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英
(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基于渔歌的我国海洋音乐研究综述
□赵少英
(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渔歌是生活于沿海地区的渔民所唱的民间歌谣,是渔民在征服海洋、利用海洋劳动过程中的审美创造,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音乐最原始、最普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由于我国海岛众多,海岸线和海岛岸线跨度大,各地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很大不同,造就了我国渔歌具有形式多样、风格迥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等特点。在建设“海洋强国”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背景下,渔歌艺术的研究、创新与发展,对于弘扬传统“渔文化”,展现广大渔民的劳动智慧和精神风貌有着重要的意义。
渔歌;海洋音乐;创作发展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对海洋有着美好的遐想和探索的冲动。古人眼中的海洋是神秘、雄伟、壮丽和富庶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世界,海洋被先祖称之为“百谷王”“无底”“天池”等。吐星出日、天与水际的海洋美景,汹涌澎湃、咆哮怒吼的九尺巨浪,朦胧奇丽的海市蜃楼,浪漫丰富、神隐怪匿的海洋神话传说,其深不测、涵容万族的海洋世界,不但为文人骚客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也是渔民在海上劳作中精神追求和审美创造的源泉。在我国,渔歌是反映渔民生产生活实践的民间歌谣,也是海洋音乐最原始、最普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本文试就我国渔歌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中华民族生存于一个海陆兼备的广袤区域,先祖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与海洋有关的各项活动。《尚书·立政》记载,华夏先民“方行天下,至于海表”。据考证,从距今约300万年直至距今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距今18 000年前,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就已经会用海蚶壳作为装饰品。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勤劳聪明的沿海人民不仅过着在海滩上拾贝拣鱼的生活,而且还会制造简陋的原始航行工具,他们与海打交道,靠海补充食物,开始了最原始的海洋捕捞渔猎生活方式。“到了7 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沿海地区的劳动人民已懂得了‘木浮于水上’的道理,创造了最早的船舶——独木舟。随着船的出现和捕捞工具的进步,近海渔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海洋采集和捕捞活动始终是沿海地区劳动人民主要的肉食来源。夏商周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青铜技术的出现与成熟,产生了木板船与风帆。从此,以物资运输、人员迁徙、文化传播、外交往来为主要内容的航海行为与日俱增,较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开始了。”[1]
歌唱作为人类的本能活动,无论什么阶层的人,都常以歌唱来表现其本身的生活。歌唱可以振奋精神、放松情绪、丰富生活、提高审美情趣,因而始终是人们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海洋和海洋活动历来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创作中突出的主题。千百年来,居住于沿海地区的渔民,常年以海为生,与海相伴,海洋的蓝色文明深深地影响着渔民们的生活,渔民们在其生活和渔猎劳动中,逐渐创造出了属于“海洋人”自己的音乐——海洋音乐。海洋音乐就是以“海洋”为表现主题的音乐活动,具体“包括与海洋有关地方、人文的音乐,与海洋有关题材、形式的音乐等”[2],是人们独特的海洋生产生活方式与海洋生态环境下的产物,充分表现了生活在海岸、海岛地区人们独特的生活态度、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是人们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其中,渔歌是我国海洋音乐在民间最为普遍、最为直接的反映形式。
渔歌,既渔人所作的渔人之歌,是海上打鱼之人所唱的民间歌谣。歌谣,是“歌”与“谣”的联用叫法,关于二者的区别,西汉《毛诗故训传》的解释是:“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东汉杜琼所著《韩诗章句》也说:“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可见“歌”是配乐的,“谣”则不配乐。古人将二者统称为“歌谣”,后人逐渐将“民间歌谣”简称为“民歌”。广义地理解,“凡是反映渔区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以及爱情婚姻等等,均系渔歌”[3]。渔歌作为民间歌谣的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及岛屿,是涉海渔民在依附海洋、利用海洋的劳动过程中的衍生物,是渔民集体创作的结晶,反映着人与大海、人与岛屿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海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汉字的“渔”属于会意字,原意即是捕鱼。在原始社会中,“渔猎农耕”四个字分别代表着四种最典型的大众经济生活。“渔猎”作为最古老、最传统的一种海洋湖泊捕鱼者所进行的生产劳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几千年的丰美生活。汉代哲学著作《淮南子·说林训》曰:“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所急者存也;朝之市则走,夕过市则步,所求者亡也”。作为我国民间音乐独特的表现形式,关于渔歌的记载,古已有之。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名篇《上巳浮江宴序》中就写有:“榜讴齐引,渔歌互起。”杜荀鹤的《送人游吴》曰:“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其《岳阳楼记》中也有“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记载。南宋诗人陆游所作《渔歌》诗:“斜阳收尽暮烟青,嫋嫋渔歌起远汀。”元代词人张可久《天净沙·江上》:“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明朝诗人徐祯卿所作《送耿晦之守湖州》诗:“邮渚频挝津吏鼓,渔歌唱近使君船。”清代学者秦蕙田的《燕子矶》诗:“帆影悬残照,渔歌入暮烟。”渔歌不仅反映了渔民的海洋生活景象和情感表达,诉说着渔民生活、劳作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抒发了渔民在漂泊无定的水居生活和艰险的捕鱼生产劳动中的情感体验,以及渔民在陆上纺线、织网、造船、摇艇、补网等日常劳作。智慧的渔民在创作渔歌的过程中,还将海洋航行、海洋气象,以及船网工具、鱼类习性、船员职责等知识,运用艺术的手法,在渔歌中记录了下来,使渔歌不仅富于浓郁的海洋气息和渔乡风情,而且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知识。多少年来,许多目不识丁的渔民,正是靠着代代传唱渔歌的方式,苦中作乐,学习古人知识,掌握生产技能,依附、驾驭及征服着海洋。
我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辽阔的海域和长达1.8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6 500多个大小不等的海岛,以及1.4万公里的海岛岸线。这里世世代代生活着勤劳勇敢的渔民,他们“靠海吃海”,“以渔为生”,克服了沿海及海岛多雷电暴雨、炎热潮湿的恶劣环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由于海岛众多,海岸线和海岛岸线跨度大,造成各地渔民方言差别较大,生活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歌唱语言、音律和节奏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也造就了我国渔歌具有形式多样、风格迥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等特点。我国渔歌主要有三种类型:江河类渔歌,如淮河渔歌、江汉渔歌、江水渔歌、赫哲渔歌等;湖泊类渔歌,如洞庭湖渔歌、太湖渔歌、鄱阳湖渔歌、滇池渔歌等;岛屿海洋类渔歌,如临高渔歌、舟山渔歌、岱山渔歌、嵊泗渔歌、惠东渔歌、汕尾渔歌等。笔者对海洋类渔歌进行了初步整理,具体见《我国部分岛屿海洋渔歌一览表》。
海洋渔歌有深海渔歌与浅海渔歌之分。深海渔歌是在海上生产劳作时所唱,多是同船对唱、隔船对唱的形式。由于海上唱歌要冲破风声、浪声的干扰,所以音调高亢粗犷,节奏坚实,旋律流畅。浅海渔歌则多是在岸上所唱,多以渔家妇女在织网、摆渡、操持家务或婚丧嫁娶时歌唱,环境相对海上比较安静,所以表现为音调婉转舒缓,情绪欢乐,节奏自由、富于变化,是渔民真实生活的写照。
早期流行于广东东部沿海各县渔区的统称为“粤东渔歌”,是沿海地区渔民传唱的一种七字句的汉族民歌。从明清以来,历代各县县志或文人传说中就有关于当地演唱“粤东渔歌”的记述。“粤东渔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汕尾、海丰、陆丰、惠东等地不同风格的渔歌类型。在广东沿海汕尾地区流行的“汕尾渔歌”,是在原“海陆丰渔歌”基础上形成的渔歌。汕尾市是在原海丰县、陆丰县的基础上设立的地级市,海丰县、陆丰县在历史上被合称为“海陆丰”,是著名的侨乡,曾经在全国、乃至海内外都有着响亮的知名度,民谚道:“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当时海丰、陆丰等地有“海丰渔歌”(深海渔歌)和“陆丰渔歌”(浅海渔歌),统称为“海陆丰渔歌”。“汕尾渔歌”用潮汕话演唱,曲调丰富优美;在汕尾市北部一带,在明、清时期还形成了另一种独具特色的“湖东渔歌”,是由先时当地疍民所创,史称“疍歌”。“湖东渔歌”多属于浅海渔歌,曲式多为七言四句体,有捕鱼歌、恋情歌、婚嫁歌、斗歌、生活情趣歌和后勤服务歌等类型,曲调婉转动听,基本上保持着民歌的五声调式。由于其音域不宽,鲜少高亢的音调,歌词简朴通俗,不论男女老少均能哼唱,因此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5]在广东惠东县的港口、稔山范港、盐州新渔村、巽寮新渔村等地,渔民传唱着“惠东渔歌”,当地人称它为“鲘船歌”或“城歌”。“惠东渔歌”始于宋代,属于浅海渔歌类,只限于渔民们在船上演唱,有独唱和齐唱的形式,无乐器伴奏。其曲式结构多为上、下两句,一呼一应的句式,歌词纯朴、修词简练,有“啊啊香调”“啦打啼嘟啼调”“呵呵香调”“贤弟调”“罗茵调”等20多个品种,堪称音乐艺术海洋中的活化石;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地区,“东升渔歌”是流传于此特有的地方性渔歌,也是现今“东升渔歌”中唯一得以流传的婚庆类渔歌;在粤西湛江有“广州湾艇仔歌”,传唱于广东湛江市南三岛、特呈岛至东海岛、硇洲岛沿海一带,是以打渔为生的“水上居民”一族自编自唱的水上民歌,起源于清代,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艺术韵味的红土民歌品种;湛江市下辖阳江沿海地区,流传着一种最能表达昼家人水上生活情景和情感的“阳江渔歌”,或称“阳江咸水歌”,至今已有1 40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历史最为悠久的汉族民歌之一。“阳江咸水歌”有叹调、堂梅调、哥兄调等调式,无音乐伴奏,节奏自由,每句开头都有一句类似于“呼语”的衬词,如“哥兄呀”“细妹呀”等,以引起听者注意;在广东、广西沿海、以及北海市区和合浦县地区,流传有“北海咸水歌”,也称“北海渔歌”。“咸水”顾名思义就是海水,是海上或海边渔民以广东白话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叫做“咸水叹”“叹哥兄”“叹姑妹”“白话渔歌”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旋律亲切流畅、亲昵委婉,渔文化积淀深厚。
我国部分海洋渔歌一览表
在福建福州沿海及闽江中下游地区,活跃着一种“疍民渔歌”,是福州当地疍民传统的民歌形式,在古代被贬称为“曲蹄曲”,使用闽东语福州话吟唱,起源于宋代。疍民是古代生活在沿海一带海上原住的闽越人,传统上他们世代居住在沿海的连家船上,受到陆地上汉人的严重歧视和迫害,被当作贱民,不得上岸定居。明朝《惠州府志》记载:“疍民,此乃水居者也,只船支浆,衣不盖肤,计舟纳课”。“疍民渔歌”主要分为“盘诗”和“唱贺年歌”两种形式。“盘诗”是节日所进行的男女一问一答的渔歌对唱,唱词是在问答过程中的即兴发挥,其曲调为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疍民自编的曲调。“唱贺年歌”则是福州疍民在元宵、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四时向岸上的福州人讨要米粿时所唱的吉利歌曲。其曲调既有传统的疍民调,也有取自闽剧清唱小调,用一尺多长、内装半筒水的小竹筒敲打作为伴奏;福建霞浦县的三沙镇一带流传着“三沙渔歌”,确切的起源年代已无从考证,亦无文字脚本,纯粹依靠口头传授,内容生动风趣,用当地闽南方言歌唱,土腔土调,独具一格,是闽东地区唯一保留使用闽南方言的原生态民歌;福建漳州东山岛的“东山渔歌”,源自清代,是东山岛渔民和民间歌手在渔业生产和生活中,自编自创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海洋气息的歌谣,是早期渔民群体中重要的文化活动。
浙江省在东海海域辖区内流传的渔歌统称为“东海渔歌”;浙江东部海岛或沿海地区的渔民在海上捕鱼作业或休渔晒网时自编自唱的民间歌谣称之为“浙东渔歌”。“浙东渔歌”以舟山群岛的“舟山渔歌”和“岱山渔歌”最具代表性。“岱山渔歌”是“舟山渔歌”的一个重要分支,二者历史悠久,承载着质朴厚重的海洋精神,是浙江民间音乐重要的表现形式;在浙江杭州湾以东,数以百计的大小岛屿群构成了“海上仙山”嵊泗列岛,岛上流传有特色浓郁、个性鲜明的“嵊泗渔歌”。
“临高渔歌”是海南渔歌的典型代表。相传“临高渔歌”起源于汉代,流传于海南省临高县渔民之中,因其多用衬词“哩哩美”和相关传说,也称“哩哩妹”,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浓郁的新盈港一带的乡土气息,是中国最具艺术魅力的渔歌;海南省琼海市的潭门镇,被誉为“南海之门”,这里的渔民世代传唱着自己的民间渔家小调——“潭门渔歌”,内涵深厚。
“渔民号子”是渔歌中极富个性的表现形式,是渔民与海洋劳作共生而形成的一种民间口头音乐。渔民、船工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通过各种不同种类号子的歌唱来振作精神,统一节奏,调节情绪,即可减轻劳动者的体力消耗,又可艺术地焕发劳动激情。如起源于浙江舟山、岱山等地的“舟山渔民号子”,宁波市象山县的“象山渔民号子”,都是浙江省乃至国内的代表性民间劳动号子,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均有一定影响;江苏省“吕四渔民号子”是南黄海领域的汉族原生态渔歌;传唱于山东荣成市的“荣成渔民号子”、日照市岚山区的“岚山渔民号子”、烟台的“登州渔民号子”,都是胶东沿海地区最原始的渔业生产民间音乐,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渔民号子’既是一种与传统海洋捕捞作业相匹配、传递劳动信息、协调劳动节奏的号令,也是广大渔民交流情感、劳作抒怀的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能够完整记录传统海洋捕捞作业过程的音乐史料”[6]。
自古以来,渔歌都是无文字脚本,纯粹依靠口头传授得以代代相传的,是渔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长期在特殊的劳动生活环境中所创造的本土文化,是渔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渔歌抒发了渔民们长期在海上劳作生活的艰辛和欢乐,或如泣如诉,或缠绵哀婉,表现了多姿多彩的渔家风情,是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海洋音乐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富有浓郁的海洋气息和渔乡风情。
除民间渔歌之外,我国传统音乐、戏剧艺术中也时有海洋身影的出现。如唐代古琴曲《渔歌》,又名《欸乃歌》《山水绿》,据传是文学家柳宗元所作;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所作古琴曲《醉渔唱晚》,记述了作者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的情形;南宋末年著名古琴师毛敏仲,创作的古琴曲《渔歌》也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乐曲表现了柳宗元“欸乃一声山水绿”的诗意,表达了一种视名利若敝屣,寄情山水的情趣;元杂剧《柳毅传书》和《沙门岛张生煮海》(民间又称《张羽煮海》),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人与大海的传奇故事;明代古琴名曲《渔樵问答》,以对答式的旋律,描写渔夫与樵夫的对话,反映了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琴学初津》评价其:“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是中国古琴十大名曲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经典艺术歌曲《渔光曲》,以质朴真实的歌词和委婉惆怅的旋律,鲜明地刻画出东海渔民在海上颠簸流离的形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作曲家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创作了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曾经迎来了一个海洋音乐创作的高峰期,以渔歌为创作主题的音乐作品主要有:作曲家马圣龙、顾冠仁在1959年所作的民乐合奏曲《东海渔歌》,表现了东海之滨渔民的劳动生活,以及与惊涛骇浪搏斗的生动画面;吴祖强、杜鸣心为芭蕾舞剧《鱼美人》创作的管弦乐曲《水草舞》,是描绘海底世界的一段群舞,配乐柔缓舒展,生动表现了水草随波曼舞的场景;作曲家秦咏城于1962年创作的小提琴曲《海滨音诗》,是一首以大海为背景,借物咏怀的音乐诗篇;作曲家李自立1973年以潮汕一代渔歌为素材,以南海波涛为背景,创作了小提琴曲《丰收渔歌》,描写了渔民们出海捕鱼、丰收归来时的喜悦情景;杜鸣心于1977年的交响音画《祖国南海》,塑造了祖国南海辽阔美丽的自然风貌;王酩于1978年创作的管弦乐《海霞组曲》,音乐具有海南风味,格调清新,形象生动;盛礼洪在1981年创作的交响曲《海之歌》,反映了南海渔民的生活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严铁民采用我国云南红河地区的哈尼族、彝族等民间音调为素材,创作了巴乌独奏曲《渔歌》,由晨曦、渔歌、欢唱、跳月、渔歌、远去六段组成,音调亲切柔美,丰富地表现了红河渔民们的劳动和生活情景。
但是,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受数千年积淀下的“黄土地情结”的影响,造成了国民守业敬土、重陆轻海的思想倾向。不仅内陆和边远地区人们的海洋观念淡薄,就是生活在海边并从事涉海行业的人们,也存在着“近海不识海”的问题。加之我国对海洋文化的宣传和建设不到位,国人的海洋文化知识、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普遍比较匮乏,也使我国在海洋音乐的作品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都相对滞后。笔者以“海洋音乐”“海洋歌曲”分别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上分别进行了一次和二次检索,截止2016年7月,查阅到关于“海洋音乐”的论文共有10篇,关于“海洋歌曲”的各类文章共有6篇,说明学界对于海洋音乐的理论研究认识不足、关注度不够,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以“渔歌”进行检索,共有418篇论文和文献,其中,学术论文191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64篇,C刊上刊登的论文仅有12篇。主要有:渔歌——广东民歌海洋里的瑰宝(叶林,1982);岭南扬琴音乐发展的赞歌——谈《南海渔歌》的音乐风格与特点(蒙美嫩,2002);海南临高渔歌的社会生态及其音乐特点(李群山,2009);对“舟山渔歌”认知的现状调查及构想(郭义江,2009);海南临高渔歌“哩哩美”原生态分析(许潇尹,2009);岱山渔歌——海岛艺术文化解析(张建国,2009);浙南渔歌的文化记忆(章伟丹,2012);中国地方性渔歌研究评述(林碧炼,2012);地域文化视域下鄱阳渔歌的美感特质研究(张旦丹,2012);浙东渔歌中的海岛渔俗文化探析——以舟山渔歌为例(沈燕红,2013);周文中对古琴曲《渔歌》移植的艺术观念(邹昊,2013);浙江沿海渔歌资源与海洋文化传播(张诗扬,2013);洞庭渔歌的艺术形式及其艺术价值特点解析(彭桂云,2013)等。学界出版的关于渔歌的研究专著仅有几本,主要包括:周行编著的《海上渔歌》(1955);刘国良编著的《海上渔歌》(1975);孙燕生编著的《新安渔歌》(2009年);叶林编著的《悠悠渔歌情》(2010年);吴凯丰、陈少非编著的《渔歌唱晚》(2010);罗光钊、林汉齐编著的《南海渔唱——汕尾渔歌》(2012年)等等。除此之外,也出版了一些关于渔歌的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
笔者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发现,近80%以上的学术成果集中于2001年以后,这说明在当前“建设海洋强国”和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背景下,全社会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意识显著提高。包括渔歌在内的海洋音乐、海洋歌曲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对于传播海洋文化,提升国民海洋文化层次,提高人们海洋意识,加强海洋强国观念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家文化大发展和推动国家海洋事业大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渔歌作为我国海洋音乐的重要载体,更是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开展了“中国(象山)开渔节”“北部湾渔歌节暨临高渔民节”“广东汕尾渔歌节”“山东荣成国际渔民节”“山东济宁渔家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海洋“渔文化”活动,艺术家们为海洋谱写了许多绚丽的渔歌新篇章,用音乐、用歌声来赞颂海洋精神、歌唱海洋事业、传播海洋文化。渔歌艺术的创作与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既是人们认识海洋、亲近海洋、情系海洋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传统“渔文化”,集中反映渔家人民生活新变化、新气象,展现广大渔民的劳动智慧和精神风貌,提高渔家传统文化品位,丰富渔民文体生活的客观需要。故创作和发展渔歌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张丽妲.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历程与海洋文化成就概述[C].首届建设弘扬海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9-07-19.
[2]郑锦扬.瞩目海洋:关于海洋音乐研究的几点思考[J].星海学院学报,2011,2(27).
[3]金涛.舟山渔歌的归属及其特色[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17(9).
[4]陆丰.湖东渔歌[EB/OL].(2012-02-24)[2016-07-01].http://www.lfmjwy.com/onews.asp?id=535.
[5]南通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四渔民号子[EB/ OL].[2016-07-06].http://www.nantong.gov.cn/col/ col42798/index.html.
责任编辑 文嵘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3.012
J607
A
1004-0544(2017)03-0067-0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14XYS23)。
赵少英(1970—),女,陕西西安人,音乐学硕士,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