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真, 刘淑兰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002)
网络话语权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
张雪真, 刘淑兰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002)
当今世界网络话语权争夺日趋激烈,大学生作为网络发言权的主力军,其媒介素养的培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网络话语权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受到多种挑战,介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大学生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方式、有效程度和批判能力存在不足。从网络话语的发言权、主动权、表达权、监管权四个方面入手,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网络话语权; 大学生; 媒介素养; 培育
当今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到了29.9%[1]。该年龄段的主力军便是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文化素养较高,乐于对政治、文化、经济方面的话题发表看法,最具有网络发言权。然而,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一方面,大学生心智未成熟,各种价值观念未稳定,使用媒介资源的动机、方式、有效程度和甄别能力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在文化多元化、信息复杂化、国际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的今天,信息安全、舆论导向、价值主导权等正面临着危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管理、认知和甄别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讲话中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2]为此,在网络话语权语境下,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对实现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话语权是人们说话的权力和权利,人们不仅有说话的权力,还有让听众接受、认同自己的观点,并影响他们意识的权利。网络话语权是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充分行使表达权,使自己的意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受,并影响他人的意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指大学生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制作和创造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3]。大学生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文化强国的接班人,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关注最热切、使用网络最频繁,最具有网络发言权,是网络话语权的主力军,但网络话语权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受到了挑战。
(一)西方网络信息霸权的入侵
谁掌握了时代的网络话语权,谁就掌握了这一代人的意识形态。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曾指出:“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4]据统计:“全球约80%~90%的信息由西方媒体提供,而以华语为载体的信息量仅占全球信息总量的5%左右”[5],以英语霸权和美国霸权表现得尤为明显。可见,以美国为首的信息大国占有管理世界信息的优势。他们借助管理世界信息和掌握先进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等途径,将本国主流意识、价值观念向社会主义国家传播,通过抹黑他国历史达到霸权目的。西方国家借助网络信息干扰、网络霸权主义、网络文化渗透等方式,试图掌控网络话语权,进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体现了网络空间话语争夺的严峻态势。当今复杂多样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西方网络信息霸权增加了大学生行使网络话语权的难度,给他们的信息甄别能力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滞后
我国高校对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认识比较迟缓,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相对滞后。首先,高校媒介课程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创新性和多样性不够,大学生对该课程的喜爱程度不高;其次,媒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媒介课程教师一般是传播学教师,他们更多传授的是有关媒介运用的基本技能,在培育良好的媒介道德意识方面关注不够,没能起到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最后,在媒介课程设置方面一般只限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非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只提供有限的选修课程,且选修媒介课程的学生寥寥无几。高校是网络话语形成和传播的主阵地,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增加了大学生鉴别和管理信息的难度,阻碍了大学生对网络话语权的把握。在各种强大的舆论阵营面前学生容易随波逐流,较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自身的个性和特征无法显露,影响着他们在网络上的话语表达权。由此可知,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滞后给大学生媒介素养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公共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责任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缺少责任感的人难以获得信任,缺少责任感的组织注定是失败的组织。公共媒体作为信息的把关人,任何时候都应该牢记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年来,媒体责任感缺失引发的社会问题时常发生。如天津化学物品爆炸事件发生后,天津当地媒体集体“失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各种舆论在网上不断传播,网民对爆炸事件充满恐慌和质疑,给社会稳定和安全带来困扰。这是公共媒体责任感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另外,有些媒体在报道新闻时立场不够坚定、态度不够明确,报道内容主次颠倒,正能量信息报道越来越少,更善于报道一些娱乐、庸俗信息,这些信息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各种错综复杂的思潮、文化、信仰在此激荡碰撞,增加了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认知、管理和判断难度。大学生在这种低俗的文化熏陶下,很容易走向价值功利化、精神萎靡化、思想和行为上唯我独尊、自私自利。意识决定人的行为,低俗的意识必将导致低俗的网络话语表达和选择。公共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给大学生媒介素养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政府网络管理上的疏漏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管理是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在自由而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离不开政府对网络的有效管理。但在多元的信息时代,政府的网络管理存在疏漏和缺位现象。一方面,在网络管理上缺乏有效监督。近些年Baidu的竞价排名被报道过无数次,但最后总能顺利地从言论的风口挺过。魏则西之死更应质问政府网络监管问题,百度搜索竞价排名的背后揭示出医疗行业信息不对称下的“黑心钱”,显示了监管链条上的缺失。这都体现了政府在网络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监督。另一方面,在社会舆论上缺乏有效引导。网络舆论以其发展迅速、声势浩大的发展趋势影响着社会发展,政府的有效引导和管理格外重要。例如,在“雷阳事件”中,一些民间群体提及雷阳时总是贴上“人大硕士”“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干部”等标签,这种带有偏颇的标签会掩盖事件的真实性,增加网民对真实情况的质疑,也加大了此事件的舆论风波。网络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们可能主导着某种舆论阵营,当大学生网络认知和辨别能力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对不良舆论不加以引导和管理,将会颠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政府在网络管理上的疏漏给大学生媒介素养带来巨大挑战。
(一)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需要进一步明确
动机指引行为、导致结果,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大学生利用媒介信息的动机决定着大学生利用媒介信息的结果。大学生遇到问题时大多选择求助于网络,互联网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但从大学生上网的动机来看,利用网络媒介解决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较少,更多是一种娱乐消遣的需要。根据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49.47%的大学生上网目的是为了放松和娱乐;仅有19.68%的大学生为了学习上网[6]。网络成为大学生平时消遣的主要方式,他们习惯通过上网来打发课余时间,这种漫无目的的行为使很多大学生把上网时间花在娱乐和游戏上。近年来,大学生“网瘾”现象屡见不鲜,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一两天不上网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于不良信息不能自觉抵制,给自身和社会带来很大困扰。这表明大学生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不明确将带来不良后果。如果大学生在媒介资源面前无法正确对待,将不能做好话语权的主角,更不能顺应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
(二)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网络媒体的多元性特征决定其使用方式具有多样性,网民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博客、QQ、论坛等平台进行发表、评论、转发。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网络媒介的主体,合理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显得格外重要。当前大学生更偏爱在一些娱乐论坛、淘宝网站、贴吧上分享信息和发表评论,很少在社会组织或公共事物上进行监督、发表意见。事实表明他们更偏向接受一些不需要思考、简单化、碎片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很容易被断章取义,不利于大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另外,碎片化信息不加以整合修正,很容易变成谣言,恶化网络环境。大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容易陷入盲目追求和崇拜误区,当他们希望在网络上找到认同感和满足感时,有些网站的网主意见和自己不合,他们可能会完全忽视或封杀该网站[7]。从宏观上看,大学生在一个多元的平台上使用网络资源,却不知道网络媒介接触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将导致大学生行使网络话语权的效用降低。这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不高的表现,需要进一步优化他们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
(三)处理媒介资源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当今时代,各种媒介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媒介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对网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大学生的媒介利用能力更是中流砥柱。大学生最基础的处理媒介资源就是信息收集能力。大部分学生表示可以熟练地收集到所需的信息,只有小部分表示搜集信息的效率有待提高,可见大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普遍较强。但是对于网络媒体层出不穷的议政方式,如代表委员博客圈、微博议政、网民委员等,仅有少数大学生会主动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多数大学生表示只会了解情况或关注,不会积极发表见解。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收集得心应手,但在媒介资源利用上只是停留在相对基础的层面,很少将媒介资源利用到政治参与、新闻传播、舆论监督等公共事务中,没有发挥网络话语权的主人翁意识,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低。大学生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甄别媒介信息的能力有待增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量信息的出现,使信息真实度不断降低,真伪信息杂糅,容易模糊人们的判断,大学生作为网络话语的发言者,提高媒介信息的甄别能力至关紧要。大部分学生表示,在判断信息时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辨别,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可见大学生判断信息的自主性很强。但从大学生判断信息的方法来看,很多学生表示会根据经验来判断信息的真伪,只有少部分会选择与专门人员商讨来甄别信息的真实性。虽然大学生在甄别媒介信息时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但他们阅历少,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仅依靠主观意识进行判断,很容易出现认识偏差,给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利。这说明大学生甄别媒介信息的能力还需要提高。处于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海量的信息增加了大学生辨别信息的难度,作为网络话语权的主力军,如果不能辨别不良的信息,很容易被虚假信息欺骗,增强大学生鉴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十分紧迫。
网络话语权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受到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有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也有一些外在因素。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互联网是年轻人的事业,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培养网信人才,要下大功夫,下大本钱。”[8]为此,需要协同大学生自身、学校、公共媒体、政府四个方面的努力,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提供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要珍惜网络话语发言权,提高信息的辨别和处理能力
大学生是网络的最大使用者和受益者,媒介素养的高低将影响网络的发展。尽管大学生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自由评价、言论,充分行使网络话语发言权,但他们存在媒介认知不足、媒介素养不够、不懂得珍惜和有效行使网络话语发言权的现象,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显得特别重要。首先,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掌握好媒介知识和技能,学会处理网络文字、图像和音频,并掌握媒介的传播和运用规则,做好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让媒介资源成为学习知识的工具,而非只是娱乐的手段。其次,大学生要积极学习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明确网络发言产生的法律问题,用法律知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深刻意识到不良信息对社会的危害,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网络环境。自觉参与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提高信息的辨别和处理能力,充分发挥网络话语发言权的作用,引领网络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要积极掌握网络话语主动权,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化,网络成为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途径,高校是网络信息接收、评论、利用的主阵营,如果不能主动掌握好网络话语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无法占据网络空间,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就很容易被其他意识形态渗透。为此,高校要积极掌握好网络话语主动权,让高校网络成为传播积极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面对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培育体系建设的滞后,首先,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通过校园微博、微信、BBS等网络平台大力宣传媒介素养知识,将媒介素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通过动漫课程、语音课程、微视频课程等授课,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学生充分吸收课程知识。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批质量高、专业突出的媒介素养教师团队。要求媒介教师在网上打卡学习,严格把关媒介素养教师的知识水平,加强媒介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质量。最后,普及媒介课程,高校应该意识到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高媒介课程的学科地位,让媒介课程成为一门大学必修课,学生真正成为媒介课程的学习者和受益者,通过学习,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制作和创造能力。
(三)公共媒体要有效凝练网络话语表达权,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特点,只要能够接入互联网,每个网民都享有平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然而,在信息和文化多元化对价值观的冲击下,网络话语表达权不仅要明确“谁来表达”,更要明确“表达什么”,我们不仅需要一副嗓子,更需要一副用正确价值观来引领网路话语权的好嗓子。公共媒体作为“社会公器”,他们的网络话语表达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一些公共媒体存在核心价值观认识偏差、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尤其是媒体工作者要自觉掌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好信息传播的过滤器和把关人,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提供正确的引导。同时,公共媒体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帮助网民调查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从源头上杜绝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群体的危害,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讲到:“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大家要共同努力,为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8]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需要社会各界和公共媒体形成同心圆,一起努力,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政府要切实筑牢网络话语监管权,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权利的行使不仅需要义务的履行,还需要制度的监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筑牢网络话语监管权,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晴朗起来。”[9]一方面,针对当前网络空气不够清晰、空间不够明朗的现状,国家应该颁布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理。采用奖惩办法对媒体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全面提高媒介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将媒体节目列入法制行列,要求在迎合大众需要的同时,充分发挥媒介的正面传播作用,确保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有效进行。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国际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的今天,谁掌握了舆论走向,谁就掌握了这个时代的话语权。政府要健全网络舆论法律体系,明确网民的舆论权利和义务,提高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意识;健全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引导的作用,让网络舆论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有效途径,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提供有力保障。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6-01-23)[2016-05-09].http://www.cztv.tv/folder337/folder338/2016-01-23/155362.html.
[2] 王伟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3-10-08(7).
[3] 宫淑红,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4] 贤娟,唐思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新闻教育,2015(12):83-84.
[5] 江涌.中国要说话,世界在倾听:关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思考[J].红旗文稿, 2010(5):4-8.
[6] 赵会民,赵西敏.对大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J].网络传媒,2010(5):136-137.
[7] 王雷.浅析大学生网民的新媒介素养建构[J].新闻教育,2015(2):88-89.
[8]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9] 谢新洲.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凝聚社会共识[N].南方日报,2016-04-29(2).
(责任编辑:张 杰)
On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Cultivation Network Discourse Context
ZHANG Xuezhen, LIU Shulan
(School of Marxism,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Nowadays, the network discourse power is becoming fiercer and fiercer.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the network,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media literacy become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is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context under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challenged greatly: the invasion of western hegemony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university network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lag;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ublic media deletion; government network management oversigh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dia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troduced. The use of media resources of the motivation, methods, effectiveness and ability to critical problems is analyzed. Finally, from the network discourse of the right to speak, initiative, the right of expression and supervision in four aspects,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e,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ath is put forward.
network voice; college student; media literacy; cultivate
2016-06-09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大学精神塑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AS14991)
张雪真(1992—),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648
A
1674-0297(2017)02-0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