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生
在解题过程中,从局部看,每一步都是严谨、规范的,但从整体审视,其结论存在瑕疵,甚至错误,而且极其隐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遇到这样一个棘手问题,现整理成文,与同行一起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案例呈现
评注案例1源自某地高三质检题.案例1以平面向量为载体,考查圆、椭圆及最值、范围等相关知识,同时凸显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思想,是一道集知识、能力、方法与思想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试题.鉴于此,我校高三备课组决定将案例1作为周末作业题.
2解答过程
3遭遇质疑
周一讲评时,学生陈汜玄提出质疑,认为上述解答过程与结论都存在错误,这让笔者大吃一惊!仔细审视上述整个解答过程与结论,似乎每一步都是严谨、规范的.刚好下课,笔者带着满腹疑惑回到办公室,并将这一“突发事件”立即报告同行,请求大家一起研究.
4错在哪儿
4.1熟知结论
让我们先看以下熟悉的试题(以下简称案例2):
注意到案例2与案例3中的A,B,表面上看,点A,B是椭圆长轴两个端点,其本质则是点A,B关于原点(椭圆中心)对称,因此我们进一步推广得到(以下简称案例4):
评注上述案例2、案例3及案例4的证明较为简单,请读者自行推理.案例2、案例3及案例4充分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一旦椭圆确定,则椭圆上任一点与椭圆上关于其中心对称的两点连线的斜率(假设斜率存在)之积为定值.
4.2重温教材
对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棘手的疑难问题,最先自救的是重温教科书.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教科书是离我们最近、与我们最熟悉、跟我们最密切的规范性文本.
相信大家一定记得人教版教科书(文[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二节“椭圆”中例3(第41页),原题如下(以下简称案例5):
评注文[1]主编特意将案例5与案例6中的坐标设置相同,意在凸显案例5与案例6是从特殊到一般、从椭圆到双曲线、焦点从x轴到y轴,这既是作为本章总复习的综合考查,又是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系列数学思想的绝佳时机.同时主编暗藏玄机:案例5求轨迹方程,而案例6则是求轨迹,也就是说,案例6不仅要求出方程(代数),更要指出其轨迹(图形).
4.3疑点浮现
对照上述案例1与案例2、案例3及案例4,可以猜测命题专家当初就是依据上述案例2、案例3及案例4而命制上述案例1.应该说案例1回归教材,以教材为本,确实是一道难得的好题.审视案例5与案例6,不难发现上述解答就是仿照案例5、案例6的两点坐标而构建坐标系.按理说,上述解答过程中的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也是中规中矩,况且平时都是这样建立坐标系.上述案例1的解答步骤似乎规范、严谨,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是上述解答错误?还是案例1本身有问题呢?
4.3.1定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上述案例2、案例3及案例4说明:只要椭圆确定,则椭圆上任一点与椭圆上关于中心对称的两点连线的斜率(假设斜率存在)之积为定值.那反过来,若斜率之积为定值,椭圆能唯一确定吗?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这正是学生质疑的地方.
4.3.2学生质疑的依据是什么?
为何案例5所得到的椭圆是唯一确定,而案例1中的椭圆不是唯一呢?请读者仔细对照上述案例1与案例5中细微差异.对于案例5,主编已经确定点A,B的坐标,而案例1中命题专家并没有确定点A,B的坐标,只是给出线段AB的长度而已.由于我们习惯性地“以线段AB所在直线为x轴,以线段AB中垂线为y轴”,并由此而得到点A,B的坐标,即“A(-2,0),B(2,0).”这样我们人为地将线段AB默认为椭圆的长轴(如图5所示).
殊不知,上述案例4有力地表明:线段AB不一定必须作为椭圆的长轴,其实只要将线段AB作为椭圆的任意一条中心弦(如图6所示)都可以满足斜率之积为定值.将线段AB默认为椭圆长轴(如图5所示)是最小的椭圆,将线段AB默认为椭圆短轴(如图7所示)是最大的椭圆.当然,不论椭圆多大、多小,只要其斜率之积为确定定值,那么离心率e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相似椭圆”的由来,这正是学生产生质疑的原因所在,这也正是专家当初命制案例1时所没有考虑到的盲区!图5图6图7说到底,案例2与案例3的逆命题并不成立,换言之,kPA·kPB为定值,此时AB并非就是椭圆的长轴,可能为过椭圆中心任一条弦,更何况,由上述案例6可知其轨迹还不一定就是椭圆,可能为圆或双曲线.
4.3.3“相似椭圆”如何变化?
由上述分析不难得到,尽管斜率之积为定值,但并不能保证椭圆能够唯一确定,而是得到系列“相似椭圆”.那满足条件的“相似椭圆”不断变化时,其|PQ|又是如何变化呢?
其二、上述图8、图9到图10有力地说明前面解答中“以线段AB所在直线为x轴,以线段AB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2,0),B(2,0),”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构建直角坐标系,就等于默认了线段AB只能作为椭圆的长轴,从而只能得到其中最特殊的一种情况,即最小的椭圆,也就是图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至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备课组给出的解答过程及答案都是错误的,当然也说明命题专家给出的答案也是错误的.遗憾的是,因笔者功底浅薄,至今还有一些疑惑,在此借贵刊平台,向各位同行请教.比如,案例1本身是否正确?如果案例1正确,那么|PQ|的取值范围到底是什么?如果案例1本身存在瑕疵,瑕疵在哪儿?又该如何修复?以后命制此类相关试题时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5研究教材
教材是专家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结构编写的教学用书,是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教材是经过无数次去粗存精与高度浓缩编写而成的,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蓝本和依据.正因为教材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教材本身就是专家命制试题的依据与源泉.
命题不仅是一件消耗体力、需要耐力的繁重劳动,更是一种面对危机、充满挑战的智慧结晶.命题之所以出现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典型、也是最隐蔽的错误就是自以为对教材熟悉.无论是命題专家给出的参考答案还是上述解答过程,其错误根源都是没有吃透教材.比如上述“以线段AB所在直线为x轴,以线段AB中垂线为y轴”,这就等于默认“以AB作为长轴的椭圆”,这就是没有吃透教材习题(上述案例5与案例6)而导致!
笔者认为,作为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即教参)理应与教材一样严谨、规范.遗憾的是教师教学用书还是有一些瑕疵.比如上述案例6,随m不同取值,其轨迹不仅可以是圆、椭圆和双曲线,而且椭圆的焦点也会变化,既可以在x轴,也可以在y轴.因此笔者认为文[2]再版时,应该更加规范、严谨地表述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选修2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A版)数学选修2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