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法脉传承

2017-03-27 09:20田金龙
邯郸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太极拳武术

田金龙



中国武术的法脉传承

田金龙

(邯郸学院 太极文化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通过《越女论剑》到《太极拳论》的对比,剑文化与拳文化的理法分析,以及武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同根同源、同步发展的脉络梳理,论证了中国武术法脉是“太极拳文化”(简称“太极文化”)。进而,通过剑文化与拳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指明中国武术在体育时代必须发挥高等院校的学术引领作用,正本清源、传承武术法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并要以精英带动大众,建立稳定的行业与市场体系,才能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中国武术;法脉;传承

一、中国武术的法脉

在中国武术史上,春秋战国是剑文化时代,明清是拳文化时代。《越女论剑》是剑文化的代表作,《太极拳论》是拳文化的代表作,这两个作品都是他们所在时代的峰巅之作。如将二者作一对比,奇迹的发现二者的理法如出一辙,甚至连行文结构都惊人的一致,由此可见中国武术的传承有其法脉,见表1以示。

这两个作品,一个讲剑,一个讲拳,理法不出太极,构成了太极拳的拳、械技术体系。由此可见,中国武术的法脉其实是“太极拳文化”(简称“太极文化”)。

表1《越女论剑》[1]148与《太极拳论》[2]25的对比

《越女论剑》——越女《太极拳论》——王宗岳 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布形候气,与神俱往。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续表1 王欲试之,其验即见。立如枰准,活似车轮,偏沈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二、中国武术法脉的武学论证

(一)剑之法脉

春秋战国时期保留下来的剑术理论非常少,仅有《庄子·说剑》与《鲁石公论剑》零星几篇,但观其理法与境界,足见当时剑术的辉煌。

庄子对剑道的描述“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3]353同样,《说苑》卷15《指武》中对鲁石公剑法的描述,“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动,䀛穆无穷,变无形像,复柔委从,如影与响,如龙之守户,如轮之逐马,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阊不及鞈,呼不及吸,足举不及集,相离若蝉翼,尚在肱北眉睫之微,曾不可以大息小,以小况大。”[3]637从越女、庄子、鲁石公对剑道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以剑术为代表的中国武术已经到达了相当惊人的高度,标志着中国武术已经进入一个高峰,也确立了中国武术发展的基本走向,并为后世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拳之法脉

明代是中国武术的形成期,以“拳”为代表的武术法脉也在这一时期形成。代表性的有戚继光的《拳经》、俞大猷的《剑经》、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黄百家的《内家拳法》。

戚氏长拳第一势“懒扎衣”拳诀:“懒扎衣出门架子,变下势霎步单鞭,对敌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便。”[4]309陈式太极拳直接沿用了这个动作,杨式太极拳演绎成“搭手势”,形意拳改造成“三体势”,八卦掌改造成“青龙返首”。第三势“探马势”拳诀:“探马传自太祖,诸势可降可变,进攻退闪弱生强,接短拳之至善。”[4]310可见,戚继光已经表达“弱生强”太极拳技法。太极拳从中选取了“二十九势”,可见一斑。

有人问俞大猷:“如何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曰:“明破此则得其至妙至妙之诀矣。盖须知他出力在何处,我不于此处与他斗力,姑且忍之,待其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然后乘之,所以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也。”[5]21虽然俞大猷是讲棍,不是讲拳,也足证“顺势借力”之法已成当时武技的普遍追求。

戚继光《纪效新书》记载了“绵张短打”,从技术类别来看,应与内家拳、或太极拳接近。绵张是谁?据资料分析,推测有三人,就是章瑞、张松溪、张横秋的祖先,可见明代武术家修为与追求。

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思想家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中首次提出了内家拳的概念,将“犯者即仆”作为内家拳的技术特征,显然跟太极拳一脉相承。足见内家拳与太极拳实是同一拳法两个不同名称。今人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归为内家拳,从其理法看,符合归类原则。由此可见,《太极拳论》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的无数佳作之一,只是更完美的表达了太极拳的内涵与理念。

三、中国武术法脉的文化命脉论证

中国武术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本能技术的激情型武术、直接技术的简单型武术、变化技术的升华型武术、闪电战技术的精神修炼型武术、控制技术的整体型武术。[6]41-44

上古龙图腾崇拜作为中国人文精神的朦胧意识,塑造出一个生动的太极理念世界,萌生了本能技术的激情型武术。在今天,龙依然是武术中的仿生对象,“龙身”是内家拳的身法要诀之一,太极拳喻之为“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2]30《易经》是中国人文精神对龙图腾的再一次创造,中国武术也开始从“无法”进入到“有法”,出现了直接技术的简单型武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国武术发展出变化技术的升华型武术,以《越女论剑》为代表的武术法脉初现端倪。隋唐禅文化兴起,身心修炼的方法开始融入武学中。通过内省与意识活动,武术家发现了蕴藏在身体中的神秘力量,创造出闪电战技术的精神修炼型武术。宋明是儒、道、释三家融合时期,周敦颐著《太极图说》及《通书》,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太极学说也具有了全新的理念,也给太极拳输送了最充足的思想养料。这个时代的武技特征是控制技术的整体型武术,其核心是如何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进而“顺势借力”,说白了就是太极拳。

由此可见,中国武术与中国文化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而且是同步发展。太极拳见证了中国文化的成长与发展,生动演绎了这种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因此,我们不能把太极拳看成是一个拳种,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中国武术的代表作品,看成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四、中国武术法脉的时代背景

(一)春秋战国的剑文化时代

对于武术而言,春秋战国是一个剑与剑士的时代。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剑成为战争以及日常防卫的主要武器。同时,以剑谋生的剑士登上了这个历史舞台,谱写出武术文化的历史篇章。

剑士对剑术的实践与总结,使春秋战国时期剑术的技术与理论得到飞跃的发展,并出现了一批剑术家及其剑法论述。代表性的有《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女剑术家越女及其流传的剑法与理论,《说苑指武》中记载的剑术家鲁石公及其剑法与理论,还有《庄子说剑》中描述的当时剑斗士中流行的一般理论。这些剑法与理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反映了那个时代剑术活动的鼎盛,标志着以剑术为代表的中国武术进入一个高峰。

剑士有自己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他们侠义忠勇、慷慨赴死,用他们的剑品与人品来证明自己,争取他们的名望、身价、地位,所以剑士特别是侠士为世人尊敬。剑士的风范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出现了剑士斗剑、侠士仗剑、名仕佩剑,甚至一把名剑价值连城,可见当时剑之盛况。

(二)明清的拳文化时代

一般来说,社会动荡时期,习武主要是兵器,如果国家稳定,而治安混乱,习武就以拳法为主。明清时期符合这个时代特征,出现了武术的拳文化时代。

据《纪效新书》记载的拳法,有“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4]308等名拳,以及“吕红、绵张、李半天、鹰爪王、千跌张、张伯敬”[4]308等名师,并编写了“戚氏三十二势长拳”作为军中教材;明谢肇淛撰写的《五杂俎》中将“白打”列为“十八般武艺”之一;何良臣在《阵记》的“技用篇”写道:“拳棍为诸艺之本源也。”[8]696从名家名拳、戚氏长拳、白打等,可以看出拳法在武术中的地位以及在军队中普及和民间活跃的程度。

自明以后,保镖行业迅速发展。镖局雇佣拳师为商户保镖,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拳师在这条产业链上谋生,凭功夫吃饭,以为人立世,其风范一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剑士”。为了合法保护他人财产,拳法自然成了他们的看家本领。如戴龙邦、戴文雄、李老农、车毅斋、李存义等形意拳宗师都有“走镖”或“护院”的经历。

明清特别是清朝,民间宗教与秘密结社遍布各地。这些组织通过传播武术,扩大势力范围,近、现代的很多武术门派的形成与发展与此有极大的关系,如红拳、义和拳、等数十种拳术,少林拳法也在这一时期壮大发展。

武术的健身功能一直是武术发展的动力之一。在文化娱乐活动不是非常丰富的时代,武术本身具有的防身、健身、娱乐、休闲等多种身体活动功能及其内含的文化理念,倍受人们青睐,从某种程度上说,武术成为了中国人的体育。打打拳、踢踢腿,成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身体活动方式。另外,清朝中后期国家内忧外患,广大民众渴望神秘力量的护佑,渴望像救世主一样的侠客的出现,在文学、艺术推波助澜下,特别是有内功的武术成为民众的梦想。这样,经过这种大规模的普及与宣传,什么“内家外家”、“少林武当”、“南拳北腿”、“长拳短打”,已经人尽皆知,大众习武蔚然成风。

五、中国武术的法脉传承

(一)传承与创新

文化永远行进在时代的道路上,通过传承以绵延法脉,以创新满足社会需求,从而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武术走上了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体育时代。体育关注的是身心健康,竞技是主要表现形式。在竞技中,武术回归自身,成为身体发展、心智培育与传统文化的魅力尊享。

新中国成立后,本应是武术发展的大好时机,可当时社会与学术界缺乏准备,仓促间选择了套路竞技,出现了“四不像”的尴尬景象。在竞赛杠杆的影响下,民间武术也在不知不觉中演化,武术精髓几乎流失殆尽。80年代末开始试行散打,在当时武术对抗竞技薄弱的时代背景下,不得不向西方取经,从而进一步否定了传统武术。同样在80年代末试行的推手也面临一片废墟,由于缺少实践上的指导,30年后的今天,依然处在摸爬滚打阶段。

当今的中国传统武术习练者已经寥寥无几,几乎完全让位于跆拳道、空手道、自由搏击等外来武术了。如果我们认同了这种现状,这就从根本上放弃了中国武术,而要延续法脉,必须从传承与创新入手。武术法脉的传承也如十月怀胎的血脉传承一样,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武术人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承受前进道路上的痛苦与磨难。武术法脉的延续更需要武术人站在时代的高度,调动全部心智,创新发展,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大众需求。须知,文化是为人服务的,当中国武术没有人参与的时候,其法脉也无需延续了。

现代社会科学发达、学术昌明、教育普及、高度文明,武术也将从民间传承进入高校传承时代。可是,武术学科的落后已经使学院武术在行业中几乎边缘化了,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回看一下,以流派为特征的中国武术的学术创造,在那个小农经济的时代已有120多个拳种,可是,自建国以后高等院校成立以来,可有一个拳种或流派出自学院?高等院校的学术精神去了哪里?值得深思。

(二)精英与大众

无论是剑文化时代、还是拳文化时代,都是由剑士、拳师组成的精英团体,通过思想、武艺、行为、品德等方面率先垂范,成为万众景仰的榜样,从而引领大众全面参与,推动武术走向一个时代高峰。反观现在的武术现状,无论是套路比赛还是散打比赛,场上观众少得可怜。拥有这些高竞技水平的运动员也没有受到大众欢迎,退役后除了国家安排,在社会上找不到以专业谋生的职业。究其原因是概念与表达方式不符,说白了,就是路走错了。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说明武术文化不仅没有了目的,也失去了自信。

有一种论调认为现代武术的主要价值是健身而不是技击,事实并非如此。这里混淆了一个概念,就是技击等同于沙场搏杀。应该说技击只是一种互相击打的方法,在军事与自卫活动中表现为生命的搏杀,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成为取乐的游戏。所以,现代社会中技击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是适逢其时。同样,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唯技击论,应该看到武术还有自卫防身、强身健体、竞技表演、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等多种价值功能的存在,看到大众与精英习武的区别。大众习武图的是热闹,形式可以多样化,不必过多苛求。精英习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榜样引领的作用,必须与武术的概念相符,展现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地将武技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长期以来,由于概念与形式不符,精英与大众脱节,导致武术的供求关系存在矛盾,不能形成一个正常的行业与商业市场。虽然国家竭尽努力,由于方向上的错误,这些推进活动很快搁浅。在这种尴尬状态下,商业资本只能投入到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综合格斗等项目上,于是外国武术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中国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更加举步维艰。中国武术何去何从?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六、结论

中国武术的法脉是“太极拳文化”(简称“太极文化”)。中国武术在体育时代必须发挥高等院校的学术引领作用,正本清源、传承武术法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并要以精英带动大众,建立稳定的行业与市场体系,才能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1][汉]赵晔. 吴越春秋[M]. [元]徐天祐,译.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2][清]王宗岳. 太极拳谱[M]. 沈寿,译.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庄子[M]. 孙海通,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汉]刘向. 说苑全译[M]. 王锳,王天海,译注.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5][明]戚继光. 中华武术文库·古籍部纪效新书[M]. 马明达,点校.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6]李良根,李琳. 剑经注解[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田金龙. 太极拳诞生前的创造历程[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1).

[8][明]何良臣, 阵纪[M]// 四库全书·子部·兵家类.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贾建钢 校对:朱艳红)

G852.11

A

1673-2030(2017)04-0066-04

2017-09-10

田金龙(1963—),男,江苏扬州人,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太极拳武术
中华武术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武术
42式太极拳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