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 宇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英语委婉语的认知转喻探究
权 宇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对英语委婉语和“认知转喻”进行界定,分析认知转喻机制下委婉语的生成,指出获得委婉效果有用整体替代部分和用部分替代整体这两种方式。从认知的角度对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强调邻近性语言的运用和凸显性语言的运用。
英语语言交流;委婉语;认知转喻;邻近性;生成机制
委婉语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应用的语言现象。人是社会的人,就必然离不开交往。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就需要避免应用粗鲁的言辞,取而代之是应用委婉的语言,避免令人产生厌烦的情绪。即便是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心感不安、产生畏惧的时候,为了不将这些不愉快的情绪传达给别人,也会使用委婉语,以使语言表达得体,既达到了语言传递的目的,又可以使交往更为顺利。委婉语是语言交往中的模糊表达方式,通过运用转喻机制将同一认知域中具有邻近关系的事物相互指代,令人能够对模糊的语言予以感知和理解。可见,委婉语是转喻性质的,特别是其表达方式和语用功能,都是通过规避的方法促使语言恰当地表达。
1.1 理解
“委婉语”的英文表达是“Euphemism”,从单词的构成上来看,是希腊语“eu”与“pheme”的结合体,其中,“eu”是“好听的”的意思,“pheme”是话语的意思,就是“用好听的语言或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涵义”。关于委婉语的概念界定,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1]提出:“用礼貌的语言代替不文雅、粗鲁或者令人产生反感的语言,以使语言令人听起来舒服,避免语言粗俗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事实上,所谓的“委婉语”,就是用含蓄的说法进行语言信息的传达,语句抽象,但可以达到尊重的目的,主要是对一些避讳的语义用令人能够接受的言辞来代替。比如,人比较敏感的方面,诸如“排泄”“死”“生育”“穷”,等等,为了防止触犯禁忌就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语言进行美化后再表达出来,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2 分类
从语义的角度而言,委婉语可以分为三类,即positive euphemisms(正面委婉语)、neutral euphe misms(中性委婉语)、negative euphemisms(消极委婉语)。
正面委婉语,就是将“不好的”说成“好的”,比如,英语语言表达中,政府官员会将自己的侵略行为(invasion)用正面的词语表达,或者是“involvement”(涉入、插手),或者是“police action”(警察行动)。中性委婉语,就是所应用的语言不需要变化语义,而是在原有的词汇上稍稍做一些变动,从而获得委婉表达的效果。比如,将语句的第一个字母缩写,使用缩略语或者应用逆构词法等。消极委婉语,就是对可怕的事物用温和的语句表达。比如,对于“杀人”,使用dispose of(处理掉)、put away(处理掉)、remove(消除、去除)等表达。对于一些需要禁忌的事物,使用委婉语时,还需要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目的选用传统委婉语或者文体委婉语。传统委婉语,诸如“死亡”“排泄”等等语言需要有所避讳,而会用恰当的委婉语代替;文体委婉语,就是使用一些近乎恭维的话语或者装饰词汇,令人听了有愉悦之感。
2.1 理解
转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是将具有相近关系(contiguous)的词语相互替代,以使语言令人接受,促进语言的理解,达到沟通的目的。相近关系的词语,就是将具有紧密关联的事物,使用能够被人理解的词句来表达难以被理解的词句,或者避讳的词句。
关于“转喻”的理解,按照Panther&Radden的看法,即心智上对一个“目标体”用另一个实体所替代。他将“转喻”看作是“参照”,其中的喻体就是参照点,转喻就是一种日常的交流方式,包括语言交流、思维交流或者通过行动交流,等等,通过对事物概念化以达到交流的目的[2]。
2.2 特征
“转喻”具有邻近性、突显性和可转换性的特征。
邻近性:就是将转喻作为一种概念现象,由于本体的概念界定与喻体之间存在相邻关系,就会在同一个范畴中表达出来,以获得相同的认知效果。这种相邻的关系可以是涵义邻近的事物,可以是语言符号接近的事物,也可以是文化传统接近或者是具有雷同的经历等等。
突显性:就是本体的涵义较为抽象,难以令人理解,而喻体可以准确表达本体的涵义,能够令人准确理解,容易辨认,容易被记忆。
可转换性:就是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将本体的涵义准确地表达出来。
2.3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的理解
随着学术界对“转喻”的研究更为深入,人们开始着眼于转喻本质的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转喻”进行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诸多的研究成果诞生。1987年,Lakoff通过构建转喻认知模型说明转喻,在认知域中是一种概念表达,在模型中,“替代”关系在概念映现中表达出来。1993年,Langacker将转喻视作一种参照点现象,即在两个身体之间建立关联性,认知参照点都属于中心事物或者是具有一定高度的事物,将不是很显性的事物唤起[3]。所以,在认知理论中对转喻的理解,就是运用突显的认知原则使语言有效传达,促进语言沟通双方的相互理解。
认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转喻,选择一个可以明确事物涵义的事物代替目标事物。要将语句的替代关系建立起来,就要使用委婉语,使交际的氛围更为融洽。所以,通过相关联的事物达到语言表达意图,就是将直接的语言简洁化,以获得委婉的效果。
3.1 用整体替代部分的方式获得委婉效果
在日常交往中,为了达到模糊化的语言效果,人们往往会用事物的整体代替部分。比如,breast(乳房)往往会用chest(胸部)代替,通过扩大局部范围来指代局部器官,不必直接表达,由此获得了“避讳”的效果。
3.2 用部分替代整体的方式获得委婉效果
在人们谈论某个事物的时候,往往不会直接谈及事物的整体,而是运用委婉的语句替代整体中具有突出特征的一部分,这样可以达到良好的语言沟通目的。例如:一个人的脖子比较长,交流中会用“长颈鹿”代替;如果一个人的脖子比较短,交流中会用“藏颈鹿”代替[4]。在日常用语中,用部分替代整体的与遗憾表达词汇有很多,比如红光满面的人可以用“红脸关公”替代,戴眼镜的人可以用“眼镜先生”替代,这就做到了语言交流中的意会,而不是用直接词汇来表达。
转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转变现象,即在同一个概念域内,为了能够将另一个概念实体准确表达,以达到心理可及的目标(targets),就以一个概念实体作为载体(vehicle)对语言信息进行传达。要达到转喻的目的,就需要将具有关联性、邻近性的语言充分利用起来,利用其凸显性正确地表达涵义。
4.1 邻近性语言的运用
对于邻近的两个事物,就可以用一个事物表达另一个邻近的相关事务,即为转喻。空间中的两个事物的概念距离可以通过事物在空间的点距离表达出来,这就是事物的心理距离。空间的两个点间距可以表达两个事物之间的紧密关系,距离越近,就说明两个事物之间的距离越紧密。在转喻的概念中,邻近性占据核心的位置,两个事物越是邻近,就越是容易产生认知。本体和喻体之间所建立的转喻关联性包括有3种邻近关系,即被指称事物、上下文、语码的邻近关系[5]。委婉语转喻是建立在邻近性基础之上,借用邻近的事物对实际的事物进行表达,就是采用了借喻的方式。在英语中有很多相近的词汇,一些词汇是可以令人接受的。比如,a lunatic、an insane person都是精神不正常的人、疯子的意思,在交际语言的表达中,就要避讳这种敏感词汇,取而代之的是mental disability,mental retardation,等等,以使语言信息的接受者能够理解,且心理上能够承受。在英语语言环境中,语句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文化。通常,英美国家的人认为婚姻状况是自己的隐私,因此几乎不会在交际场合谈及,特别是一些害怕被婚姻所约束的人,更是对婚姻状况的提及心存忌讳。所以,英美人士几乎不会用“Iam married”表达自己已经结婚了。他们通常采用一些委婉的语句表达自己已经结婚了,例如:“gotten hitched”,用“被挂住了”表达自己被婚姻所束缚;“been and done it”,用“过来人”委婉地说明自己已经结婚了;“common law marriage”,用“按照法律规定已经成婚”以表达自己正处于未婚同居阶段;“cash and carried”,用“现金已结转”表达自己已经结婚了。
4.2 凸显性语言的运用
在Langacker看来,转喻就是用参照点表达事物的本体,此即为语言的参照点现象(phenomenon of reference point)。在语言转喻的过程中,用能够凸显涵义的语言将实体所要表达的意思高度凸显。其中,凸显涵义的语言就是认知参照点,英译将不是很凸显的实体表达出来[4]。所以,“转喻”就是将两个存在关联性的实体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建立语境,在发挥凸显作用的参照点与不突显的语句成分之间建立关联性。语言接受者对语句的理解完全取决于要表达的语言实体与参照点之间的联系。
在语句中,转喻所发挥的功能是突出(High lighting)语句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对避讳的语句进行掩盖(Hiding)。对转喻语言理解的过程中,通过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将要表达的目标事物概念化。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突出了源概念,掩盖了目标概念,即运用委婉语进行语句表达,将事物良好的一面突出,用汉语的语言将避讳的语言掩盖,令人在接受语言的过程中会产生愉快感[6]。比如,在英语文化中,“死亡”代表着痛苦,会让听话人从心理上产生恐惧感,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会非常避讳“die”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to rest for ever”,即“永远的休息了”。这种表达方式表示了一种对死亡的尊重,也是对人生终结的形象表达,同时还是一种心理安慰。
综上所述,在人的意识深处,都会存在避讳的事物,而不愿意提及。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达到和谐交往的目的,就要在语言表达上避开这些语句,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对于令人反感、在心理上难以承受的语句,如果不直接表达,就要采用转喻的方式,用可以替代的语言来帮助实现语言顺利交流的目标,同时还实现了尊重、礼貌的效果。这些用以替代的语言即为委婉语,其特点是含蓄、模糊,可以在语言的运用中间接表达,能够让沟通双方心领神会。委婉语发挥转喻替代的作用,从认知的角度而言,就是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交流,语句委婉且容易理解,可以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1] 何鹃.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究委婉语的生成机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4):52-53.
[2] 曾芝兰,符汝男.英语委婉语的认知转喻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9):156-157,160.
[3] 于翠红.基于英汉平行语料的way构式汉语再词汇化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1):42-54.
[4] 于翠红.词汇视、听觉协同发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信息加工成效的作用[J].现代外语(双月刊),2013(4):387-394.
[5] 马永田.汉语“委婉语”的认知识解[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27(7):114-115.
[6] 查尔斯·S.卡弗,迈克尔·F.沙伊尔.人格心理学[M].梁宁建,译.5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32-137.
A Study on the English Euphem ism 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M etonymy
QUAN Yu
(Zhengzhou Shengd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Business&Management,Zhengzhou He nan 451191,P.R.China)
This paper defines English euphemisms and cognitivemetonymy,analyzes the generation of euphemisms in themechanism of cognitivemetonymy,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uphemistic effect can be realized by both replacing the partwith the whole and replacing the whole with the part.In addition,it analyzes the generativemechanism of euphemisms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aswell as emphas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proximate and prominent lan guages.
English communication;euphemisms;cognitivemetonymy;proximity;generativemechanism
H313
A
1008 8032(2017)03 0060 03
2017-03-02
2016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YY019)。
权 宇(1984-),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