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的可变性说开去

2017-03-28 19:41王蔚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预设

王蔚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因可变而产生越来越多的生成性课堂资源,这些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生成和预设相对而言,是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高度概括,教师可以通过“动态预设”“敏锐捕捉”“尊重个性”“适时体验”等方面进行思考,有效开发利用生成性的课堂资源,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可变性;生成性资源;预设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77-02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推进、共同完成的,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教师预定的轨道前进,有意或无意、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况、新思维和新方法必然会在课堂中出现。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因可变而产生越来越多的生成性课堂资源,这些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生成和预设相对而言,是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高度概括。那么,教師该如何关注课堂的可变性,更好地开发利用生成性的课堂资源,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动态预设,课堂“可变”的前提

好的课堂是灵动的,是富有机智和充满变数的,结论是在探索过程中由思维碰撞生成的。没有精心的预设作前提,生成可能会偏离三维教学目标,又如何谈生成性课堂资源呢?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有不断深入钻研文本,体察学情,反复思考,大胆创新,才能有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要具有开发意识,有足够的包容度和自由度,要把握课堂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促进动态的生成。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教学设计时,预设了以下一些弹性环节。

1.超市购物任我选

学校要组织秋游,请学生到超市为自己选购一些秋游的食品。(出示多种食品名称及价格)

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食品,并填写午餐搭配表,算出价格。

2.秋游午餐PK台

(1)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午餐搭配表,并说明这样搭配的理由。

学生在发表个人见解时,教师客观地加以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更加开放。

(2)大家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如何搭配得更好?

从上述预设中可以看出,整个教学设计呈现动态、开放、立体、多元的特点,每一个环节都是有弹性的,都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思维,都可能会有学生个性的展示。这样的动态预设便架起了课堂生成的桥梁,使学生在自由生成的海洋中畅游。

二、敏锐捕捉,课堂“可变”的条件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信息重组者”和“学生指导者”的作用,充当活动信息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催化剂”。因此,教师针对意想不到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教学机制,敏锐捕捉,善于生成。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爱护小动物”一课的片段。

师:“今天很多同学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小宠物,谁愿意给大家看看自己的小宠物呢?”一个学生拎着一个封口塑料袋走上讲台,向同学们介绍他最喜欢的三条金鱼。这时,坐在下面的一位学生小声嘀咕:“三条金鱼挤在一个袋子里,又不透气,很容易闷死。”教师听到这个议论,立刻说:“对呀,小金鱼平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玩,今天××同学为了让大家看一看,把它们装进了袋子里,确实挺闷的,同学们想想办法啊?”学生纷纷讨论,并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今天也带了金鱼,不过我是放在鱼缸里面的,我的鱼缸挺大的,我可以让他的小金鱼暂时住在我的鱼缸里,放学后先送它们回家。”其他学生听后,纷纷拍手叫好。师:“××同学,你愿意吗?”得到学生同意后,教师将金鱼倒入鱼缸,并说道:“爱护小动物,就要给它适合的生长环境。今天,我看出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爱心,而且能互相帮助,值得表扬。”由此可见,教师抓住了学生课堂的一句议论,调整教学进程,因势利导,学生的思维火花瞬间点燃。学生的思想状态得到充分关注,形成了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尊重个性,课堂“可变”的本意

学生是有个性的主体,他们受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影响,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张扬搭建平台。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提出与教材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挑战权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有在批驳、质疑、探索中,课堂才会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例如,我在教学“同学之间”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小插曲:“如果班级中,有人起绰号,你会去劝阻吗?”大部分学生举手表示会劝阻。有的学生说:“起绰号是对同学的不尊重。”有的学生说:“起绰号会影响同学之间的感情。”对此,我一一给予肯定,但发现也有个别学生始终不发表意见。于是,我指名提问:“××同学,你有什么想法吗?”这位学生犹豫地站起来说:“老师,我曾给同学起过绰号,我们班的××同学跑步可快啦,于是我常常叫他‘兔子,我这是佩服他的意思。”我听了他的解释后,并说:“首先,老师要表扬你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老师要肯定你的说法,有时候有的绰号是带有钦佩、友好之意,所以也要因人而异,千万不要带有侮辱、嘲笑、奚落别人的语言,同学们明白了吗?”……由上述教学可以看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千万不能让品德课堂成为敷衍的课堂,即使学生有错误的观点也要表达出来,教师才能够及时了解,并进行有效的引导。

四、适时体验,课堂“可变”的补充

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自主建构,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学生参与活动,并且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生成了新的品德意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合作”一课时,我安排了以下的体验活动。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模拟游戏,假如我们都是矿井工人,井下塌方了,要赶紧离开矿井,我们每组桌上的小瓶就是矿井,每个同学手中的小球就是自己,老师发出口令后,小组同学赶紧逃生。(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进行游戏)

师:获得第一名的小组站起来,现场采访一下,为什么你们小组成员这么快就全部脱离险境了?

组长:我们排好了顺序,按顺序一个个出来的。

师:谁是最后一个?(生答略)

师:你为什么愿意在最后一个出来,不怕危险吗?

生:如果大家都抢第一个,都不愿意做最后一个,可能大家都出不来了。

师:你说得真好,老师佩服你的勇气和大度!

师:最后一组发生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大家都没出来?

组长:因为大家都抢着先出,结果绳子缠在一起了,所以一个都没出来。

师:××同学的回答,对你们有什么启示吗?

……

在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这样的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生成新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念,这样的生成会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由于课堂中的生成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所以教师应充分把握和利用课堂中因“可变”而产生的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呈现出别样的灵动和跌宕的精彩。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生成性资源预设
英语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及运用解析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挖掘资源,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率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