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富年
摘要 通过作物秸秆施用广东金葵子微生物腐秆剂对比试验,鉴定和评价金葵子微生物腐秆剂田间应用效果,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使用金葵子腐秆剂秸秆还田增产显著,比无秸秆还田对照增产稻谷1 318 kg/hm2,增产率14.04%;比无秸秆腐熟剂的秸秆还田增产稻谷704 kg/hm2,经济效益最佳。
关键词 水稻;秸秆还田;微生物腐秆剂;经济性状;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X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173-0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大关镇何畈村,选择当地代表性土壤田块。供试土壤为下蜀系黄土发育的马肝泥田,土体构型为APWB。耕层土壤含有机质26.7 g/kg、全氮(N)1.39 g/kg、有效磷(P2O5)6.0 mg/kg、速效钾(K2O)94 mg/kg,pH值5.1,容重1.42 g/cm2,孔隙度46.42%。质地中壤,灌溉条件好,旱涝保收。前茬作物为油菜,品种为沣油737,2015年5月5日收获,产量2 266.5 kg/hm2。
1.2 供试材料
1.2.1 供试腐熟剂。广东金葵子微生物腐秆剂,由广东金葵子植物营养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2.2 供试作物与品种。一季粳稻,品种是镇稻18,5月20日播种,6月20日人工移栽,全育期152 d,密度27.3万穴/hm2。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无秸秆还田对照;处理2:无秸秆腐熟剂的秸秆还田;处理3:使用金葵子腐秆剂秸秆还田。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50 m2。处理间用3丝地膜包裹的小埂隔离,各小区单灌单排,并且建立标识牌[1-2]。
1.4 还田秸秆养分含量
油菜收获后,油菜秸秆全部清除离田,翻耕,各处理间设置标准小埂隔离后,将切成4~5 cm长油菜秸秆还田,还田时间2015年6月18日,还田量6 150 kg/hm2 [3-4]。油菜秸秆养分含量:C 42.71%,全氮(N)10.3 g/kg,全磷(P2O5)0.5 g/kg,全钾(K2O)18 g/kg。秸秆还田带入土壤养分量N、P2O5、K2O分别为63.0、3.0、109.5 kg/hm2。
1.5 施肥情况
处理1:基肥施48%复合肥(16-16-16)450 kg/hm2;追肥施46.3%尿素150 kg/hm2、51%复合肥(25-6-20)225 kg/hm2。总施肥量:N、P2O5、K2O 分别为197.25、85.50、117.00 kg/hm2。
处理2:基肥施48%复合肥(16-16-16)450 kg/hm2;追肥施46.3%尿素150 kg/hm2、51%复合肥(25-6-20)225 kg/hm2。总施肥量:N、P2O5、K2O 分别为197.25、85.50、117.00 kg/hm2。油菜秸秆施用量6 150 kg/hm2。
处理3:基肥施48%复合肥(16-16-16)450 kg/hm2;追肥施46.3%尿素150 kg/hm2、51%复合肥(25-6-20)225 kg/hm2。总施肥量:N、P2O5、K2O 分别为197.25、85.50、117.00 kg/hm2。油菜秸秆施用量为6 150 kg/hm2,金葵子腐秆剂施用量为30 kg/hm2 [5-6]。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经济性状
不同处理间水稻农艺形状和经济性状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处理1(秸秆不还田)每穗实粒数相对较少,秸秆还田(处理2)和施腐熟剂秸秆还田(处理3)能促进水稻穗数的增加,理论产量较高。
2.2 稻谷产量
由表2、3可知,各处理间稻谷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处理3能够显著增加稻谷产量,与处理2和处理1相比,分别增产704、1 318 kg/hm2,并且处理2稻谷产量也显著高于处理1。
2.3 經济效益
由表4可知,各处理之间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差异,产值、纯收益均以处理3最高。可见,施金葵子微生物腐秆剂水稻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3 结论
使用金葵子腐秆剂秸秆还田比无秸秆还田对照增产稻谷1 318 kg/hm2,增产率14.0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比无秸秆腐熟剂的秸秆还田增产稻谷704 kghm2,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广东金葵子腐秆剂可以大面积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兰木羚,高明.不同秸秆翻埋还田对旱地和水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5(11):4252-4259.
[2] 王德建,常志州,王灿,等.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产量与环境效应及其调控[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9):1073-1082.
[3] 陈浩,李小刚,周游,等.农作物秸秆还田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5(6):138-141.
[4] 张占,朱青青,冯远娇,等.Bt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4(5):845-850.
[5] 林阳春,危天进.龙岩市稻草还田适宜秸秆腐熟剂筛选与应用[J].热带农业科学,2013(6):39-42.
[6] 王国炜,赖小平.水稻应用腐秆剂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