐,组织生长齐平,肉芽生长速度快,创面基底平整,起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诱导肉芽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3~5]。
综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较传统换药方式(常规清创后给予碘伏凡士林纱布换药)优势明显,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能有效降低住院天数和清创至终末手术时间、降低感染率、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其作用机理为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加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诱导肉芽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6~8]。综合治疗效果极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黄晓栋.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9):2992-2993.
[2]张 雷,高栋梁.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治疗深度烧伤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0): 49-50.
[3]郑 凡.中晚期深度烧伤创面大张中厚皮片移植术的临床机制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22(1):1,6.
[4]谌曙霞.深度烧伤的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效果及临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27-128.
[5]莫春燕,朱珍兰,陈坤仪,等.皮瓣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218-1219.
[6]王 宇,李 季,唐家训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4): 815-816.
[7]朱清海,张会堂,杨崇志,等.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烧伤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120- 121.
[8]明志国,雷 晋,段鹏,等.Meek植皮技术与微粒皮移植技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对照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8(3):54-55.
[9]张 郑,张汝敏.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Ⅲ度烧伤保留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创面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35-37.
[10]张 玲,曲家富,闫荣亮,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 1042-1045.
R 641
B
1673-6575(2017)01-0081-04
10.11864/j.issn.1673.2017.01.25
2016-11-21
2017-01-19)
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编号: 20140119)
唐海安(1982~),男,本科,医师,研究方向:烧伤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