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清华
第一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2016·河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狼藉/慰藉 伺候/伺机而动
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B.悖论/蓬勃 催眠/摧枯拉朽
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C.包扎/扎实 巷道/街头巷尾
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D.咳嗽/洗漱 晦涩/诲人不倦
负隅顽抗/无独有偶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A项,各组加点字读音分别为“jí/ji蔓cì/s씓bó/bó”;B项,各组加点字读音分别为“bèi/bó”“cuī/cuī”“yì/qì”;C项,各组加点字读音分别为“zā/zhā”“hàng/xiàng”“hōng/hòng”;D项,各组加点字读音分别为“sòu/shù”“huì/hu씓yú/ǒu”。根据题干要求,C项是正确选项。
【答案】C
例2.(2016·辽宁沈阳)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 ,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 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 ,投入大自然的 。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主要是词语的搭配。此题比较简单,第一空,“唱出‘光芒”显然不合适,作为“唱出”的宾语,“辉煌”更合适,据此排除A、C两项;第二空,横线上所填的词语应该与“万马奔腾”意思相近,“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一望无际”指一眼望不到边,故应选“一泻千里”,据此排除D项;第三空和第四空,根据语感就能轻松判定。四个空,只要确定其中两个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B
例3.(2016·江苏南京)用诗文原句填空。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这土地》)
【解析】本题考查背诵默写,要注意书写规范,不能写错别字,如“得”不能写成“的”。
【答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例4.(2015·山东东营)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
(1)诗人的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 ”: →“ ”: →[示例]“貼”:向往与期待
(2)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含义的理解。
(3)请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鉴赏能力。第(1)小题要求找出诗中表明“手掌”活动的词语并探究其所表达的情感,前有“摸索”,后有“轻抚”,所表达的情感可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时代背景来把握;第(2)小题要求探究“残损的手掌”的含义,其在诗中有本义和象征义,本义是诗人被残害的身体,象征义是祖国残缺的版图;第(3)小题要求品析诗歌所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首先找出本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对比、想象、虚实结合,然后就其中一种分析其作用即可。
【答案】(1)示例:“摸索”:痛苦和仇恨→“轻抚”:热爱与幸福 (2)①实指诗人被残害的身体;②象征民族遭受的伤痛和屈辱(或:象征祖国残缺的版图);③表明诗人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对祖国炽热的爱。 (3)示例一:虚拟——诗人虚拟祖国的广大土地就在眼前,随着思维的变化而转换空间,既可观其形色,又可感其冷暖、嗅其气味,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挚情感。 示例二:想象——借助“无形的手掌”的活动,想象国土的今昔变化和不同区域的色彩、情景,形成诗歌的丰富内涵,寄寓深厚情感。 示例三:对比——国土沦陷前后对比,突出祖国遭受的苦难,表现作者的凄楚忧愤之情;沦陷区和“辽远的一角”对比,表达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期待、向往以及坚定的信念。
【习题演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sī) 荇藻(xìng)
蘸着(zhàn) 簇新(zú)
B.掠过(luě) 白桦(huà)
淤滩(yū) 驳船(bó)
C.胚芽(pēi) 虔信(qián)
深邃(suì) 纤绳(qiàn)
D.黝黑(yōu) 瞰望(kàn)
彻骨(chè) 绯红(fēi)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A.蹂躏 蓬蒿 憔悴 干瘪
B.灰烬 蝼蚁 疲惫 慰籍
C.晨曦 镶嵌 笑涡 富饶
D.驱逐 锦嶂 喉咙 坟墓
3.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
(2)“土地”和“黎明”在诗中各象征什么?
(3)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写了“鸟”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为什么诗中的“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第二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2016·贵州贵阳)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唐(túi) 攫取(jué)
奄奄一息(yān)
B.伫立(chù) 干瘪(běi)
持之以恒(hén)
C.窈窕(yǎo) 蓬蒿(hāo)
睡眼惺忪(sōng)
D.鸿鹄(hào) 慰藉(jí)
法家拂士(fú)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命题人设置的字音错误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形声字声旁误读,二是同音字误读,三是通假字误读。A项,“颓”念“tuí(i、u同出现,调号标后边)”,“奄”念“yǎn”;B项,“伫”念“zhù”,“瘪”念“biě”,“恒”念“héng”;D项,“鹄”念“hú”,“藉”念“jiè”,“拂”念“bì”。
【答案】C
例2.(2016·湖北荆门)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正襟危坐 不屑置辨
蛛丝马迹 获益非浅
B.引经据典 歇斯底里
光怪陆离 鳞次栉比
C.诚惶诚恐 浑浑恶恶
长吁短叹 苍海桑田
D.津津有味 随声附和
赛翁失马 消声匿迹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辨识词语中的错字,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A项,“不屑置辩”,意思是不值得辩解,故“辨”错误;“获益匪浅”的“匪”是通假字,不能写成“非”。C项,“浑浑恶恶”应为“浑浑噩噩”,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噩噩”指严肃的样子;“苍海桑田”应为“沧海桑田”,“沧海”是指大海。D项,“赛翁失马”应为“塞翁失马”,这里的“塞”是指靠近长城一带,“塞翁”是指塞上的老人;“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
【答案】B
例3.(2016·湖南娄底)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研制青蒿素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屠呦呦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B.“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天伦之乐。
C.省首批“产镇融合示范镇”共有13个乡镇入选,我市桥头河镇一路过关斩将,以“蔬菜小镇”冠名上榜。
D.站在曾国藩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成语运用错误,主要有误解含义、用错对象、色彩失当等原因。“天伦之乐”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之间的乐趣,现泛指家庭的乐趣。B项中用在“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之间是不恰当的。
【答案】B
例4.(2016·山东泰安)阅读《蒲柳人家》中節选的文字,回答问题。
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他的外号叫何大学问。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以后,他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会摆弄牲口,打一手好鞭花。他这个人好说大话,自吹站在通州东门外的北运河头,抽一个响脆的鞭花,借着水音,天津海河边上都震耳朵。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呆不长。于是,他就改了行,给牲口贩子赶马;一年有七八个月出入古北口,往返于塞外和通州骡马大市之间,奔走在长城内外的古驿道上。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四散奔逃,躲他远远的。所以,他不但是赶马的,还是保镖的,牲口贩子都抢着雇他。这一来,他的架子大了,不三顾茅庐,他是不出山的;至于脚钱多少,倒在其次,要的就是刘皇叔那样的礼贤下士。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在这个小村,数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出一趟口外,本来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到家之前已经花得不剩分文,但是回到村来,却要装得好像腰缠万贯;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请他的知音相好们前来聚会,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像力,编起故事来,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于是,人们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老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而且,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
(1)对选文中画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他“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所以人们虽然认为他编故事、讲故事根本算不得学问,但也说他是有学问,而且是“大学问”。
B.他编的故事、讲的故事说起来煞有其事、头头是道,但却是无中生有、信口开河,人们为了嘲讽他,就称他是“何大学问”。
C.他能凭空编造出那么生动曲折、有枝有叶的故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人们真诚地认为他有“大学问”。
D.他会编故事、讲故事,应该说是有点学问,但人们为了满足他“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的虚荣心,干脆称他为“何大学问”。
(2)如果给何大学问画一幅画,下列要素组合最典型的一项是( )
A.古驿道 大鞭 文庙 光背儿马
B.唱本 书囊 文庙 崇山峻岭
C.古驿道 长衫 唱本 崇山峻岭
D.长衫 书囊 大鞭 光背儿马
(3)下面能够体现何大学问慷慨大方性格的一项是( )
A.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呆不长。
B.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
C.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请他的知音相好们前来聚会,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
D.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
(4)下面对文章语言特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语言古朴典雅、凝练厚重,经得住咀嚼品味。
B.句式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节奏鲜明。
C.采用了民间口语与俗语,乡土气息浓郁。
D.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文段阅读。一般来说,我们对课内文段阅读的材料内容很熟悉,可是对命题人设置的题目比较生疏。第(1)题,人们之所以称何满子的爷爷为“何大学问”,原因“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他擅长编故事,畢竟还有点学问;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因此人送外号“何大学问”。第(2)题,材料最后一段写道:“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如果从中挑选四个关键要素为何大学问画像,必须选择最能体现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衣着、佩饰和骑乘,至于环境和建筑物倒无关紧要。第(3)题,能够体现何大学问慷慨大方性格的是无私帮助别人的事例,B项最恰当。第(4)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本文中,作者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语言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A项中的“古朴典雅、凝练厚重”显然不属于本文的语言特色。
【答案】(1)D (2)D (3)B (4)A
例5.(2016·青海西宁)阅读《变色龙》(节选),回答问题。
①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②“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
③传来了狗的尖叫声。奥楚蔑洛夫向那边一瞧,看见从商人彼楚金的木柴厂里跑出来一条狗,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地跑着,不住地回头瞧。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又传来了狗的叫声,还有人的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④“好像出乱子了,长官!”巡警说。
⑤~26(略)
27“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28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29“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1)阅读选文,概括说明警官奥楚蔑洛夫对小狗和赫留金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简析第③段中“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这句话中“钻”字的表达效果。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①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②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
(4)你是怎样理解第28段中围观者的“笑”的?
(5)读完本文,某同学写了一副对联的横批和上联用来评价奥楚蔑洛夫,现在请你补写出下联。
横批:媚上欺下
上联:面对权贵趋炎附势尽显奴才脸
下联: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平时关于《变色龙》的训练较多,因此难度不大。第(1)题,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态度像变色龙一样变来变去,根源就在于狗主人的“不断变化”。第(2)题,这个句子中的“钻”字用得极传神,既写出了人群聚集之快,又表现了人们急于看热闹的心态。第(3)题,考查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要结合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来回答。第(4)题,揣摩人物心理,围观者对受害者哈哈大笑,可见他们丧失了正确的立场,是愚昧而麻木的。第(5)题,要求写出对联的下联,有一定的难度,除字数相同外,还要注意词性相对;从内容上看,上联写“权贵”,下联应该对“平民”,这样才能体现横批所说的“媚上欺下”。
【答案】(1)因狗的主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 (2)“钻”字既写出了人群聚集之快,又表现出他们急于看热闹的无聊心态。 (3)①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者通过对人物出场周围环境的描写,渲染了当时沙皇黑暗统治下的社会压抑、经济萧条、市场冷清的凄凉气氛,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②语言描写。作者通过对奥楚蔑洛夫看似搭讪的话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趋炎附势、反复无常、阿谀奉承、媚上欺下的丑态。 (4)从围观者的笑声中可以看出,沙皇黑暗统治下的民众成了无聊的看客,丧失了对弱者的同情心,从而讽刺和揭露了民众思想的愚昧与精神的麻木。 (5)略。
【习题演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阔绰(chuò) 侍候(shì)
颓唐(tuí) 奄奄一息(ān)
B.蘸水(zhàn) 坍塌(tān)
咀嚼(jǔ) 吹毛求疵(cī)
C.绽裂(zhàn) 赔偿(sháng)
腻歪(nì) 断壁残垣(yuān)
D.名讳(wuì) 荣膺(yīng)
掂量(diān) 滑稽可笑(jī)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B.命运对他實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C.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D.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都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B.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是一部“残酷的求生悲剧”。淘金人独自置身于渺无人烟的苍茫荒野里,面临种种生死考验,让人深切体会到“人”的伟大。
C.《孔乙己》《社戏》和《藤野先生》里的“我”都是作者自己。
D.《变色龙》《蒲柳人家》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1)这段文字是从 、 、 三个方面来刻画孔乙己的。
(2)当旁人问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他为什么“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3)当旁人追问孔乙己“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为什么“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4)为什么“我”在大家取笑孔乙己时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从掌柜和酒客对孔乙己的取笑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5)孔乙己为什么要热心地教“我”写“茴”字?
第三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 (2016·湖南长沙)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芳馨(xīng) 禁锢
众目睽睽(kuí) 相形见拙
B.阴霾(mái) 感慨
广袤无垠(mào) 无与纶比
C.匀称(chèn) 消释
相得益彰(zhāng) 持之以恒
D.绮丽(qǐ) 沉吟
孜孜不倦(zhī) 格物至知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A项,“馨”念“xīn”,“相形见拙”应为“相形见绌”;B项,“无与纶比”应为“无与伦比”;D项,“孜”念“zī”,“格物至知”应为“格物致知”。
【答案】C
例2.(2016·黑龙江哈尔滨)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骇人听闻 妇孺皆知 引颈受戳
B.无与伦比 通霄达旦 玲珑剔透
C.顾名思义 人迹罕至 根深蒂固
D.正襟威坐 无可置疑 变幻多姿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字形错误大多是形近字、同音字的误写。A项,“引颈受戳”应为“引颈受戮”;B项,“通霄达旦”应为“通宵达旦”;D项,“正襟威坐 ”应为“正襟危坐”。
【答案】C
例3.(2016·山东东营)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
;有时如漫天大雨, ;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 ……
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
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
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要根据前后的内容来安排合适的句子。瀑布像风、如雨、如隐者,后边所跟的句子自然要分别符合这三者的特征。
【答案】C
例4.(2016·湖北孝感)综合性学习。
目前,孝感市正在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请你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相应题目。
材料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示意图
[\&\&\&\&\&\&\&]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10.00][11.00][12.00][13.00] [平方米]
材料二:园林绿化,能吸纳灰尘,减少噪音,能让天更蓝、水更清,使山更绿、城更静、生活更美好。孝感市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正在大力推进槐荫公园、城西森林公园、仙女湖公园等各项工程建设。
材料三:3月12日,来自孝感市的一百多个家庭在卧龙岛生态园参加了第三届“爱绿护绿”公益活动。活动中,既有祖孙俩、双胞胎同栽一棵树的,也有夫妻携4个月“二孩”陪老大植树的,还有一对情侣种下了“爱情树”。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答出两条)。
(2)下列四项中,你认为可选哪两项作为孝感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宣传语?( )
A.至孝至诚 图强图新
B.让森林走进城市 让城市拥抱森林
C.绿色城市 美麗孝感
D.人人奉献爱心 共建文明城市
(3)曹琴准备周末参加“创园”志愿者行动。假如你是曹琴同学,请根据语境完成以下对话。
曹琴:①
妈妈:不行。“创园”是政府的事,是大人们的事,你们学生就没有必要参与这些事了。
曹琴:②
妈妈:嗯,说得有道理。可是你参加活动,可能影响正常的学习啊。
曹琴:③
妈妈:看来,你真的长大了,我同意了。
【解析】此题涉及信息提取和语言运用两个考点。第(1)题,根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孝感市绿地面积逐年增长且增速加快的结论。第(2)题,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要内容,宣传语应包含“绿色”这一关键意义。第(3)题,对话要根据“妈妈”的答句内容,联系语境来补写。
【答案】(1)①“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逐年增加;②从2014年开始,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速度加快。 (2)BC (3)①示例:妈妈,我准备参加“创园”志愿者活动。 ②示例一:“创园”与大家息息相关。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人都受益。示例二:参加志愿者行动,既奉献了力量,又能在活动中了解社会,提升自己。示例三:大人们常说我们娇生惯养,没有社会责任感。现在我参加志愿者行动,就是尽一些社会责任。 ③示例:不会的,我们是周末活动,况且我会在活动前完成学习任务的。
【习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它沉湎( )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lìn sè( )地在崖口徘徊, 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将它早已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 )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填入文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装聋作哑 B.装腔作势
C.装模作样 D.装疯卖傻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星临万户 引颈受戮 瘠薄 浩瀚无垠
B.山崩地裂 袅袅烟云 攫取 乐此不疲
C.芒刺在背 遮天蔽日 云翳 周道如砥
D.吹毛求疵 隐姓埋名 娇奢 蹑手蹑脚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1)用“//”在原文中给这段文字分层。
(2)作者说“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请你根据文中的相关描述,用自己的话说说“一江春水”都遇到了什么。
(3)“一江春水”在“归化”大海后,为什么“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请你结合“他”的旅程,谈谈自己的理解。
(4)文中的哪句话写出了人的生命与“一江春水”的不同?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四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 (2016·山东德州)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B.卓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C.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D.长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内重点词语运用的辨析能力,解答时首先应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依据语境辨析其使用正确与否,注意词语使用上的望文生义、褒贬颠倒、谦敬错位、重复赘余、自相矛盾等常见错误。“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用在B项中不符合语境。
【答案】B
例2.(2016·湖北鄂州)下列有關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乡愁》《故乡》《春》《威尼斯商人》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分类,依次属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B.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作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我国戏曲剧中的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我国古代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D.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阅读,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名人传》是人物传记作品,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B项中,“奥斯特洛夫斯基”有误,应是“托尔斯泰”。
【答案】B
例3.(2016·贵州贵阳)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中,宋江绰号“拼命三郎”,和他相关的故事情节有“三打祝家庄”“私放晁天王”“误入白虎堂”等。
B.《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躲在箱子里,不料箱子被老鹰叼走,于是他就从慧骃国直接来到了大人国。
C.《简·爱》中,为了试探简·爱的心思,罗切斯特说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并邀请简·爱参加这场婚礼。
D.“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这是《傅雷家书》中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
【解析】本题涉及的四部名著都是九年级教材的篇目。A项,“误入白虎堂”是林冲的故事,与宋江无关。B项,“格列佛躲在箱子里,不料箱子被老鹰叼走”,这个情节发生在大人国,后来箱子掉到海里,幸好被一只英国海轮搭救,回到伦敦。C项,为了试探简·爱的心思,罗切斯特说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并要简·爱离开。前三项都有错误,只有D项表述正确。
【答案】D
例4.(2015·湖北孝感)名著阅读。
皇帝和全朝官员都站在岸上,等待着这一次伟大冒险的结果。他们只看到船只排成一个大半月形向前推进,却看不到我,因为这时水已经没过了我的胸脯。当我走到海峡中间时,他们更加愁闷,因为这时只有我的头是露在水面上的。皇帝断定我是溺死了,而敌人的舰队又来势汹汹地从对面开来。可是不久他就放心了。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
上述文段选自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 ① 》。“这一次伟大冒险”是指 ② 。“我”还机智地扑灭了利里浦特国皇宫的大火。“我”这么一个勇敢、聪明并且正直的人,利里浦特国君臣却 ③ ,导致“我”被迫逃离该国。“我”在利里浦特国的经历,体现了这部小说最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奇异的想象, ④ 。
【解析】所给材料是《格列佛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这段故事发生在小人国,格列佛帮助小人国摧毁敌国战舰。《格列佛游记》中最重要的三个情节是在小人国、大人国和慧骃国。只要通读过《格列佛游记》,解答此题不在话下。
【答案】①格列佛游记 ②独自下到海里把敌舰拖到本国港口(意近即可) ③密谋弄瞎“我”的双眼(或:欲慢慢折磨死“我”) ④辛辣的讽刺(扣住 “讽刺”即可)
【习题演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告禀(bīng) 庖代(páo)
恻隐之心(cè) 鳞次栉比(jié)
B.阴霾(mái) 回溯(sù)
中流砥柱(di) 万恶不赦(chì)
C.伫立(chù) 踌躇(chú)
顶礼膜拜(mó) 峥嵘岁月(róng)
D.豁免(huò) 忏悔(chàn)
怡然自得(yí) 猝不及防(cù)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盘缠 饶恕 睡眼惺松 遍稽群籍
B.签暑 抵押 逢凶化吉 通宵达旦
C.呓语 涟漪 有例可援 天打雷劈
D.打鼾 凝视 冷酷无情 流恋忘返
3.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所以称为“脸谱”。脸谱以色定调,不同脸色代表不同性格的人物类型。请观察下列三张图片,它们是三国戏中三个代表人物的脸谱。你认为这三张脸谱分别是谁的?请把字母代号填在人物后面的横线上。
A(黑脸) B(红脸) C(白脸)
关羽 ;曹操 ;张飞 。
根据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看出京剧脸谱“以色定调”的原则:黑脸表示 的人,红脸表示 的人,白脸表示 的人。
4.阅读下面的戏剧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洛克 好,那么魔鬼保佑他去享用吧!我不打这场官司了。
鲍西娅 等一等,犹太人,法律上还有一点牵涉你。威尼斯的法律规定: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據者,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当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他人不得过问。你现在刚巧陷入这个法网,因为根据事实的发展,已经足以证明你确有运用直接间接手段,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图,所以你已经遭逢着我刚才所说起的那种危险了。快快跪下来,请公爵开恩吧。
葛莱西安诺 求公爵开恩,让你自己去寻死吧;可是你的财产现在充了公,一根绳子也买不起啦,所以还是要让公家破费把你吊死。
公爵 让你瞧瞧我们基督徒的精神,你虽然没有向我开口,我自动饶恕了你的死罪。你的财产一半划归安东尼奥,还有一半没入公库;要是你能够诚心悔过,也许还可以减处你一笔较轻的罚款。
鲍西娅 这是说没入公库的一部分,不是说划归安东尼奥的一部分。
夏洛克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1)夏洛克“不要你们的宽恕”的原因是 。这深刻地揭示了他 的性格特点。
(2)“你现在刚巧陷入这个法网”指的是 。
(3)葛莱西安诺的话体现了该剧本的语言特点之一是( )
A.通俗 B.刻薄 C.诙谐 D.简明
(4)对节选文字中四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夏洛克一败再败,结案时还蛮横霸道、死不悔改。
B.鲍西娅聪明善辩,步步紧逼。
C.葛莱西安诺嘲讽夏洛克可笑的下场,拍手称快。
D.公爵仁慈大度,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崇尚理性”“尊重人的价值”的理念。
第五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2016·山西)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B.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C.征蓬(péng)出汉塞(sè),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C项中的“塞”,指的是塞外,应念“sài”。
【答案】C
例2.(2016·贵州黔南州)阅读《公输》,回答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公输盘诎 诎: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
③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
④不可谓知类 知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然胡不已乎?
②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胡不见我于王
D.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4)文段画线句中,墨子连说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体现了墨家的什么思想主张?
【解析】此题考查课内文言文阅读,主要考点是词语释义、句子翻译和文章内容理解。第(1)题,考查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字。第(2)题,翻译句子,可采用直译法。第(3)题,A项,“乃不知有汉”的“乃”意思是“竟然”,“乃可攻也”的“乃”表示顺承,翻译为“就”;B项,两个“之”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结构助词“的”;C项,“明灭可见”的“见”与现代意义相同,“胡不见我于王”的“见”是通假字,通“现”,表示“引见”之义;D项,“为我”的“为”是动词,翻译为“给、替”,“为宫室之美”的“为”意思是“为了”。第(4)题,墨子连说五个“不可谓”,层层深入,揭示了公输盘“义”的欺骗性,体现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
【答案】(1)①通“屈”,理屈 ②入侵(名词作动词) ③即使 ④明白事理 (2)①但是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②公输盘攻城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绰绰有余。 (3)B (4)目的: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输盘“义”的欺骗性,使公输盘陷于前后矛盾之中。体现了墨家“非攻”“兼爱”(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主张。
例3.(2016·贵州贵阳)文言文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委而去之 去: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亲戚畔之 畔:
④故君子有不战 故:
(2)翻译句子。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本文开篇用两个“不如”强调了“
”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借战争论述了施行 的重要性。
(4)下列与选文相关的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两章》中两篇选文的结构方式不同: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构是先分后总。
B.孟子善用对比:本文把“多助”和“寡助”作对比,《鱼我所欲也》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
C.本文中的四个“非不”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三个“莫不”(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都表达了强烈的肯定语气。
D.《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是“得道”的表现,《陈涉世家》中“天下苦秦久矣”是“失道”的结果。
【解析】本题前两个小题考查词语释义和句子翻译,属于基础知识。第(3)题,天时、地利、人和是递进的关系,两个“不如”揭示了“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首要条件,然后层层深入地论述了“要想‘得道,必须施行仁政”的道理。第(4)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结果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与“得道(得民心)”无关。
【答案】(1)①离开 ②限制 ③通“叛”,背叛 ④所以 (2)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人和 仁政 (4)D
例4.(2016·辽宁沈阳)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②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③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④,此子房⑤教之也。当淮阴⑥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留侯论》,有删节)
【注】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敝。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必有过人之节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匹夫见辱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C.而其志甚遠也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D.而轻用其锋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卒然临之而不惊。
②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由 此 观 之 犹 有 刚 强 不 能 忍 之 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
(4)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 ;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
【解析】本题是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只要对课内文言知识掌握得足够好,这些题目是不难作答的。第(1)题,考查一词多义。A项,“过人之节”的“过”,意思是“超过”;“寡人之过”的“过”是指“过错”。B项,“匹夫见辱”的“见”,表示被动;“不见曦月”的“见”是“看见”之意。C项,“其志甚远”的“远”,是“远大”之意;“远小人”的“远”,是“远离”的意思。D项,两个“其”字,都是第三人称代词。第(2)题,翻译句子,要注意关键的词语,如:“卒”是通假字,通“猝”;“欲自王”的“王”是动词,和“陈胜王”的“王”用法相同。第(3)题,弄懂句子意思才好断句。题干提示断两处,降低了答题难度。第(4)题,甲文列举的几位圣贤,都是历经磨难才成就大事的,乙文论述的是忍耐与成功的关系,并以刘邦和项羽为例证明论点。
【答案】(1)D (2)①面对突发状况而不慌乱。②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 (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4)逆境(磨难、困境亦可) 忍耐
例5.(2016·湖南张家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范文正公仲淹悴①,依睢阳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③病笃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⑤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尔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⑥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⑦。
(选自《东轩笔录》)
【注】①悴:困苦。②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术者:术士。古代大多指有一定技能的人。④病笃:病重。⑤内:通“纳”,放入。⑥俾(bǐ):使。⑦宛然:依然如故。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③会术者病笃 会:
④今汝成立 成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
(3)试用甲文的主要观点,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评价范仲淹。
【解析】解答这种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题,要灵活完成自课内知识向课外文段的迁移。如第(1)题中“会术者病笃”的“会”,与《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会”意思完全相同。第(2)题,翻译句子,如果有词语注释,一定要结合注释来翻译。第(3)题,甲文的观点是“舍生取义”,乙文写的是范仲淹受人之托的故事,范仲淹的做法恰恰符合“义”的准则。
【答案】(1)①厌恶 ②如果,假使,假如 ③适逢,正赶上 ④长大成人 (2)①不是只有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②就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里。 (3)甲文的主要观点是“舍生取义”,乙文中范仲淹虽然贫困,面对秘方和白金却毫不动心,多年后将秘方和白金交付死者的儿子,为人正直,信守承诺。范仲淹坚持自己的做人准则,知羞明耻,是心中有“义”的人。
【习题演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胡不见我于王 见(xiàn):引见
B.曾益其所不能 曾(cénɡ):曾经
C.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通“避”,躲避
D.惠子相梁 相(xiànɡ):做宰相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北方有侮臣者
B.亲戚畔之
C.虽杀臣,不能绝也
D.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3.名句默写。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本身。”这句话同孟子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3)《鱼我所欲也》中,表现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句子是:“ ,
。”
4.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4)孟子在开头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列名言中,哪两句与之意思相近?( )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5)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語句回答)
5.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 蹴: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钟:
③贤者能勿丧耳 丧: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心:
(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句中的“是心”指什么?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什么?
③“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中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第六单元
【知识点例析】
例1.(2016·四川雅安)选出加点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乃入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可以一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此题考查一词多义。A项,两个“乃”意思分别是“于是、就”和“竟然”。C项,两个“于”分别指“在”“对”。D项,“登轼而望之”的“而”表承接,“而死于安乐”的“而”表并列。B项中的两个“以”意义相同,都是介词,表示“凭借”之义。
【答案】B
例2.(2016·湖南娄底)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惟长/堤一痕
C.是/非木杮 D.夫/大国,难测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案件)
B.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C.公将鼓之(代词,那件事)
D.可以一战(介词,凭借)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其中略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详写长勺之战的过程和曹刿论述取胜的原因。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曹刿看来,忠诚尽责的人才可以获得民心,获得民心是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C.从写法上说,选文第一段主要记述了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叙述议论兼有。曹刿的“战则请从”起了结束上段、开启下段的作用。
D.选文第三段中,通过曹刿回庄公“不可”“可矣”的道理和曹刿的“盈竭之论”“大小之论”“真假之论”,揭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见解。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5)选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地方?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第(1)题中的B、C两句虽然不在选文中,但比较简单,B项中的“长堤”是一个词,断句时不应分开。第(2)题,“公将鼓之”的“之”是音节助词,无实义。第(3)题,A项,应是详写战前,略写战中、战后。第(4)题,翻译时要注意“牺牲”“狱”等古今异义词。第(5)题,要根据文章内容,通过分析战前、战中、战后“肉食者”和曹刿的不同做法来作答。
【答案】(1)B (2)C (3)A (4)①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说实话。②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表现在:①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②战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鲁庄公未察敌情便贸然进军,充分暴露了他不懂军事;③战后,“既克,公问其故”,都已战胜而鲁庄公却还不知缘由,再次暴露其“鄙”。曹刿的“远谋”表现在:①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②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例3.(2016·广东广州)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朝服衣冠,窥镜
朝而往,暮而归
B.客之美我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2)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解析】此题考查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虚词、词类活用等知识点。A项,两个“朝”都表示时间,“早晨”;B项,前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是代词,表示“城池”;C项,前一个“过”是“过错”,后一个“过”是动词,“到”;D项,前一个“市”是名词,后一个“市”是动词,“买”的意思。第(2)题,翻译时要做到实词翻译准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特殊句式翻译后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语句要通顺。此句翻译时重点词语是“明日”和“孰”。第(3)题,“时时而间进”的“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并非“间接”之意。
【答案】(1)A (2)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徐公好看。 (3)D
例4.(2016·湖北荆门)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B.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C.跳往助之 旁睨而揶揄之
D.雜然相许 陷入尺许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B.始一反焉(始:开始)
C.观者如堵(堵:墙)
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段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乙文“卖蒜老叟”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解析】此题考查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第(1)题,A项,“叩石垦壤”的“叩”意思是“敲打”,“叩头”则是磕头的意思;B项,两个“且”分别是“将近”“况且”的意思;C项,两个“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D项,两个“许”意思分别是“赞许”“大约、左右”。第(2)题,“始一反焉”的“始”,意思应该是“才,仅仅”。第(3)题,甲文的对比对象是愚公和智叟,并非愚公和其妻。第(4)题,翻译时要注意特殊句式“如……何”,应译为“把……怎么样”。
【答案】(1)C (2)B (3)C (4)①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②杨二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尽力气向老人打去。
例5.(2016·河北)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词赏析。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在水一方”的“方”,指的是河的另一岸。第(2)题,D项,这首诗写主人公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但并不绝望。
【答案】(1)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 (2)D
【习题演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bì) 溯洄从之(shù)
B.牺牲玉帛(bó) 参差荇菜(cān)
C.朝服衣冠(ɡuān) 惩山北之塞(sè)
D.时时而间进(jiān) 高万仞(rèn)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何苦而不平 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3.名句默写。
(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曹刿认为激昂的士气在作战中非常重要。他是这样说的: , , 。
(3)鲁庄公认为自己可以发动战争,并列举了三个条件。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哪一个?(用原文语句回答)
4.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节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及楚人战于泓②。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③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④歼焉。
(节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注】①宋公:宋襄公。②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城县西。③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④门官:国君的卫士。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公问其故 故:
②公伤股 股: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并释义。
通假字是“ ”,本字是:“ ”,含义是: 。
(3)將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4)《曹刿论战》中的长勺之战和《子鱼论战》中的泓水之战,二者结局有什么不同?
(5)用原文语句答题。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两次发动进攻的时机:① ;② 。
5.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
(1)下面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解释为“在”的一项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能谤讥于市朝
D.皆朝于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5)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