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平, 王冰倩
(重庆交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重庆 400074)
·政治法律·
马克思对第一国际的历史作用
张晓平, 王冰倩
(重庆交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重庆 400074)
马克思作为创建第一国际的精神领袖,在第一国际存在的整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作出的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帮助确立了第一国际的性质、章程和行动纲领;把握了第一国际的理论方向;帮助第一国际组织工人运动,其中最为瞩目的是巴黎公社革命运动;促成第一国际解散。马克思在第一国际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国际; 马克思; 历史作用
第一国际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第一个政党性国际工人组织,在国内外从来不缺对它感兴趣的研究学者,但国际工运的史学家们往往致力于研究第一国际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历史功绩等史实,对创建第一国际的主要领导人马克思的作用的系统研究还有所欠缺。事实上,第一国际从成立之初到解散,马克思以全部的热情投身到国际事业中来,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前期准备工作中未涉及第一国际的性质
在第一国际成立前期,英国宪章派等国际共产主义的代表们就坚定不移地想要建立国际工人组织。1847年,伴随着资产阶级的镇压和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热情的减退,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布解散,但这并不能消退人们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坚定决心。英国宪章派在1854年特设委员会之后就以“国际委员会”的名义公开活动;为了帮助各国的工人反对资产阶级的压迫,1863年英国工人鼓励波兰人民起义反抗沙皇俄国的剥削,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活动。这些事件的发生为第一国际的建立做了先期的准备工作。但这些活动未能明确地指出第一国际是政党性的群众组织。如在英国由奧哲尔起草的《英国工人致法国工人书》中指出:“为了工人大众的事业,各国人民必须团结一致。”[1]其“事业”仅指自己的个人利益。法国工人的回信也只表明同意建立国际联合组织。这样在1864年9月第一国际宣告成立之时,前期准备中并未明确涉及第一国际的性质。
(二)马克思起草纲领性文件
第一国际宣告成立时就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国际内部的组织者都想要建立一个与之前领导群众性运动不一样的工人组织,因此起草宣言和章程就成了最重要的先决条件。这一任务复杂且艰巨,第一国际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起草纲领和章程。起初这一任务交由英国人韦尔顿和沃尔夫分别起草,但是这两份文件并没有达到公开发表的要求,文字复杂且思路混乱,没有体现出第一国际的根本特性,委员会绝大多数人对这两份文件都不满意,设想将两者合并为一个文件草案后再作改动。在讨论会上,大家为如何修改此文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马克思也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他的发言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因此大家一致同意由马克思最后“定稿”。马克思知道,“要把我们的观点用目前水平的工人运动所能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那是很困难的事情。”[2]但他知难而进,用尽心思亲笔另写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同时对章程作了很大修改,把之前的40条缩减成了10条《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出色地完成了起草第一国际宣言和章程两项艰巨任务。
(三)马克思起草的宣言和章程确立了第一国际的性质
协会宣言以告工人书的形式出现,激励全欧洲的工人要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地进行顽强斗争。宣言开头以生动的事例指明英国工人在1848—1864年间贫困没有减轻的事实,而“大陆上所有先进的工业国家里,都在重复着英国的情况……工人阶级的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到处都在深深地下降”[3]。在揭示出这个时代给工人阶级造成的伤害后,宣言也生动地记录了工人阶级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资产阶级顽强抗争并最后取得一定进步的两件历史事实。第一件大事是1847年6月8日在广大工人长期要求下,英国议会不得不妥协并通过了从1848年5月1日起生效的《十小时工作日法案》;第二件大事是展开社会试验,模拟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生产并组织劳动。
协会宣言对时代特征以及工人运动所取得的两大成就作了精确的概括和分析,指出工人运动已经在政治经济和争取自身利益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像十小时工作日法案和合作社运动这类没有触及到根本问题的局部改良方案,无法最终取得工人群众的胜利。要想取得最终根本性的解放则要靠革命,革命首先就要夺取政权。“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4]同时宣言进一步论述了这一伟大革命的几大要点,包括:工人阶级的正确领导、广大工人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团结起来,要有国际联合和互相支援。在革命成功后的发展方向上,马克思指出采取合作社的方式逐步废除资本家的经济垄断。虽然全篇都没有提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字样,其核心却完全是社会主义政党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在协会临时章程中表明要消灭一切阶级统治,争取工人阶级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必须建立一条明确的行动路线,工人群众组织起来建立工人政党,夺取政权,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一)理论基础获得认可
马克思之所以能受邀出席第一国际的成立大会,不仅因为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赢得了声誉,而且他在第一国际成立时已经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多年,在工人领袖中享有一定的威望。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以深刻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他写道:“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5]此时的马克思已经站在了一定的理论高度,认为资本主义存在根本的缺陷,就是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矛盾难以调和,资本家为了利益最大化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而工人阶级收入的减少会使商品过剩,生产过剩则会导致企业利润率降低,进而影响工人的生存,这一恶性循环形成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因此,马克思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竭尽全力地宣传革命主张,其理论基础为各国工人组织的代表们所普遍认同。
(二)同无政府主义等派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较量
第一国际成员并非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内部派别林立,每个派别都根据各自对解决问题的思想来解释宣言和章程,如无政府主义者、空想理论家、蒲鲁东主义者等都站在自己的思想立场上进行分析。面对第一国际内部纷繁复杂的思想理论状况,为了团结工人,建立一个政党性的国际工人组织,马克思不遗余力地同各个思想派别辩论,努力在辩论中逐渐统一各个理论派别的思想。如在与无政府主义的较量中,马克思认为工人通过领导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一个属于工人阶级的国家政权;巴枯宁则认为农民和工人组成联盟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最终建立起各个小单位自下而上、自发联合的联邦,以完全分权化的组织形式来避免新的专制君主的出现。
其实马克思与巴枯宁的较量由来已久。1848年巴枯宁鼓励斯拉夫人起义,马克思就公开反对,两人因此结怨。1864年,马克思组建国际工人协会,需要像巴枯宁这样有影响力的人加入。但巴枯宁同时参加了和平与自由同盟,马克思并不认同这个同盟提倡的纲领。直到1869年,巴枯宁离开这个组织,才正式参加9月召开的巴塞尔大会。这次大会上巴枯宁提出要废除继承权,马克思则认为只有生产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废除继承权,结果会上多数人支持巴枯宁的主张。普法战争后,两人就第一国际在组织上应该分权还是集权展开了激励争论。巴枯宁主张国际组织分权建立自治为基础的联盟,马克思则坚持国际组织要集权。两人在社会主义的斗争方式上也产生分歧,1871年伦敦会议上马克思提到暴力不是唯一的对抗方式,和平方式也有可能;巴枯宁则坚决拥护武装斗争。马克思与巴枯宁的较量最终以1872年海牙大会上巴枯宁被开除出国际而落下帷幕。
(三)把握住了第一国际的理论方向
在第一国际存在期间,马克思没有担任领导职位,但这并未影响马克思积极为第一国际出谋划策。在第一国际的九次会议中,马克思都有参与,并将共产主义的思想逐渐深入到工人们的思想行动中。如在讨论合作社、缩短工时等具体问题上,蒲鲁东主义者秉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工人群众的劳动时间没有必要缩短到八小时,童工和女工作为劳动者不需要拥有特权。蒲鲁东主义者的上述观点被大会否决,表明参加大会的多数人在这类问题上已经认同了马克思的相关主张。在与工人群众的情感交融中,这些具体问题的决议宣传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提出工人要充分利用斗争形式争取自身权益,罢工并不是粗暴的斗争手段,而是工人可以利用罢工相互支持;依靠工人个体努力所无法得到的东西,要坚持资产阶级立法来解决;树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思想。马克思在第一国际中与各个理论派别进行辩论,使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逐渐向科学社会主义靠拢,在第一国际委员会会议上越来越多的人支持马克思。
英国工人争取十小时工作制的罢工运动得到了马克思的肯定,这一点在他帮助第一国际起草的协会宣言中已有所体现。在这之后,各国的工人运动越发壮大,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对这一系列的运动都给予了物质及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其中主要的工人运动是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巴黎公社革命运动爆发前期,马克思恩格斯在普法战争中对工人运动给予了积极的指导。1870年7月第一国际发表了由马克思起草、恩格斯参与拟定的关于普法战争的宣言,劝诫巴黎工人不要鲁莽行动,要善于利用形势,切合实际地组织工人阶级,等待时机再作推翻资产阶级的打算。1871年3月巴黎工人发动起义,顺利夺取了政权,并建立了巴黎公社人民政权。马克思在协会宣言中提出,工人阶级要想取得自己的合法利益,就必须要夺取政权。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巴黎公社成为了第一国际期间唯一夺取政权的工人阶级组织的革命运动。因此,马克思对之也是格外关注,对革命群众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一国际内部同样密切关注着巴黎公社政权的进展。马克思通过多种渠道对公社的各项决策提出建议,帮助巴黎公社巩固政权,团结工人。马克思同时建议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发表一篇文章,表明“国际”的立场和主张是支持巴黎公社的。之后马克思执笔写作了《法兰西内战》,对巴黎公社的始末作了系统的论述和总结。在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对流亡在外的公社成员又做了许多的援助和营救工作。
巴黎公社虽然不是由第一国际直接领导的工人运动,但是在公社革命爆发前后的整个时期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指导。对此,恩格斯指出:“巴黎公社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尽管国际没有动一个手指去促使它诞生。”[6]建立巴黎公社的革命领导人大多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其中有的成员更是积极参与到第一国际中。巴黎公社存在时间虽短,但所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至少巴黎公社的成功表明马克思宣扬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并最终夺取政权的思想不是空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实现。
1872年第一国际最后一次大会在荷兰海牙举行,这是马克思除成立大会外真正意义上参加的第二次大会。但是这时的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巴黎公社的巨大影响使其失败后欧洲各国反动政府对工人运动展开了暴力镇压和围剿,导致第一国际无法正常组织工作,“国际”内部思想派别的斗争也愈发加剧,组织分散。而且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蓬勃发展,民族国家普遍建立,欧洲工人运动已逐渐发展为围绕各国工人单独开展运动,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在第一国际成立之初设想的通过欧洲工人运动来达到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目的已经很难实现。马克思也明白在上述时代背景下,第一国际无法继续立足于欧洲。因此,马克思建议将第一国际迁往美国纽约,希望依靠美国工人运动保留“国际”的影响力。随着时局的变化,一方面马克思承认第一国际是为无产阶级的全世界联合“创立的一个中央机关的第一个尝试”[7]25;同时指出“这种尝试……在巴黎公社失败之后,已经不能再以它的第一个历史形态继续下去了”[7]26。1875年马克思建议宣布解散第一国际。1876年,第一国际在美国费城召开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宣告解散,至此退出历史舞台。
总之,马克思帮助第一国际完成了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确立性质和组织基础,并帮助第一国际更好地开展工人运动,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缔造者,是第一国际的思想先锋、革命活动的组织者,带领第一国际完成国际工人运动史重要一环的历史使命。他为第一国际起草了备忘录、通知和宣言,撰写了大量的文件,并参与到工人运动中来。马克思一生都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第一国际是其理论的实践产物。马克思为第一国际所做的一切,使他成为第一国际的精神领袖和灵魂。恩格斯曾形象地比喻说:“摩尔的一生,要是没有国际,便成了挖去钻石的钻石戒指。”[8]
[1] 布拉斯拉夫斯基.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一国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28.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6.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44.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8] 张汉清.马克思恩格斯与第一国际[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1966.
(责任编辑:张 璠)
Historical Role of Marx in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ZHANG Xiaoping, WANG Bingqian
(Ideolog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As the spiritual leader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piritual leader, Marx has played a huge role during the whole existence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Marx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solving the main problems: helping to establish the nature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the statutes and programs of action; grasping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theory direction; helping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to organize workers’ movement, of which the Paris Commune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most people; promoting the dissolution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o, Marx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ith far reaching impact.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Marx; historical role
2016-06-07;
2016-08-19
张晓平(1973—),男,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思政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王冰倩(1992—),女,山西长治人,重庆交通大学思政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A81
A
1674-0297(2017)02-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